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打一炮免费视频,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97视频久久久,日本japanese护士色高清,五月婷婷丁香,日韩精品一级无码毛片免费,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网红剧情演绎

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及安裝方法

文檔序號:5224311閱讀:5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及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及安裝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及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風電機組的吊裝方法是指機組構件的吊裝方法,分為分體吊裝法和整體吊裝法兩種。陸上風電場通常具有良好的作業(yè)場地條件,現(xiàn)階段基本采用大型履帶吊或大型汽車吊分體吊裝法。海上風電場受海上氣候、潮汐、波浪、水深、海床地質等條件限制,相比陸上風電機組的吊裝,情況要復雜得多。與陸上風電機組吊裝相比,海上風電機組吊裝缺少穩(wěn)定的吊裝平臺,安裝在船舶上的起重設備由于浮力、波浪、風力等因素容易搖晃,很難滿足精確的對位連接要求。為此,現(xiàn)階段,采用自升船(或半潛船)分體安裝法是通過樁腿插入海床、沉底等方法與海床固定來獲得穩(wěn)定的吊裝平臺,相應地,對海水深度、海床地質條件就有了一定要求;采用大型浮吊的整體吊裝法,通過減少海上連接的工作量及大型船舶穩(wěn)定性較好的特點來滿足海上安裝的要求,相應地,又對浮吊船舶的起重性能及風電場附近預組裝港口碼頭有較高的要求。上述兩種吊裝方法使用的自升船或大型浮吊造價均不菲,租賃費用特別高昂,而且數(shù)量稀缺,安裝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難于滿足海上風電大規(guī)模開發(fā)建設的需要。無論海上陸上,風電機組一般均具有較高的塔筒結構,后期維護,特別是需要檢修、更換大型損壞部件時,仍需使用大型的起重設備。建設階段可以通過機組的成批安裝來分攤大型起重設備的使用費。但在運行維護期,為單臺機組的維護而單獨租用大型起重設備,很不經(jīng)濟。受限于一般起重設備的起重特性,超高塔筒的吊裝通常非常困難,需要使用超級起重設備或特殊的安裝方法進行吊裝,費用也非常高昂。據(jù)此,如果能避免使用昂貴的大型起重設備,又能方便、安全、經(jīng)濟地實現(xiàn)風電機組、超高塔筒結構,特別是海上風電機組的吊裝及后期維護吊運,將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經(jīng)濟價值。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設計了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及安裝方法,其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及方法存在安裝穩(wěn)定性差、成本高、吊裝精度低、風險較大以及安裝時間長等缺陷。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海中的海上風電基礎承臺
(I)、中轉平臺(4)、多個可組合的塔筒、機艙(7)、輪轂(8)、葉片(12)、塔筒自升起重機(6)以及浮吊船(5),海上風電基礎承臺(I)上設有基礎塔筒(2),浮吊船(5)裝載多個可組合的塔筒、中轉平臺(4)、機艙(7)、輪轂(8)、葉片(12)和塔筒自升起重機(6)并且通過浮吊將其安裝在海上風電基礎承臺(I)上,中轉平臺(4)位于海上風電基礎承臺(I)與浮吊船(5)之間中轉放置安裝部件,塔筒自升起重機(6)將多個可組合的塔筒搭接在基礎塔筒(2)并沿著安裝好的塔筒垂直移動,機艙(7)、輪轂(8)以及葉片(12)也通過塔筒自升起重機(6)的吊運,安裝在組合后的塔筒頂部。進一步,塔筒自升起重機(6)包括起重系統(tǒng)、自升系統(tǒng)、固定系統(tǒng)、機臺(62)、平衡梁吊具(67)、塔筒吊具(68)、葉片專用夾具、液壓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以及操作系統(tǒng)。進一步,起重系統(tǒng)主要由臂架、變幅油缸、液壓卷揚機、鋼絲繩一滑輪組以及底座組成。進一步,自升系統(tǒng)主要由液壓卷揚機、鋼絲繩一滑輪組組成。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吊裝前準備:由浮吊或運輸駁船將風電機組的機艙、塔筒、帶兩個葉片的輪轂、葉片等部件運輸至風電機組安裝承臺處;由浮吊吊裝第一節(jié)塔筒到基礎承臺上;步驟2、安裝塔筒自升起重機:利用浮吊將塔筒自升起重機套入已安裝好的基礎塔筒(2)并固定,通電、檢查、調試塔筒自升起重機;步驟3、吊裝機組塔筒:用浮吊將下一節(jié)塔筒吊運至承臺上的中轉平臺,再操作自升起重機吊裝此塔筒至已安裝的塔筒上方,安裝法蘭螺栓完成固定;步驟4、塔筒自升起重機爬升:利用塔筒自升起重機上的自升機構將自升起重機爬升至新安裝好的塔筒的頂部,并固定;重復步驟3、4完成全部塔筒的吊裝,直至將塔筒自升起重機上升至塔筒的頂部并固定;步驟5、吊裝機艙:用浮吊將機艙吊運至中轉平臺;操作自升起重機起吊機艙到塔筒頂部,通過吊裝輔助繩將機艙轉向后在塔筒頂部就位,連接法蘭螺栓固定;風電機組機艙通電調試,并完成機艙180度掉頭;步驟6、吊裝輪轂:利用浮吊將帶兩個葉片的輪轂吊運至中轉平臺;操作自升起重機起吊輪轂就位,連接法蘭螺栓完成輪轂的固定;步驟7、吊裝葉片:起吊最后一片葉片就位,連接法蘭螺栓固定,至此完成風電機組的吊裝;步驟8、自升起重機的拆除:將自升起重機重從塔筒頂部降落至第一節(jié)塔筒并固定;用浮吊拆除塔筒自升起重機。該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及安裝方法與傳統(tǒng)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及安裝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發(fā)明在對海上風電機組進行吊裝時,吊裝用的塔筒自升起重機由于附著在機組塔筒上,充分利用了基礎承臺自身的穩(wěn)定性,解決了海上風電機組吊裝的最大困難,即吊裝平臺的穩(wěn)定性問題,吊裝精度高,風險小,可靠性好。(2)本發(fā)明相比海上風電機組整體吊裝法和自升起重船分體吊裝法,本發(fā)明的方法不受水深、海床地質、配套港口等條件的限制,適用性更好。(3)本發(fā)明所使用的塔筒自升起重機結構緊湊、體積小、造價大大低于大型浮吊、自升起重船、大型履帶吊的造價,可以大幅降低風電機組的安裝費用。在同一風場,就能實現(xiàn)多臺機組的同時安裝,大大加快風電場的安裝進度。這對海上風電場來說,由于滿足海上安裝作業(yè)的時間非常有限,意義尤其重大。(4)本發(fā)明所使用的塔筒自升起重機或根據(jù)其原理制造的輕型化設備可用于海上、陸上風電場的后期維護,降低后期的維護成本。(5)本發(fā)明可代替超級起重設備,吊裝超高的塔筒結構,并對開發(fā)超高塔身的風電機組提供有效的安裝方法。


圖1:本發(fā)明海上風電機組吊裝準備階段示意 圖2:本發(fā)明安裝塔筒自升起重機示意 圖3:本發(fā)明吊裝機組塔筒示意 圖4:本發(fā)明自升過程示意 圖5:本發(fā)明吊裝機艙不意 圖6:本發(fā)明吊裝輪轂示意 圖7:本發(fā)明吊裝葉片示意圖1;
圖8:本發(fā)明吊裝葉片示意圖1I ;
圖9:本發(fā)明拆除塔筒自升起重機示意 圖10:本發(fā)明塔筒自升起重機結構示意 圖11:本發(fā)明塔筒自升起重機俯視 圖12:本發(fā)明塔筒自升起重機主視圖。附圖標記說明:
I一海上風電基礎承臺;2—基礎塔筒;3 —自升起重機固定孔;4一中轉平臺;5—浮吊船;6—塔筒自升起重機;61—臂架;62—機臺;63—伸縮懸臂固定裝置;64—自升卷揚機;65 —自升用鋼絲繩_滑輪組;66—電纜卷筒;67—平衡梁吊具;68—塔筒吊具;7—機艙;8—輪轂;9一搭接塔筒;10—吊耳;11 一塔筒上自升用掛耳;12—葉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圖1和圖2,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塔筒自升起重機6包括起重系統(tǒng)、自升系統(tǒng)系統(tǒng)、固定系統(tǒng)、機臺62、平衡梁吊具67、塔筒吊具68、葉片專用夾具、液壓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以及操作系統(tǒng)。具體來說:
1.1、起重系統(tǒng)。起重系統(tǒng)主要由臂架、變幅油缸、液壓卷揚機、鋼絲繩一滑輪組以及底座組成,共兩套,對稱布置在機臺的兩側,可以聯(lián)動操作,也可單獨操作。1.1.1、臂架。臂架可以采用兩節(jié)伸縮箱形或定長的桁架式臂架。兩節(jié)伸縮臂架的構造形式具有結構緊湊、外形美觀的優(yōu)點,定長桁架式臂架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方便、重量輕的優(yōu)點。1.1.2、變幅機構。變幅機構采用液壓油缸變幅,可以設計成雙油缸或單油缸。變幅機構的設計主要考慮三鉸點的合理布置位置,達到變幅油缸推力最小、帶載變幅過程中液壓波動最小、臂架自重最輕等優(yōu)化目標。1.1.3、液壓卷揚機。液壓卷揚機構采用內藏式行星減速器多層纏繞卷筒,定量液壓馬達驅動。制動器放在卷筒里面,定量馬達布置在行星減速器的外面。1.1.4、底座。
起重系統(tǒng)的底座結構類似汽車吊的底座,Π”結構,兩面“T”型墻板用于支承臂架、變幅油缸,在墻板的根部焊有加強筋構成局部箱形。1.2、自升系統(tǒng)。自升起重機的自升系統(tǒng)采用鋼絲繩一滑輪組提升機構,共三套,布置在塔筒圓周方向,每套自升卷揚系統(tǒng)主要由液壓卷揚機、鋼絲繩一滑輪組組成。1.2.1、液壓卷揚機。液壓卷揚機構采用內藏式行星減速器多層纏繞雙聯(lián)卷筒,定量液壓馬達驅動。制動器放在卷筒里面,定量馬達布置在行星減速器的外面。為減少零部件模組,除卷筒長度外,其他零部件設計成和起升系統(tǒng)零部件通用,便于生產和維護。1.2.2、鋼絲繩一滑輪組。自升系統(tǒng)所采用的鋼絲繩-滑輪組系統(tǒng)由上滑輪組、平衡滑輪組、鋼絲繩等組成。上滑輪組為動滑輪組。在每次自升過程前,需利用輔助小卷揚機將上滑輪組先吊至上一節(jié)塔筒頂部的吊耳處并穿銷連接,組成自升系統(tǒng)。為減輕滑輪組的自重,滑輪擬采用尼龍滑輪。輔助小卷揚機用于輔助人工掛裝自升系統(tǒng)上滑輪組,屬于輕便的輔助工具。1.3、固定系統(tǒng)。當自升起重機自升到位后,固定系統(tǒng)用于自升起重機和塔筒之間的固定,同時將載荷傳遞給塔筒,自升系統(tǒng)可以不再承載,因此可以在吊裝下一節(jié)塔筒前將臨時吊耳座拆除,以免影響下一節(jié)塔筒的連接。固定連接系統(tǒng)由三套伸縮懸臂梁裝置組成,沿塔筒圓周布置,其中兩組成90度夾角對稱布置在臂架方向前部,另一組布置在后部軸線上,組成Y型布置。伸縮懸臂采用箱形截面,前端設有帶錐形的短軸,懸臂水平伸縮,伸縮機構采用液壓油缸,并設有限位傳感器,懸臂伸出后,短軸插入塔筒上三個相應的軸孔,用于傳遞上下方向的垂直載荷。起吊時,前方的兩個懸臂短軸對塔筒產生向下的壓力,后方懸臂的短軸對塔筒產生向上的拉力,以平衡吊重產生的力矩。變幅時,吊重重心移向塔筒中心,吊重產生的力矩逐步減小,并最終變成三個軸孔均受壓,此時塔筒承受的力矩僅為自升起重機自重產生的力矩。1.4、機臺。起重系統(tǒng)、自升系統(tǒng)、固定系統(tǒng)的各裝置均安裝在機臺上。機臺采用Q345低合金鋼板焊接制造,應具有自重輕、剛性好、強度高的特點。機臺內側為正八邊形,為便于運輸及拆除,分塊制造,前后分塊之間采用液壓銷軸連接,便于吊裝完成后從塔筒上拆除和重新拼接。機臺上設置梯欄結構;
機臺上設置整體吊運時的吊耳和分片吊運時的吊耳。后機臺下部設置支撐腳,便于在運輸船甲板上擺放和拼裝。1.5、塔筒吊具。由于風電機組的塔筒高度差較大,如采用上吊點的方式,勢必需要很長的臂架來滿足,對臂架設計帶來困難。采用下吊點的方式,塔筒頂部可以高于臂架頭部,可以降低對臂架長度的要求,也能更好適應吊裝不同高度的塔筒。采用下吊點吊裝,需要一套專用吊具來保證起吊時塔筒穩(wěn)定。塔筒吊具為半環(huán)型,方便掛拆。半環(huán)型吊具從塔筒外側就位,不受塔筒高度的影響。吊裝塔筒時,僅需根據(jù)塔筒高度,決定是否需要更換吊具下的四根吊繩,簡單方便。由于風電機組每節(jié)塔筒的直徑不同,所以塔筒專用吊具必須設置伸縮的抱緊裝置,抱緊裝置的伸縮采用自緊設計,自緊裝置共有四個,利用每根吊繩的拉力將抱緊裝置靴體自動伸出,抱緊塔筒,塔筒就位后,放落吊具,在彈簧力的作用下,抱緊靴自動縮回。吊裝時,塔筒的重心位置應低于吊具上與吊鉤連接的吊掛點位置,保證塔筒穩(wěn)定,防止塔筒傾翻。1.6、平衡梁吊具。吊裝機艙部件時采用單吊點,需要一根平衡梁吊具作為過渡,平衡梁吊具的兩端各設置一個吊耳,用繩具連接兩個吊鉤。平衡梁中間下方設一可轉動吊叉,用于懸掛機艙吊索。平衡梁吊具也用于“兔子頭”輪轂和最后一片葉片的吊裝。1.7、葉片專用夾具。最后一片葉片是在輪轂下方安裝的,根據(jù)葉片的重心、形狀等參數(shù)設計一葉片專用夾具,在葉片上特定位置夾固連接后再吊裝,以提高安裝效率。1.8、液壓系統(tǒng)。自升起重機上使用液壓驅動的機構或裝置有:起升系統(tǒng)液壓卷揚機(變量馬達兩套)、臂架伸縮油缸(兩套)、變幅油缸(兩套)、自升系統(tǒng)液壓卷揚機(定量馬達兩套)、固定系統(tǒng)懸臂伸縮油缸(四套)。起升系統(tǒng)液壓卷揚機驅動模塊為變量泵和定量馬達組成的恒功率系統(tǒng)。恒功率系統(tǒng)能根據(jù)載荷大小自動調節(jié)起升速度,克服定量泵-定量馬達恒功率系統(tǒng)始終在高壓下工作的缺點,從而提高液壓元件的工作壽命。1.9、安全保護單元。起重系統(tǒng)的常規(guī)保護單元:載荷限制器、起重力矩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極限行程限制器等。自升系統(tǒng)的保護單元包括:載荷限制器、高度限制器(上下極限行程限制器)、 固定系統(tǒng)的保護單元包括:懸臂伸縮支承裝置行程限制器、抱緊靴壓力傳感器,水平傳
感器等。液壓系統(tǒng)的常規(guī)保護單元。2.0、供電系統(tǒng)。2.0.1、電源
電源由船用發(fā)電機組提供:可以從浮吊船電源系統(tǒng)接入,也可設置一條專用電源駁船,為自升起重機供電。如果海底電纜已建設完成,風電機組安裝基礎上有供電電源,則更為簡便。2.0.2、供電
從基礎電源接入點向自升起重機供電采用電纜卷筒方式。電纜卷筒安裝在機臺上。為防止電纜拉斷,電纜內設有鋼絲繩芯,電纜卷筒采用變頻電機驅動。2.1、控制系統(tǒng)。
控制系統(tǒng)采用PLC可編程控制器??刂葡到y(tǒng)設置無線通信系統(tǒng),運行數(shù)據(jù)無線傳送至船上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2.2、操作系統(tǒng)。自升起重機上不設司機室,采用司機在機臺上有線電控門操作方式。用對講機和指揮人員通訊,協(xié)同工作。該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安裝方法具體分為:
1:用浮吊將船上的中轉平臺安裝到海上風電基礎承臺I上;
2:用浮吊將船上自升起重機吊運至基礎塔筒上方套入并保持;連接電源,啟動懸臂伸縮裝置將短軸插入基礎塔筒上的軸孔中;檢查、調試自升起重機,確保自升起重機可以正常工作;
3:用浮吊將第一節(jié)塔筒吊運至中轉平臺;用平臺上的壓板臨時壓緊第一節(jié)塔筒下法蘭,防止傾翻;
4:自升起重機通過用塔筒吊梁起吊第一節(jié)塔筒;通過油缸變幅使得第一節(jié)塔筒就位;第一節(jié)塔筒與基礎塔筒通過連接法蘭螺栓并預緊,完成第一節(jié)塔筒的安裝;
5:通過變幅、臂架伸縮調整自升起重機重心位置以便自升;安裝上滑輪組懸掛支架在第一節(jié)塔筒上部法蘭上;通過輔助小卷揚機將三組自升系統(tǒng)上滑輪組懸掛到上滑輪組懸掛支架上;啟動自升卷揚機將自升起重機升至第一節(jié)塔筒頂部;啟動三組懸臂伸縮裝置將懸臂短軸插入第一節(jié)塔筒軸孔;拆除上滑輪組懸掛支架;
6:用浮吊將第二節(jié)塔筒吊運至中轉平臺;用平臺上的壓板臨時壓緊第二節(jié)塔筒下法蘭,防止傾翻;
7:自升起重機通過用塔筒吊梁起吊第二節(jié)塔筒;通過起升及油缸變幅使得第二節(jié)塔筒就位;第一節(jié)塔筒與第二節(jié)通過法蘭螺栓連接并預緊,完成第二節(jié)塔筒的安裝;
8:將臂架位置調整至吊裝起重機重心位于塔筒軸線上;安裝上滑輪組懸掛支架到第二節(jié)塔筒上部法蘭上;通過輔助小卷揚機將三組自升系統(tǒng)上滑輪組懸掛到上滑輪組懸掛支架上;啟動自升卷揚機將自升起重機升至第二節(jié)塔筒頂部;啟動三組懸臂伸縮裝置將懸臂軸插入第二節(jié)塔筒軸孔;拆除上滑輪組懸掛支架;
9:用浮吊將第三節(jié)塔筒吊運至中轉平臺;用平臺上的壓板臨時壓緊第三節(jié)塔筒下法蘭,防止傾翻;
10:自升起重機通過用塔筒吊梁起吊第三節(jié)塔筒;通過起升及油缸變幅使得第二節(jié)塔筒就位;第三節(jié)塔筒與第二節(jié)通過法蘭螺栓連接并預緊,完成第三節(jié)塔筒的安裝;
11:換機艙吊梁,調整臂架幅度以調整吊裝起重機重心位置;穿繞小卷揚機鋼絲繩;通過小卷揚機將三組自升系統(tǒng)上滑輪組懸掛到第三節(jié)塔筒頂部吊耳上;啟動自升卷揚機將吊裝起重機升至第三節(jié)塔筒頂部;啟動三組懸臂伸縮裝置將懸臂軸插入第三節(jié)塔筒軸孔;
12:用浮吊將機艙吊運至中轉平臺;
13:自升起重機起吊機艙;升至第三節(jié)塔筒上方后人工將機艙水平旋轉90° ;通過臂架變幅將機艙移至第三節(jié)塔筒上方;緩慢落下就位,第三節(jié)塔筒與機艙通過法蘭螺栓連接并預緊;將自升起重機吊臂平放,利用風機自升回轉機構將風機轉動180° ;將自升起重機臂架重新豎起;
14:用浮吊將葉輪(輪轂及兩葉片)吊運至中轉平臺,用壓板臨時固定,防止傾翻; 15:自升起重機起吊葉輪(輪轂及兩葉片),通過起升及變幅使風輪就位,葉輪與風機通過法蘭螺栓連接并預緊,完成葉輪的安裝;
16:將浮吊將最后一片葉片吊運至中轉平臺,并臨時固定葉片,防止傾翻;
17:自升起重機起吊最后一片葉片,浮吊輔助起吊,通過起升及臂架變幅使得最后一片葉片就位,最后一片葉片與風機通過法蘭螺栓連接并預緊,完成風機的安裝;
18:取下平衡吊梁,吊裝起重機的吊鉤收至上極限,轉動葉輪,調整葉片位置并獨立操作臂架變幅機構,使得兩個臂架都位于輪轂葉片下方,同步調整臂架長度以調整自升起重機重心位置;
19:啟動自升卷揚機反轉,將吊裝起重機慢慢放落,在放落過程中補刷油漆,并安裝塔筒軸孔護蓋;放落到基礎塔筒軸孔位置后,啟動懸臂伸縮裝置將軸插入基礎塔筒軸孔;拔出上滑輪組銷軸,啟動輔助小卷揚機將上滑輪組放落,同時自升卷揚機收回鋼絲繩;
20:用浮吊拆除自升起重機,并放置到船上以備下一臺風電機組使用。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發(fā)明的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fā)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jīng)改進將本發(fā)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海中的海上風電基礎承臺(I)、中轉平臺(4)、多個可組合的塔筒、機艙(7)、輪轂(8)、葉片(12)、塔筒自升起重機(6)以及浮吊船(5),海上風電基礎承臺(I)上設有基礎塔筒(2),浮吊船(5)裝載多個可組合的塔筒、中轉平臺(4)、機艙(7)、輪轂(8)、葉片(12)和塔筒自升起重機(6)并且通過浮吊將其安裝在海上風電基礎承臺(I)上,中轉平臺(4)位于海上風電基礎承臺(I)與浮吊船(5)之間中轉放置安裝部件,塔筒自升起重機(6)將多個可組合的塔筒搭接在基礎塔筒(2)并沿著安裝好的塔筒垂直移動,機艙(7)、輪轂(8)以及葉片(12)也通過塔筒自升起重機(6)的吊運,安裝在組合后的塔筒頂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塔筒自升起重機(6)包括起重系統(tǒng)、自升系統(tǒng)、固定系統(tǒng)、機臺(62)、平衡梁吊具(67)、塔筒吊具(68)、葉片專用夾具、液壓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以及操作系統(tǒng)。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起重系統(tǒng)主要由臂架、變幅油缸、液壓卷揚機、鋼絲繩一滑輪組以及底座組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自升系統(tǒng)主要由液壓卷揚機、鋼絲繩一滑輪組以及固定裝置組成。
5.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吊裝前準備:由浮吊或運輸駁船將風電機組的機艙、塔筒、帶兩個葉片的輪轂、葉片等部件運輸至風電機組安裝承臺處;由小噸位的浮吊吊裝第一節(jié)塔筒到基礎承臺上;步驟2、安裝塔筒自升起重機:利用小噸位浮吊將塔筒自升起重機套入已安裝好的基礎塔筒(2)并固定,通電、檢查、調試塔筒自升起重機;步驟3、吊裝機組塔筒:用浮吊將下一節(jié)塔筒吊運至承臺上的中轉平臺,再操作自升起重機吊裝此塔筒至已安裝的塔筒上方,安裝法蘭螺栓完成固定;步驟4、塔筒自升起重機爬升:利用塔筒自升起重機上的自升機構將自升起重機爬升至新安裝好的塔筒的頂部,并固定;重復步驟3、4完成全部塔筒的吊裝,直至將塔筒自升起重機上升至塔筒的頂部并固定;步驟5、吊裝機艙:用浮吊將機艙吊運至中轉平臺;操作自升起重機起吊機艙到塔筒頂部,通過吊裝輔助繩將機艙轉向后在塔筒頂部就位,連接法蘭螺栓固定;風電機組機艙通電調試,并完成機艙180度掉頭;步驟6、吊裝輪轂:利用浮吊將帶兩個葉片的輪轂吊運至中轉平臺;操作自升起重機起吊輪轂就位,連接法蘭螺栓完成輪轂的固定;步驟.7、吊裝葉片:起吊最后一片葉片就位,連接法蘭螺栓固定,至此完成風電機組的吊裝;步驟.8、自升起重機的拆除:將自升起重機重從塔筒頂部降落至第一節(jié)塔筒并固定;用浮吊拆除塔筒自升起重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分體吊裝裝置及安裝方法,包括位于海中的海上風電基礎承臺、中轉平臺、多個可組合的塔筒、機艙、輪轂、葉片、塔筒自升起重機以及浮吊船,海上風電基礎承臺上設有基礎塔筒,浮吊船裝載多個可組合的塔筒、中轉平臺、機艙、輪轂、葉片和塔筒自升起重機并且通過浮吊將其安裝在海上風電基礎承臺上,中轉平臺位于海上風電基礎承臺與浮吊船之間中轉放置安裝部件,塔筒自升起重機將多個可組合的塔筒搭接在基礎塔筒并沿著安裝好的塔筒垂直移動,機艙、輪轂以及葉片也通過塔筒自升起重機的吊運,安裝在組合后的塔筒頂部。
文檔編號F03D11/04GK103145051SQ20131007943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3日
發(fā)明者衛(wèi)少華, 徐一軍, 丁利東, 胡劍平 申請人:杭州國電大力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