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兩端均敞開且設有內螺紋,殼體內安裝有樣品罐,所述殼體上下兩端分別通過內螺紋旋接有端蓋和尾座,端蓋中央開有凹槽,凹槽內插裝有活塞,活塞為倒T形且下端與所述樣品罐頂端內壁相匹配,活塞上端為桿狀且穿過凹槽和端蓋,所述樣品罐頂端兩側開有兩個U形氣孔,活塞下部開有與U形氣孔相匹配的橫孔,活塞上端還開有與橫孔相連通的排氣孔,活塞上端還安裝有彈性回復機構。本發(fā)明具有結構簡單、零部件少、安裝拆卸便捷、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等優(yōu)點。
【專利說明】一種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分析化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微波消解是分析化學樣品的一種重要的技術手段,目前市場上常用的微波消解裝置多是由腔體、外罐、樣品罐組成,微波消解用的樣品置于樣品罐內,樣品罐置于外罐內,夕卜罐置于腔體內,腔體通常為圓柱體,其側壁上有一通孔,微波從通孔進入腔體內部。微波由通孔進入腔體內部后,穿過外罐和樣品罐外壁進入樣品罐內,當微波通過樣品罐內的試液時,試液受微波作用,迅速升溫,同時,由于密封的反應環(huán)境,壓力可高于常壓,試液溫度可超過本身的沸點,達到化學反應所需的溫度,這過程中由于會產生大量氣體而形成巨大壓力,需要由外罐來承受。但目前的微波消解裝置中采用的外罐一般為非金屬材質制作,抗壓性能差,容易疲勞而導致耐壓性能下降,長期使用容易發(fā)生爆罐的危險;若想提高外罐的承壓能力,在不改變材料的情況下,只能增加外罐壁厚,但這樣不但使罐體過于笨重,不便操作,更大大增加了成本;在考慮成本的情況下,選用金屬材料是比較適合的,但微波又不能穿透金屬材料,導致微波不能穿過外罐進入樣品罐內的試液,所以該方案也不適用。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微波消解裝置所存在的抗壓能力差、容易疲勞、容易發(fā)生爆罐、成本高、結構復雜等問題。
[0004]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的:
一種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兩端均敞開且設有內螺紋,殼體內安裝有樣品罐,所述殼體上下兩端分別通過內螺紋旋接有端蓋和尾座,端蓋中央開有凹槽,凹槽內插裝有活塞,活塞為倒T形且下端與所述樣品罐頂端內壁相匹配,活塞上端為桿狀且穿過凹槽和端蓋,所述樣品罐頂端兩側開有兩個U形氣孔,活塞下部開有與U形氣孔相匹配的橫孔,活塞上端還開有與橫孔相連通的排氣孔,活塞上端還安裝有彈性回復機構。
[0005]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回復機構包括固接在活塞的桿狀上端的擋塊,所述擋塊置于凹槽內,擋塊上方套接有彈簧,彈簧上端與凹槽內頂面相連。
[0006]進一步地,所述活塞中部向外延伸出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兩端距離大于樣品罐的內徑。
[0007]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塊底面與樣品罐頂端接觸時,橫孔置于U形氣孔兩端之間。
[0008]進一步地,所述端蓋底端邊緣固接有頂桿。
[0009]進一步地,所述尾座為凹字形且其頂部向內傾斜為圓弧狀。
[001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采用壓力自卸式設計,樣品罐內的試液受微波加熱后產生高壓氣體,氣體推動活塞上移,使橫孔與U形氣孔上端連通,樣品罐內的氣體即可通過U形氣孔、橫孔和排氣孔排出,能有效降低樣品罐內的壓力,防止出現(xiàn)爆罐的危險,有效提高了本發(fā)明的使用壽命,提高了安全性能,防止工作人員發(fā)生受傷事故;此外無需增加殼體的厚度即可防止壓力過高導致的爆罐問題,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且本發(fā)明還具有結構簡單、零部件少、安裝拆卸便捷、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等優(yōu)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發(fā)明泄壓狀態(tài)圖。
[0013]其中圖1與2中各部分為:
1_殼體,2_樣品iil, 3_尾座,4_端蓋,5_活塞,6_橫孔,7_排氣孔,8_彈黃,9_擋塊,1-U形氣孔,11-凹槽,12-頂塊,13-限位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實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贅述,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實施例。
[0015]如圖1所示,一種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包括殼體1,殼體I兩端均敞開且設有內螺紋,殼體I內安裝有樣品罐2,所述殼體I上下兩端分別通過內螺紋旋接有端蓋4和尾座3,端蓋4中央開有凹槽11,凹槽11內插裝有活塞5,活塞5為倒T形且下端與所述樣品罐2頂端內壁相匹配,活塞5上端為桿狀且穿過凹槽11和端蓋4,所述樣品罐2頂端兩側開有兩個U形氣孔10,活塞5下部開有與U形氣孔10相匹配的橫孔6,活塞5上端還開有與橫孔6相連通的排氣孔7,活塞5上端還安裝有彈性回復機構。
[0016]所述彈性回復機構包括固接在活塞5的桿狀上端的擋塊9,所述擋塊9置于凹槽11內,擋塊9上方套接有彈簧8,彈簧8上端與凹槽11內頂面相連。通過該彈性回復機構能在樣品罐2完成壓力釋放后驅動活塞5重新密封樣品罐2,保證反應的繼續(xù)進行。
[0017]所述活塞5中部向外延伸出限位塊13,限位塊13兩端距離大于樣品罐2的內徑。通過限位塊13能限制活塞5插入樣品罐2內的深度,并通過階梯形狀對樣品罐2進行二次密封,能有效提高密封效果。
[0018]所述限位塊13底面與樣品罐2頂端接觸時,橫孔6置于U形氣孔10兩端之間。其能防止密封狀態(tài)時橫孔6與U形氣孔10連通,避免壓力過低導致反應過程受影響。
[0019]所述端蓋4底端邊緣固接有頂桿12 ;通過頂桿12將樣品罐2壓緊在尾座3上,即能通過頂桿12完成樣品罐2的固定。
[0020]為了能與圓底的樣品罐2相匹配,所述尾座3為凹字形且其頂部向內傾斜為圓弧狀。
[0021]使用時,先將尾座3旋接在殼體I內底部,然后將裝有反應物質和試液的樣品罐2從殼體I上端放入殼體I內,然后將活塞5蓋在樣品罐2頂端,在活塞5上端的桿狀分段上的擋塊9上套接上彈簧8,然后將端蓋4旋入殼體I內,旋入過程保證彈簧8置于凹槽11內,端蓋4底端邊緣的頂桿12向下壓緊樣品罐2。呈如圖1所示狀態(tài),此時活塞5上的橫孔6置于U形氣孔10兩端之間。
[0022]在微波的作用下,樣品罐2內的試液溫度急速升高,達到沸點時開始產生氣體,樣品罐2內的壓力升高,當樣品罐2內的壓力大于彈簧8的彈力時,氣體推動活塞5上移,活塞5內的橫孔6逐漸向U形氣孔10的上端靠近,當橫孔6與U形氣孔10上端對齊實現(xiàn)連通,即呈如圖2所示狀態(tài),此時樣品罐2內的氣體即可通過U形氣孔10排入橫孔6內,最后再通過活塞5中部的排氣孔7排出;當氣體排出至一定量時,樣品罐2內壓力降低,當壓力小于彈簧8彈力時,彈簧8驅動活塞5下移重新完成密封,保證反應的繼續(xù)進行,壓力再次升高后即可繼續(xù)進行泄壓。不同長度的樣品罐2可通過調整端蓋4和尾座3的位置進行固定。
[0023]本發(fā)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包括殼體(1),殼體(I)兩端均敞開且設有內螺紋,殼體(I)內安裝有樣品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I)上下兩端分別通過內螺紋旋接有端蓋(4)和尾座(3),端蓋(4)中央開有凹槽(11),凹槽(11)內插裝有活塞(5),活塞(5)為倒T形且下端與所述樣品罐(2)頂端內壁相匹配,活塞(5)上端為桿狀且穿過凹槽(11)和端蓋(4),所述樣品罐(2)頂端兩側開有兩個U形氣孔(10),活塞(5)下部開有與U形氣孔(10)相匹配的橫孔(6),活塞(5)上端還開有與橫孔(6)相連通的排氣孔(7),活塞(5)上端還安裝有彈性回復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回復機構包括固接在活塞(5)的桿狀上端的擋塊(9),所述擋塊(9)置于凹槽(11)內,擋塊(9)上方套接有彈簧(8 ),彈簧(8 )上端與凹槽(11)內頂面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中部向外延伸出限位塊(13),所述限位塊(13)兩端距離大于樣品罐(2)的內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13)底面與樣品罐(2)頂端接觸時,橫孔(6)置于U形氣孔(10)兩端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4)底端邊緣固接有頂桿(1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自卸式微波消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3)為凹字形且其頂部向內傾斜為圓弧狀。
【文檔編號】B01J19/12GK104226225SQ201410457301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10日
【發(fā)明者】宋小飛, 王瑾豐, 呂鵬飛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