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打一炮免费视频,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97视频久久久,日本japanese护士色高清,五月婷婷丁香,日韩精品一级无码毛片免费,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网红剧情演绎

船舶用防火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40268閱讀:40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船舶用防火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從外部設置在船體上、構成形成封閉的單位隔間的壁面或天花板面的船舶用防火面板。
背景技術
一般的船舶通過用多個甲板將船體在水平方向上劃分為多層、用隔壁將被各層的甲板夾著的空間沿垂直方向劃分為多個單位隔間,形成廚房室、配膳室、船員用或乘客用船室、操縱室、無線室、貨物裝卸控制室、通道室或樓梯室、儲藏室或倉庫室、機械室等封閉的單位隔間。例如,1974年為了海上的人生命安全而簽署的國際條約(以下單稱作“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所要求的單位隔間的甲板及隔壁是鋼板制,通過焊接被固定在船體上。
因此,鋼板制的甲板或隔壁必須除去焊接熱帶來的變形,除了單位隔間的形成需要時間以外,還存在各單位隔間的裝配工程變得困難的問題。
為了解決該問題,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那樣,提出了代替鋼板制的隔壁,而是由防火面板的組裝來構成形成單位隔間的壁面或天花板面的技術。在該先行技術中使用的防火面板是,將石棉板或石棉等芯材用裝飾鋼板覆蓋的結構,通過將接頭插入到設于左右兩邊緣上的槽中,將面板相互組裝。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273093號公報( 段)防火面板通過在部件及結構方面的努力,較容易提高防火性能。但是,在船舶的情況下,將面板相互組裝而構成的壁面或天花板面必須符合上述條約決定的A級防火標準或B級防火標準,所以需要提高將面板相互組裝而構成的壁面或天花板面的防火性能。
例如在A0規(guī)定的情況下,需要從壁面及天花板面的單側照射火焰,至少在60分鐘內火焰不會穿過。根據(jù)這一點,特別是有可能發(fā)生火焰貫穿的面板之間的組裝部分、即防火面板的左右兩邊緣的構造,在船舶中變得很重要。
火焰通過面板之間的組裝部分而穿過的情況,是通過火焰的照射而產(chǎn)生的各防火面板的變形到達左右兩邊緣,組裝后的面板之間的組裝部分翹曲而形成間隙的情況。根據(jù)這一點,只要在面板之間的組裝部分,抑制或防止所組裝的左右兩邊緣之間的變形,即使允許變形也使其變形量較小而不形成間隙就可以。這并不是意味著不允許防火面板的變形,而是意味著根據(jù)情況允許防火面板自身的變形,但只要上述變形的影響不會到達面板之間的組裝部分就可以。
在這個方面,專利文獻1公開的防火面板沒有將面板相互直接組裝,不過是通過接頭組裝。因此,組裝的左右兩邊緣不會抑制或防止相互的變形,如果將面板相互組裝的接頭受熱變形,則上述變形反而會導致防火面板的左右兩邊緣的變形而形成間隙,結果火焰有可能從上述間隙穿過。

發(fā)明內容
所以,為了開發(fā)還滿足國際海上人命安全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的防火面板,對于面板之間的組裝部分、即左右兩邊緣的嵌接構造進行了研究。
本發(fā)明涉及的船舶用防火面板,具有在薄鋼板制的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夾持了做成相當于面板外形的板狀隔熱塊的結構,確保面板單體的防火性能,并且,通過將外面板及內面板在左右兩邊緣彎折而分別形成具有成對的嵌接構造的凹部及凸部,提高了作為將防火面板通過嵌接構造安裝而構成的壁面或天花板面的防火性能。
并且,通過將作為上述嵌接構造的凹部及凸部的嵌合寬度設為面面板厚度度的90%以上且98%以下的大小,并且將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深度設為面面板厚度度的60%以上且100%以下的大小,能夠用嵌接構造實現(xiàn)面板之間的牢固的組裝部分,而且抑制或防止通過上述嵌接構造安裝的左右兩邊緣的變形。
特別是,通過將凹部及凸部的嵌合深度設為面板厚度的60%以上且100%以下的大小,能夠實現(xiàn)上述牢固的組裝部分的同時,即使在外面板或內面板受熱變形時,也能夠適當?shù)匚丈鲜鼋M裝部分的變形而降低上述變形對組裝部分的影響。
技術方案1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構成在船體中形成封閉的單位隔間的壁面或天花板面,其中,將成型為面板外形的板狀的隔熱塊,夾持在相互以所需間隔對置配置的薄鋼板制的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并且在上述外面板及內面板的左右兩邊緣上分別形成有相互成對的構成嵌接構造的凹部及凸部;將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寬度設為面板厚度的90%以上且98%以下的大小,并且將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深度設為面板厚度的60%以上且100%以下的大小。
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寬度當然不能等于面板厚度,所以上限為低于98%。防火面板的面板厚度、面板寬度及面板高度是自由的,但根據(jù)以往使用的船舶用防火面板,面板厚度按照25mm以上且50mm以下的規(guī)格、面板寬度及面板高度配合形成單位隔間的壁面或天花板面而適當決定。
技術方案2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構成在船體中形成封閉的單位隔間的壁面或天花板面,其中,將成型為面板外形的板狀的第1隔熱塊,夾持在相互以所需間隔對置配置的薄鋼板制的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并且在上述外面板及內面板的左右兩邊緣上分別形成有相互成對的構成嵌接構造的凹部及凸部;具有將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寬度設為面板厚度的90%以上且98%以下的大小、將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深度設為面板厚度的60%以上且100%以下的大小的多個面板,并且,將上述面板彼此隔開所需間隔而對置配置,并且將第2隔熱塊夾持在各面板間。
技術方案3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是,在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凹部具有如下結構將外面板及內面板分別折回而形成在表里方向對置且平行地突出的凹部外嵌面,以便包住截面為“コ”字形的加強部件的各凸緣,夾持在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的隔熱塊的端面抵接在加強部件的腹板上,另一方面,在凸部中,形成了帶有高度為外面板及內面板的各板厚與加強部件的板厚之和的臺階的凸部內嵌面。
技術方案4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是,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凹部具有如下結構外面板及內面板直接突出而形成對置的凹部外嵌面,夾持在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的隔熱塊的端面形成在從上述凹部外嵌面的端緣深進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在凸部中,在外面板及內面板上形成了帶有高度為各板厚的臺階的凸部內嵌面。
技術方案5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是,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凹部具有如下結構將外面板及內面板分別折回使其兩片重疊而形成凹部外嵌面,夾持在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的隔熱塊的端面形成在從上述凹部外嵌面的端緣深進的位置上,并且在折回的外面板及內面板上形成了將隔熱塊的端面壓入的凹部卡合片。
技術方案6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是,技術方案1~5中任一個所述的隔熱塊在規(guī)定的標準火災試驗中,被設定為使來自外面板或內面板的最大熱輻射量小于既定值的熱傳導率。
技術方案7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是,技術方案6所述的隔熱塊是將石棉以60kg/m3以上且280kg/m3以下的密度成型的。
技術方案8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是,隔熱塊是將玻璃棉以20kg/m3以上且300kg/m3以下的密度成型的。
技術方案9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是,技術方案6所述的隔熱塊是將陶瓷棉以40kg/m3以上且300kg/m3以下的密度成型的。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供滿足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的防火面板,能夠使用上述防火面板構成在船體中直接形成單位隔間的壁面或天花板面、或構成形成單位隔間的艙室模組的壁面或天花板面。本發(fā)明的防火面板與以往公知的各種防火面板在外觀上相似,但通過由將具有特定的大小的凹部及凸部組裝的嵌接構造構成面板相互的組裝部分,不僅面板單體、組裝該防火面板而構成的壁面或天花板面也能夠符合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或B級防火標準。
由此,本發(fā)明擴大了船舶中的防火面板的使用范圍,能夠減少在單位隔間的構建中花費的勞動及工夫,能夠實現(xiàn)短期間內的裝配工程,結果能夠降低船舶的制造成本。


圖1是表示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的立體圖。
圖2是圖1中用包圍線A表示的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圖3是圖1中用包圍線B表示的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圖4是表示構成有關第二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凹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5是表示構成有關第二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凸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6是表示構成有關第三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凹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7是表示構成有關第三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凸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8是表示構成有關第四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凹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9是表示構成有關第四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凸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10是表示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的立體圖。
圖11是圖10中用包圍線A表示的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圖12是圖10中用包圍線B表示的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圖13是表示使用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構成的單位隔間一例的部分立體圖。
圖14是表示使用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構成的單位隔間另一例的部分立體圖。
圖15是表示使用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構成的單位隔間的角部的部分立體圖。
圖16是表示將有關本發(fā)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彼此結合后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1的立體圖,圖2是圖1中用包圍線A表示的部分的放大立體圖,圖3是圖1中用包圍線B表示的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船舶用防火面板(以下單稱作“防火面板”)1,是構成在船體中形成封閉的單位隔間的壁面或天花板面的部件,是將做成相當于面板外形的板狀的隔熱塊13夾持在相互隔著所需間隔而對置配置的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之間,并且上述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的左右兩邊緣上分別形成有作為相互成對的嵌接構造的凹部14及凸部15的結構。
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是使板厚t0為0.6mm的普通鋼板制的板,如圖1~圖3所示,在外、內方向上相互隔開所需間隔而對置配置。
如圖2、圖3所示,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的間隔(面板厚度Hp)、隨之還有上述所需間隔,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為50mm。
另外,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板厚t0并不限于上述0.6mm,可以由0.4mm以上1.5mm以下、優(yōu)選0.6mm以上1.0mm以下的普通鋼板(冷軋鋼板)或不銹鋼鋼板等形成。
在板厚t0比0.4mm薄的普通鋼板或不銹鋼鋼板的情況下,容易受火焰的照射而變形,反之,板厚t0比1.5mm厚的普通鋼板或不銹鋼鋼板不易形成構成嵌接構造的凹部及凸部,并且會增加防火面板的重量。
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板厚在本實施方式中都設為相同的值(0.6mm),但也可以是,例如作為單位隔間的內表面的外面板的板厚比內面板相對較厚。
在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左右兩邊緣上形成的構成特定嵌接構造的凹部14及凸部15,是用于滿足上述的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或B級防火標準的結構,其詳細情況如下。
構成嵌接構造的凹部14及凸部15俯視呈正方形而形成,如圖2、圖3所示,將該凹部14及凸部15的嵌合寬度H1、H1設為面板厚度Hp的約93%的大小,將嵌合深度D1、D1設為與上述嵌合寬度H1、H1相等的大小、即面板厚度Hp的約93%的大小。
如圖2所示,凹部14是利用截面為“コ”字狀的加強部件141加強的構造。
加強部件141是在腹板1412的兩端部使長度為面板厚度Hp的約93%的凸緣1411、1411以直角突出地彎折而成的。
并且,將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兩邊緣部折回彎折成夾著凸緣1411、1411,將凸緣1411、1411插入夾持在其彎折片之間。
由這些凸緣1411、1411、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兩邊緣部的彎折片、以及在俯視時與彎折片重合的部分,構成凹部外嵌面143、143。
此外,成為使被夾持在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之間的隔熱塊13的端面131抵接在腹板1412上的結構。
另外,也將上述的腹板1412稱作連結片、將凸緣1411稱作突出片、并且將凹部外嵌面143稱作凹部外嵌部。
上述凹部14的嵌合深度D1約為加強部件141的凸緣1411的突出量,是面板厚度Hp的約93%。
此外,如果使構成加強部件141的鋼板的面板厚度為0.6mm,則上述各凹部外嵌面(凹部外嵌部)143的厚度t1成為外面板11或內面板12的面板厚度(0.6mm)的2倍(1.2mm)加上上述加強部件141的板厚(0.6mm)的值,即1.8mm,能夠確保夾住并保持嵌合的凸部15所需的強度及剛性。
并且,作為從面板厚度Hp減去上述凹部外嵌面143的厚度t1、t1后的剩余的凹部14的嵌合寬度H1為面板厚度Hp的約93%(=(50mm-1.8mm×2)/50×100%)。
凸部15如圖1、圖3所示,是在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上,從被夾持在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之間的隔熱塊13的端面131起,以面板厚度Hp的約93%的嵌合深度D1形成了具有各板厚t0與上述加強部件141的板厚合計的臺階151的凸部內嵌面(凸部內嵌部)152的結構。
凸部內嵌面152形成有從端緣朝向內側彎折一定寬度的凸部卡合面(凸部卡合片)153,通過將其與隔熱塊13的端面131抵接,推壓該隔熱塊13使其不會突出。通過該結構,凸部15的嵌合深度D1與形成了凹部外嵌面143的范圍相等,是面板厚度Hp的約93%。
此外,如上所述地使加強部件141的板厚為0.6mm,則相對于外面板11或內面板12的凸部內嵌面152的臺階151的厚度t2,成為外面板11或內面板12的板厚(0.6mm)的2倍(1.2mm)加上上述加強部件141的板厚(0.6mm)的值,即1.8mm。
并且,從面板厚度Hp減去相對于外面板11或內面板12的上述凸部內嵌面152的臺階151的厚度t2之后的剩余即凸部15的嵌合寬度H1,成為面板厚度Hp的約93%(=(50mm-1.8mm×2)/50×100%)。
如上所述,構成防火面板1的嵌接構造的凹部14及凸部15,使嵌合寬度H1、H1及嵌合深度D1、D1相對于面板厚度Hp的比例變大,所以實現(xiàn)了防火面板1之間的牢固的組裝部分,換言之實現(xiàn)了嵌接構造。
此外,由于嵌合深度D1、D1相對于面板厚度Hp的比例較大,所以能夠抑制或防止在外面板11或內面板12上產(chǎn)生連接的凸部外表面的變形,而且,即使假設在外面板11或內面板12受熱變形時,也不會因上述凸部外表面的變形而損害嵌接構造的嵌合關系,所以不會形成防火面板1之間的組裝部分中的間隙,結果能夠防止火焰的穿過。
這里,凸部外表面的變形與施加在外面板11或內面板12上的熱量成正比,與隔熱塊13的熱傳導率成反比。
即,如果隔熱塊13的熱傳導率較低,則例如施加在外面板11上的熱量不易傳到內面板12,該熱量積蓄在外面板11上而使凸部外表面較大地變形,但是,如果隔熱塊13的熱傳導率較高,則施加在上述外面板11上的熱量也傳到內面板12,能夠從上述內面板12散逸,所以能夠抑制與外面板11連接的凸部外表面的變形。
著眼于以上這些問題,在上述的防火面板1中形成有構成如上所述的嵌接構造的凹部14及凸部15,并且將隔熱塊13的熱傳導率設定得較高,所以將隔熱塊13的厚度設為50mm,并且用密度設為120kg/m3的石棉形成。
另外,考慮上述的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板厚等,石棉的密度以60kg/m3以上且280kg/m3以下成型就可以。
石棉的密度也受防火面板1的大小、嵌接構造的凹部14及凸部15的嵌合深度D1、D1及嵌合寬度H1、H1、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板厚的影響,所以優(yōu)選按照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或B級防火標準適當決定。
如果代替滿足上述條約決定的A級防火標準或B級防火標準的鋼板(板厚4.5mm)而使用該防火面板1,可以將該防火面板1的外面板及內面板的板厚設定成,使其與上述鋼板相比成為1/3~1/4程度的重量。
隔熱塊13在被夾持在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之間的狀態(tài)下,在上下方向(上下端面)上露出。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隔熱塊13的熱傳導率設定為,在規(guī)定的標準火災試驗中來自外面板11或內面板12的最大熱輻射量小于既定值的熱傳導率。
因而,考慮外面板11和內面板12的材質、板厚等,將密度在60kg/m3以上且280kg/m3以下進行增減設定。
所謂的“規(guī)定的標準火災試驗”是指,遵照國際海事機構(IMO)規(guī)定的火災試驗的統(tǒng)一法規(guī)(FTP代碼部分1及部分3)的火災試驗(參照決議A.754(18))、“A級、B級及F級分類的標準火災試驗”。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了凹部14的嵌合寬度為H1、嵌合深度為D1、凸部15的嵌合寬度為H1、嵌合深度為D1的組合,但也可以構成后述的嵌合寬度為H2、H3和嵌合深度為D2、D3的組合,還可以做成其他的嵌合寬度尺寸、嵌合深度尺寸的組合。
接著,參照圖4、圖5說明有關第二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圖4是表示構成有關第二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凹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圖5是表示構成有關第二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凸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另外,對于與圖1~圖3中說明的相同的部件賦予與它們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詳細的說明。
構成有關第二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14’和凸部15’,分別形成在上述的防火面板1的左右方向兩邊緣上。
如圖4所示,凹部14’是使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直接突出而形成對置的凹部外嵌面(凹部外嵌部)143’、143’、將夾持在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間的隔熱塊13的端面131形成在從上述凹部外嵌面143’的端緣深進面板厚度Hp的約98%的位置上的結構。
即,使上述凹部14’的嵌合深度D2為面板厚度Hp的約98%,并且使嵌合寬度為面板厚度Hp的約98%(=(50mm-0.6mm×2)/50×100%),較大地設定。
如圖5所示,成對的凸部15’的形成是,在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上,從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夾持的隔熱塊13的端面131起至距離相當于面板厚度Hp的約93%的范圍內,形成具有高度相當于各板厚的臺階151’的凸部內嵌面(凸部內嵌部)152’,由此,使凸部15’的嵌合寬度H2及嵌合深度D2與上述凹部14’的嵌合寬度H2及嵌合深度D2相當。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了凹部14’的嵌合寬度為H2、嵌合深度為D2和凸部15’的嵌合寬度為H2、嵌合深度為D2的組合,但也可以做成上述的嵌合寬度H1及后述的嵌合寬度H3和上述的嵌合深度D1及后述的嵌合深度D3的組合,還可以做成其他的嵌合寬度尺寸、嵌合深度尺寸的組合。
參照圖6、圖7說明有關第三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圖6是表示構成有關第三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凹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圖7是表示構成有關第三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凸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另外,對于與圖1~圖3中說明的相同部件賦予與它們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詳細的說明。
構成有關第三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14”和凸部15”,分別形成在上述的防火面板1的左右方向兩邊緣上,這一點與上述凹部14和凸部15、凹部14’和凸部15’相同。
如圖6所示,凹部14”是通過將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緣部折疊以使其兩片重疊而形成凹部外嵌面(凹部外嵌部)143”、143”、將夾持在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間的隔熱塊13的端面131,形成在自上述凹部外嵌面143”的端緣深進面板厚度Hp的約95%的位置上的結構。
在該凹部14”中,在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折回的彎折片的邊緣部,形成推壓隔熱塊13的端面131的凹部卡合面(凹部卡合片)144、144。該凹部14”的嵌合深度D3為面板厚度Hp的約95%,并且使嵌合寬度H3也為面板厚度Hp的約95%(=(50mm-1.2mm×2)/50×100%)。
如圖7所示,成對的凸部15”的形成是,在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上,從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夾持的隔熱塊13的端面131起至距離相當于面板厚度Hp的約93%的范圍內,形成具有高度相當于各板厚2倍的臺階151”的凸部內嵌面(凸部內嵌部)152”,由此,使凸部15”的嵌合寬度H3及嵌合深度D3與上述凹部14”的嵌合寬度H3及嵌合深度D3相當。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了凹部14”的嵌合寬度為H3、嵌合深度為D3和凸部15”的嵌合寬度為H3、嵌合深度為D3的組合,但也可以做成上述的嵌合寬度H1、H2和上述的嵌合深度D1、D2的組合,還可以做成其他的嵌合寬度尺寸、嵌合深度尺寸的組合。
參照圖8、圖9,對有關第四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進行說明。圖8是表示構成有關第四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凹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圖9是表示構成有關第四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與凸部中的凸部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另外,對于與圖1~圖3中說明的相同部件賦予與它們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詳細的說明。
構成有關第四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的嵌接構造的凹部30和凸部31與上述凹部14和凸部15等相同,分別形成在上述的防火面板1的左右方向兩邊緣上。
凹部30的結構是,通過將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左向或右向邊緣部彎折成俯視為凹狀,形成重疊了兩片鋼板的凹部外嵌面(凹部外嵌部)30’、30’,并且具有兩個部分凹部30a、30b。
詳細地講,部分凹部30a通過分別彎折成為具有所需長度尺寸的彎折片12a、12b、12c、12d被劃分成為圖示長方形,并且部分凹部30b通過同樣彎折形成的彎折片11a、11b、11c、11d被劃分成為圖示長方形。
此外,通過使隔熱塊13的端面131、131抵接在上述彎折片11b、12d上,該凹部30的嵌合深度D1與上述同樣地成為面板厚度Hp的約93%,并且嵌合寬度H3成為面板厚度Hp的約95%(=(50mm-1.2mm×2)/50×100%)。
成對的凸部31的結構是,通過將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右向或左向邊緣部彎折為俯視凸狀,形成凸部內嵌面(凸部內嵌部)31’、31’,并且具有兩個部分凸部31a、31b。
詳細地講,部分凸部31a通過分別彎折成具有所需長度尺寸的彎折片12e、12f、12g、12h形成為圖示長方形,并且部分凸部31b通過同樣彎折形成的彎折片11e、11f、11g、11h形成為圖示長方形。
從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夾持的隔熱塊13的端面131起,以面板厚度Hp的約93%形成在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上帶有高度為各板厚2倍的臺階32的凸部內嵌面32’的嵌合深度D1,使凸部31的嵌合寬度H3及嵌合深度D1與上述凹部30的嵌合寬度H3及嵌合深度D1相當。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了凹部30的嵌合寬度為H3、嵌合深度為D1和凸部31的嵌合寬度為H3、嵌合深度為D1的組合,但也可以做成上述的嵌合寬度H1~H3、和上述的嵌合深度D1~D3的組合,還可以做成其他的嵌合寬度尺寸、和嵌合深度尺寸的組合。
參照圖10~圖12,對有關第五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進行說明。圖10是表示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1的立體圖,圖11是圖10中用包圍線A表示的部分的放大立體圖,圖12是圖10中用包圍線B表示的部分的放大立體圖。另外,對于與上述的防火面板1中說明的相同的部件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詳細的說明。
有關第五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60是,將成型為面板外形的板狀的第1隔熱塊62夾持在相互以所需間隔對置配置的鋼板制的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之間,并且在上述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左右兩邊緣上具有分別形成了相互成對的構成嵌接構造的上述凹部14及凸部15的兩片面板61、61,并且將第2隔熱塊63夾持在這兩片面板61、61之間。
上述凹部14及凸部15的嵌合寬度H1、H1設為面板厚度Hp的約93%的大小,并且將上述凹部14及凸部15的嵌合深度D1、D1分別設為面板厚度Hp的約93%的大小。
面板61將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的間隔(面板厚度Hp)設為25mm,這一點與上述的防火面板1不同,其他由與該防火面板1同樣的結構構成。
第2隔熱塊63是由密度120kg/m3的石棉成型而成的,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寬度設為50mm。換言之,成為與面板61、61的間隔相同的50mm。
根據(jù)由上述構造構成的防火面板60,與上述的防火面板1相比能夠提高耐火性能。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于使面板為兩片的結構者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為三片以上。在此情況下,做成將第2隔熱塊夾持在各面板間的結構。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了凹部14的嵌合寬度為H1、嵌合深度為D1和凸部15的嵌合寬度為H1、嵌合深度為D1的組合,但也可以做成上述的嵌合寬度H2、H3和上述的嵌合深度D2、D3的組合,還可以做成其他的嵌合寬度尺寸和嵌合深度尺寸的組合。
接著,參照圖13~圖15對使用上述圖1~圖3所示的防火面板1構成的單位隔間進行說明。圖13是表示使用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1構成的單位隔間的一例的部分立體圖,圖14是表示使用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1構成的單位隔間的另一例的部分立體圖,圖15是表示使用有關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1構成的單位隔間的角部的部分立體圖。
單位隔間是對由例如鋼板構成的地板面4安裝多片防火面板1構成壁面2及天花板面3而制作的。
上述的防火面板1可以用于在船舶的甲板上構成的直接型的單位隔間、及作為在船外構建的艙室模塊而構成的模塊型的單位隔間的任一種中。
直接型的單位隔間將鋼板制的甲板作為地板面4,模組型的單位隔間僅將鋼板或設有加強用的地板架的鋼板作為地板面4。后者的模塊型的單位隔間在僅將鋼板作為地板面4的情況下,在船舶的甲板上設置作為地板面4的鋼板,將上述鋼板焊接固定在甲板上。此外,在將設有地板架的鋼板作為地板面4的情況下,也可以將上述船舶的甲板對應于上述地板面4而開口,將地板面4嵌入到上述開口中而將上述地板面4兼用作甲板。
如圖13所示,在地板面4上沿著單位隔間的水平截面將C型鋼朝下焊接而構成固定的基礎架41,在上述基礎架4上通過焊接由朝上開口的槽部件構成的面板托架42并固定,沿著上述面板托架42插入多個防火面板1,由此構成單位隔間的壁面2。面板托架42還具有使構成壁面2的防火面板1的排列方向一致的導引部件的作用,所以優(yōu)選如本實施例那樣沿著連續(xù)的壁面2使用長條的槽部件。
此外,將面板托架42固定在由固定于地板面4上的C型鋼構成的基礎框架41上,是為了提高構成地板面4的鋼板的剛性,并提高由薄鋼板構成的槽部件的剛性,維持壁面2的穩(wěn)定的直立設置狀態(tài)。
對于構成壁面2的防火面板1從上方嵌合與上述面板托架42同樣的、由設有內凸緣的槽部件構成的面板支撐用具21,將多個防火面板1水平地架設在上述面板支撐用具21的內凸緣上,由此構成單位隔間的天花板面3。
面板支撐用具21除了具有使構成壁面2的防火面板1的排列方向一致的導引部件的作用以外,還具有調節(jié)作為構成天花板面3的防火面板1的水平面的一體性的導引部件的作用,所以優(yōu)選如本實施例那樣沿著連續(xù)的天花板面3使用長條的槽部件。
但是,如果是作為同樣的導引部件起作用,則也可以如圖14所示,通過將由構成內凸緣的角部件構成的面板支撐用具22螺釘固定在壁面2的防火面板1的內側,將多個防火面板1水平地架設在上述面板支撐用具22的內凸緣上,由此構成天花板面3。
構成上述壁面2及天花板面3的防火面板1,通過嵌接構造而相互無間隙地連結,分別螺釘固定在面板托架42或面板支撐用具21上,相互約束而固定位置。
在此,相對于四方的壁面2的天花板面3,由于將面板支撐用具21嵌合(參照圖13)或螺釘固定(參照圖14)在上述各壁面2的上緣上而連接,所以在壁面2與天花板面3之間不會產(chǎn)生間隙。
相對于此,例如正面?zhèn)鹊谋诿?與側面?zhèn)鹊谋诿?的角部如圖15所示,通過將由角部件構成的面板連接部件23從內側抵接并螺釘固定,能夠將構成角部的防火面板1相互的間隙完全堵塞。
這樣無間隙地連結的壁面2及天花板面3若滿足上述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或B級防火標準,則同地板面4由鋼板構成相配合,本例的單位隔間滿足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或B級防火標準。
在實際的單位隔間中,在構成地板面4的鋼板上鋪設裝飾瓷磚等地板面覆蓋部件,或者構成壁面2或天花板面3的多個防火面板1的整個上粘貼裝飾片,來整理外觀、分別提高質感。
例如,在單位隔間是廚房室的情況下,希望地板面4的排水性好,所以可以鋪設具有疏水性的裝飾瓷磚。此外,壁面2通過在多個防火面板1的整個上粘貼不銹鋼薄膜,除了提高作為壁面2的外觀上的一體性、提高壁面2整體的質感以外,還能夠提高防火性。
特別是,模塊型的單位隔間在船外構建,所以安裝上述裝飾瓷磚或裝飾片的裝配工程也較自由,結果,與以往相比能夠提供高品質的廚房室。
圖16是表示將有關本發(fā)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彼此結合后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另外,對于與上述防火面板60中說明的相同的部件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詳細的說明。
有關第六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200是將成型為面板外形的板狀的第1隔熱塊62夾持在相互以所需間隔對置配置的薄鋼板制的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之間,并且在上述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左右兩邊緣上具有分別形成了夾住連結用板201而相互成對的構成嵌接構造的上述凹部14的兩片面板61’、61’,并且將第2隔熱塊63夾持在這兩片面板61’、61’之間。
面板61’將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的間隔(面板厚度Hp)設為與第五實施方式相同的25mm,其他由與該防火面板1相同的結構構成。
第2隔熱塊63是將石棉以密度60kg/m3以上且280kg/m3以下成型而成的,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寬度設為50mm。換言之,成為與面板202、202的間隔相同的50mm。
連結用板201是形成為能夠嵌合到由連結的防火面板200、200的相對置的凹部14、14劃分的空間中的縱H1、橫(D1×2)的截面長方形的金屬制的板。
根據(jù)由上述構造構成的防火面板200,與有關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1相比能夠提高耐火性能。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面板為兩片的結構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是三片以上。在此情況下,做成將第2隔熱塊夾持在各面板間的結構。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凹部14的嵌合寬度為H1、嵌合深度為D1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設為上述的嵌合寬度H2、H3,還可以設為其他的嵌合寬度尺寸。
另外,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各實施方式,能夠進行如下的變形實施。
·在上述的各實施方式中,以按密度120kg/m3使用石棉對應于面板外形而成型的隔熱塊13、第1、第2隔熱塊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采用如下材質的隔熱塊。
·將玻璃棉以密度20kg/m3以上、300kg/m3以下成型的隔熱塊。
·將陶瓷棉以密度40kg/m3以上、300kg/m3以下成型的隔熱塊。
此外,在有關上述的第2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中,對于第1隔熱塊和第2隔熱塊都采用石棉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于此,可以適當?shù)亟M合所需的密度的石棉、玻璃棉或陶瓷棉。
另外,“所需的密度”是在規(guī)定的標準火災試驗中,設定為來自外面板或內面板的最大輻射量不到既定值的熱傳導率。
·說明了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寬度為面板厚度Hp的93%、95%、98%的例子,但當然可以設為90%以上且98%以下的任意的尺寸。
·在有關第三實施方式的防火面板200中,對于在上述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左右兩邊緣上分別形成有夾住連結用板201而構成相互成對的嵌接構造的上述的凹部14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形成夾住連結用板201而構成相互成對的嵌接構造的凹部14’或凹部14”。
實施例1并不限于本發(fā)明的防火面板,在評價為滿足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或B級防火標準時,不是由構造上的規(guī)格決定的,而是必須通過遵照國際海事機構(IMO)規(guī)定的火災試驗的統(tǒng)一法則(FTP代碼部分1及部分3)的火災試驗(參照決議A.754(18))。所以,試制本發(fā)明的防火面板,實施了對應于A0標準(照射60分鐘的火焰,沒有火焰的穿過,并且最大熱輻射量Ew不到56.5kw/m2的情況)的火災試驗。
試驗體是在大致方形的試驗框內組裝4片上述例示(參照圖1)的防火面板1而構成壁面,從上述壁面的前面(外面板)側通過氣體燃燒器照射火焰,從照射開始(0分鐘)到60分鐘為止計測來自背面(內面板)側的熱輻射量。使用4片防火面板,構成高度2500mm、寬度2440mm的壁面。各防火面板的面板厚度為50mm,外面板及內面板由板厚0.6mm的冷軋鋼板構成,隔熱塊是將玻璃棉以密度120kg/m3構成的。
作為嵌接構造的凹部及凸部的嵌合寬度設為約46mm,嵌合深度也設為相同的約46mm。從試驗的結果可以確認,即使通過60分鐘的火焰的照射,最大熱輻射量也不到既定值,看不到從面板相互的組裝部分的火焰的穿過,滿足A0標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船舶用防火面板,構成在船體中形成封閉的單位隔間的壁面或天花板面,其特征在于,將成型為面板外形的板狀的隔熱塊,夾持在相互以所需間隔對置配置的薄鋼板制的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并且在上述外面板及內面板的左右兩邊緣上分別形成有相互成對的構成嵌接構造的凹部及凸部;將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寬度設為面板厚度的90%以上且98%以下的大小,并且將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深度設為面板厚度的60%以上且100%以下的大小。
2.一種船舶用防火面板,構成在船體中形成封閉的單位隔間的壁面或天花板面,其特征在于,將成型為面板外形的板狀的第1隔熱塊,夾持在相互以所需間隔對置配置的薄鋼板制的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并且在上述外面板及內面板的左右兩邊緣上分別形成有相互成對的構成嵌接構造的凹部及凸部;具有將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寬度設為面板厚度的90%以上且98%以下的大小、將上述凹部及凸部的嵌合深度設為面板厚度的60%以上且100%以下的大小的多個面板,并且,將上述面板彼此隔開所需間隔而對置配置,并且將第2隔熱塊夾持在各面板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防火面板,其特征在于,凹部的結構是,將外面板及內面板分別折回而形成在表里方向對置且平行地突出的凹部外嵌面,以便包住截面為“コ”字形的加強部件的各凸緣,夾持在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的隔熱塊的端面抵接在加強部件的腹板上,另一方面,在凸部中,形成了帶有高度為外面板及內面板的各板厚與加強部件的板厚之合的臺階的凸部內嵌面。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防火面板,其特征在于,凹部的結構是,外面板及內面板直接突出而形成對置的凹部外嵌面,夾持在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的隔熱塊的端面形成在從上述凹部外嵌面的端緣深進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在凸部中,在外面板及內面板上形成了帶有高度為各板厚的臺階的凸部內嵌面。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用防火面板,其特征在于,凹部的結構是,將外面板及內面板分別折回使其兩片重疊而形成凹部外嵌面,夾持在外面板與內面板之間的隔熱塊的端面形成在從上述凹部外嵌面的端緣深進的位置上,并且在折回的外面板及內面板上形成了將隔熱塊的端面壓入的凹部卡合片。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船舶用防火面板,其特征在于,隔熱塊在規(guī)定的標準火災試驗中,被設定為使來自外面板或內面板的最大熱輻射量小于既定值的熱傳導率。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用防火面板,其特征在于,隔熱塊是將石棉以60kg/m3以上且280kg/m3以下的密度成型的。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用防火面板,其特征在于,隔熱塊是將玻璃棉以20kg/m3以上且300kg/m3以下的密度成型的。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用防火面板,其特征在于,隔熱塊是將陶瓷棉以40kg/m3以上且300kg/m3以下的密度成型的。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滿足國際海上人命安全條約規(guī)定的A級防火標準的防火面板。該防火面板的結構是,將成型為面板外形的板狀的隔熱塊(13)夾持在薄鋼板制的外面板(11)與內面板(12)之間,并且在上述外面板(11)及內面板(12)的左右兩邊緣上分別形成有相互成對的構成嵌接構造的凹部(14)及凸部(15);將上述凹部(14)及凸部(15)的嵌合寬度設為面板厚度(Hp)的90%以上且98%以下的大小,并且將上述凹部(14)及凸部(15)的嵌合深度設為面板厚度(Hp)的60%以上且100%以下的大小。
文檔編號B32B3/02GK101045481SQ20071009198
公開日2007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孫皖熙, 松本隆弘 申請人:株式會社圣美, 株式會社大晃產(chǎn)業(yè)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