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焊接,尤其涉及一種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1、某型號料帶總成,包括研磨件和焊前料帶,研磨件與焊前料帶焊接構成料帶總成。如圖13所示,研磨件b上設置有第一定位孔b1,焊前料帶a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孔a1,在焊接過程中,通過焊接夾具上配置有定位針將研磨件b和焊前料帶a定位裝配。為了保證對研磨件b和焊前料帶a的定位效果,通常在研磨件b和焊前料帶a上配置有多個定位孔,相應地,焊接夾具上也配置有與多個定位孔對應的多個定位針,并且研磨件b和焊前料帶a上的定位孔制造不可避免地具有誤差,因此多個定位針與多個定位孔的定位為過約束定位;同時,由于料帶總成c的剛性差,因此在研磨件b和焊前料帶a焊接形成料帶總成c后,定位針從定位孔中退針時容易出現(xiàn)卡針現(xiàn)象,影響生產(chǎn)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可避免卡針,保證了生產(chǎn)效率。
2、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料帶總成焊接設備的使用方法,其可避免卡針,降低了定位針受損的幾率,保證了生產(chǎn)效率。
3、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4、一種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包括:回轉(zhuǎn)盤,所述回轉(zhuǎn)盤上配置有多個送料下模,用于承載研磨件;機架,包括頂板,所述頂板上配置有焊接上模,所述送料下模能夠跟隨所述回轉(zhuǎn)盤轉(zhuǎn)動以周期性地與所述焊接上模匹配;其中,所述送料下模包括沿縱向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三模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模板上配置有與第一定位孔對應的第一定位針,以及與第二定位孔對應的第二定位針,所述第二模板能夠沿縱向運動以驅(qū)動所述第一定位針和第二定位針穿過所述第一模板定位或者脫離所述料帶總成,所述送料下模能夠沿縱向運動以靠近或者遠離所述焊接上模;焊前料帶處于所述第一模板與所述焊接上模之間。
5、如此設置,當焊接完成后,第一模板保持縱向的位置,第二模板沿縱向朝向第三模板的方向運動,以使得第一定位針在縱向脫離第一定位孔,同時第二定位針在縱向脫離第二定位孔,此時由于第一模板配合焊接上模將料帶總成在縱向上限位,因此在定位針沿縱向運動以退出定位孔過程中,料帶總成姿態(tài)穩(wěn)定且不會因定位針的運動而跟隨定位針運動以變形,能夠保證定位針順利脫離定位孔,避免了卡針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保障了生產(chǎn)效率;退針動作完成后,送料下模整體沿縱向向下運動以脫離料帶總成,脫料下模跟隨回轉(zhuǎn)盤轉(zhuǎn)動以進入下一個焊接循環(huán)。
6、根據(jù)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三模板之間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一導向桿,所述第一導向桿貫穿所述第二模板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模板與所述第一模板之間壓設有第一復位彈簧,所述第一復位彈簧作用于所述第二模板以使得其始終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模板運動的趨勢。
7、根據(jù)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送料下模還包括下推板和第二導向桿,所述回轉(zhuǎn)盤處于所述下推板和所述第三模板之間,所述下推板和所述第三模板之間通過所述第二導向桿連接,所述第二導向桿沿縱向延伸,所述第二導向桿貫穿所述回轉(zhuǎn)盤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下推板與所述回轉(zhuǎn)盤之間壓設有第二復位彈簧,所述第二復位彈簧作用于所述下推板,以使得所述第三模板具有朝向所述回轉(zhuǎn)盤的運動趨勢。
8、根據(jù)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焊接上模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安裝于所述頂板,所述上模板上貫穿設置有用于漏出料帶總成焊點的焊孔;所述頂板或者所述上模板上配置有定位銷軸,所述第一模板上配置有與所述定位銷軸適配的定位銷孔。
9、根據(jù)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機架還包括底板,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在縱向間隔設置;所述焊接上模包括上推板,所述頂板處于所述上推板與所述底板之間;所述上推板上配置有推桿,所述推桿用于在縱向驅(qū)動所述第二模板沿縱向靠近所述第三模板。
10、根據(jù)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機架還包括縱板和底板,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在縱向間隔設置,所述縱板沿縱向延伸設置,其一端連接至所述頂板,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底板;所述縱板靠近所述頂板的端部開設有料口,所述頂板的下側(cè)面裝配有兩個導向條,焊前料帶或者料帶總成處于兩個導向條之間。
11、根據(jù)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頂板或者所述縱板上配置有輔助支撐板,所述輔助支撐板橫跨于兩個所述導向條之間,用于在縱向限位所述焊前料帶或者所述料帶總成。
12、根據(jù)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機架還包括縱板和底板,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在縱向間隔設置,所述縱板沿縱向延伸設置,其一端連接至所述頂板,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底板;所述縱板靠近所述頂板的端部開設有料口,所述頂板的下側(cè)面裝配有導向條;所述頂板或者所述縱板上配置有輔助支撐板,用于在縱向限位所述焊前料帶或者所述料帶總成;焊前料帶或者料帶總成處于輔助支撐板與導向條之間。
13、根據(jù)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焊接上模還包括壓塊和限位條,所述上模板的上側(cè)面開設有裝配槽,所述焊孔貫穿設置于所述裝配槽的底部,所述裝配槽的底部貫穿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壓塊包括導向部,所述導向部滑動嵌設于所述導向孔內(nèi),所述導向部的上端配置有限位凸起,以防止所述導向部沿縱向向下脫離所述導向孔,所述導向部的下端配置有用于壓緊研磨件和焊前料帶的壓頭;所述限位條安裝于所述上模板,所述限位條上配置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處于所述壓塊的上方,所述壓塊與所述限位面之間壓設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作用于所述壓塊,以使得所述壓塊具有沿縱向向下的運動趨勢。
14、一種料帶總成焊接設備的使用方法,應用于前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包括如下步驟:
15、將研磨件裝配至送料下模,使得第一定位針穿設在第一定位孔內(nèi);
16、轉(zhuǎn)動回轉(zhuǎn)盤,使得所述送料下模與焊接上模匹配;
17、送料下模沿縱向向上運動,以使得研磨件貼合至焊前料帶,并使得焊前料帶貼合至焊接上模,同時第二定位針穿設在第二定位孔內(nèi);
18、將研磨件與焊前料帶焊接形成料帶總成;
19、第一模板保持縱向高度,第二模板沿縱向向下運動以使得第一定位針脫離第一定位孔,且第二定位針脫離第二定位孔;
20、所述送料下模整體沿縱向向下運動以脫離料帶總成。
21、如此,通過第一模板保持料帶總成縱向高度并配合焊接上模使得料帶總成在定位針脫離定位孔過程中不在縱向出現(xiàn)大幅度的形變,從而避免了卡針現(xiàn)象,保證了生產(chǎn)效率。
1.一種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三模板之間設置有沿縱向延伸的第一導向桿,所述第一導向桿貫穿所述第二模板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模板與所述第一模板之間壓設有第一復位彈簧,所述第一復位彈簧作用于所述第二模板以使得其始終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模板運動的趨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下模還包括下推板和第二導向桿,所述回轉(zhuǎn)盤處于所述下推板和所述第三模板之間,所述下推板和所述第三模板之間通過所述第二導向桿連接,所述第二導向桿沿縱向延伸,所述第二導向桿貫穿所述回轉(zhuǎn)盤且與其滑動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上模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安裝于所述頂板,所述上模板上貫穿設置有用于漏出料帶總成焊點的焊孔;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還包括底板,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在縱向間隔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還包括縱板和底板,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在縱向間隔設置,所述縱板沿縱向延伸設置,其一端連接至所述頂板,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底板;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或者所述縱板上配置有輔助支撐板,所述輔助支撐板橫跨于兩個所述導向條之間,用于在縱向限位所述焊前料帶或者所述料帶總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還包括縱板和底板,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在縱向間隔設置,所述縱板沿縱向延伸設置,其一端連接至所述頂板,另一端連接至所述底板;
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上模還包括壓塊和限位條,所述上模板的上側(cè)面開設有裝配槽,所述焊孔貫穿設置于所述裝配槽的底部,所述裝配槽的底部貫穿設置有導向孔;
10.一種料帶總成焊接設備的使用方法,應用于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料帶總成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