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展示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制冷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展示柜。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展示柜通常通過兩種方式來蒸發(fā)展示柜箱內的凝露水。第一種為將展示柜箱內的凝露水通過出水管流入接水盤,接水盤放置在壓縮機上方,通過壓縮機自身散發(fā)的熱量來蒸發(fā)凝露水,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凝露水蒸發(fā)不充分,如果展示柜的容積較大,凝露水較多,此種方式不能保證將凝露水全部蒸發(fā)。且展示柜長時間使用,將導致接水盤內的凝露水溢出,給用戶帶來安全隱患。第二種為采用專門的蓄水桶來裝凝露水,蓄水桶內配置冷凝管加熱,使凝露水能快速蒸發(fā),但蓄水桶不能拆卸。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對蓄水桶內的冷凝管表面的處理要求較高,因為冷凝管長時間浸泡在水里面容易腐蝕,且成本較高。同時,展示柜玻璃門上也會產生凝露水。現(xiàn)有的改進方式一般是通過增加玻璃層數(shù),或者是將玻璃鍍膜等,以增強玻璃的隔熱性。此種方式雖然可以減少玻璃門凝露水,然而卻將玻璃由2層變成3層,增加玻璃門的重量,從而加大了包裝運輸?shù)碾y度,并且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玻璃門過重,開門時展示柜容易傾倒而砸傷用戶。另外,增加玻璃層數(shù)或者將玻璃鍍膜,均增加了材料的成本。另外,傳統(tǒng)的部分展示柜采用抽拉式的接水盤。如果接水盤內的水過多的話,需要用戶自己將接水盤抽出將凝露水清除,不夠人性化設計,不利于客戶使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展示柜,所述展示柜箱內和門體上的凝露水均可快速蒸發(fā),避免了凝露水的溢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展示柜,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限定出展示間室、位于所述展示間室上方的第一間室和位于展示間室下方的第二間室,且在所述展示間室的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二間室相連通的出水孔;用于打開和關閉所述展示間室的門體;出風罩,所述出風罩封閉所述第二間室的前側,所述出風罩上設有多個沿前后方向貫穿其的通孔,且所述出風罩的后表面上設有接水槽;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設在所述接水槽的上方且與所述出水孔相連;壓縮機,所述壓縮機設在所述第二間室內;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設在所述第二間室內且與所述壓縮機相連;和冷凝風機,所述冷凝風機設在所述第二間室內以將所述冷凝器散出的熱量吹到所述接水槽以蒸發(fā)所述凝露水。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展示柜,在出風罩的后表面上設置接水槽,且出風罩上設有多個沿前后方向貫穿出風罩的通孔,當展示間室中的凝露水和門體上的凝露水流到接水槽時,冷凝風機將冷凝器散出的熱量吹到接水槽,且多個通孔便于空氣的流通,使得凝露水快速蒸發(fā),由此有效地解決了展示間室內凝露水不能完成蒸發(fā)而溢出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也無需人工將凝露水清理,同時解決了門體上凝露水的蒸發(fā)問題,避免了因凝露水流到地板上給用戶帶來的不便,且降低了展示柜的成本。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展示柜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展示柜進一步包括吸水件,所述吸水件設在所述接水槽內以吸收凝露水,從而增大了凝露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由此冷凝風機吹出的熱量可進一步加快凝露水的蒸發(fā)。 所述吸水件由吸水材料制成。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出風罩上設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上端形成在所述出風罩的頂部前側,且所述出水通道的下端與所述接水槽的位置對應以將所述門體上流下的凝露水引導入接水槽中。具體地,所述出水通道包括豎直通道,所述豎直通道形成在所述出風罩的后表面上;和引水通道,所述引水通道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引水通道的前端與所述豎直通道的下端連通且后端水平向后延伸且不越過接水槽,便于從門體上流下的凝露水流入到接水槽中。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引水通道被構造為橫截面為開口向上的U形以便于凝露水的流動。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引水通道被構造為橫截面為開口向上的半圓形以便于凝露水的流動。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出風罩的頂部形成有管孔,所述出水管穿過所述管孔與所述出水孔連通,以將展示間室中的凝露水引導到接水槽中。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通孔被構造為多行多列且均勻分布設置,便于空氣的流通使凝露水快速蒸發(fā)。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冷凝風機設在所述壓縮機的前側,且所述冷凝器設在冷凝風機的前側,此時冷凝風機將冷凝器散出的熱量吹到接水槽中的吸水件上,進一步加快了凝露水的蒸發(fā)。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本發(fā)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展示柜的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展示柜中的出風罩、壓縮機、冷凝器及冷凝風機的裝配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的展示柜的部分后視圖;和圖4為圖1所示的展示柜中的出風罩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下面參考圖1-圖4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展示柜100,用于冷藏和展示物品。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展示柜100,如圖1-3所示,包括箱體1、門體2、出風罩3、出水管4、壓縮機5、冷凝器6和冷凝風機7,其中,箱體1內限定出展示間室10、位于展示間室 10上方的第一間室11和位于展示間室10下方的第二間室12,且在展示間室10的底部設有與第二間室12相連通的出水孔(圖未示出)以將展示間室10中的凝露水排入到第二間室12中。門體2用于打開和關閉展示間室10。出風罩3封閉第二間室12的前側,出風罩3上設有多個沿前后方向貫穿其的通孔 30,例如如圖4所示,通孔30被構造為多行多列且均勻分布設置以便于空氣的流通。當然, 通孔30還可以其他方式排列,例如為多層同心圓式地均勻分布。出風罩3的后表面上設有接水槽31以接收展示間室10中的凝露水和門體2上流下的凝露水。出水管4設在接水槽 31的上方且與出水孔相連,此時展示間室10中的凝露水通過出水孔進入到出水管4后流到接水槽31中。壓縮機5設在第二間室12內,冷凝器6設在第二間室12內且與壓縮機5相連,冷凝風機7設在第二間室12內以將冷凝器6散出的熱量吹到接水槽31以蒸發(fā)凝露水。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冷凝器6設置在出風罩3的后側且與壓縮機5連通,冷凝風機7設在壓縮機5的前側,且冷凝器6設在冷凝風機7的前側。展示間室10中的凝露水和門體2上的凝露水流到出風罩3后表面上的接水槽31內,此時冷凝風機7將冷凝器6 散出的熱量吹到接水槽31上以蒸發(fā)凝露水。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展示柜100,在出風罩3的后表面上設置接水槽31,且出風罩 3上設有多個沿前后方向貫穿出風罩3的通孔30,當展示間室10中的凝露水和門體2上的凝露水流到接水槽31時,冷凝風機7將冷凝器6散出的熱量吹到接水槽31,且多個通孔30 便于空氣的流通,使得凝露水快速蒸發(fā),由此有效地解決了展示間室10內凝露水不能完成蒸發(fā)而溢出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也無需人工將凝露水清理,同時解決了門體2上凝露水的蒸發(fā)問題,避免了因凝露水流到地板上給用戶帶來的不便,且降低了展示柜的成本。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展示柜100進一步包括吸水件8,具體地, 吸水件8由吸水材料制成,吸水件8設在接水槽31內以吸收凝露水,此時,由于接水槽31 內的凝露水被吸收至吸水件8內,從而增大了凝露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由此冷凝風機7吹出的熱量可進一步加快凝露水的蒸發(fā)。
5
如圖4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出風罩3上設有出水通道32,出水通道32 的上端形成在出風罩3的頂部前側,且出水通道32的下端與接水槽31的位置對應以將門體2上流下的凝露水引導入接水槽31中。具體地,出水通道32包括豎直通道321和引水通道322,其中,豎直通道321形成在出風罩3的后表面上,引水通道322沿前后方向設置, 引水通道322的前端與豎直通道321的下端連通且后端水平向后延伸且不越過接水槽31。在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中,如圖4所示,在出風罩3的頂部形成有頂板34,頂板34為在從前到后的方向上向后延伸,且頂板34的延伸長度不越過接水槽31,出水通道32的上端 (即進水口 320)形成在頂板34的前側且與接水槽31的位置對應,即豎直通道321的上端為進水口 320,且豎直通道321形成在出風罩3的后表面上并在從上到下的方向上向下延伸,引水通道322的前端與豎直通道321的下端連通,且引水通道322在從前到后的方向上向后延伸,并且延伸長度不越過接水槽31。在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中,引水通道322被構造成橫截面為開口向上的U形(如圖4 所示),當然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引水通道322還可被構造成橫截面為開口向上的半圓形(圖未示出)以便于凝露水的流動。由此,門體2上的凝露水流到頂板34上,頂板34上的凝露水從進水口 320進入到豎直通道321后再流到引水通道322中,最終落入到接水槽31中。如圖4所示,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出風罩3的頂部形成有管孔33,出水管4 穿過管孔33與出水孔連通,也就是說,出水管4的上端與出水孔相連且下端穿過管孔33后與接水槽31相對應以將展示間室10中的凝露水排到接水槽31中。此時展示間室10中的凝露水從展示間室10底部的出水孔進入到穿過管孔33的出水管4再進入到接水槽31中。下面參考圖1-4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展示柜100的展示間室10中的凝露水以及門體2上的凝露水的排出并蒸發(fā)過程。展示間室10中的凝露水通過展示間室10底部的出水孔進入到出水管4中,由于出水管4穿過位于頂板34上的管孔33且設置接水槽31的上方,此時凝露水從展示間室10 通過出水管4流到接水槽31中。同時,門體2上的凝露水流到出風罩3頂部的頂板34上,然后從進水孔320進入到豎直通道321中再通過引水通道322流入到接水槽31中。此時,由于接水槽31中設置有吸水件8,凝露水被吸收至吸水件8內,增大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且出風罩3上設置有多個通孔30,便于空氣的流通,加快了凝露水的蒸發(fā), 而且接水槽31的后側放置了冷凝器6和冷凝風機7,冷凝風機7把冷凝器6散出的熱量吹到接水槽31中的吸水件8上,進一步加快了凝露水的蒸發(fā)。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展示柜的其他構成例如蒸發(fā)器等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里不再詳細描述。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 “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展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限定出展示間室、位于所述展示間室上方的第一間室和位于展示間室下方的第二間室,且在所述展示間室的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二間室相連通的出水孔; 用于打開和關閉所述展示間室的門體;出風罩,所述出風罩封閉所述第二間室的前側,所述出風罩上設有多個沿前后方向貫穿其的通孔,且所述出風罩的后表面上設有接水槽;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設在所述接水槽的上方且與所述出水孔相連; 壓縮機,所述壓縮機設在所述第二間室內;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設在所述第二間室內且與所述壓縮機相連;和冷凝風機,所述冷凝風機設在所述第二間室內以將所述冷凝器散出的熱量吹到所述接水槽以蒸發(fā)所述凝露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吸水件,所述吸水件設在所述接水槽內以吸收凝露水。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件由吸水材料制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罩上設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上端形成在所述出風罩的頂部前側,且所述出水通道的下端與所述接水槽的位置對應以將所述門體上流下的凝露水引導入接水槽中。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包括 豎直通道,所述豎直通道形成在所述出風罩的后表面上;和引水通道,所述引水通道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引水通道的前端與所述豎直通道的下端連通且后端水平向后延伸且不越過接水槽。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通道被構造為橫截面為開口向上的U形。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通道被構造為橫截面為開口向上的半圓形。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罩的頂部形成有管孔,所述出水管穿過所述管孔與所述出水孔連通。
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被構造為多行多列且均勻分布設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風機設在所述壓縮機的前側,且所述冷凝器設在冷凝風機的前側。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展示柜,包括箱體,箱體內限定出展示間室、位于展示間室上方的第一間室和位于展示間室下方的第二間室,且在展示間室的底部設有與第二間室相連通的出水孔;用于打開和關閉展示間室的門體;出風罩,出風罩封閉第二間室的前側,出風罩上設有多個沿前后方向貫穿其的通孔,且出風罩的后表面上設有接水槽;出水管,出水管設在接水槽的上方且與出水孔相連;壓縮機,壓縮機設在第二間室內;冷凝器,冷凝器設在第二間室內且與壓縮機內連通;和冷凝風機,冷凝風機設在第二間室內以將冷凝器散出的熱量吹到接水槽以蒸發(fā)凝露水。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展示柜,展示間室中的凝露水和門體上的凝露水能快速蒸發(fā)且避免溢出,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A47F3/04GK102349769SQ20111031044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13日
發(fā)明者何世宗, 唐濤, 展岐, 田偉, 謝博 申請人:合肥華凌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美的榮事達電冰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