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具體涉及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
背景技術:
1、建筑伸縮縫即伸縮縫,是指為防止建筑物構件由于氣候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結構產生裂縫或破壞而沿建筑物或者構筑物施工縫方向的適當部位設置的一條構造縫。伸縮縫是將基礎以上的建筑構件如墻體、樓板、屋頂(木屋頂除外)等分成兩個獨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構筑物沿長方向可做水平伸縮。
2、現(xiàn)有的伸縮縫結構雖然在頂部安裝了防水板,但還是會有水通過防水板的縫隙滲透進入到伸縮縫中,造成建筑物漏水。中國專利cn218028242u公開了一種建筑變形伸縮縫構造,當左建筑構件和右建筑構件膨脹時,蓋板的兩端與相對的連接板的側壁間距變小,當左建筑構件和右建筑構件收縮時,蓋板的兩端與相對的連接板的側壁間距變大,通過蓋板和連接板的配合防水。但該專利在使用時,在蓋板和兩組連接板因變形縫的大小變化而相對運動的過程中,蓋板和連接板間的連接縫隙易因摩擦產生微小形變,影響防水效果,且惡劣天氣條件下,雨水可能會借助風力以較大沖擊力灌進伸縮縫,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與安全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以解決現(xiàn)有的建筑防水伸縮縫防水效果較差的問題。
2、本發(fā)明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包括止水帶、中心板和兩個建筑構件;兩個建筑構件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設置并形成變形縫,將兩個建筑構件的分布方向稱為第一方向;止水帶固定設置于兩個建筑構件之間,且位于變形縫內;每個建筑構件上均固定設置有一個支撐座,中心板設置于兩個支撐座之間且與兩個支撐座滑動配合;每個支撐座上均固定設置有一個上蓋板,上蓋板與中心板滑動密封;兩個支撐座分別與中心板之間限定出第一腔室;兩個第一腔室上均設置有第一單向閥,第一單向閥僅允許外界氣體進入第一腔室;中心板與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同側的支撐座和上蓋板之間限定出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和與該第二腔室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同側的第一腔室之間設置有第二單向閥;第二單向閥僅允許第一腔室內的氣體進入第二腔室;兩個支撐座、中心板和止水帶之間限定出第三腔室;兩個第一腔室分別通過第三單向閥和第三腔室相連;第三單向閥僅允許第一腔室內的氣體進入第三腔室;建筑防水伸縮縫具有第一狀態(tài)和第二狀態(tài),處于第一狀態(tài)時,兩個第一腔室的體積均增大,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兩個第一腔室的體積均減小。
3、進一步地,支撐座包括底板和第一側板,底板沿第一方向設置,第一側板沿第二方向設置并與底板固接,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為豎直方向;中心板包括主板體、兩個第二側板和兩個端面板,主板體沿第一方向設置,第二側板沿第二方向設置,兩個第二側板分別固定安裝于主板體在第一方向上的兩端;端面板沿第一方向設置,兩個端面板分別固定安裝于主板體在第三方向上的兩端,第三方向為水平且與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腔室由主板體、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底板和兩個端面板限定而成,第一單向閥安裝于其中一個端面板上;第二腔室由上蓋板、底板、第二側板和兩個端面板限定而成,第二單向閥安裝于第二側板上;第三腔室由主板體、止水帶、兩個第一側板和兩個端面板限定而成,第三單向閥安裝于第一側板上。
4、進一步地,第一側板和主板體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條,第二側板和底板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條,上蓋板和主板體之間設置有第三密封條。
5、進一步地,主板體上固定設置有緩沖塊,緩沖塊表面粗糙,上蓋板與緩沖塊抵接。
6、進一步地,主板體通過螺栓與緩沖塊固接。
7、進一步地,中心板還包括兩個連接板,兩個連接板分別固定安裝于主板體沿第三方向上的兩端;連接板上轉動連接有壓接條,壓接條具有彈性,壓接條與連接板的轉動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彈性件,第一彈性件始終具有促使壓接條繞第一方向轉動并與連接板抵接的趨勢,止水帶沿第三方向上的兩端分別通過壓接條壓接在連接板上。
8、進一步地,還包括調節(jié)桿,調節(jié)桿沿第一方向設置,調節(jié)桿滑動安裝于兩個底板之間,主板體上固定設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沿第二方向設置,調節(jié)桿和限位柱轉動配合。
9、進一步地,調節(jié)桿的中部開設有轉動槽,轉動槽與限位柱轉動配合。
10、進一步地,兩個底板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開設有滑槽,滑槽沿第三方向設置,滑槽為球形槽;調節(jié)桿上設置有用于與滑槽配合的球頭。
11、進一步地,止水帶為具有彈性的柔性帶,止水帶為聚乙烯材質。
12、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通過設置止水帶、中心板、兩個支撐座和兩個建筑構件配合,采用支撐座、中心板和上蓋板進行初步防水,并利用止水帶實現(xiàn)進一步地防水,且在使用時,當由于氣候溫度變化使兩個建筑構件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時,建筑防水伸縮縫處于第一狀態(tài),此時第一腔室體積增大,外界氣體能夠進入第一腔室內。當由于氣候溫度變化使兩個建筑構件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遠離時,建筑防水伸縮縫處于第二狀態(tài),第一腔室體積減小,且此時第一腔室內的氣體能夠進入與其在第一方向上相鄰設置的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當?shù)谝磺皇覂鹊目諝膺M入第二腔室內后,將向第二腔室所在的上蓋板施加正壓力,當?shù)谝磺皇覂鹊目諝膺M入第三腔室內后,將向第三腔室所在的中心板施加正壓力,在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內部形成一個壓力屏障,阻止水從上蓋板和中心板進入,且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內部的壓力增大,還能對上蓋板和中心板進行支撐,從而削弱風力等外界壓力對上蓋板和中心板產生的負面影響,降低水滲入的風險,進一步提高建筑防水伸縮縫的防水效果。
1.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帶、中心板和兩個建筑構件;兩個建筑構件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設置并形成變形縫,將兩個建筑構件的分布方向稱為第一方向;止水帶固定設置于兩個建筑構件之間,且位于變形縫內;每個建筑構件上均固定設置有一個支撐座,中心板設置于兩個支撐座之間且與兩個支撐座滑動配合;每個支撐座上均固定設置有一個上蓋板,上蓋板與中心板滑動密封;兩個支撐座分別與中心板之間限定出第一腔室;兩個第一腔室上均設置有第一單向閥,第一單向閥僅允許外界氣體進入第一腔室;中心板與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同側的支撐座和上蓋板之間限定出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和與該第二腔室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同側的第一腔室之間設置有第二單向閥;第二單向閥僅允許第一腔室內的氣體進入第二腔室;兩個支撐座、中心板和止水帶之間限定出第三腔室;兩個第一腔室分別通過第三單向閥和第三腔室相連;第三單向閥僅允許第一腔室內的氣體進入第三腔室;建筑防水伸縮縫具有第一狀態(tài)和第二狀態(tài),處于第一狀態(tài)時,兩個第一腔室的體積均增大,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兩個第一腔室的體積均減小。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支撐座包括底板和第一側板,底板沿第一方向設置,第一側板沿第二方向設置并與底板固接,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為豎直方向;中心板包括主板體、兩個第二側板和兩個端面板,主板體沿第一方向設置,第二側板沿第二方向設置,兩個第二側板分別固定安裝于主板體在第一方向上的兩端;端面板沿第一方向設置,兩個端面板分別固定安裝于主板體在第三方向上的兩端,第三方向為水平且與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腔室由主板體、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底板和兩個端面板限定而成,第一單向閥安裝于其中一個端面板上;第二腔室由上蓋板、底板、第二側板和兩個端面板限定而成,第二單向閥安裝于第二側板上;第三腔室由主板體、止水帶、兩個第一側板和兩個端面板限定而成,第三單向閥安裝于第一側板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第一側板和主板體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條,第二側板和底板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條,上蓋板和主板體之間設置有第三密封條。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主板體上固定設置有緩沖塊,緩沖塊表面粗糙,上蓋板與緩沖塊抵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主板體通過螺栓與緩沖塊固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中心板還包括兩個連接板,兩個連接板分別固定安裝于主板體沿第三方向上的兩端;連接板上轉動連接有壓接條,壓接條具有彈性,壓接條與連接板的轉動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彈性件,第一彈性件始終具有促使壓接條繞第一方向轉動并與連接板抵接的趨勢,止水帶沿第三方向上的兩端分別通過壓接條壓接在連接板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調節(jié)桿,調節(jié)桿沿第一方向設置,調節(jié)桿滑動安裝于兩個底板之間,主板體上固定設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沿第二方向設置,調節(jié)桿和限位柱轉動配合。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調節(jié)桿的中部開設有轉動槽,轉動槽與限位柱轉動配合。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兩個底板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開設有滑槽,滑槽沿第三方向設置,滑槽為球形槽;調節(jié)桿上設置有用于與滑槽配合的球頭。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防水伸縮縫,其特征在于:止水帶為具有彈性的柔性帶,止水帶為聚乙烯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