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shù)涉及清潔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集塵袋以及清潔設備。
背景技術(shù):
1、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使用智能生活電器,其提高了人們生活的舒適性和便利性,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2、清潔設備能夠代替人工完成掃地、吸塵、拖地等工作,以減輕人們清潔地面的工作負擔,緩解人體勞累,使其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3、然而,目前市面上清潔設備的集塵袋為一次性塵袋,不可循環(huán)反復利用,這就導致用戶需要更換一次性塵袋,從而提高了用戶的使用成本,且制造材料資源浪費高,故亟需改進。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集塵袋,旨在使得集塵袋可以循環(huán)利用,從而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并且降低制造材料資源的浪費。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集塵袋,所述集塵袋包括袋體和連接組件;其中,
3、所述袋體設置有容納腔、進塵口以及出塵口,所述進塵口以及所述出塵口均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袋體在所述出塵口的周側(cè)部分凸設形成有延長部,所述延長部通過所述連接組件密封或打開所述出塵口。
4、如此設置,可以通過連接組件打開延長部,從而通過出塵口清理容納腔內(nèi)的垃圾,進而使得集塵袋可以重復使用,這樣就減少了用戶使用成本,并且降低制造材料資源的浪費,同時由袋體延伸形成的延長部來蓋合出塵口,從而減少零部件的設置,進而便于用戶操作,并且提高了集塵袋整體的組裝效率。
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組件包括粘黏布以及魔術(shù)貼,所述粘黏布設置于所述袋體,并圍繞所述出塵口設置,所述魔術(shù)貼設置于所述延長部朝向所述出塵口的一側(cè),所述延長部密封所述出塵口時,所述魔術(shù)貼與所述粘黏布連接。
6、如此設置,可以通過粘黏布與魔術(shù)貼配合密封延長部與袋體之間的空隙,從而避免容納腔內(nèi)的垃圾從延長部與袋體之間的空隙飛出導致對外部環(huán)境造成污染。
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延長部朝向所述出塵口的表面凸設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沿所述延長部的周向延伸,以使得所述密封部呈u型設置,所述魔術(shù)貼設置于所述密封部的內(nèi)壁面。
8、如此設置,該魔術(shù)貼可以完全與密封部連接,該粘黏布可以完全與袋體連接,從而增加魔術(shù)貼與粘黏布的粘黏面積,進而使得延長部可以更穩(wěn)定的密封出塵口,同時密封部的設置可以增大延長部與袋體的接觸面積,從而更好的避免容納腔內(nèi)的垃圾對外部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
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延長部密封所述出塵口時,所述粘黏布遠離所述延長部的一端到所述延長部的距離大于所述密封部的長度,以使得所述粘黏布外露。
10、如此設置,該粘黏布的邊緣會超出密封部的邊緣,從而在延長部密封出塵口時可以起到阻擋垃圾、防漏的作用,進而避免容納腔內(nèi)的垃圾對外部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
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組件為拉鏈,所述拉鏈的兩側(cè)分別位于所述出塵口的周壁和所述延長部的周壁,以通過拉合或拉開所述拉鏈的兩側(cè)來打開或密封所述出塵口。
12、如此設置,通過拉合拉鏈即可密封出塵口,通過拉開拉鏈即可打開出塵口,從而便于用戶操作。
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袋體設置有遮擋布,所述遮擋布圍繞所述出塵口設置,以使得所述延長部密封所述出塵口時,所述遮擋布遮擋所述拉鏈。
14、如此設置,通過遮擋布遮擋拉鏈,從而遮擋拉鏈的鏈齒的齒間間隙,進而避免容納腔內(nèi)的垃圾通過齒間間隙對外部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
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出塵口與所述進塵口分別位于所述容納腔相對的兩腔壁。
16、如此設置,該出塵口與進塵口間隔較遠,從而避免連接組件與進塵口處的零部件發(fā)生干涉,同時還可以避免集塵袋安裝于指定位置時,該連接組件與進塵口的連接位置處的零部件發(fā)生干涉,從而便于用戶將集塵袋安裝于指定位置。
1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集塵袋還包括支架以及提手,所述支架貫穿設置有通孔,所述支架安裝于所述進塵口,所述通孔與所述出塵口連通;
18、所述提手貫穿設置有連接孔,所述提手活動安裝于所述支架,所述提手具有打開位置和閉合位置,所述提手位于打開位置時,所述連接孔與所述通孔連通;所述提手位于閉合位置時,所述提手遮擋所述通孔。
19、如此設置,用戶可以通過提手提拉集塵袋,從而便于用戶拿取集塵袋,同時提手會從打開位置切換至閉合位置,從而避免集塵袋在取出時,該容納腔內(nèi)的垃圾通過進塵口對外界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在集塵袋在使用時,該提手切換至打開位置,從而使得垃圾可以依次通過連接孔、通孔和進塵口進入容納腔,進而不影響進塵口的使用。
2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集塵袋還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支架與所述提手之間,所述密封圈圍繞所述通孔設置;和/或,
21、所述集塵袋還包括柔性件,所述柔性件安裝于所述提手遠離所述支架的一側(cè),所述柔性件圍繞所述連接孔設置。
22、如此設置,通過密封圈密封提手與支架之間的間隙,從而避免容納腔內(nèi)的垃圾通過進塵口和支架與提手之間的間隙對外部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和/或通過柔性件密封提手與安裝位置之間的間隙,從而避免垃圾通過從提手與安裝位置之間的間隙漏出導致垃圾對外部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
23、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清潔設備,所述清潔設備包括集塵袋,所述集塵袋包括袋體和連接組件;所述袋體設置有容納腔、進塵口以及出塵口,所述進塵口以及所述出塵口均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袋體在所述出塵口的周側(cè)部分凸設形成有延長部,所述延長部通過所述連接組件密封或打開所述出塵口。
24、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通過采用在出塵口設置延長部,該延長部通過連接組件密封或打開出塵口。如此設置,可以通過連接組件打開延長部,從而通過出塵口清理容納腔內(nèi)的垃圾,進而使得集塵袋可以重復使用,這樣就減少了用戶使用成本,并且降低制造材料資源的浪費,同時由袋體延伸形成的延長部來蓋合出塵口,從而減少零部件的設置,進而便于用戶操作,并且提高了集塵袋整體的組裝效率。
1.一種集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塵袋包括袋體和連接組件;其中,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集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粘黏布以及魔術(shù)貼,所述粘黏布設置于所述袋體,并圍繞所述出塵口設置,所述魔術(shù)貼設置于所述延長部朝向所述出塵口的一側(cè),所述延長部密封所述出塵口時,所述魔術(shù)貼與所述粘黏布連接。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集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長部朝向所述出塵口的表面凸設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沿所述延長部的周向延伸,以使得所述密封部呈u型設置,所述魔術(shù)貼設置于所述密封部的內(nèi)壁面。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集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長部密封所述出塵口時,所述粘黏布遠離所述延長部的一端到所述延長部的距離大于所述密封部的長度,以使得所述粘黏布外露。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集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為拉鏈,所述拉鏈的兩側(cè)分別位于所述出塵口的周壁和所述延長部的周壁,以通過拉合或拉開所述拉鏈的兩側(cè)來打開或密封所述出塵口。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集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設置有遮擋布,所述遮擋布圍繞所述出塵口設置,以使得所述延長部密封所述出塵口時,所述遮擋布遮擋所述拉鏈。
7.如權(quán)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集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塵口與所述進塵口分別位于所述容納腔相對的兩腔壁。
8.如權(quán)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集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塵袋還包括支架以及提手,所述支架貫穿設置有通孔,所述支架安裝于所述進塵口,所述通孔與所述出塵口連通;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集塵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塵袋還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支架與所述提手之間,所述密封圈圍繞所述通孔設置;和/或,
10.一種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設備包括權(quán)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集塵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