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現(xiàn)今人們對多組分纖維的衣物尤其是滌棉成分類面料的需求越來越多,傳統(tǒng)的滌棉成分類織物在染色工藝首先需要對棉布氧漂、然后再熱洗酸洗、接著對滌綸進行染色、最后再染棉,其染色工藝步驟復雜、染整用時長、效率低,同時傳統(tǒng)工藝使用助劑多、能耗大、 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其能解決傳統(tǒng)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染色工藝中存在的工藝復雜、能耗大、染整用時長、效率低的問題,并能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對棉氧漂、染滌綸、再染棉的加工過程,其特征在于 在對棉進行氧漂的同時對滌綸進行染色,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將坯布導入L型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中,常溫加入堿性染色助劑2G/L和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以0. 50C /min 30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60V 70°C加入4G/L 12G/L濃度為36%雙氧水(H2O2),再以0. 5°C/min 3°C/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 135°C保溫20 min 50min;再以 I0C /min 2V /min降溫至50°C 70°C排液,然后水洗排液,即可進入后續(xù)的染棉操作。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堿性染色助劑采用宜欣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劑型堿性染色助劑AK-I ;所述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采用浙江龍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 ALK型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當所述坯布表面油污較多時,在加入所述堿性染色助劑和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的同時,加入去油劑1G/L 2G/L ;所述去油劑可以采用傳化公司的去油劑TF-106。
與傳統(tǒng)的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工藝相比較,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將傳統(tǒng)染色工藝中棉氧漂、熱洗酸洗以及染滌三個工藝步驟縮短為棉氧漂與染滌綸同浴的一個工藝步驟,有效縮短了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工藝步驟,節(jié)約染整用時,大大提高生產(chǎn)效率,同時減少了染整助劑的使用、節(jié)能降耗、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減少環(huán)境污染,其中采用的宜欣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劑型堿性染色助劑AK-I能在充分分解H2A的同時起到穩(wěn)定PH值的作用,PH值穩(wěn)定在9. 5,從而保證不會因PH值過高或PH值的不穩(wěn)定而影響分散染料對滌綸的上色;同時,采用的浙江龍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ALK型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其不僅可以在弱堿性條件下染滌綸,同時對H2A有較好的耐受力,保證對棉的氧漂與對滌綸的染色能達到同浴的條件;另外,由于本發(fā)明棉氧漂與染滌同浴工藝過程中 PH值穩(wěn)定,分散染料耐受PH的范圍廣耐受H2A的能力強,滌綸得色穩(wěn)定,對一次染成率有很好的提高作用;而當坯布表面油污較多時,加入的去油劑能有效起到去油污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其包括對棉氧漂、染滌綸、再染棉的加工過程,其中在對棉進行氧漂的同時對滌綸進行染色,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將坯布導入L型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中,常溫加入宜欣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劑型堿性染色助劑AK-I :2G/L、浙江龍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ALK型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如ALK艷藍0. 8%(對織物重owf ),以0. 5°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65°C加入36%濃度H2A :8G/L,再以0. 50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保溫35min ;再以2V /min降溫至 70°C排液,然后水洗排液,即可進入后續(xù)的染整操作。當坯布表面油污嚴重時,在加入一劑型堿性染色助劑以及分散染料的同時,加入傳化公司生產(chǎn)的去油劑TF-106:1G/L,從而起到去除油污的效果。
實施例二 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其包括對棉氧漂、染滌綸、再染棉的加工過程,其中在對棉進行氧漂的同時對滌綸進行染色,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將坯布導入L型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中,常溫加入宜欣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劑型堿性染色助劑AK-I :2G/L以及浙江龍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ALK型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如ALK深藍2% (對織物重owf ),以1. 750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60°C加入36% 濃度H2A :4G/L,再以1. 50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30°C保溫50min ;再以1. 5°C /min降溫至50°C排液,然后水洗排液,即可進入后續(xù)的染整操作。當坯布表面油污嚴重時,在加入一劑型堿性染色助劑以及分散染料的同時,加入傳化公司生產(chǎn)的去油劑TF-106 :1.5G/L, 從而起到去除油污的效果。
實施例三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其包括對棉氧漂、染滌綸、再染棉的加工過程,其中在對棉進行氧漂的同時對滌綸進行染色,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將坯布導入L型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中,常溫加入宜欣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劑型堿性染色助劑AK-I :2G/L以及浙江龍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ALK型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如ALK黑5% (對織物重owf ),以3°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70°C加入36%濃度H2A :12G/L,再以3°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35°C保溫20 min ;再以1°C /min降溫至 60°C排液,然后水洗排液,即可進入后續(xù)的染整操作。當坯布表面油污嚴重時,在加入一劑型堿性染色助劑以及分散染料的同時,加入傳化公司生產(chǎn)的去油劑TF-106 :2G/L,從而起到去除油污的效果。
采用本發(fā)明工藝后,有效縮短了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工藝步驟,節(jié)約染整用時,大大提高生產(chǎn)效率,同時減少了染整助劑的使用、節(jié)能降耗、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以生產(chǎn) 1噸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為例,采用傳統(tǒng)的染色工藝與本發(fā)明工藝的能耗成本對比,見表 1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其包括對棉氧漂、染滌綸、再染棉的加工過程,其特征在于在對棉進行氧漂的同時對滌綸進行染色,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將坯布導入L型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中,常溫加入堿性染色助劑2G/L和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以0. 50C /min 3°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60V 70°C加入4G/L 12G/L濃度為 36%雙氧水(H2O2),再以0. 50C /min 3°C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 1!35°C保溫20 min 50min ;再以1°C /min 2V /min降溫至50°C 70°C排液,然后水洗排液,即可進入后續(xù)的染棉操作。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堿性染色助劑采用宜欣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劑型堿性染色助劑AK-1。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采用浙江龍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ALK型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坯布表面油污較多時,在加入所述堿性染色助劑和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的同時,加入去油劑1G/L 2G/L。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藝,其能解決傳統(tǒng)滌棉成分類針織面料染色工藝中存在的工藝復雜、能耗大、染整用時長、效率低的問題,并能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其包括對棉氧漂、染滌綸、再染棉的加工過程,其特征在于在對棉進行氧漂的同時對滌綸進行染色,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將坯布導入L型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中,常溫加入堿性染色助劑2G/L和可堿性染色的分散染料,以0.5℃/min~3℃/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60℃~70℃加入4G/L~12G/L濃度為36%雙氧水(H2O2),再以0.5℃/min~3℃/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28℃~135℃保溫20min~50min;再以1℃/min~2℃/min降溫至50℃~70℃排液,然后水洗排液,即可進入后續(xù)的染棉操作。
文檔編號D06P1/16GK102517871SQ20111040734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fā)明者王武, 馬其兵 申請人:無錫恒諾針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