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線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角線結構,包括支撐部和定位部,所述支撐部與定位部的連接處設有用來安裝裝飾板的凹槽,所述支撐部的上表面成臺階狀,包括第一臺階面和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一臺階面即為凹槽的下側壁,所述第一臺階面與第二臺階面通過豎向壁相連接,且第一臺階面高于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二臺階面上遠離墻體的一端還設有用來支撐裝飾板和橫條的彈性體,所述彈性體的頂端高于第一臺階面。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角線的臺階面上垂直設置條狀彈性體,有效的遮擋了角線與框架結構或者裝飾板間的縫隙,解決了吊頂安裝“露縫”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使得整體的裝飾吊頂?shù)囊曈X效果更好。
【專利說明】角線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裝修建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角線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人們審美觀點的提高以及裝修建材技術的進步,人們對于室內天花板裝飾吊頂?shù)囊笠苍絹碓蕉鄻踊?,傳統(tǒng)的采用裝飾板平鋪安裝結構已經(jīng)使人們產生審美疲勞,越來越多更富有美感的裝飾板安裝結構已被人們接受,其中將裝飾板與框架結構分層安裝的結構能使得裝飾吊頂呈現(xiàn)出來的立體感更加強烈,但是由于該種結構的裝飾板與框架結構的底面不處于同一平面,即裝飾板的底面高于框架結構的底面,這使得采用傳統(tǒng)的角線來收邊時,會造成裝飾板與角線之間以及框架結構與角線之間存在縫隙,進而導致室內吊頂在此位置形成暗線,影響裝飾效果。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角線結構,該種角線結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能有效解決角線與框架結構或者裝飾板之間的“露縫”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5]角線結構,包括支撐部和定位部,所述支撐部與定位部的連接處設有用來安裝裝飾板的凹槽,所述支撐部的上表面成臺階狀,包括第一臺階面和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一臺階面即為凹槽的下側壁,所述第一臺階面與第二臺階面通過豎向壁相連接,且第一臺階面高于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二臺階面上遠離墻體的一端還設有用來支撐裝飾板和橫條的彈性體,所述彈性體的頂端高于第一臺階面。
[0006]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彈性體成條狀且采用TPR材質,所述彈性體與第二臺階面的上表面相垂直,TPR材質具有環(huán)保無毒安全,硬度范圍廣,著色性優(yōu)良,觸感柔軟的特點,不影響吊頂整體的裝飾效果。
[0007]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支撐部和定位部靠近墻體一側的側壁共面,且支撐部和定位部一體擠塑成型,結構簡單,生產方便,成本低。
[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角線的臺階面上垂直設置條狀彈性體,有效的遮擋了角線與框架結構或者裝飾板間的縫隙,解決了吊頂安裝“露縫”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使得整體的裝飾吊頂?shù)囊曈X效果更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011]如圖1所示的角線結構,包括支撐部11和定位部12,所述支撐部11和定位部12靠近墻體一側的側壁共面,且支撐部11和定位部12 —體擠塑成型。所述支撐部11與定位部12的連接處設有用來安裝裝飾板的凹槽13,所述支撐部11的上表面成臺階狀,包括第一臺階面15和第二臺階面16,所述第一臺階面15即為凹槽13的下側壁,所述第一臺階面15與第二臺階面16通過豎向壁17相連接,且第一臺階面15高于第二臺階面16,所述第二臺階面16上遠離墻體的一端還設有用來支撐裝飾板和橫條的彈性體14,所述彈性體14的頂端高于第一臺階面15。所述彈性體14成條狀且采用TPR材質,所述彈性體14與第二臺階面12的上表面相垂直。
[0012]安裝時,所述彈性體14在橫條的位置設有開口,橫條一端與角線連接,另一端與龍骨連接;裝飾板擱置在橫條上方,且裝飾板一端安裝在凹槽13內,另一端與龍骨側壁相固定,所述彈性體14的頂端與裝飾板的下表面相抵。
【權利要求】
1.角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部(11)和定位部(12),所述支撐部(11)與定位部(12)的連接處設有用來安裝裝飾板的凹槽(13),所述支撐部(11)的上表面成臺階狀,包括第一臺階面(15)和第二臺階面(16),所述第一臺階面(15)即為凹槽(13)的下側壁,所述第一臺階面(15)與第二臺階面(16)通過豎向壁(17)相連接,且第一臺階面(15)高于第二臺階面(16),所述第二臺階面(16)上遠離墻體的一端還設有用來支撐裝飾板和橫條的彈性體(14),所述彈性體(14)的頂端高于第一臺階面(1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體(14)成條狀且采用TPR材質,所述彈性體(14)與第二臺階面(16)的上表面相垂直。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11)和定位部(12)靠近墻體一側的側壁共面,且支撐部(11)和定位部(12 ) —體擠塑成型。
【文檔編號】E04F19/02GK203783071SQ201420147512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fā)明者】童明勇 申請人:浙江華夏杰高分子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