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送料機構,具體為一種多卡塊限位的進料槽結構。
背景技術:
1、現(xiàn)有的生產(chǎn)線上對于產(chǎn)品及工件的生產(chǎn)加工,都需要對于產(chǎn)品進行傳輸,從而實現(xiàn)單個產(chǎn)品的加工,其都通過機械方式進行傳輸,從而便于持續(xù)使用。
2、傳統(tǒng)送料機構沒有限位卡塊,靠后方工件的壓力持續(xù)傳輸給前方的工件,使得在第一工件向下傳輸時,受到后方的工件的壓力較大,從而影響了傳輸?shù)男Ч?/p>
3、基于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多卡塊限位的進料槽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卡塊限位的進料槽結構,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卡塊限位的進料槽結構,包括進料機臺、第一工件、第二工件與第三工件,所述進料機臺上設置有輸送板,所述進料機臺上且位于輸送板的一側設置有擋環(huán),所述進料機臺上且位于擋環(huán)的內(nèi)側開設有進料槽,所述進料機臺上且位于輸送板的兩側設置有限位擋板,所述進料機臺上且位于進料槽的兩側均設置有兩組壓縮彈簧,四組所述壓縮彈簧的一端均連接有卡塊。
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對于前方的工件進行減小壓力,從而增加使用的效果。
4、優(yōu)選的,所述卡塊的數(shù)量為四組,且對稱設置在輸送板的兩側,所述卡塊的相對側為圓滑的形狀。
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其在傳輸時效果更好。
6、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工件與四組卡塊接觸,所述第三工件與遠離擋環(huán)的兩組卡塊接觸,所述第一工件的一側與擋環(huán)的內(nèi)側接觸,所述第一工件的另一側與接近擋環(huán)的兩組卡塊接觸。
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前三個工件存在不同的狀態(tài)。
8、綜上所述,本申請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通過設置的四組壓縮彈簧與卡塊,能夠對于前方的工件進行很好的限制,使得第一工件能夠準確的定位,通過上模進行壓料時,能夠將第一工件放置到指定的加工位置,然后后續(xù)的工件能夠補充到進料槽的上方,待下方的工件加工完成后,能夠及時進行補充。
1.一種多卡塊限位的進料槽結構,包括進料機臺(1)、第一工件(8)、第二工件(9)與第三工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機臺(1)上設置有輸送板(2),所述進料機臺(1)上且位于輸送板(2)的一側設置有擋環(huán)(3),所述進料機臺(1)上且位于擋環(huán)(3)的內(nèi)側開設有進料槽(4),所述進料機臺(1)上且位于輸送板(2)的兩側設置有限位擋板(5),所述進料機臺(1)上且位于進料槽(4)的兩側均設置有兩組壓縮彈簧(6),四組所述壓縮彈簧(6)的一端均連接有卡塊(7)。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卡塊限位的進料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7)的數(shù)量為四組,且對稱設置在輸送板(2)的兩側。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卡塊限位的進料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7)的相對側為圓滑的形狀。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卡塊限位的進料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件(9)與四組卡塊(7)接觸,所述第三工件(10)與遠離擋環(huán)(3)的兩組卡塊(7)接觸。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卡塊限位的進料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件(8)的一側與擋環(huán)(3)的內(nèi)側接觸,所述第一工件(8)的另一側與接近擋環(huán)(3)的兩組卡塊(7)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