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打一炮免费视频,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97视频久久久,日本japanese护士色高清,五月婷婷丁香,日韩精品一级无码毛片免费,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网红剧情演绎

一種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

文檔序號:7984374閱讀:27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網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為騰訊公司以外的非即時通訊服務系統(tǒng)的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除非文中明確另有所指,本說明書所說的網絡服務系統(tǒng)是指騰訊公司以外的非即時通訊服務系統(tǒng)。其中,騰訊公司以外一詞是指與騰訊公司各個網絡服務系統(tǒng)之間不共享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登錄密碼等用戶信息,并且與騰訊公司在法律上和經營上不存在關聯(lián)關系;非即時通訊服務系統(tǒng)一詞是指除即時通訊服務系統(tǒng)以外的其他網絡服務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網絡服務系統(tǒng),均涉及給用戶分配在系統(tǒng)中的身份識別代碼,一個用戶在同一系統(tǒng)中的身份識別代碼可以有多個,但不同用戶不會擁有同一個身份識別代碼。最常見的身份識別代碼就是用戶用以登錄網絡服務系統(tǒng)的登錄帳號。但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并不局限于登錄帳號。比如一個博客網絡服務系統(tǒng),希望允許博客的瀏覽者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blog. XXX. com/身份識別代碼”來找到該用戶的博客,或者為博客用戶提供“身份識別代碼.blog. XXX. com”的個人域名,該博客網絡服務系統(tǒng)也需要給用戶分配相應的身份識別代碼。現有的網絡服務系統(tǒng)分配給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大體可以分成三種,(1)單純由數字組成的;( 數字和字符的組合。不同的系統(tǒng)中,字符的允許范圍有所不同。( 有效的email地址。在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方面,現有的網絡服務技術存在兩個方面的缺陷—、如果不使用email地址作為身份識別代碼,身份識別代碼同用戶的QQ號之間不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要根據QQ號搜索用戶,網絡服務系統(tǒng)就必須在此身份識別代碼之外存儲額外的信息或者得到其他信息來源的幫助。由于QQ號已經成為中國網絡用戶的主要身份識別ID,這個缺陷會顯著降低網絡服務系統(tǒng)的用戶信息存儲和搜索效率。本說明書所說的直接對應關系是指,可以僅僅依靠身份識別代碼所提供的信息,按照固定的簡單規(guī)則沒有例外的計算出該用戶的QQ號。比如,假設在某個網絡服務系統(tǒng)中,某些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被分配為QQ+其QQ號的格式,但只要該系統(tǒng)中滿足QQ作為前綴、后面是數字這種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在去掉QQ前綴后的剩余部分,并非沒有例外的就正好是該用戶的QQ 號。這樣,即使僅僅針對滿足QQ+數字這種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集合,按照前述定義,也屬于身份識別代碼同QQ號之間不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二、使用email地址作為身份識別代碼,在不少時候會變成不可行。比如,一個用戶以zhanghaipingl23m63. com·作為登錄帳號是可以的,但是將其作為身份識別代碼用于生成該用戶的個人域名就不可行。由于Email地址在Sl之前的部分并不是唯一的,因此也難以保證用戶可以使用其email地址的用戶名部分來作為其在這種情況下的身份識別代碼。此外,對于中國用戶來說,使用Email地址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也存在明顯的不便之處。由于中文的特點,去掉音調之后人名和機構簡稱的重復率極高,大多數的人只能夠用類 1 以zhanghaipingl23 163· com ,zhanghaiping2587S)sina. com的格式來構
造自己的email地址。同用數字組成的電話號碼、QQ號相比,人們不僅仍然需要記憶其中的123,2587等無規(guī)律數字,而且輸入起來也比QQ號麻煩,尤其是在手機上,比如上面兩個 email地址不考慮S)主機名部分,就已經長達15位到16位。更重要是,這樣格式的地址在中國文化背景下讓人感到很不正規(guī)。使用email地址作為身份識別代碼,在英文環(huán)境中使用,可以讓人比較方便的了解其含義。對中國人,這個優(yōu)點并不明顯,由于中文的特點,拼音化的文字很難閱讀,去掉音調后更是如此。比如huatai 1 ianhezhengquankehufuwuQsina. com。即使拼音不錯的
人也很難輕易的看出它到底在說什么。按照英文的做法用拼音首字母縮寫后,更是讓人不知所云,比如 htlhzqkhfw. s ina.com。但email地址的用戶名常常又多少包含了一些含義,在中國文化社會環(huán)境下,很多時候反而很不方便。如果是使用電話號碼、QQ號那樣的數字,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比如,由于我們文化的特點,在一般的網絡社交中,人們經常希望有一種匿名的交際環(huán)境,比如很多人更愿意匿名寫博客,人們在交往的開始階段很多時候并不希望告訴對方自己的姓名。但用一個假名字日后又可能顯得不好。對于商業(yè)用途,很多時候帶來的不方便更嚴重。比如一個公司根據自己的簡稱注冊了一個email地址,并將其作為自己在某個網絡服務系統(tǒng)中的身份識別代碼,現在公司改名,此身份識別代碼就需要廢止,否則就得經常的給人解釋。如果此身份識別代碼涉及公司內部部門名稱,此業(yè)務部門改名也會造成類似的問題。發(fā)明的內容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網絡服務系統(tǒng)(以下簡稱系統(tǒng))應該如何改進現有的給用戶分配身份識別碼的方法,以期實施本發(fā)明之后可以實現(1)申請注冊的用戶中的QQ號用戶可以獲得非email地址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同時該身份識別代碼又能夠同QQ 號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同時系統(tǒng)可以選擇允許在實施本發(fā)明之前已有的用戶(以下簡稱系統(tǒng)已有用戶)能夠繼續(xù)使用他們原有的身份識別代碼;(2)在實現(1)的同時允許系統(tǒng)已有的QQ號用戶也可以使用非email地址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并且使其身份識別代碼同 QQ號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3)在實現(2)的同時允許系統(tǒng)已有的非QQ號用戶也可以使用非email地址格式的身份識別代碼;⑷在實現⑴或(2)或(3)的同時,使騰訊公司的用戶有可能避免再申請同QQ號用戶已經在系統(tǒng)使用的QQ號相同的QQ號。本說明書所說的 QQ號用戶是指已經注冊有QQ號,并且愿意向系統(tǒng)以某種方式提供其QQ號信息,并且愿意接受系統(tǒng)為QQ用戶規(guī)定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用戶。非QQ號用戶是指不滿足前述QQ號用戶定義的其他用戶。本說明書中,對QQ號用戶來說主身份識別代碼一詞是指2所述的身份識別代碼。對非QQ號用戶來說主身份識別代碼一詞是指11所述的身份識別代碼。輔助身份識別代碼一詞是指屬于同一用戶的其他身份識別代碼。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內容或者步驟方法A:1、系統(tǒng)為QQ號用戶分配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6)這個字符。識別碼可以選擇為空。
2、對于一個在系統(tǒng)中申請注冊的QQ號用戶,系統(tǒng)按照以下方式之一來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1)識別碼+QQ號,也就是識別碼用做前綴;(2) QQ號+識別碼,也就是識別碼用做后綴;(3)識別碼1+QQ號+識別碼2,也就是既有前綴,也有后綴。比如,如果把字母Q作為識別碼,并且作為前綴,對于QQ號碼是25578945的用戶,其在系統(tǒng)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就是Q25578945。除非特別說明,本說明書中+號表示兩者結合。如果把識別碼選擇為空,那么QQ號用戶在系統(tǒng)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就是其QQ號。3、在每一個由識別碼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所界定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允許存在的QQ號都是唯一的。比如選擇Q作為QQ號用戶的識別碼,并且用做前綴, 那么此集合中,QQ號為1234567的用戶只能有一個。假設在某個用戶以QQ號1234567在系統(tǒng)注冊后,騰訊公司將此QQ號分配給了另一個用戶,那么新的用戶就不能夠再在系統(tǒng)中取得Q1234567的主身份識別代碼。4、分配給QQ號用戶的識別碼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應該滿足⑴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不會同系統(tǒng)已有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和用戶按照系統(tǒng)的許可在注冊時可能獲得的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2)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同用戶的QQ號之間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本說明書所說的身份識別代碼同分配給QQ號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是指普通用戶看起來會把該身份識別代碼誤認為系統(tǒng)為QQ號用戶生成的身份識別代碼。比如,如果系統(tǒng)分配給QQ號用戶的識別碼是Q作為前綴,按照Q+QQ號碼的規(guī)則來為QQ號用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假設系統(tǒng)的其他身份識別代碼也有Q作為前綴,符合Q+ 數字的格式的,這些身份識別代碼就會被普通用戶誤認為是分配給QQ號用戶的,就會同分配給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5、禁止非QQ號用戶獲得會導致4所述的要求不能夠得到滿足的身份識別代碼。6、如果系統(tǒng)實施本發(fā)明之前允許用戶用數字和字符構造身份識別代碼??梢酝ㄟ^對現有身份識別代碼進行統(tǒng)計的辦法來尋找合適的識別碼。比如,如果統(tǒng)計表明現有的身份識別代碼沒有用數字+QQ結尾的,那么就可以給QQ號用戶賦予QQ的識別碼,并用做后綴。這樣QQ號為1234567的QQ號用戶在此系統(tǒng)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就是1234567QQ。7、對申請以QQ號用戶身份注冊的用戶進行技術驗證,驗證其確實擁有此QQ號。8、根據需要,系統(tǒng)為QQ號用戶分配的識別碼可以不止一個。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也可以不止一個。方法B 在方法A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9、系統(tǒng)已有用戶中的QQ號用戶,系統(tǒng)對其進行技術驗證,通過驗證的,按照2所述的方式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方法C 在方法B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10、系統(tǒng)為非QQ號用戶分別分配不同于QQ號用戶的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Q這個字符。識別符可以選擇為空。這里所說的不同一詞的含義是,使用此識別碼按照11所述的規(guī)則來生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滿足13所述的要求。11、對于一個非QQ號用戶,系統(tǒng)按照如下方式之一來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 (1)識別碼+用戶編碼;⑵用戶編碼+識別碼;(3)識別碼1+用戶編碼+識別碼2。
12、在每一個由識別碼、用戶編碼的編碼規(guī)則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所界定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用戶編碼都是唯一的。比如系統(tǒng)分配給非QQ號碼用戶的識別碼是A,用戶編碼的編碼規(guī)則是全部使用數字,并且A是用于前綴。那么在A開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中,就只能有一個用戶被賦予了 1234567的編碼。但是,假設系統(tǒng)把識別碼B也分配給非QQ用戶,并且B是用于前綴,那么在B開頭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用戶編碼 1234567可以再次被使用,也就是允許存在主身份識別代碼為B1234567的用戶,盡管已經存在主身份識別代碼為A1234567的用戶。13、分配給非QQ號用戶的識別碼、用戶編碼的編碼規(guī)則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應該滿足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不會同分配給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也不會同系統(tǒng)已有的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相重復。14、系統(tǒng)已有用戶中的非QQ號用戶,系統(tǒng)按照11所述的方式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15、根據需要,系統(tǒng)為非QQ號用戶分配的識別碼可以不止一個。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也可以不止一個。方法D 在方法C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16、非QQ號用戶,申請注冊時,系統(tǒng)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比如,分配給非QQ 號用戶的識別碼是A,并且是用作前綴,用戶編碼的編碼規(guī)則是全部使用數字,該用戶就可以在此范圍內選擇系統(tǒng)允許的用戶編碼,獲得其主身份識別代碼。方法E 在方法A、方法B、方法C或方法D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17、系統(tǒng)提供查詢服務,已經提供QQ號在系統(tǒng)獲得了主身份識別代碼的QQ號用戶的QQ號,經該用戶同意的,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到。比如,有人在騰訊公司網絡服務系統(tǒng)申請QQ號,就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其申請或者擬申請的QQ號是否已經在系統(tǒng)為用戶所使用過了。方法F在前述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向系統(tǒng)提供了其QQ號碼信息,并且經過驗證屬實的用戶,系統(tǒng)只允許其作為QQ號用戶獲得主身份識別代碼。本發(fā)明可以顯著提高系統(tǒng)的用戶信息的存儲和搜索效率,顯著改善系統(tǒng)的用戶體驗。同時,歷史證明以上方法對于現有的技術人員來說遠非顯而易見。人們公知,騰訊公司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其QQ號體系已經構成了一個關于社會關系的信息存儲和搜索系統(tǒng),用戶的QQ號和用戶朋友的QQ號,已經像人們的電話號碼通訊錄一樣成為了人們的一項無形資產,騰訊公司以外的網絡服務系統(tǒng)相對于騰訊公司的網絡服務系統(tǒng),最大的劣勢是,用戶在其他網絡服務系統(tǒng)中會失去以QQ號為信息存儲代理的社會關系。為了減少這個劣勢,技術人員用盡了他們所能夠想到的一切辦法,各個網絡服務商也投入了巨額的金錢,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技術人員提出過本發(fā)明。2010年11月,騰訊公司宣布不允許使用360軟件的用戶繼續(xù)使用QQ,即使在這樣的外部刺激下,也仍然如此。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其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做舉例說明。實施例假設某公司決定實施本發(fā)明。假設對該公司網絡服務系統(tǒng)現有注冊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沒有使用純數字的,也沒有使用字母A+數字的用戶。該公司就可以選擇,對QQ號用戶,技術驗證屬實后,為其在該公司網絡服務系統(tǒng)中賦予與其QQ 號相同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也就是識別碼選擇為空。而對于非QQ號用戶,賦予識別碼A作為前綴,用純數字來構造用戶編碼,依此來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這樣該公司網絡服務系統(tǒng)的用戶就可以獲得如1M56789,或者A123456789格式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這些主身份識別代碼最大限度的直接存儲了騰訊QQ號體系的社會關系,用戶在該公司的網絡服務系統(tǒng)中也可以繼續(xù)使用QQ號來搜索自己的已經注冊的QQ好友。在該公司網絡服務系統(tǒng)中以email地址方式注冊的用戶,也獲得了類似于電話號碼的主身份識別代碼。消除了使用email地址作為身份識別代碼的種種不便。比如,該公司可以方便的利用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來為用戶提供email郵箱服務,比如在其XXX. com 的域名上可以為用戶提供地址為“主身份識別代碼QXXX. com”的郵箱;該公司也可以利用主身份識別代碼來方便的為用戶提供個人域名。該公司提供搜索服務,在該公司網絡服務系統(tǒng)獲得了主身份識別代碼的QQ號用戶的QQ號,經該用戶同意的,均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到。該公司這樣的網絡服務系統(tǒng),可以顯著降低騰訊QQ用戶更換網絡服務商的門檻。 比如,該公司網絡服務系統(tǒng)通過其開放平臺為其他的網絡游戲公司提供服務,用戶在相應的網絡游戲中就可以用QQ號信息來邀請游戲好友,這些用戶從騰訊公司的游戲轉移到其他公司類似游戲的門檻就顯著降低了。
權利要求
1.一種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用于騰訊公司以外的非即時通訊服務系統(tǒng) (以下簡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系統(tǒng)為QQ號用戶分配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證這個字符,識別碼可以選擇為空; 對于一個申請注冊的QQ號用戶,系統(tǒng)按照以下方式之一來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 (1)識別碼+QQ號,也就是識別碼用做前綴;(2)QQ號+識別碼,也就是識別碼用做后綴;(3) 識別碼1+QQ號+識別碼2,也就是既有前綴,也有后綴;在每一個由識別碼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所界定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允許存在的QQ號碼都是唯一的;分配給QQ號用戶的識別碼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應該滿足(1)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不會同系統(tǒng)已有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和和用戶按照系統(tǒng)的許可在注冊時可能獲得的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O)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同用戶的QQ號之間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禁止非QQ號用戶獲得會導致前款要求得不到滿足的身份識別代碼; 對申請以QQ號用戶身份注冊的用戶進行技術驗證,驗證其確實擁有此QQ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系統(tǒng)已有用戶中的QQ號用戶,系統(tǒng)對其進行技術驗證,通過驗證的,按照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生成方式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系統(tǒng)為非QQ號用戶分別分配不同于QQ號用戶的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Sl這個字符, 識別符可以選擇為空;對于一個非QQ號用戶,系統(tǒng)按照如下方式之一來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1)識別碼+用戶編碼;(2)用戶編碼+識別碼;(3)識別碼1+用戶編碼+識別碼2 ;在每一個由識別碼、用戶編碼的編碼規(guī)則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所界定的主身份識別代碼集合中,用戶編碼都是唯一的;分配給非QQ號用戶的識別碼、用戶編碼的編碼規(guī)則和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編碼規(guī)則應該滿足由此形成的主身份識別代碼不會同分配給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相混淆,也不會同系統(tǒng)已有的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相重復;系統(tǒng)已有用戶中的非QQ號用戶,按照非QQ號用戶的主身份識別代碼生成方式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非QQ號用戶,申請注冊時,系統(tǒng)為其分配主身份識別代碼。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用戶編碼僅由數字組成。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用戶編碼僅由數字組成。
7.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系統(tǒng)提供查詢服務,已經提供QQ號碼在系統(tǒng)獲得了主身份識別代碼的QQ用戶的QQ 號,經該用戶同意的,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到。
8.如權利要求1、2、3、4、5或者6所述的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向系統(tǒng)提供了其QQ號碼信息,并且經過驗證屬實的用戶,系統(tǒng)只允許其作為QQ號用戶獲得主身份識別代碼。
9.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為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向系統(tǒng)提供了其QQ號碼信息,并且經過驗證屬實的用戶,系統(tǒng)只允許其作為QQ號用戶獲得主身份識別代碼;系統(tǒng)提供查詢服務,已經提供QQ號碼在系統(tǒng)注冊的QQ用戶的QQ號碼,經該用戶同意的,可以通過此服務查詢到。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網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為騰訊公司以外的非即時通訊服務系統(tǒng)的用戶分配身份識別代碼。以實現用戶可以不使用email地址作為身份識別代碼,同時QQ號用戶的身份識別代碼又同QQ號碼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方法包括系統(tǒng)為QQ號用戶和非QQ號用戶分別分配不同的識別碼。識別碼中不使用這個字符。識別碼可以選擇為空。對于QQ號用戶,系統(tǒng)按照包含QQ號碼信息的特定方式為其生成主身份識別代碼。申請以QQ號用戶身份獲得主身份識別代碼的用戶接受技術驗證,驗證其確實擁有此QQ號。本發(fā)明可以顯著提高用戶信息的存儲和搜索效率,顯著改善系統(tǒng)的用戶體驗。
文檔編號H04L12/58GK102387017SQ20111031738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6日
發(fā)明者何勁 申請人:何勁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