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溜煤眼蓋板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
背景技術:
1、在煤礦生產中,溜煤眼作為煤炭運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安全性和效率直接影響到整個煤礦的生產效益。然而,傳統(tǒng)的溜煤眼往往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安全隱患大等問題。由于溜煤眼在工作時常常需要掀開蓋板進行煤炭的運輸,這導致了漏風和煤塵飛揚的問題。這不僅影響了工作環(huán)境,還可能引發(fā)安全事故,增加了煤礦的生產成本。隨著煤礦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溜煤眼蓋板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煤礦生產的需求。
2、溜煤眼作為煤礦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蓋板的設計直接影響到煤礦生產的順利進行。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須提供一種氣動控制開蓋的溜煤眼蓋板,來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能夠減少人為操作,保證人員安全,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本實用新型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包括氣缸、工字鋼、槽鋼、固定板和蓋板,兩個所述工字鋼的前端通過第一錨桿連接,兩個所述工字鋼的后端通過第二錨桿連接,兩個所述工字鋼的頂部均焊接有槽鋼,所述槽鋼的上壁體的頂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槽鋼的上壁體的底部滑動連接有蓋板,所述氣缸的固定端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錨桿上,所述氣缸的活動端與所述蓋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蓋板緊密貼合在溜煤眼上。
4、優(yōu)選的,所述氣缸的固定端固定連接有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上設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錨桿貫穿所述通孔并與所述u型固定架焊接在一起。
5、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錨桿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螺母與所述工字鋼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錨桿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所述螺母與所述工字鋼連接在一起。
6、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錨桿的中部焊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通過兩個螺母連接在所述工字鋼上。
7、優(yōu)選的,所述氣缸的活動端固定連接有支柱,所述支柱豎直設置,所述支柱的一端與所述蓋板的底部固定連接。
8、優(yōu)選的,所述氣缸電連接有氣動控制器和氣源。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
10、本實用新型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通過氣動控制器控制氣缸的活動端伸長或收縮,使得蓋板沿槽鋼移動,使得蓋板打開或關閉,能夠減少人為操作,保證人員安全,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1.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氣缸(1)、工字鋼(4)、槽鋼(5)、固定板(6)和蓋板(7),兩個所述工字鋼(4)的前端通過第一錨桿(2)連接,兩個所述工字鋼(4)的后端通過第二錨桿(3)連接,兩個所述工字鋼(4)的頂部均焊接有槽鋼(5),所述槽鋼(5)的上壁體的頂部焊接有固定板(6),所述槽鋼(5)的上壁體的底部滑動連接有蓋板(7),所述氣缸(1)的固定端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錨桿(2)上,所述氣缸(1)的活動端與所述蓋板(7)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蓋板(7)緊密貼合在溜煤眼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1)的固定端固定連接有u型固定架(10),所述u型固定架(10)上設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錨桿(2)貫穿所述通孔并與所述u型固定架(10)焊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錨桿(2)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螺母(8)與所述工字鋼(4)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錨桿(3)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所述螺母(8)與所述工字鋼(4)連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錨桿(2)的中部焊接有支撐桿(9),所述支撐桿(9)的另一端通過兩個螺母(8)連接在所述工字鋼(4)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1)的活動端固定連接有支柱,所述支柱豎直設置,所述支柱的一端與所述蓋板(7)的底部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動溜煤眼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1)電連接有氣動控制器和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