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噴釉設備,具體的是一種多工位噴釉流水線。
背景技術:
1、傳統(tǒng)噴釉設備多為單個待噴物噴完后,取下,再置入新的,如此循環(huán)進行噴釉操作,其僅能滿足小批量加工需求,加工效率有限。為了進一步提升噴釉加工效率,實現(xiàn)批量化噴釉操作,于是提出本申請。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克服了背景技術中所描述的不足。
2、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包括輸送線、若干個噴釉機臺,噴釉機臺上設置若干個噴釉臂組件,輸送線上設置有若干個承托臺;噴釉機臺外輸送線上若干個承托臺移入噴釉機臺內(nèi),承托臺的數(shù)量與相應噴釉機臺內(nèi)噴釉臂組件的數(shù)量保持一致;前端的噴釉機臺與后端的噴釉機臺共同配合完成噴釉操作,噴釉臂組件包括若干個支臂,不同支臂相互鉸接,且鉸接處設置有驅動件,噴釉臂組件上設置噴槍,通過改變支臂間的夾角間接改變噴槍噴涂在承托臺上待噴物的噴涂位置。
4、本實用新型中的多工位噴釉流水線適用于批量化噴涂作業(yè)生產(chǎn),同一批次的待噴物集中于同一流水線上噴涂,噴涂效率高;且流水線整體結構緊湊,可對多個待噴物同時進行噴涂,可將噴涂動作進行拆分,通過多個噴釉機臺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縮小調節(jié)動作所花費的時間。
5、一較佳技術方案:噴槍通過噴槍架安裝于噴釉臂組件上,且噴釉臂組件上設置有驅動噴槍架轉動的電機。
6、一較佳技術方案:若干個支臂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支臂與第二支臂鉸鏈連接,第一支臂通過安裝架安裝于噴釉機臺上,第一支臂與安裝架鉸鏈連接。
7、一較佳技術方案:第一支臂與安裝架之間通過第一伺服電機控制改變兩者之間的夾角,且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一支臂相連接。
8、一較佳技術方案:第一支臂與第二支臂之間通過第二伺服電機控制改變兩者之間的夾角,且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二支臂相連接。
9、一較佳技術方案:噴釉機臺的背側設置有水簾柜。
10、一較佳技術方案:輸送線包括架體、雙邊鏈輪、鏈條、減速機,一鏈輪通過減速機控制,鏈輪轉動安裝于架體上,鏈條與雙邊鏈輪配合,且相鄰鏈條之間安裝設置承托臺。
11、一較佳技術方案:輸送線分為上層、下層,且上層、下層均設置有承托臺,上層中的承托臺轉移至下層,下層中的承托臺轉移至上層。
12、一較佳技術方案:輸送線的輸出端位于其輸送方向的末端。
13、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批量化噴涂作業(yè)生產(chǎn),同一批次的待噴物集中于同一流水線上噴涂,噴涂效率高;且流水線整體結構緊湊,可對多個待噴物同時進行噴涂。
1.一種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線、若干個噴釉機臺,所述噴釉機臺上設置若干個噴釉臂組件,所述輸送線上設置有若干個承托臺;所述噴釉機臺外輸送線上若干個所述承托臺移入所述噴釉機臺內(nèi),所述承托臺的數(shù)量與相應噴釉機臺內(nèi)所述噴釉臂組件的數(shù)量保持一致;前端的噴釉機臺與后端的噴釉機臺共同配合完成噴釉操作,所述噴釉臂組件包括若干個支臂,不同支臂相互鉸接,且鉸接處設置有驅動件,所述噴釉臂組件上設置噴槍,通過改變支臂間的夾角間接改變所述噴槍噴涂在承托臺上待噴物的噴涂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槍通過所述噴槍架安裝于噴釉臂組件上,且噴釉臂組件上設置有驅動噴槍架轉動的電機。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特征在于,若干個支臂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與第二支臂鉸鏈連接,所述第一支臂通過安裝架安裝于噴釉機臺上,所述第一支臂與安裝架鉸鏈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與安裝架之間通過第一伺服電機控制改變兩者之間的夾角,且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一支臂相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與第二支臂之間通過第二伺服電機控制改變兩者之間的夾角,且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二支臂相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釉機臺的背側設置有水簾柜。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線包括架體、雙邊鏈輪、鏈條、減速機,一所述鏈輪通過減速機控制,所述鏈輪轉動安裝于架體上,所述鏈條與雙邊鏈輪配合,且相鄰鏈條之間安裝設置承托臺。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線分為上層、下層,且上層、下層均設置有承托臺,所述上層中的承托臺轉移至下層,下層中的承托臺轉移至上層。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噴釉流水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線的輸出端位于其輸送方向的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