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到工程機械液壓,具體涉及到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
背景技術:
1、在工程機械液壓領域,駕駛室舉升系統(tǒng)多采用手動/電動雙模液壓泵作為動力源。傳統(tǒng)解決方案如cn208669735u所示,通過支架螺栓連接手動泵與電動泵,配合外部油管實現(xiàn)雙系統(tǒng)耦合。其中,電動泵產(chǎn)生的高壓油從第二油路進入手動泵的柱塞腔,再推開單向閥,通過換向閥的出油口排出。該方案雖然也實現(xiàn)了手動電動泵的集成,但存在以下缺陷:
2、其一,電動泵產(chǎn)生的高壓油直接進入手動泵的柱塞腔,會導致柱塞腔內的壓力急劇變化,產(chǎn)生壓力波動和沖擊。這種壓力波動和沖擊會對柱塞、密封圈、泵體以及其它手動組件造成機械應力,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磨損或損壞,進而影響整個液壓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3、其二,換向閥功能有限,沒有集成回油功能,即只設置了出油油路,而沒有集成回油油路,頂升油缸的回油管需要額外外置的油管接到油箱,額外的外置油管增加了系統(tǒng)的復雜性,增加了潛在的泄漏點和故障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實現(xiàn)手動電動油路復用,取消了外接油管,一體化油路結構極大減少了泄漏點,顯著提升密封可靠性。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包括:骨架油路塊,其內部設有旋轉閥孔區(qū)、以及與所述旋轉閥孔區(qū)連接的手動腔體、吸油油路、下降油路、上升油路、油路回油口;所述吸油油路通過吸油口單向閥連接所述旋轉閥孔區(qū),通過電動過油路連接電動油槽區(qū);所述電動油槽區(qū)連接所述油路回油口;骨架油路塊的內部集成有旋轉閥總成、手動柱塞及電動泵總成;所述手動柱塞活動安裝于所述手動腔體內;所述電動泵總成的低壓輸入端連接所述電動油槽區(qū),高壓輸出端連接所述下降油路;所述旋轉閥總成包括旋轉閥,所述旋轉閥可轉動裝配于所述旋轉閥孔區(qū),其外側壁與所述旋轉閥孔區(qū)的內壁之間設有環(huán)形低壓區(qū);所述環(huán)形低壓區(qū)一側連接所述油路回油口,另一側連接所述上升油路;旋轉閥設有閥腔、以及與所述閥腔連接的第一十字通道、第二十字通道以及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十字通道通過排油口單向閥連接所述閥腔,并用于連通所述手動腔體與所述吸油油路;所述第二十字通道用于連接所述下降油路;所述第一通道用于連接所述上升油路。
4、進一步的,所述電動泵總成包括同軸設置于電動油槽區(qū)的電動旋轉閥塊和直流電機,二者通過偏心軸實現(xiàn)動力傳遞;所述電動旋轉閥塊與所述電動油槽區(qū)的內壁之間形成密閉的c型高壓環(huán);所述c型高壓環(huán)連接過橋軸總成,所述過橋軸總成連接所述下降油路。
5、進一步的,所述偏心軸連接偏心盤,所述偏心盤可轉動設于所述電動旋轉閥塊的中部圓孔內;所述電動旋轉閥塊包括過油腔,所述過油腔通過所述吸油銅濾網(wǎng)連接所述電動油槽區(qū);所述過油腔內設有柱塞桿,所述柱塞桿的一端穿過所述過油腔伸入所述圓孔內,并與所述偏心盤抵接;所述過油腔的另一端設有銅扁閥,所述銅扁閥連接所述c型高壓環(huán)。
6、進一步的,所述骨架油路塊的轉軸孔內設有力矩轉軸,所述力矩轉軸通過花鍵連接凸輪總成,并由限位卡軸向定位;所述凸輪總成的擺動銷插入手動柱塞的腰型槽內,所述腰型槽的長度方向與手動柱塞運動方向形成傾斜角;所述凸輪總成帶動所述手動柱塞在所述手動腔體內往復運動。
7、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閥的一端伸出于所述骨架油路塊,并連接旋轉桿,通過轉動所述旋轉桿切換油路;所述骨架油路塊外側設限位銷,用于限制所述旋轉桿左右轉向范圍。
8、進一步的,所述骨架油路塊內設有安全腔,所述安全腔一側連接所述第二十字通道,另一側連接安全閥回油口;所述安全腔內設有溢流閥總成,所述溢流閥總成包括設于所述安全閥回油口前的所述溢流鋼球、抵接于溢流鋼球的高壓彈簧、以及調節(jié)高壓彈簧壓縮量的調定螺栓,所述調定螺栓貫穿骨架油路塊的側壁并通過密封螺栓固定。
9、進一步的,所述吸油油路、所述下降油路、所述上升油路分別連接吸油口快插接頭、下降口快插接頭、上升口快插接頭;所述吸油口快插接頭、下降口快插接頭、上升口快插接頭的螺紋根部設有密封膠槽,所述密封膠槽內填充螺紋緊固膠形成軸向密封結構。
10、進一步的,所述骨架油路塊的外側設有電路控制器,所述電路控制器通過螺栓固定于電機支架,所述電路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車載電源,輸出端連接直流電機,用于控制所述直流電機的啟停。
11、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2、通過優(yōu)化油路設計,使電動泵產(chǎn)生的高壓油先導入到下降油路連通,一部分液壓油經(jīng)過下降油路下行,通過下降口快插接頭進入液壓油缸上腔,一部分液壓油經(jīng)過下降油路上行進入旋轉閥的閥腔內,閥腔內液壓油經(jīng)過第一通道進入上升油路,通過上升口快插接頭進入液壓油缸下腔,液壓油缸通過上下腔的壓差進行上升;采用本油路設計,當高壓油進入閥腔內后,由于閥腔與第一十字通道具有單向閥,因此可以避免高壓油對手動泵組件產(chǎn)生干擾和損壞,提高了液壓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同時,本液壓驅動方式更加高效,能夠減少能量損失;
13、骨架油路塊內集成旋轉閥孔區(qū)、電動油槽區(qū)及多條油路,通過旋轉閥總成與電動旋轉閥塊的協(xié)同,實現(xiàn)手動電動油路復用,取消了外接油管,一體化油路結構極大減少了泄漏點,顯著提升密封可靠性。
1.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泵總成包括同軸設置于電動油槽區(qū)(39)的電動旋轉閥塊(37)和直流電機(8),二者通過偏心軸(32)實現(xiàn)動力傳遞;所述電動旋轉閥塊(37)與所述電動油槽區(qū)(39)的內壁之間形成密閉的c型高壓環(huán)(28);所述c型高壓環(huán)(28)連接過橋軸總成(34),所述過橋軸總成(34)連接所述下降油路(45)。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軸(32)連接偏心盤(33),所述偏心盤(33)可轉動設于所述電動旋轉閥塊(37)的中部圓孔內;所述電動旋轉閥塊(37)包括過油腔(49),所述過油腔(49)通過所述吸油銅濾網(wǎng)(31)連接所述電動油槽區(qū)(39);所述過油腔(49)內設有柱塞桿(30),所述柱塞桿(30)的一端穿過所述過油腔(49)伸入所述圓孔內,并與所述偏心盤(33)抵接;所述過油腔(49)的另一端設有銅扁閥(50),所述銅扁閥(50)連接所述c型高壓環(huán)(28)。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油路塊(1)的轉軸孔內設有力矩轉軸(6),所述力矩轉軸(6)通過花鍵連接凸輪總成(9),并由限位卡(10)軸向定位;所述凸輪總成(9)的擺動銷(48)插入手動柱塞(12)的腰型槽內,所述腰型槽的長度方向與手動柱塞(12)運動方向形成傾斜角;所述凸輪總成(9)帶動所述手動柱塞(12)在所述手動腔體(41)內往復運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閥(17)的一端伸出于所述骨架油路塊(1),并連接旋轉桿(2),通過轉動所述旋轉桿(2)切換油路;所述骨架油路塊(1)外側設限位銷(38),用于限制所述旋轉桿(2)左右轉向范圍。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油路塊(1)內設有安全腔(43),所述安全腔(43)一側連接所述第二十字通道(18b),另一側連接安全閥回油口(54);所述安全腔內設有溢流閥總成(16),所述溢流閥總成(16)包括設于所述安全閥回油口(54)前的所述溢流鋼球(24)、抵接于溢流鋼球(24)的高壓彈簧(25)、以及調節(jié)高壓彈簧(25)壓縮量的調定螺栓(26),所述調定螺栓(26)貫穿骨架油路塊(1)的側壁并通過密封螺栓(27)固定。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油路(44)、所述下降油路(45)、所述上升油路(46)分別對應連接所述吸油口快插接頭(3)、所述下降口快插接頭(4)、所述上升口快插接頭(5);所述吸油口快插接頭(3)、下降口快插接頭(4)、上升口快插接頭(5)的螺紋根部設有密封膠槽,所述密封膠槽內填充螺紋緊固膠形成軸向密封結構。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動電動一體式組合液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油路塊(1)的外側設有電路控制器(7),所述電路控制器(7)通過螺栓固定于電機支架,所述電路控制器(7)的輸入端連接車載電源,輸出端連接直流電機(8),用于控制所述直流電機(8)的啟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