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打一炮免费视频,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97视频久久久,日本japanese护士色高清,五月婷婷丁香,日韩精品一级无码毛片免费,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网红剧情演绎

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341719閱讀:99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包裝生產線中的理料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乳液泵蓋整理并 輸送的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日化產品產業(yè)現(xiàn)代化大生產日趨走向規(guī)?;?、集約化,這促使日化產品包 裝生產技術裝備要不斷地適應產業(yè)集中度的要求,裝備向自動化、高速化發(fā)展,所以日化產 品生產線的設計、制造和應用技術都在向這方面發(fā)展,以適應市場的需要。高速包裝生產線 上涉及瓶蓋封裝部分需要理蓋供送裝置,理蓋供送裝置的主要作用是整理瓶蓋,并將已排 列整齊的瓶蓋依次套到已裝載好物品的瓶口上以待封裝。但是現(xiàn)有的理蓋供送裝置大多針 對普通旋蓋,對于日化產品中應用廣泛的異形瓶蓋的理蓋供送裝置還很少,尤其是針對長 徑比遠大于1的乳液泵蓋缺少有效的理料供送裝置,因此,現(xiàn)有乳液泵蓋的加蓋由操作工 人手工完成,生產效率低,操作工人勞動強度大,難以適應高速生產的需要。

發(fā)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替代 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理料,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包括
機架;
主軸,垂直可轉動安裝在機架上;
回轉理料盤,呈傘形,安裝在主軸上端,隨主軸轉動,包括回轉座,成對的導桿呈放射狀 傾斜連接所述回轉座,相鄰的成對導桿間設有導向板;
料斗,安裝在回轉理料盤上方,料斗的出料口按回轉理料盤徑向安裝,且出料口僅可供 一個乳液泵蓋通過;
擋板,設置在導桿外端部的上方,呈圓弧形,從料斗下延伸至外導軌; 限高板,徑向設置在所述回轉理料盤上方,其下邊緣與所述導桿平行; 外導軌,設置在導桿外端的下方,其起始端銜接所述擋板的末端; 內導軌,設置在導桿外端的下方,位于外導軌的內側,平行于所述外導軌。進一步的
所述回轉理料盤上方設有上位氣嘴及下位氣嘴,所述上位氣嘴位于徑向上接近回轉座 處,所述下位氣嘴位于徑向上接近擋板處。所述導向板從所述回轉座徑向延伸至所述擋板。所述導向板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導向板的橫截面呈圓弧狀凸起。所述導桿的傾斜角度在20°、0°之間。
所述回轉座呈圓錐形。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低,理料效果好,理 料效率高,替代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理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圖2為圖1俯視圖。圖3為圖2的A-A處剖視圖。圖4為圖2的B-B處剖視圖。圖5為圖2的C-C處剖視圖。圖6為圖2的D-D處剖視圖。圖7為圖2的E-E處剖視圖。圖8為圖2的F向視圖。圖9為圖2的G向視圖。圖10為料斗的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廣9所示,本發(fā)明包括機架1,主軸2通過軸承垂直可轉動安裝在機架1上,主 軸2連接減速器及電機(未在圖中畫出),由電機驅動主軸2轉動。回轉理料盤3呈傘形,安 裝在主軸2上端,回轉理料盤3隨主軸2轉動,回轉理料盤3包括回轉座301,回轉座301通 過連接套302與主軸2連接,回轉座301呈圓錐形,成對的導桿303呈放射狀傾斜連接回轉 座301,導桿303可通過回轉座301上的定位凹槽安裝,導桿303與水平面之間的傾斜角度 H通常在20°、0°之間,相鄰的成對導桿303間設有導向板304,本實施例中,回轉理料盤 3上放射狀均布有30對導桿303,導桿303的傾斜角度H為30°。料斗4安裝在回轉理料 盤3上方,由支架13支撐,料斗4橫截面呈Y形(如圖10),料斗4的出料口呈矩形,料斗4 的出料口按回轉理料盤3的徑向安裝,料斗4的出料口只允許一個沿回轉理料盤3徑向方 向的乳液泵蓋通過,料斗4出料口的尺寸及形狀限定了料斗4中的乳液泵蓋11沿徑向落入 回轉理料盤3中。擋板5通過支架12設置在導桿303外端部的上方,擋板5呈圓弧形,與 回轉理料盤3的回轉中心同軸,擋板5由擋板支架12支撐,擋板5從料斗4下延伸至外導 軌7,擋板5阻止乳液泵蓋11在回轉理料盤3上的下滑,并完成初步的定向整理工作。限高 板6徑向設置在回轉理料盤上方(圖2、5),限高板6由支架14支撐,限高板6的下邊緣與 導桿303平行,且限高板6的下邊緣與導桿303的間距僅可供一個乳液泵蓋11通過,限高 板6將堆積在回轉理料盤3的乳液泵蓋擋入成對導桿303間。外導軌7設置在導桿303外 端的下方,外導軌7起始端銜接擋板5的末端,內導軌8設置在導桿303外端的下方,內導 軌8位于外導軌7的內側,內導軌8平行于外導軌7并且內導軌8比外導軌7短,給乳液泵 蓋11預留下滑的空間,外導軌7及內導軌8由支架15支撐,外導軌7及內導軌8末端與后 道工序的乳液泵蓋擰蓋機相連?;剞D理料盤3上方設有上位氣嘴9及下位氣嘴10,上位氣嘴9位于徑向上接近回轉座301處,下位氣嘴10位于徑向上接近擋板5處,上位氣嘴9由 支架16支撐,下位氣嘴10由支架17支撐,上位氣嘴9及下位氣嘴10的吹氣方向垂直于導 桿303,如圖6,上位氣嘴9輔助將泵頭朝下端的乳液泵蓋立起,如圖7,下位氣嘴10輔助將 泵頭朝上端的乳液泵蓋立起。在本實施例中,導向板304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圖4),導向板 304從回轉座301徑向延伸至擋板5,也就是說,導向板304覆蓋了相鄰的成對導桿303間 的空間,當乳液泵蓋落到導向板304上時,乳液泵蓋自動滑入成對導桿303之間,導向板304 的橫截面呈圓弧狀凸起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在本實施例中,擋板5占據(jù)接近四分之三的圓周,在回轉理料盤3上構成乳液泵蓋 理料區(qū);外導軌7據(jù)接近四分之一的圓周,在回轉理料盤3的外緣處構成乳液泵蓋的輸送 區(qū);料斗4、限高板6、上位氣嘴9及下位氣嘴10沿回轉理料盤3的轉動方向(順時針,圖2 箭頭K)順序排列在回轉理料盤3上方。在實際使用時,回轉理料盤3由電機驅動以5轉/分鐘左右的速度勻速連續(xù)轉動, 乳液泵蓋由人工或提升機輸送至料斗4中,乳液泵蓋依靠重力作用由料斗4進入回轉理料 盤3,沿導桿303或導向板304向下滑動,并由擋板5阻擋,乳液泵蓋11完成初定向;回轉 理料盤3轉動經(jīng)過限高板6時,限高板6將堆積在回轉理料盤3上的乳液泵蓋11擋入成對 導桿303間,使一對導桿303間的空間排入單個乳液泵蓋,一對導桿303間的空間供乳液泵 蓋翻轉豎立并掛在其上(一對導桿303間的間距由內而外逐漸增大,間距最大處可使乳液 泵蓋掛在其上);回轉理料盤3轉動經(jīng)過上位氣嘴9及下位氣嘴10時,分別針對兩種不同的 乳液泵蓋姿態(tài)進行吹氣,使乳液泵蓋11在成對導桿303間立起并掛在成對導桿303間,上 位氣嘴9輔助將泵頭朝下端的乳液泵蓋立起,下位氣嘴10輔助將泵頭朝上端的乳液泵蓋立 起;豎立的乳液泵蓋11隨回轉理料盤3沿理料區(qū)的擋板5轉動,當脫離擋板5后,乳液泵蓋 11經(jīng)過下滑與外導軌7接觸(如圖2、8),最后乳液泵蓋隨回轉理料盤3進入外導軌7與內 導軌8之間(如圖2、9),最終乳液泵蓋11脫離回轉理料盤3的導桿303進入出蓋導軌完成 乳液泵蓋的定向供送,為進入封口工序作準備。
權利要求
1.一種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主軸,垂直可轉動安裝在機架上;回轉理料盤,呈傘形,安裝在主軸上端,隨主軸轉動,包括回轉座,成對的導桿呈放射狀 傾斜連接所述回轉座,相鄰的成對導桿間設有導向板;料斗,安裝在回轉理料盤上方,料斗的出料口按回轉理料盤徑向安裝,且出料口僅可供 一個乳液泵蓋通過;擋板,設置在導桿外端部的上方,呈圓弧形,從料斗下延伸至外導軌; 限高板,徑向設置在所述回轉理料盤上方,其下邊緣與所述導桿平行; 外導軌,設置在導桿外端的下方,其起始端銜接所述擋板的末端; 內導軌,設置在導桿外端的下方,位于外導軌的內側,平行于所述外導軌。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理料盤上方設 有上位氣嘴及下位氣嘴,所述上位氣嘴位于徑向上接近回轉座處,所述下位氣嘴位于徑向 上接近擋板處。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板從所述回轉 座徑向延伸至所述擋板。
4.按照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板的橫截面呈三角形。
5.按照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板的橫截 面呈圓弧狀凸起。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的傾斜角度在 20° 40°之間。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座呈圓錐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乳液泵蓋自動理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主軸、回轉理料盤、料斗、擋板、限高板、外導軌、內導軌;回轉理料盤呈傘形,安裝在主軸上端,隨主軸轉動,回轉理料盤包括成對的呈放射狀傾斜安裝的導桿,相鄰的成對導桿間設有導向板;料斗安裝在回轉理料盤上方;擋板呈圓弧形并設置在導桿外端部的上方;限高板徑向設置在回轉理料盤上方。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緊湊,制造成本低,理料效果好,理料效率高,替代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理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B65B7/28GK102070013SQ20101058370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13日
發(fā)明者徐天喜, 陸佳平 申請人:江南大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