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清洗電器,尤其涉及一種清洗機。
背景技術:
1、為提高洗碗機等清洗設備中清洗腔的利用率,清洗設備中的噴淋臂會采用直線運動的方式,以將洗滌水噴淋至清洗腔的各個區(qū)域?,F(xiàn)有的噴淋臂一般只有一個,且在移動過程沿清洗腔的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往復運動。
2、單個噴淋臂運動過程,使得清洗設備的重心不斷發(fā)生變化,不利于清洗設備的平穩(wěn)放置,清洗設備的晃動容易產(chǎn)生噪聲或清洗設備移位甚至從高處掉落而產(chǎn)生破壞;同時,噴淋臂運動過程,從噴淋臂的噴淋孔中噴出的洗滌水作用至物品并對其清洗時,使得物品受力點不斷發(fā)生變化,且不易保持平衡,容易發(fā)生晃動而產(chǎn)生噪聲甚至發(fā)生破損。
3、為此,亟需研究一種清洗機,以便于清洗機的平穩(wěn)放置以及使得物品在清洗過程受力均勻,從而降低清洗機或物品產(chǎn)生噪聲甚至破損的概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清洗機,以便于清洗機的平穩(wěn)放置以及使得物品在清洗過程受力均勻,從而降低清洗機或物品產(chǎn)生噪聲甚至破損的概率。
2、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殼體,具有清洗腔;
4、所述清洗機還包括:
5、兩個噴淋臂,均設于所述清洗腔內(nèi),且沿著第一方向延伸,二者能在與所述第一方向呈夾角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者相互遠離,每個所述噴淋臂上對應開設有至少兩個噴淋孔;
6、驅動機構,其動力輸出端具有兩個錯位布置的移動件,兩個所述移動件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向或相背運動,兩個所述噴淋臂裝配在對應的所述移動件上。
7、作為一種所述的清洗機的可選技術方案,兩個所述移動件均呈條狀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上間隔排布,所述驅動機構具有位于兩個所述移動件之間的傳動件,所述傳動件呈盤狀且周壁與兩個所述移動件的外壁同時接觸,所述傳動件被布置成能以自身軸線為軸正向或者反向轉動,從而使兩個所述移動件相向或相背運動。
8、作為一種所述的清洗機的可選技術方案,所述傳動件位于所述清洗腔的中部區(qū)域,兩個所述移動件相對所述傳動件的軸線呈中心對稱布置。
9、作為一種所述的清洗機的可選技術方案,所述傳動件為齒輪,所述移動件為齒條,所述齒輪鄰近兩個所述齒條布置,并與兩個所述齒條的齒部分別嚙合。
10、作為一種所述的清洗機的可選技術方案,所述齒條的頂部具有連接座,所述噴淋臂設于所述連接座上,所述齒條的齒部布置在與所述連接座相鄰的側壁上,所述齒輪相應地位于兩個所述齒條的移動路徑之間。
11、作為一種所述的清洗機的可選技術方案,所述清洗機還包括兩個均設于所述清洗腔內(nèi)且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導向件,所述導向件具有沿自身長度方向設置的導向通道,兩個所述移動件分別能移動地約束于兩個對應的所述導向通道中,以伸出所述導向通道外或藏于所述導向通道內(nèi)。
12、作為一種所述的清洗機的可選技術方案,所述移動件的外周凸設有環(huán)狀的第一支撐部,所述移動件通過所述第一支撐部與所述導向件滑動配合。
13、作為一種所述的清洗機的可選技術方案,所述清洗腔內(nèi)設置有第二支撐部,所述第二支撐部與所述第一支撐部沿所述移動件的移動方向間隔排布,且所述第二支撐部用于支撐所述移動件位于所述導向件外的部分。
14、作為一種所述的清洗機的可選技術方案,所述清洗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自底部向上延伸并形成支撐壁,所述支撐壁的頂部具有支撐面,所述支撐面形成所述第二支撐部。
15、作為一種所述的清洗機的可選技術方案,兩個所述移動件運動過程分別帶動兩個所述噴淋臂從所述清洗腔的中部區(qū)域分別移動至所述清洗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兩端,兩個所述噴淋臂中,其中,一個所述噴淋臂上的至少一個所述噴淋孔朝向另一個所述噴淋臂傾斜,以使兩個所述噴淋臂的移動范圍不重合,且從對應的所述噴淋孔噴出洗滌水的噴淋范圍至少部分重疊。
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清洗機,該清洗機包括兩個噴淋臂,兩個噴淋臂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能沿第二方向相向或相背運動,每個噴淋臂對應開設有至少兩個噴淋孔,以在噴淋臂運動過程,從噴淋孔中噴出的洗滌水能覆蓋整個噴淋腔;驅動結構的兩個移動件分別驅動對應的兩個噴淋臂,使得噴淋臂運動過程,清洗機的重心始終保持在中心位置,避免清洗機出現(xiàn)晃動,有利于清洗機的穩(wěn)定、安全的放置;同時,噴淋臂相互靠近或遠離,每個噴淋臂噴出的水流作用在物品上時,對物品產(chǎn)生的沖擊力始終對稱,有利于物品的受力均衡,降低物品發(fā)生晃動產(chǎn)生噪聲甚至發(fā)生破損的概率。
1.清洗機,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機,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移動件(310)均呈條狀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上間隔排布,所述驅動機構(300)具有位于兩個所述移動件(310)之間的傳動件(320),所述傳動件(320)呈盤狀且周壁與兩個所述移動件(310)的外壁同時接觸,所述傳動件(320)被布置成能以自身軸線為軸正向或者反向轉動,從而使兩個所述移動件(310)相向或相背運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件(320)位于所述清洗腔的中部區(qū)域,兩個所述移動件(310)相對所述傳動件(320)的軸線呈中心對稱布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件(320)為齒輪,所述移動件(310)為齒條,所述齒輪鄰近兩個所述齒條布置,并與兩個所述齒條的齒部分別嚙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的頂部具有連接座(311),所述噴淋臂(200)設于所述連接座(311)上,所述齒條的齒部布置在與所述連接座(311)相鄰的側壁上,所述齒輪相應地位于兩個所述齒條的移動路徑之間。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機還包括兩個均設于所述清洗腔內(nèi)且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導向件(400),所述導向件(400)具有沿自身長度方向設置的導向通道(410),兩個所述移動件(310)分別能移動地約束于兩個對應的所述導向通道(410)中,以伸出所述導向通道(410)外或藏于所述導向通道(410)內(nèi)。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件(310)的外周凸設有環(huán)狀的第一支撐部(312),所述移動件(310)通過所述第一支撐部(312)與所述導向件(400)滑動配合。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腔內(nèi)設置有第二支撐部,所述第二支撐部與所述第一支撐部(312)沿所述移動件(310)的移動方向間隔排布,且所述第二支撐部用于支撐所述移動件(310)位于所述導向件(400)外的部分。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機包括底座(500),所述底座(500)自底部向上延伸并形成支撐壁(510),所述支撐壁(510)的頂部具有支撐面(511),所述支撐面(511)形成所述第二支撐部。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清洗機,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移動件(310)運動過程分別帶動兩個所述噴淋臂(200)從所述清洗腔的中部區(qū)域分別移動至所述清洗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兩端,兩個所述噴淋臂(200)中,其中,一個所述噴淋臂(200)上的至少一個所述噴淋孔(210)朝向另一個所述噴淋臂(200)傾斜,以使兩個所述噴淋臂(200)的移動范圍不重合,且從對應的所述噴淋孔(210)噴出洗滌水的噴淋范圍至少部分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