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正傳動的運輸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運輸系統(tǒng),特別是ー種私營機構的軌道乘客運輸系統(tǒng),包含一小車,用來容納至少儀明乘客,一具有導向裝置、供小車沿著移動的線路;和ー驅動系統(tǒng),作為推進該小車沿著線路移動的正傳動,其中,沿線路至少延伸有一段,驅動系統(tǒng)具有一第一嚙合元件和第二年和元件連接到小車上,并可推迸。
背景技術:
已知的具有正傳動的運輸小車,例如,搭載鐵路和在礦エ業(yè)上。正傳動比摩擦傳動具有優(yōu)點在于效能能提高,由于在正傳動情況下,傳動車輪能在驅動軌道上滑行。并且,能從驅動傳輸更大的カ矩和加速度到小車上。這些驅動也已經(jīng)使用在過山車上。然而,問題在干支架限制了實現(xiàn)一定路程的可能。由于過山車用于通過最驚人的震感元件來震撼使用者,需要在很多情況下實現(xiàn)具有一些急升(例如駝峰)、曲段、擰轉(例如螺旋)以及以上結合(例如螺旋)的復雜的路段。 然而,由干支架問題,以及導向系統(tǒng)(軌道)不能自由的彎折和擰轉,限制了設計路線的范圍。由干支架依附在軌道上,例如雙軌,很難結合過山車到ー個現(xiàn)有風景或環(huán)境中。在雙軌支架中,乘客總是能看到軌道和齒圈,則能容易的預期到會發(fā)生的情況。這部分降低了搭乘的刺激性。并且,正傳動具有高磨損和高噪音的基本問題。這造成了更高的功率需求并在運輸乘客時降低了搭乘質量。發(fā)明目的從此過程,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具有正傳動系統(tǒng)的運輸系統(tǒng),在磨損、平順滑行和效益上比傳統(tǒng)正傳動運輸系統(tǒng)更優(yōu)。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目的是通過權カ要求1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有益特征和較佳實施方式將在從屬權利要求中體現(xiàn)出來。ー種改進的運輸系統(tǒng)包括一小車,用來容納至少一名乘客;一具有ー導向裝置的線路,該小車能沿著該線路移動;以及ー驅動系統(tǒng),作為推進該小車沿著該線路的正傳動,其中,沿著所述線路延伸有至少ー個段,所述驅動系統(tǒng)設有可推動的第一嚙合元件和第 ニ嚙合元件連接到小車上。至少該第一嚙合元件或第二嚙合元件具有圓筒間隔設置。上述主張的運輸系統(tǒng)能用在不同的應用上,例如供騎乘的游樂設施、高山上、用于運輸人員、室內(nèi)等。特別適合于使用在需要克服高度差的小車。第一嚙合元件是狹長的元件設置在路線上,路線上具有一個互補的第二嚙合元件設置在小車上用干與第一嚙合元件嚙合的零件。第二嚙合元件通常是ー個具有圓周和沿圓周的齒圈的元件,或齒輪。例如第一嚙合元件是形成作為支架或鏈條,特別是ー個飛輪鏈。第二嚙合元件是形成于驅動車輪的圓周上,例如一個驅動輪盤。至少第一嚙合元件和第二嚙合元件包含相鄰設置的圓筒,例如一種籠狀傳動裝置。冕形車輪是ー種類型的籠狀傳動裝置。冕形車輪的滑行表面是形成在車輪表面,不像正齒輪的滑行表面是形成在端面。籠狀齒輪也可以在本發(fā)明的使用范圍內(nèi)。“籠狀傳動裝置” ー詞在以下所有實施例中可作為其上具有相鄰設置的圓筒的齒圈元件的替換詞。此外,圓筒不僅嚴格作為ー個具有圓形橫截面的嚙合元件。而且,其他橫截面的嚙合元件能與圓筒對應并能應用在本發(fā)明中的也可解釋作為包含在該詞中,或者至少作為同義詞。相鄰設置的圓筒形成了兩個嚙合元件之一的齒圈。反向齒圈可以是ー個齒輪或一個支架。較佳的,反向齒圈是一個路線上設置的元件,具有正對圓筒的齒圈。當驅動該小車,為正傳動,至少其中一個嚙合元件具有圓筒。正傳動的使用能達到所需的靈活性和螺距公差。在推進和剎車(“受控剎車”)吋,正傳動保證了不會由于驅動的滑動量而有損耗。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齒圈可以是鏈銷或者是鏈條(例如是鏈輪齒或沿著路線設置的鏈條)。任何鏈條,特別是鋼鏈條,能作為驅動鏈條來傳輸扭轉カ,也可以在本發(fā)明的使用范圍內(nèi)。舉例包括襯套、滾輪、飛輪、弧形物或鏈條銷釘。本發(fā)明中的鏈條ー詞也可以表示 ー個齒狀傳送帯,在改進運輸系統(tǒng)中能作為ー個帶有齒狀傳送帶滑輪如齒輪的支架。齒狀帶具有塑料齒,與齒狀的鏈節(jié)相對應。例如,在改進的運輸系統(tǒng)中,小車是設置在導向設備上(從小車中容置的乘客的視點來看)。負載或無負載的小車的重心總是在第一和/或第二導向元件上方,盡管很靠近。因此,可排列作為,這里至少其中一個軌道(第一和/或第二導向元件)是設置在乘客的腿之間,或者至少其中一個軌道(第一和/或第二導向元件)是設置在兩個相鄰座位之間。導向設備可以有一個或至少兩個導向元件。導向元件可以并靠在一起形成ー個雙軌路線。較佳的,在本發(fā)明中,可以為單軌小車設置單軌線路(單軌索道)。在單軌索道中, 較佳的有兩個或更多的導向元件設置互相疊置在小車下方。特別的,除了在傳統(tǒng)單軌索道中設置ー個導向盤,也可以使用ー個第二管道直接依附到另一個承載管道上,或通過在ー 定距離外的十字件連接,但是嚴格設置來避免小車的橫向傾斜(相對于導向元件形成的平面)。特別的,管道可以是互相垂直偏心設置。較佳的,第一嚙合元件至少設置在導向元件或其中一個導向元件上。驅動系統(tǒng)能具有至少ー個弾性緩沖系統(tǒng),設置在第一和第二導向元件之間或者是驅動電機和驅動車輪之間。特別的,圓筒,例如ー個籠狀傳動裝置的籠狀銷,可以設置在第二嚙合元件上。本實施例的特別效果是設置在驅動車輪上的齒圈,制作復雜。圓周方向上的圓筒的數(shù)量在此有受限。替換驅動車輪有合理的效果。然而在路線上,提供簡單的反向齒圈,例如支架形式, 能一次產(chǎn)生凹凸不平的效果,并不需要去維持或替換。較佳的,每個圓筒具有至少ー個轉動元件來使圓筒在反向齒圈上轉動。這種設置不會使圓筒在反向齒圈的嚙合凹室上滾動時產(chǎn)生任何滑動摩擦力,而只有滾動摩擦力。這減少了損耗、噪音和功耗。特別的,轉動元件具有至少ー個轉動軸承。通過轉動軸承(相對于滑動軸承),這些可互相朝向移動的部件的所有軸承沒有滑動連接,而是互相滾動連接,例如球狀軸承或滾針軸承。這兩種可互相朝向移動的部件具有內(nèi)圈和外圏,能通過滾動元件分開。摩擦力、 功耗和磨損都很小。主要的滾動摩擦力是發(fā)生在內(nèi)圈、外圈和滾動元件之間。因此,由于齒的類型,在整個嚙合過程,系統(tǒng)的圓筒滾動在齒面上。特別的每個圓筒具有至少ー個銷或套筒和ー個包含銷或套筒的滾輪,這里滾輪是可轉動的安裝在銷或套筒上。滾輪嚙合時滾動在反向齒圈上。滾動軸承的提供消除了滑動摩擦力。較佳的,圓筒具有一個彈性緩沖元件設置在這些可互相朝向移動的圓筒部件之間。該緩沖元件是ー個人造橡膠緩沖器。在本發(fā)明的另ー實施例中,圓筒具有至少ー個軸和ー個能繞軸旋轉的滾輪,通過軸承在第一嚙合元件或第二嚙合元件上設置可旋轉的軸。特別的,這種安裝下的圓筒具有ー個彈性緩沖元件設置在軸和滾路之間。該彈性緩沖元件可以是ー個人造橡膠材料制成(人造橡膠,彈簧鋼)。該彈性緩沖元件例如可以作為緩沖工程,例如是ー個橡膠墊。通過彈性緩沖元件的作用,圓筒受到緩沖和弾性支撐。這不僅作為減震作用等,也能影響車輪在反向齒圈上滾動的精確性。該緩沖也提供一個靈活的圓筒對嚙合面的定向的調(diào)節(jié),因此總能實現(xiàn)線接觸。反過來也改進了齒圈的滑行性質、斜度范圍和齒輪校正誤差, 以及軸距和軸斜角誤差。較佳的,可互相朝向移動的部件通過部件之間的緩沖作用直接解開,例如,在軸承前(從嚙合線可以看出)。特別的在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圓筒,特別是滾輪,是由具有比反向齒圈更低的磨損阻抗的材料制成。因此,在操作中,這些部件受到磨損。這種齒圈在驅動車輪上的安裝方式使齒圈成為“消費品”,而沿線路設置的反向齒圈在使用過程中實際上沒有磨損。磨損部件接觸面的材料比嚙合接觸面的材料更軟。這樣的方式下,能控制齒圈受到磨損。圓筒,特別是滾輪,例如可以由塑料制成。在任何情況下,滾輪與反向齒圈的接觸面可以由塑料制成,以避免反向齒圈的磨損。較佳的,與圓筒嚙合的反向齒圈可以由非漸開線齒圈制成??偠灾?,為與驅動車輪有相互嚙合關系,需要外齒圈。這可通過ー個支架也可以是ー個鏈條提供。較佳的,反向齒圈是擺線齒圈或者類似擺線齒圏。齒圈的外形與圓筒的滾動相適配。最佳的外形能通過算術計算并類似于擺線齒圈(與傳統(tǒng)漸開線齒圈相反)。與圓筒嚙合的反向齒圈可以是ー個支架,沿著至少路線的段延伸,段的齒嚙合在第二嚙合元件的鏈節(jié)/鏈條的滾輪之間。這是ー種簡單便宜的方案。在另ー實施例中,與滾筒嚙合的反向齒圈包含一個鏈條,沿著路線的段延伸,特別是ー個作為無聲鏈的飛輪鏈。在行進方向上,例如,作為第一嚙合元件的一部分的鏈條相對很少使用。這種類似應用ー個作為第二嚙合元件的一部分并設置在車輪圓周的鏈條,、ー個驅動車輪、轉盤等,例如,在圓周方向上沒有使用。
至少ー個嚙合元件包含ー個鏈條,延伸在嚙合元件的段上,并具有外齒圈來嚙合在各自其他嚙合元件的圓筒之間,所述鏈條是ー個空間上的扭轉鏈條。第一嚙合元件沿著導向元件設置,例如一個管道或ー些管道。該嚙合元件能容易的應用到路線上的三維結構上。該鏈條或鏈節(jié)(在一些情況下)能嚴格相對導向設備固定。 然而,鏈節(jié)之間的連接可在三維空間扭轉?;パa的嚙合元件的齒能無磨損、安靜并平滑的嚙因此,改進的鏈條是一個接頭能在至少ニ維空間上旋轉。當然,空間可旋轉和扭曲的鏈條,鏈節(jié)相對于另一個的三維移動是更佳的。鏈節(jié)能互相旋轉,例如,繞著對應于鏈條延伸的方向的軸和繞著垂直于鏈條延伸方向的兩個周。因此路線的扭轉段能以較低設計效果實現(xiàn)。通過使用本發(fā)明的鏈條能減少齒嚙合的偏差。除了ー個本質扭曲的軌道(包括三維上的)改進的鏈條替換ー個復雜并精確計算的傳統(tǒng)的支架或籠子等,來達到更加并因此達到有益的正向聯(lián)動。鏈條能應用到軌道的扭轉段。即使扭轉轉為鏈條方向也能輕松實現(xiàn)。特別的結構設計為球窩接頭或球狀接頭。鏈條具有鏈節(jié),在這里,在任何情況下相鄰設置的鏈節(jié)通過球窩接頭連接。也能想象到,為實現(xiàn)ニ維旋轉鏈條,可設置兩個連串設置的轉軸接頭。每個接頭具有至少ー個球狀元件連接到第一鏈節(jié)的銷或者套筒中,和ー個可旋轉容納球件的球狀軸瓦,所述球狀軸瓦連接到第二相鄰鏈節(jié)。特別的,鏈節(jié)具有至少ー個齒,其中設置ー個節(jié)距圓球窩接頭。特別的,鏈條的齒具有至少ー個凹室段設置在相鄰的齒之間,用以圓筒的滾動。較佳的,該凹室段具有至少ー個段狀的擺線側面或側面形狀或類似ー個擺線側面。一般,一個鏈條能在負載下承受一定角度的延伸。然而,在本應用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中,鏈條以短間隔安裝到導向設備上。因此避免了多余的張緊和相關的螺距誤差。較佳的,本運輸系統(tǒng)的導向裝置是ー個單軌索道。這也實現(xiàn)了創(chuàng)造ー個能整合環(huán)境,如過山車車輛,能提高刺激感,并且路線不容易預期的運輸系統(tǒng)。至少ー個或多個導向元件是管狀的。管狀導向裝置具有的優(yōu)點在干,他們能以簡單的方式在三維內(nèi)彎曲,以簡化不同方向上路線的曲率,例如彎曲、上升、扭轉以及這些的結合。除了管道,管狀或實心軌道能用在本發(fā)明中的范圍中,從立體觀點來看很有用(例如在第二導向元件具有小直徑或更小尺寸的情況下)。更進一歩,“管道”這個詞不受限于管道的圓形橫截面,也包括所有可能的橫截面,例如橢圓形橫截面、方形橫截面、不規(guī)則橫截面等。所有這些特征都分別地和互相結合的受到保護。
本發(fā)明進一步的優(yōu)點和特征將在以下對較佳實施例的說明和參考附圖中更進ー 步體現(xiàn)出來。附圖中圖1是傳統(tǒng)的軌道乘客運輸系統(tǒng)的導向系統(tǒng)的立體圖;圖2是傳統(tǒng)的具有小車的導向系統(tǒng)的截面圖3是改進的軌道乘客運輸系統(tǒng)的第一實施例的剖視圖;圖4是圖3的剖視圖;圖5是本發(fā)明的導向和驅動系統(tǒng)的ー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導向和驅動系統(tǒng)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7是本發(fā)明一種改進的驅動系統(tǒng)的實施例結構圖;圖8是ー種改進的驅動車輪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8中一種改進的驅動車輪的圓筒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發(fā)明一段球狀擰轉鏈條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描述的實施例涉及ー種私營機構的軌道乘客運輸系統(tǒng)。該運輸系統(tǒng)也能用在任何其他適用的場合。圖1表示根據(jù)實施例的ー種傳統(tǒng)的導向系統(tǒng)1。該導向系統(tǒng)1包括兩個平行軌道 2a和2b,用來對雙軌道小車沿著線路的行進進行導向,以及ー設置在兩個軌道加和2b正中間的支架3。如圖2所示,支架3是為小車4的正向驅動而設計。在這里有一個齒輪6與支架 3嚙合,齒輪6安裝在小車4上,并可由電機5驅動。電機5連接到小車4的底盤7上。電機的軸5’驅動齒輪6。通過滾輪8對底盤7 沿著線路進行導向,滾輪8與軌道加和2b相接觸。驅動可以設有軸和/或傳動裝置,但是也可以不需要軸和/傳動裝置就形成直接傳動(例如輪轂電機),或者例如只有傳動裝置和小齒輪而沒有軸。電磁驅動或液壓驅動或是兩者的結合都可以作為驅動電機。圖3表示一個改進的運輸系統(tǒng)的側面圖。該運輸系統(tǒng)具有一個線路10和ー個小車20。小車20可移動的連接到線路10上(速度向量為ν)。線路10包括一第一管道形成的第一導軌11和一第二管道形成的第二導軌12。從坐在小車20上的乘客的視點來看,第一導軌11和第二導軌12的位置與小車20的距離不同。特別的,二者沒有互相靠近,而是垂直設置在小車20的乘客座位下方,或其中一個設置在另ー個下方,并處于乘客座位下方。在互相平行并平行于小車移動方向ν的兩個導軌11 和12之間有一定距離(沿著線路)。然而,如果在小車20 (相對于移動方向ν)橫向旋轉吋,有形成刺激感,導軌11和12確定的平面E (見圖4)也將轉動,例如絕對地說,導軌11和 12能隨意改變他們在線路10上的相對位置。在這里,相對距離總是要保持不變。小車20 也能隨平面E的旋轉而橫向旋轉。第一導軌11和第二導軌12通過沿著線路10上的連接元件12有間隔的緊緊互相連接。第一導軌11總是正對小車20的導軌(小車邊的導軌), 第二導軌12總是背對小車20的導軌。小車20具有一個底盤21和連接到底盤21的乘客容器,例如是一個座位22。前車廂或前輪罩/運行齒輪23繞著軸dl可旋轉的安裝在底盤21的前部,后車廂或后輪罩/運行齒輪M繞著軸d2可旋轉的安裝子啊底盤21的后部。每個車廂23和M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第一滾輪25 (圖3中沒具體標識;見圖4)與正對小車20的第一導軌11相接觸。如圖4所示,例如,三個位置25a,25b,25c用來設置第一滾輪25。三個位置25a,25b,25c互相對齊,這樣才不會只有第一導軌11承載小車20的重量,并且避免小車20在除了已給運動方向ν上,相對線路10的上升或移動。第一導軌11 能作為ー個承載軌道和/或保持軌道。更進一歩,每個車廂23和M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第二滾輪沈(圖3中沒具體標識;見圖4)與背對小車20的第二導軌12相接處。如圖4所示,例如,兩個位置^a,26b用來設置滾輪沈。兩個位置^a,26b相對第二導軌互相反向。第二滾輪沈與第二導軌12橫向相連接。選擇這樣的位置關系,則第二導軌12不必承載小車20的重量。第二導軌12只是作為避免小車在相對第一導軌11和第二導軌12形成的平面E上的橫向傾斜。因此第二導軌決定了垂直于移動方向ν的小車的橫向定位,平面E位置的改變影響小車20沿著線路10 的橫向傾斜,以及對應的橫向作用カ通過第二滾輪26傳輸?shù)降诙к?2上。第二導軌12 作為小車橫向穩(wěn)定的軌道。兩個導軌11和12在所舉實施例中是管狀的。同時,兩個導軌11和12精確決定(完全)車廂20在線路上任意點的位置。車廂是可以沿著整個線路定向導向的。通過創(chuàng)造性設計,不僅能簡化小車在垂直于移動方向ν 的平面上的彎曲或扭擺,也能結合爬坡或下坡段的運動。因此能建造一些復雜線路,例如盤旋扭擺、螺旋、駝峰等。改進的運輸系統(tǒng)10還包含ー個驅動系統(tǒng)300,具有一個電機310安裝在小車20的底盤21上。通過軸,驅動電機連接到一個轉盤330上驅動其轉動。轉盤上有齒,將進ー步更詳細的描述。更進一歩,驅動系統(tǒng)300包含一個齒圈件(齒段)340,設置在其中一個軌道上。齒件安裝在正對上方軌道11的下方軌道12的一邊,并沿著軌道12延伸。一個改進的驅動系統(tǒng)的例子,用在前面已描述的實施例中,在圖5中可以更詳細的描述。相應的,轉盤330通過其外傳動裝置與下方管120上延伸的齒件340的互補的嚙合凹ロ相嚙合。齒件340包含ー個縱向齒圈341,所述縱向齒圈341具有在管12上互相錯開的鏈條、滾輪、襯套或銷;342。滾輪342可轉動安裝。每對臨近的滾輪342通過至少ー個連接件343互相連接。另ー種例子的齒結構如圖7所示。如圖5所示,鏈條341a或341b 依附在ー個彈性支撐件344上。車廂344通過ー個或多個銷345依附在鏈條上,銷345沿著管12互相間隔設置。車廂344是橡膠車廂,作為鏈條341a、341b與下方管12之間的緩沖元件。驅動系統(tǒng)300的另ー個實施例,可用在如圖6所描述的改進的運輸系統(tǒng)中。這里,驅動系統(tǒng)300具有一個圓筒351的車輪350,所述圓筒351安裝在車輪350 的圓周方向上。圓筒351具有滾動滾輪,安裝在套筒里。這種方式下,車輪350形成具有一個特殊的籠狀傳動裝置。車輪350與齒圈件360嚙合。這需要一個支架361 (連續(xù)或分開的),通過正對上支撐管11的下方導管12的邊上的螺栓來設置支架361。下導管12和支架361之間具有一個橡膠車廂363作為緩沖元件。支架361的齒嚙合在驅動車輪350的圓筒351之間。圖7中的齒圈具有ー個包含圓筒351的車輪,也是涂6中所表示的實施例。圓筒 351主要包含安裝在轉盤(沒有標出)的套筒3510和其上所安裝的可轉動的滾輪3511。因此,圓筒351在ー個反向齒圈361’的吃面上滾動,齒圈361’是形成在飛輪鏈的情況下。圖8表示一個改進的具有齒圈351的驅動車輪350,齒圈351是ー種驅動車輪齒圏,具有圓筒3,1.驅動車輪350設有ー個上驅動盤3512和ー個下驅動盤3513 (參見圖9)。圓筒351互相靠近并安裝在轉盤3512和3513之間的圓周方向上。圖9表示圖8中的單個圓筒351的具體結構。每個圓筒351具有一個套筒3510 固接到轉盤3512和3513上,滾筒3511可轉動的安裝在套筒3510上。套筒(銷)3510作為其上可轉動的滾輪3511的軸。滾輪3511通過滾動軸承3514連接到套筒3510上,因此在套筒3510和滾輪3511之間只有滾動摩擦力。滾輪3511在反向齒圈的側面滾動,因此只有滾動摩擦力。圖10表示本發(fā)明的球狀可擰轉的鏈條361的橫截面示意圖。鏈條361具有相鄰的、連接成ー排的鏈節(jié)361a,361b。每個鏈節(jié),例如361b,具有一個基體3610,并形成有ー齒根側面3611與反向齒圈嚙合,這里是ー個籠狀銷351.在基體3610的連接區(qū)有一個球窩接頭3612。通過該球窩接頭,兩個鏈節(jié)能繞著鏈條的縱向軸L(作為轉動軸)和圓周上的軸 ⑴;和垂直于紙張面的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每種情況下,轉動角都受限,因此在一定框架內(nèi)可實現(xiàn)三維內(nèi)的轉動。球窩軸承3612有一個截面3613圍繞軸承3612的軸瓦。在這里,球窩軸承3612的球體3614可轉動設置。通過ー個銷3616,接點3612的球體3614連接到基體3610上。球體3614如此設置,則可在軸承3612的軸瓦內(nèi)三維轉動。上述齒圈元件的使用提供了一個平穩(wěn)、安靜的運動和平滑的鏈盤或支架的齒的嚙合。更進一歩,很容易能實現(xiàn)三維方向改變的靈活的路線。所述鏈條能在上升/下降段方便地適配導軌管道的形狀。即使扭轉路線(以及三維內(nèi)的結合),本發(fā)明能應對路線調(diào)整鏈條。連接到(第一)管道的鏈條,在彎曲段,例如小車的橫向傾斜,是通過相對第二管道在驅動段的每個路線位置的定向保持不變的方式來導向的。因此,在本實施例中,鏈條總是設置在正對第二管道的第一管道的一邊,不考慮管道在任意路線位置上相對于任意其他的位置。在擰轉情況下,鏈條是在兩個環(huán)形段之間導向。
10
權利要求
1.一種運輸系統(tǒng),包括ー小車20,用來容納至少一名乘客;一具有ー導向裝置(11,1 的線路,該小車20能沿著該線路移動;以及ー驅動系統(tǒng)300,作為推進該小車20沿著該線路10的正傳動,其中,沿著所述線路延伸有至少ー個段,所述驅動系統(tǒng)300設有可推動的第一嚙合元件340,360和第二嚙合元件 330,350連接到小車20上其特征在于至少ー個第一嚙合元件或第二嚙合元件上設有圓筒351,所述圓筒351互相間隔設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351安裝在所述第二嚙合元件上。
3.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分別具有至少一個轉動元件可使圓筒在反向齒圈上滾動。
4.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元件具有至少一個軸承,較佳的,為一轉動軸承。
5.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每個圓筒具有至少ー個銷或套筒和一滾輪包覆所述銷或套筒,所述滾輪可轉動的安裝在銷或套筒上。
6.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具有至少ー個弾性緩沖元件安裝在圓筒部件之間,所述圓筒部件可互相朝向移動。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緩沖元件是人造橡膠。
8.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具有至少ー個輪軸和一能繞著輪軸轉動的滾輪,通過軸承將所述輪軸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第一嚙合元件或第二嚙合元件上。
9.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每個圓筒具有至少ー個弾性緩沖元件設置在輪軸和滾輪之間。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緩沖元件是人造橡膠。
11.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特別是滾輪,是由耐磨度比反向傳動裝置低的材料制成。
12.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特別是滾輪,是由塑膠制成。
13.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與圓筒嚙合的反向傳動裝置是非漸開線齒圈。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傳動裝置是擺線齒圈或類似擺線齒圏。
15.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與圓筒嚙合的反向齒圈包含ー個支架,所述支架沿著至少ー個線路的段延伸。
16.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與圓筒嚙合的反向齒圈包含一個鏈條,所述鏈條沿著至少ー個線路的段延伸,特別是作為齒形鏈的飛輪鏈。
17.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至少ー個嚙合元件包含一個鏈條,索素華鏈條沿著至少ー個線路的段延伸,并具有外齒圈用來在各個其他嚙合元件的圓筒之間嚙合,所述鏈條作為空間上可扭轉的鏈條形成。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鏈條具有鏈節(jié),在每個情況下相鄰的連接都通過能在至少兩個方向上轉動的關節(jié)互相連接。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關節(jié)是球窩接頭或球形接頭。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每個關節(jié)具有至少ー個連接到第一鏈節(jié)的銷或者套筒內(nèi)的球形元件和ー個球形件可轉動容納的球形軸瓦,所述球形軸瓦連接到ー個第二鄰近鏈節(jié)。
21.根據(jù)權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特別的每個鏈節(jié)具有至少ー個齒,所述齒的節(jié)距圓上設置有一個球窩接頭。
22.根據(jù)權利要求17至21任一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特別的鏈條的齒圈具有至少ー個兩個相鄰齒之間的凹形段,用于圓筒的轉動。
23.根據(jù)權利要求22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段具有至少ー個擺線側面,或側面羅闊或ー個類似擺線側面。
24.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件是單軌的。
25.根據(jù)上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ー種運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至少ー個或多個導向件(11、12)是管狀的。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一種運輸系統(tǒng)包括一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具有一第一管道形成的第一導軌11和一第二管道形成的第二導軌12。該運輸系統(tǒng)包括一齒狀驅動盤330,與下管道12延伸的嚙合元件嚙合,并形成正傳動。該嚙合元件340包含一設置在管道12上的反向齒圈。
文檔編號B61B5/02GK102596676SQ20108004401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理查德·尤里奇, 約格·加克博 申請人:毛勒.佐納有限公司及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