本技術涉及棉紗加工,具體為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
背景技術:
1、棉紗是棉纖維經紡紗工藝加工而成的紗,經合股加工后稱為棉線。根據紡紗的不同工藝,可分為普梳紗和精梳紗。普梳紗是用棉纖維經普通紡紗系統(tǒng)紡成的紗。精梳紗是用棉纖維經精梳紡紗系統(tǒng)紡成的紗。精梳紗選用優(yōu)質原料,成紗中纖維伸直平行、結雜少、光澤好、條干勻、強力高,這類棉紗多用于織造高檔織物。
2、在棉紗加工過程中若棉紗線已在收卷筒外側纏繞足夠圈數時需要及時將棉紗線裁斷,并繼續(xù)將棉紗線纏繞在下一個收卷筒的外側,而現有的裁斷方式大多為人工使用剪刀進行裁斷,采用純手工棉紗線剪來剪斷紗線,不僅浪費勞動力,且還需要工作人員已知盯著,生產效率低,故而提出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具備自動化裁剪、節(jié)約人力等優(yōu)點,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及到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內部開設有線孔,所述安裝板頂部固定連接有裁剪組件。
3、進一步,所述裁剪組件包括有固定連接于安裝板頂部的底板,所述底板頂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側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右側固定連接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內部鉸接有剪刀,所述剪刀頂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頂部設置有限位帽,所述底板頂部設置有防護板,所述防護板內部開設有限位槽。
4、進一步,所述安裝板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外表面螺紋連接有螺母。
5、進一步,所述限位帽底部螺紋連接于固定柱內部,所述固定柱滑動連接于限位槽內部。
6、進一步,所述底板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筒,所述連接筒內部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栓。
7、進一步,所述底板內部開設有滑槽,所述移動塊滑動連接于滑槽內部。
8、進一步,所述限位槽右側間距小于左側間距。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0、該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使用第一螺栓與螺母將安裝板安裝到合適的位置,將制成的棉紗穿過線孔,當卷線輥表面的棉紗繞線完成后,啟動電動推桿帶動移動塊向右移動,移動塊移動帶動剪刀與固定柱向右移動,當固定柱移動到限位槽右端時,固定柱會帶動剪刀剪切,即可對棉紗進行剪切,無需工作人員手動剪切,效率較高。
1.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包括安裝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1)內部開設有線孔(103),所述安裝板(1)頂部固定連接有裁剪組件(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1)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一螺栓(101),所述第一螺栓(101)外表面螺紋連接有螺母(10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帽(210)底部螺紋連接于固定柱(211)內部,所述固定柱(211)滑動連接于限位槽(205)內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1)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筒(202),所述連接筒(202)內部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栓(20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1)內部開設有滑槽(212),所述移動塊(208)滑動連接于滑槽(212)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棉紗加工的裁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05)右側間距小于左側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