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嬰兒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嬰兒車背靠結構。
背景技術:
1、現(xiàn)有的嬰兒車的座椅中,背靠兩側沒有設置側翼或以及側翼角度調節(jié)。無法滿足嬰兒全階段舒適實用。嬰兒小時,沒有側翼保護,因為身體兩側缺少支撐,乘坐不舒適,而且嬰兒身體在座椅上移動的幅度過大。另外,嬰兒車的頭枕部也沒有側翼和側翼角度調節(jié)機構,無法對嬰兒頭部進行更好的支撐和限位。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嬰兒車背靠機構。
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實現(xiàn)的:一種嬰兒車背靠結構,包括背靠,所述背靠左、右兩側分別鉸接背部側翼,每個背部側翼和背靠對應側之間分別設置第一角度調節(jié)機構。
3、所述第一角度調節(jié)機構包括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其中第一折彎件固定設置在所述背靠上,第二折彎件固定設置在所述背靠側翼上;所述第一折彎件伸出背靠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彎件伸出背靠側翼的一端通過中間軸轉動連接并且設置檔位調節(jié)結構,所述中間軸和所述背靠與背部側翼的鉸接處轉動軸同軸設置。
4、所述檔位調節(jié)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上的阻力件和滑動槽,所述阻力件滑動設置在所述滑動槽內,阻力件和滑動槽之間的摩擦力作為限制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相對轉動的阻力。
5、所述背靠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設置側翼支撐板,所述背部側翼位于所述側翼支撐板的前方。
6、所述背靠上端設置頭枕,所述頭枕左右兩側分別鉸接頭部側翼,每個所述頭部側翼和頭枕的對應側之間分別設置第二角度調節(jié)機構。
7、所述第二角度調節(jié)機構包括所述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其中第一折彎件固定設置在所述頭枕上,第二折彎件固定設置在所述頭部側翼上;所述第一折彎件伸出頭枕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彎件伸出頭部側翼的一端通過中間軸轉動連接,所述中間軸和所述背靠與背部側翼的鉸接處轉動軸同軸設置;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上分別設置阻力件和滑動槽,所述阻力件滑動設置在所述滑動槽內,阻力件和滑動槽之間的摩擦力作為限制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相對轉動的阻力。
8、所述背靠上部設置頭枕,頭枕和背靠之間設置頭枕高度調節(jié)機構。
9、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中在背靠兩側設置可以調節(jié)角度的背部側翼,嬰兒小時,可以將背靠的背部側翼向內折彎收合,四周更好的依托嬰兒,提高舒適性。隨著嬰兒的慢慢長大,背部側翼可以隨著調整展開,擴大空間,提高舒適性。
1.一種嬰兒車背靠結構,包括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左、右兩側分別鉸接背部側翼,每個背部側翼和背靠對應側之間分別設置第一角度調節(jié)機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嬰兒車背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調節(jié)機構包括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其中第一折彎件固定設置在所述背靠上,第二折彎件固定設置在所述背靠側翼上;所述第一折彎件伸出背靠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彎件伸出背靠側翼的一端通過中間軸轉動連接并且設置檔位調節(jié)結構,所述中間軸和所述背靠與背部側翼的鉸接處轉動軸同軸設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嬰兒車背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檔位調節(jié)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上的阻力件和滑動槽,所述阻力件滑動設置在所述滑動槽內,阻力件和滑動槽之間的摩擦力作為限制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相對轉動的阻力。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嬰兒車背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設置側翼支撐板,所述背部側翼位于所述側翼支撐板的前方。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一種嬰兒車背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上端設置頭枕,所述頭枕左右兩側分別鉸接頭部側翼,每個所述頭部側翼和頭枕的對應側之間分別設置第二角度調節(jié)機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嬰兒車背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調節(jié)機構包括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其中第一折彎件固定設置在所述頭枕上,第二折彎件固定設置在所述頭部側翼上;所述第一折彎件伸出頭枕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彎件伸出頭部側翼的一端通過中間軸轉動連接,所述中間軸和所述背靠與背部側翼的鉸接處轉動軸同軸設置;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上分別設置阻力件和滑動槽,所述阻力件滑動設置在所述滑動槽內,阻力件和滑動槽之間的摩擦力作為限制第一折彎件和第二折彎件相對轉動的阻力。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嬰兒車背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上部設置頭枕,頭枕和背靠之間設置頭枕高度調節(ji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