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車輛,具體涉及一種電池溫度控制方法、裝置、介質、設備及車輛。
背景技術:
1、基于鋰離子電池本身電化學特性,充電狀態(tài)下電池能夠承受的最大充電電流,隨著電池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時隨著電池內部電荷量(state?of?charge,soc)的增加而減小,即針對不同溫度狀態(tài)與soc狀態(tài)的電池,其允許的最大充電電流不同。為了發(fā)揮電池最大的充電能力,需要結合電池熱管理策略,在充電過程中將電池控制在適宜的溫度下。
2、現(xiàn)有技術方案往往僅對電池溫度做出管控,并且不同soc狀態(tài)下的溫度管控策略均是相同的,忽略了不同soc狀態(tài)下的電池能夠承受的最大充電電流也會存在差異,進而無法在不同soc狀態(tài)下始終保持電池能夠以最大充電電流進行充電,影響電池的充電速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或至少部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電池溫度控制方法、裝置、介質、設備及車輛。
2、第一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電池溫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獲取電池的剩余電量和檢測溫度;
4、基于預設的映射關系確定所述剩余電量對應的目標溫度區(qū)間;
5、將所述檢測溫度與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進行比較,基于比較結果加熱或冷卻所述電池,使所述電池的溫度保持在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內。
6、可選地,所述映射關系為剩余電量區(qū)間與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的對應關系;其中,所述電池的電量劃分為至少兩種所述剩余電量區(qū)間,每種所述剩余電量區(qū)間對應一種目標溫度區(qū)間,所述剩余電量處于任一剩余電量區(qū)間內時對應一種目標溫度區(qū)間。
7、可選地,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對應的最大溫度值為冷卻開啟閾值,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對應的最小溫度值為加熱開啟閾值,加熱關閉閾值小于冷卻關閉閾值,所述冷卻關閉閾值小于所述冷卻開啟閾值,所述加熱關閉閾值大于所述加熱開啟閾值。
8、可選地,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和第三差值均大于差值閾值;
9、其中,所述第一差值為所述加熱開啟閾值與所述加熱關閉閾值之間的差值,所述第二差值為所述加熱關閉閾值與所述冷卻關閉閾值之間的差值,所述第三差值為所述冷卻關閉閾值與所述冷卻開啟閾值之間的差值;所述差值閾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電池內部的最大溫度差。
10、可選地,所述將所述檢測溫度與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進行比較,基于比較結果加熱或冷卻所述電池,包括:
11、確定所述檢測溫度達到所述冷卻開啟閾值,冷卻所述電池;
12、或者,
13、確定所述檢測溫度達到所述加熱開啟閾值,加熱所述電池;
14、或者,
15、確定所述檢測溫度達到所述冷卻關閉閾值,停止冷卻所述電池;
16、或者,
17、確定所述檢測溫度達到所述加熱關閉閾值,停止加熱所述電池。
18、可選地,還包括:
19、確定目標工況下所述檢測溫度超過過溫溫度值,將所述冷卻開啟閾值、所述加熱開啟閾值、所述冷卻關閉閾值和所述加熱關閉閾值減小溫度調整值;
20、其中,所述過溫溫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冷卻開啟閾值。
21、第二方面,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電池溫度控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22、獲取模塊,用于獲取電池的剩余電量和檢測溫度;
23、確定模塊,用于基于預設的映射關系確定所述剩余電量對應的目標溫度區(qū)間;
24、保持模塊,用于將所述檢測溫度與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進行比較,基于比較結果加熱或冷卻所述電池,使所述電池的溫度保持在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內。
25、第三方面,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計算機執(zhí)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26、第四方面,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
27、所述處理器通過調用所述存儲器存儲的程序或指令,用于執(zhí)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28、第五方面,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裝置或者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電子設備。
29、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電池溫度控制方法、裝置、介質、設備及車輛。該方法包括:獲取電池的剩余電量和檢測溫度;基于預設的映射關系確定剩余電量對應的目標溫度區(qū)間;將檢測溫度與目標溫度區(qū)間進行比較,基于比較結果加熱或冷卻電池,使電池的溫度保持在目標溫度區(qū)間內。如此,本公開實施例可以實現(xiàn)基于電池的剩余電量控制電池的目標溫度區(qū)間,即可以實現(xiàn)基于不同的電池剩余電量將電池的溫度控制在不同的目標溫度區(qū)間內,該目標溫度區(qū)間即可以是電池在當前剩余電量下的能夠實現(xiàn)最大充電電流的溫度區(qū)間,進而本公開提供的電池溫度控制方法有利于在電池處于不同剩余電量下始終保持在能夠以最大充電電流進行充電的溫度區(qū)間內,有利于提高電池的充電效率。
1.一種電池溫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關系為剩余電量區(qū)間與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的對應關系;其中,所述電池的電量劃分為至少兩種所述剩余電量區(qū)間,每種所述剩余電量區(qū)間對應一種目標溫度區(qū)間,所述剩余電量處于任一剩余電量區(qū)間內時對應一種目標溫度區(qū)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對應的最大溫度值為冷卻開啟閾值,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對應的最小溫度值為加熱開啟閾值,加熱關閉閾值小于冷卻關閉閾值,所述冷卻關閉閾值小于所述冷卻開啟閾值,所述加熱關閉閾值大于所述加熱開啟閾值。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和第三差值均大于差值閾值;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檢測溫度與所述目標溫度區(qū)間進行比較,基于比較結果加熱或冷卻所述電池,包括: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7.一種電池溫度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8.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計算機執(zhí)行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9.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包括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或者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