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氧傳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氧傳感器,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快速進入發(fā)動機閉環(huán)控制的摩托車氧傳感器。
背景技術:
氧傳感器是發(fā)動機管理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用于檢測尾氣中的氧氣的濃度,從而實現(xiàn)閉環(huán)控制。隨著人們對摩托車排放的要求的提高,我國出臺了許多政策性和法規(guī)性文件限制摩托車的污染物排放的標準,摩托車用氧傳感器成為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傳統(tǒng)的汽車氧傳感器的一種包括平板式敏感元件,其為薄片式陶瓷元件。平板式敏感元件氧傳感器其特點是將加熱元件和敏感元件集成在一塊薄平板上,其主要通過排氣的熱量傳導和加熱元件的熱量傳導達到快速升溫的目的。由于敏感元件體積較小,加熱元件與陶瓷元件緊密貼合在一體,敏感元件和加熱元件的基體材料不同,在升溫過程中存在較大的熱應力,在面臨排氣不均勻和快速升溫的情況下,敏感元件易于損壞。傳統(tǒng)的汽車氧傳感器的另一種雖然包括中空的管狀敏感元件,但是由于其結構復雜,體積龐大,不適合于摩托車使用。摩托車多數(shù)是單缸或者雙缸內燃機,其特點是排氣氣氛間歇式、沖擊式,而且摩托車排氣管直徑較細并且完全外露。摩托車氧傳感器的技術難度較大,現(xiàn)有技術還沒有合適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出現(xiàn)。因此,現(xiàn)有技術存在缺陷,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發(fā)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摩托車氧傳感器,使該氧傳感器能使用于摩托車,并且該氧傳感器能夠快速進入摩托車發(fā)動機的閉環(huán)控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摩托車氧傳感器,包括氧敏感元件,其中,還包括加熱元件、保護罩和基座;所述氧敏感元件為中空的管狀,所述氧敏感元件以套管的方式均勻包覆在所述加熱元件四周,所述加熱元件與氧敏感元件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加熱元件與高溫導線連接;所述保護罩和基座焊接為一體,所述氧敏感元件和基座之間設置壓緊墊片和壓緊彈簧。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中,所述保護罩包括內層護罩和外層護罩。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中,所述氧敏感元件為陶瓷氧敏感元件。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中,所述加熱元件與高溫導線通過連接部件連接。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中,所述高溫導線和連接部件的連接處,以及所述高溫導線的裸露部分設置絕緣陶瓷;所述絕緣陶瓷通過外殼壓緊定位,所述外殼與基座封焊成一體。[0017]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中,所述外殼的尾部設置絕緣防水部件,所述絕緣防水部件和外殼通過鎖口方式進行壓緊密封。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中,所述基座外壁的螺紋采用Mlhl. 25的連接螺紋。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中,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縱向伸入排氣管的長度大于等于15mm同時小于等于25mm。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中,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縱向裸露出排氣管的長度大于等于20mm同時小于等于35mm。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中,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的縱向長度為小于60mm。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摩托車氧傳感器,采用管狀的氧敏感元件,將氧敏感元件套設在加熱元件四周,所述氧敏感元件套和加熱元件之間留有空隙;所述氧敏感元件在被加熱的過程中,其在各個方向上所承受的熱量一致,其自身內部不會產生過多的附加熱應力,加熱速度快,使摩托車氧傳感器能夠快速的進入發(fā)動機的閉環(huán)控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氧傳感器例示的總體結構組成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氧傳感器傳尺寸特征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氧傳感器的橫向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摩托車氧傳感器,其從外到內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內層護罩1和外層護罩2組成的保護罩,所述保護罩可以通過激光焊接的方式與基座3焊接成一體。所述保護罩的雙層結構以便于同時滿足外觀美觀和焊接強度要求。所述保護罩可以采用耐高溫耐腐蝕的不銹鋼材料制成,其雙層結構,有助于提高摩托車氧傳感器的抗污染及抗沖擊能力, 從而提高摩托車氧傳感器的壽命。所述基座3為傳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的支撐基礎,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通過所述基座上3外壁的螺紋尺寸為M12X 1. 25,與摩托車排氣管的內壁相連。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還包括氧敏感元件4和加熱元件5,所述氧敏感元件4為中空的管狀,以所述加熱元件5為中心,所述氧敏感元件4環(huán)繞在所述加熱元件5外環(huán),如圖 3所示。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的加熱元件5,使其能夠更快的進入工作狀態(tài)。所述加熱元件5與氧敏感元件4之間具有一定的小間隙,該間隙能夠保證所述加熱元件5與氧敏感元件4之間不產生附加熱應力。所述氧敏感元件4以套管的方式均勻包覆在所述加熱元件5四周,所述氧敏感元件4在被加熱的過程中,其在各個方向上所承受的熱量一致,因此其自身內部不會產生過多的附加熱應力,有利于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的長期可靠穩(wěn)定的使用。所述氧敏感元件4可以為陶瓷氧敏感元件,其通過加熱元件5進行中心輻射式非接觸加熱,在面臨陶瓷冷熱膨脹、排氣管冷凝水的沖擊時,具有更高的強度。所述加熱元件5與高溫導線12通過連接部件10連接,所述高溫導線12連接電源為所述加熱元件5供電,使所述加熱元件5加熱。所述高溫導線12和連接部件10的連接處,以及所述高溫導線12的裸露部分可以設置絕緣陶瓷8,所述絕緣陶瓷8將高溫導線12 相互隔離,并通過外殼9壓緊定位。在保持壓緊狀態(tài)下,所述外殼9與基座3封焊成一體。所述外殼9和基座3可以采用激光焊接為一體,進一步的可以在所述外殼9的尾部設置絕緣防水部件11,所述絕緣防水部件11緊壓所述外殼9的尾部。所述絕緣陶瓷8和絕緣防水部件11能夠確保加熱元件5可靠有效工作。所述外殼9與絕緣防水部件11通過鎖口方式進行壓緊密封,能夠達到較高的防水要求,能夠更好的適應高濕度環(huán)境及存在積水路面行駛。所述氧敏感元件4和基座3之間設置壓緊墊片6和壓緊彈簧7,所述壓緊墊片6和壓緊彈簧7通過鉚壓等方式壓緊密封在所述基座3的內部。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為了滿足足夠的擰緊強度,螺紋尺寸盡可能的減小,以便于適應摩托車相對較小的排氣管,對尺寸做了限制,具體包括所述基座3外壁螺紋的尺寸D1, 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縱向伸入排氣管的長度L2,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縱向裸露出排氣管的長度L3,如圖2所示。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的縱向長度為Li。本實用新型所述基座3外壁螺紋的尺寸Dl應該滿足的條件為M10X1. 25 彡 Dl 彡 M14X1. 25,優(yōu)先選擇Dl = M12X 1. 25。所述基座3外壁采用M12 X 1.25的連接螺紋,其既能夠滿足足夠的擰緊強度要求, 又能夠降低排氣阻力。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縱向伸入排氣管的長度L2應該滿足的條件為15mm ^ L2 ^ 25mm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縱向伸入排氣管的長度L2,能夠盡可能的減少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可能增加的排氣阻力。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縱向裸露出排氣管的長度L3應盡可能的小,同時應具有美觀特征,應滿足的尺寸條件為20mm 彡 L3 彡 35mm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的縱向長度為Ll優(yōu)選的為小于60毫米,更適合于摩托車排氣管的使用,使摩托車氧傳感器具有小型化、美觀的特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管式的氧敏感元件在加熱元件的熱量輻射下達到快速升溫的目的,使摩托車的發(fā)動機管理系統(tǒng)進入閉環(huán)控制;所述氧敏感元件和加熱元件分離,主要通過熱輻射四周均勻發(fā)熱,具有耐溫度沖擊,提高氧敏感元件及摩托車氧傳感器的可靠性和壽命。應當理解的是,上述針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表述較為詳細,并不能因此而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氧傳感器,包括氧敏感元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熱元件、保護罩和基座;所述氧敏感元件為中空的管狀,所述氧敏感元件以套管的方式均勻包覆在所述加熱元件四周,所述加熱元件與氧敏感元件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加熱元件與高溫導線連接;所述保護罩和基座焊接為一體,所述氧敏感元件和基座之間設置壓緊墊片和壓緊彈O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罩包括內層護罩和外層護罩。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敏感元件為陶瓷氧敏感元件。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元件與高溫導線通過連接部件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導線和連接部件的連接處,以及所述高溫導線的裸露部分設置絕緣陶瓷;所述絕緣陶瓷通過外殼壓緊定位,所述外殼與基座封焊成一體。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尾部設置絕緣防水部件,所述絕緣防水部件和外殼通過鎖口方式進行壓緊密封。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外壁的螺紋采用 Ml2x1. 25的連接螺紋。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縱向伸入排氣管的長度大于等于15mm同時小于等于25mm。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縱向裸露出排氣管的長度大于等于20mm同時小于等于35mm。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車氧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車氧傳感器的縱向長度為小于6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氧傳感器,包括氧敏感元件,還包括加熱元件、保護罩和基座;所述氧敏感元件為中空的管狀,所述氧敏感元件以套管的方式均勻包覆在所述加熱元件四周,所述加熱元件與氧敏感元件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加熱元件與高溫導線連接;所述保護罩和基座焊接為一體,所述氧敏感元件和基座之間設置壓緊墊片和壓緊彈簧。本實用新型所述氧敏感元件在被加熱的過程中,其在各個方向上所承受的熱量一致,其自身內部不會產生過多的附加熱應力,加熱速度快,使摩托車氧傳感器能夠快速的進入發(fā)動機的閉環(huán)控制。
文檔編號G01N27/409GK202041500SQ20112002537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月26日
發(fā)明者馮濤, 吳俊福, 趙旭東 申請人:北京埃爾貝勒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