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前后推鈕控制流量花灑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灑,特別與一種前后推鈕控制流量的花灑有關(guān)。
技術(shù)背景現(xiàn)有市場上的流量控制花灑產(chǎn)品采用推鈕控制時,所需控制推鈕的力要求較大,當壓力大時調(diào)節(jié)時很吃力。而采用按鈕控制的產(chǎn)品,調(diào)節(jié)時只有大小水,不能做到無級調(diào)節(jié)流量。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前后推鈕控制流量的花灑,其采用·前后推鈕控制,能做到無級調(diào)節(jié)流量,且調(diào)節(jié)力較小,易于調(diào)節(jié);同時能用于各種不同形狀的花灑上。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前后推鈕控制流量花灑,所述花灑包括三個部分一是本體固定部分111,由相互配合的本體1,裝飾蓋2,進水管3,入水管12,進水板27,蓋板33,第六O型圈34及雙孔皮碗32,彈簧31組成,其中進水管3和入水管12都是用螺絲35固定在本體I上,裝飾蓋2也固定在本體I上,進水板27底部裝上蓋板33與第六O型圈34再安裝在本體I上,進水孔與入水管12的孔相連;雙孔皮碗32與彈簧31安裝在進水板27上;二是面蓋出水部分222,其中帶有軟膠出水套的面蓋13與分水板25焊接在一起,散水碟22焊接在面蓋13上;按摩殼14內(nèi)裝有葉輪15,絲網(wǎng)20,絲網(wǎng)架19,再安裝在面蓋12上,第二、三、四O型圈21、23、24用于防水,面蓋出水部分222與本體固定部分111裝配時,中間裝上螺絲套18,再用螺絲17固定,最后蓋上螺絲蓋16,用第五O型圈30與第二 V型圈26密封;三是功能控制部分333,包括相互配合的小蓋板4,第一 O型圈5,第一 V型圈6,后固定架7,推鈕8,控制軸9,前固定架10,前支架11及下支撐架35,上支撐架36,其中上支撐架36與下支撐架35套在控制軸9上,再裝在前固定架10與后固定架7內(nèi),控制軸9可前后移動,第一 V型圈6用于它們之間密封防水,前支架11與前固定架10焊接固定,再與后固定架7用扣位固定連接,推鈕8與控制軸9固定連接,推動推鈕8前后運動時,控制軸9在前固定架10與后固定架7內(nèi)也前后運動,控制軸9與前固定架10上的水道IOA相配合,小蓋板4與O型圈5分別裝在前支架11與后固定架7的端面,功能控制部分333安裝在本體固定部分111的進水管3與入水管12之間,第一 O型圈5用于它們之間的密封,碰珠29及碰珠壓簧28保證面蓋出水部分22與本體固定部分111的定位。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實用新型采前后推鈕控制,能做到無級調(diào)節(jié)流量,推鈕方向與水流方向相同,但在水流方向上的面積很小,使得調(diào)節(jié)力較小。
以下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詳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解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S-S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仰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側(cè)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功能控制部分分解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功能控制部分平面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圖7左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圖7的右視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圖7的B-B剖面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圖9的A-A剖面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狀態(tài)一時功能控制部分平面圖;圖13為本實用新型圖7左視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圖7的右視圖;圖15為本實用新型9的A-A剖面圖;圖16為本實用新型狀態(tài)二時功能控制部分平面圖;圖17為本實用新型圖11左視圖;圖18為本實用新型圖11的右視圖;圖19為本實用新型13的A-A剖面圖;圖20為本實用新型狀態(tài)三時功能控制部分平面圖;圖21為本實用新型圖15左視圖;圖22為本實用新型圖15的右視圖;圖23為本實用新型17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詳述如圖I 一圖2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前后推鈕控制流量花灑,所述花灑包括三個部分一是本體固定部分111,由相互配合的本體1,裝飾蓋2,進水管3,入水管12,進水板27,蓋板33,第六O型圈34及雙孔皮碗32,彈簧31組成,其中進水管3和入水管12都是用螺絲35固定在本體I上,裝飾蓋2也固定在本體I上,進水板27底部裝上蓋板33與第六O型圈34再安裝在本體I上,進水孔與入水管12的孔相連;雙孔皮碗32與彈簧31安裝在進水板27上;二是面蓋出水部分222,其中帶有軟膠出水套的面蓋13與分水板25焊接在一起,散水碟22焊接在面蓋13上。按摩殼14內(nèi)裝有葉輪15,絲網(wǎng)20,絲網(wǎng)架19,再安裝在面蓋12上,第二、三、四O型圈21、23、24用于防水,面蓋出水部分222與本體固定部分111裝配時,中間裝上螺絲套18,再用螺絲17固定,最后蓋上螺絲蓋16,用第五O型圈30與第二 V型圈26密封;三是功能控制部分333,包括相互配合的小蓋板4,第一 O型圈5,第一 V型圈6,后固定架7,推鈕8,控制軸9,前固定架10,前支架11及下支撐架35,上支撐架36,其中上支撐架36與下支撐架35套在控制軸9上,再裝在前固定架10與后固定架7內(nèi),控制軸9可前后移動,第一 V型圈6用于它們之間密封防水,前支架11與前固定架1 0焊接固定,再與后固定架7用扣位固定連接,推鈕8與控制軸9固定連接,推動推鈕8前后運動時,控制軸9在前固定架10與后固定架7內(nèi)也前后運動,控制軸9與前固定架10上的水道IOA相配合,小蓋板4與第一 O型圈5分別裝在前支架11與后固定架7的端面,功能控制部分333安裝在本體固定部分111的進水管3與入水管12之間,第一 O型圈5用于它們之間的密封,碰珠29及碰珠壓簧28保證面蓋出水部分22與本體固定部分111的定位。工作時,水由進水管3進入,通過后固定架7,控制軸9,前固定架10,前支架11,入水管11到達進水板27,通過進水板27上的雙孔皮碗32與分水板25上的進水孔之間的配合,使水進入面蓋固定部分的不同水腔,從而形成不同的出水效果。當推動推鈕8時,控制軸9相應(yīng)上下轉(zhuǎn)動,這樣控制軸9與前固定架10上的水道相應(yīng)發(fā)生軸向運動,過水的水道面積相應(yīng)發(fā)生變化,從而實現(xiàn)流量的改變。由于控制軸9的運動方向與水流的方向相同,但控制軸9在水流方向的面積很小,所以推動推鈕所需要的力度較小。當推鈕8在最下邊時,控制軸9與前固定架10上的水道完全相通,此時過水的水道面積最大,即流量最大。當推鈕8向上推動時,控制軸9也相應(yīng)向上,此時控制軸9與前固定架10的水道發(fā)生軸向運動,過水的水道面積也相應(yīng)變小。當推鈕8位于中間位置時,控制軸8與前固定架10上的水道面積只有最大時的一半。當推鈕8位于最上邊位置時,控制軸9與前固定架10上的水道基本封閉,此時流量最小。本實用新型采前后推鈕控制,能做到無級調(diào)節(jié)流量,推鈕方向與水流方向相同,但在水流方向上的面積很小,使得調(diào)節(jié)力較小。
權(quán)利要求1.前后推鈕控制流量花灑,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灑包括三個部分 一是本體固定部分(111),由相互配合的本體(I),裝飾蓋(2),進水管(3),入水管(12),進水板(27),蓋板(33),第六O型圈(34)及雙孔皮碗(32),彈簧(31)組成,其中進水管(3)和入水管(12)都是用螺絲(35)固定在本體(I)上,裝飾蓋(2)也固定在本體(I)上,進水板(27)底部裝上蓋板(33)與第六O型圈(34),再安裝在本體(I)上,進水孔與入水管(12)的孔相連;雙孔皮碗(32)與彈簧(31)安裝在進水板(27)上; 二是面蓋出水部分(222),其中帶有軟膠出水套的面蓋(13)與分水板(25)焊接在一起,散水碟(22)焊接在面蓋(13)上;按摩殼(14)內(nèi)裝有葉輪(15),絲網(wǎng)(20),絲網(wǎng)架(19),再安裝在面蓋(12)上,第二、三、四O型圈(21、23、24)用于防水,與本體固定部分裝配時,中間裝上螺絲套(18),再用螺絲(17)固定,最后蓋上螺絲蓋(16),用第五O型圈(30)與第二V型圈(26)密封; 三是功能控制部分(333),包括相互配合的小蓋板(4),第一 O型圈(5),第一 V型圈(6),后固定架(7),推鈕(8),控制軸(9),前固定架(10),前支架(11)及下支撐架(35),上支撐架(36 ),其中上支撐架(36 )與下支撐架(35 )套在控制軸(9 )上,再裝在前固定架(10 )與后固定架(7 )內(nèi),控制軸(9 )可前后移動,第一 V型圈(6 )用于它們之間密封防水,前支架(11)與前固定架(10)焊接固定,再與后固定架(7)用扣位固定連接,推鈕(8)與控制軸(9)固定連接,推動推鈕(8)如后運動時,控制軸(9)在如固定架(10)與后固定架(7)內(nèi)也如后運動,控制軸(9)與前固定架10上的水道(IOA)相配合,小蓋板(4)與第一 O型圈(5)分別裝在前支架(11)與后固定架(7)的端面,功能控制部分(333)安裝在本體固定部分(111)的進水管(3)與入水管(12)之間,第一 O型圈(5)用于它們之間的密封,碰珠(29)及碰珠壓簧(28)保證面蓋出水部分(222)與本體固定部分(111)的定位。
專利摘要前后推鈕控制流量花灑,本體固定部分、面蓋出水部分、功能控制部分中上支撐架與下支撐架套在控制軸上,再裝在前固定架與后固定架內(nèi),控制軸可前后移動,V型圈用于它們之間密封防水,前支架與前固定架焊接固定,再與后固定架用扣位固定連接,推鈕與控制軸固定連接,推動推鈕前后運動時,控制軸在前固定架與后固定架內(nèi)也前后運動,小蓋板與O型圈分別裝在前支架與后固定架的端面,功能控制部分安裝在本體固定部分的進水管與入水管之間,O型圈用于它們之間的密封,本實用新型采前后推鈕控制,能做到無級調(diào)節(jié)流量,推鈕方向與水流方向相同,但在水流方向上的面積很小,使得調(diào)節(jié)力較小。
文檔編號B05B1/28GK202725369SQ20122019329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林孝發(fā), 林孝山 申請人:福建西河衛(wèi)浴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