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打一炮免费视频,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97视频久久久,日本japanese护士色高清,五月婷婷丁香,日韩精品一级无码毛片免费,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网红剧情演绎

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935423閱讀:46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航天微波有源產(chǎn)品設計制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主 要應用于中繼用戶終端和中繼數(shù)傳系統(tǒng)中、能將將X頻段的調(diào)制信號上變 頻至星間數(shù)據(jù)傳輸?shù)腒a頻段的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
背景技術
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主要功能是將輸入的X頻段(屬于微波,頻率 范圍為7. 4 ~ 8. 6GHz )信號上變頻器到Ka頻段(星間數(shù)據(jù)中繼傳輸頻段為 25~26.5GHz),并放大到 一定電平后進行輸出。目前,國內(nèi)只有中國空 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間微波技術研究所進行研制,其余單位沒有相關 研制記錄與報道。國外從公開渠道了解有三家公司具有研制記錄和成品, 分別為日本NTS公司,歐洲THalesAlenia公司和Astr ium公司。
Ka頻段上變頻器主要由射頻鏈路、本振鏈路和二次電源組成。NTS公 司的Ka頻段上變頻器中的放大器全部采用薩IC寬帶放大芯片,并采用二 極管或MMIC芯片基波混頻方式實現(xiàn)變頻。同時,為了實現(xiàn)良好的帶外抑 制特性,在輸出端設計了一個Ka頻段腔體濾波器。而本振鏈路采用取樣 鎖相三環(huán)本振源產(chǎn)生一個較低頻率的本振信號,然后通過倍頻放大得到所 需的高頻率本振源。二次電源選用成品DC/DC轉(zhuǎn)換模塊,只進行外圍電路設計。
THalesAlenia和Astrium公司的同類產(chǎn)品中放大器也是全部選用 醒IC寬帶放大芯片實現(xiàn),并選用MMIC基波混頻芯片實現(xiàn)變頻功能。類似 的,本振鏈路釆用取樣鎖相混頻本振源產(chǎn)生一個較低頻率的本振信號,再 通過倍頻放大得到所需的高頻率本振源。
無論是NTS公司還是THalesAlenia公司,或者Astrium公司都采用
4基波混頻方式實現(xiàn)變頻功能。這種方案的缺點就是需要高頻率本振源,本 振鏈路實現(xiàn)復雜。復雜的本振鏈路必然帶來整機功耗增大,同時由于大量
使用寬帶MMIC放大芯片,并且級間匹配也選用的是衰減器,增加了放大
器的數(shù)量,使其效率較低,也增大了整機功耗,最終產(chǎn)品功耗約為13W。
綜上,目前國外所設計的Ka頻段上變頻器整機電路復雜,功耗較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
供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其整機電路簡單且體積小,在保持 性能指標的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整機功耗,達到對現(xiàn)有Ka頻段上變頻器 的整機方案進行優(yōu)化的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低功耗星用 Ka頻段上變頻器,由射頻鏈路、本振鏈路以及提供二次電壓和遙測信號并 響應遙控指令的二次電源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頻鏈路所輸入的X頻 段中頻輸入信號依次經(jīng)X頻段微帶隔離器一、X頻段放大器、溫補電調(diào)衰 減器和增益步進電調(diào)衰減器后與本振鏈路輸出的X頻段點頻本振信號通過 二次諧波混頻器進行混頻后輸出,二次諧波混頻器所輸出信號依次經(jīng)微帶 濾波器、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波導隔離器和機 械濾波器后輸出Ka頻段射頻信號,所述溫補電調(diào)衰減器與溫補衰減偏置 電路相接,所述增益步進電調(diào)衰減器與步進衰減控制電路相接。
所述本振鏈路包括參考信號倍頻放大電路、DR0振蕩電路、分別與參 考信號倍頻放大電路和DRO振蕩電路相接的鎖相環(huán)電路以及對DRO振蕩電
路所輸出本振信號進行放大處理的本振放大器。
所述微帶濾波器和第 一 級Ka頻段放大器之間以及第 一 級Ka頻段放大
器和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之間均接有Ka頻段微帶隔離器。
所述二次諧波混頻器由梁式引線二極管對管及所述梁式引線二極管 對管的匹配電路組成。所述梁式引線二極管為梁式引線二極管MA4E2039。 所述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和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均為MMIC低噪聲 放大器;所述X頻段放大器為場效應管放大器。 所述畫IC低噪聲放大器為芯片C簡69。 所述場效應管放大器為場效應管FLK027WG。
所述射頻鏈路的射頻輸入接口為SMA-K型接口且其射頻輸出接口為 SMA-K型或SMA-K2. 9型接口 ;本振鏈路的參考信號輸入接口為SMA-K接口 ; 所述二次電源與星上一次電源的接口為J36A-26ZJ接口 。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1、整機電路簡單且體積 ??;2、功耗低,本實用新型的功耗最大值僅為6. 4W,而國外同類產(chǎn)品的 功耗約為13W,因而在保持性能指標的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整機功耗,達 到對現(xiàn)有Ka頻段上變頻器整機方案進行優(yōu)化的目的;3、 Ka頻段放大器采 用的是性能穩(wěn)定、可靠的寬帶畫IC低噪聲放大器芯片,在X頻段使用成 熟的場效應管放大器,通過優(yōu)化設計X頻段放大器的帶內(nèi)響應及帶外特性, 使整機具有良好帶內(nèi)響應的同時,也使得帶外增益得到有效抑制,另外, 為了保證最終輸出射頻"頻段信號帶外有效的諧雜波抑制,射頻輸出輸 出端設置有機械式濾波器;4、本振鏈路方案簡潔,體積小、功耗小且易 于實現(xiàn),性能穩(wěn)定可靠,其采用X頻段取樣鎖相DRO直接實現(xiàn)所需的本振 信號;另外,本振鏈路中的本振放大器選用與射頻鏈路中X頻段放大器相 同的設計,因而降低了設計難度和設計風險;5、 二次電源使用自研星載 專用DC/DC變換器,將星上一次母線電壓轉(zhuǎn)換為本產(chǎn)品所需的各種二次電 壓,響應開關機指令并提供開關機狀態(tài)遙測;6、整機方案簡潔,易于實 現(xiàn);7、體積、重量及主要電性能指標與國外同類產(chǎn)品相當;8、級間使用 微帶隔離器改善駐波,實現(xiàn)了良好匹配,并且整個級間匹配未使用衰減器, 這樣的設計減少了放大器使用,降低了整機功耗;9、本振鏈路輸出到混 頻器之間通過位于設備外部的電纜相連,保證了射頻鏈路和本振鏈路可以 分別進行獨立調(diào)試和檢測。綜上,本實用新型將x頻段的調(diào)制信號上變頻至星間數(shù)據(jù)傳輸?shù)?頻段,并且選擇諧波混頻方式降低本振頻率,簡化 了本振鏈路,同時提供一定增益和輸出功率,主要應用于中繼用戶終端和 中繼數(shù)傳系統(tǒng),在星間中繼數(shù)據(jù)傳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射頻鏈路和本振鏈路的原理框圖。
附圖標記說明
l一射頻鏈路; 2—本振鏈路; 4一X頻段微帶隔離器一;
5—X頻段放大器; 6 —溫補電調(diào)衰減器; 7—增益步進電調(diào)衰減器;
8—二次諧波混頻器;9一微帶濾波器; 10 — Ka頻段微帶隔離器
12 — Ka頻段微帶隔離
器二 ;
15—參考信號倍頻放大
13 —第二級Ka頻段放大
器;
16-機械濾波器;
ll一第一級Ka頻段放 大器;
14—波導隔離器;
17—鎖相環(huán)電路;
20 —溫補衰減偏置電
路;
18—DR0振蕩電路;
21 —步進衰減控制電
路;
19一本振放大器;
22—X頻段微帶隔離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射頻鏈路1、本振鏈路2以及提供二次電壓 和遙測信號并響應遙控指令的二次電源組成。其中,所述射頻鏈路l所輸 入的X頻段中頻輸入信號依次經(jīng)X頻段微帶隔離器一 4、 X頻段放大器5、 溫補電調(diào)衰減器6和增益步進電調(diào)衰減器7后與本振鏈路2輸出的X頻段 點頻本振信號通過二次諧波混頻器8進行混頻后輸出,二次諧波混頻器8 所輸出信號依次經(jīng)微帶濾波器9、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ll、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13、波導隔離器三14和機械濾波器16后輸出Ka頻段射頻信號, 所述溫補電調(diào)衰減器6與溫補衰減偏置電路20相接,所述增益步進電調(diào) 衰減器7與步進衰減控制電路21。本實施例中,射頻鏈路1所輸入的X 頻段中頻輸入信號為300MHz帶寬的X頻段中頻輸入信號。另外,所述微 帶濾波器9和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11之間以及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11 和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13之間均接有Ka頻段微帶隔離器,具體是微 帶濾波器9和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11之間接有Ka頻段微帶隔離器一 10, 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11和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13之間接有Ka頻段微 帶隔離器二 12。實踐中,可以根據(jù)需要在機械濾波器16后安裝一個波導 同軸轉(zhuǎn)換器。所述本振鏈路2包括參考信號倍頻放大電路15、 DRO振蕩(微 波介質(zhì)諧振器振蕩器)電路18、分別與參考信號倍頻放大電路15和DRO 振蕩電路18相接的鎖相環(huán)電路17以及對DRO振蕩電路18所輸出本振信 號進行放大處理的本振放大器19,另外,還包括X頻段微帶隔離器二22。 所述射頻鏈路l的射頻輸入接口為SMA-K型接口且其射頻輸出接口為 SMA-K型或SMA-K2. 9型接口;本振鏈路2的參考信號輸入接口為SMA-K 接口;所述二次電源與星上一次電源的接口為J36A-26ZJ接口。而輸出本 振信號的DRO振蕩電路18與本振放大器19之間,在機殼外部用半剛性射 頻電纜連接。
所述二次電源使用星載專用DC/DC變換器,將星上一次母線電壓轉(zhuǎn)換 為本產(chǎn)品所需的各種二次電壓,響應開關機指令并提供開關機狀態(tài)遙測。 具體是所述二次電源主要是為射頻鏈路1和本振鏈路2中的各用電單元 提供二次電壓,同時,為步進衰減控制電路21提供遙控指令信號且接收 步進衰減控制電路21傳送的遙測指令信號并作出響應。
本實施例中,所述二次諧波混頻器8由梁式引線二極管對管及所述梁 式引線二極管對管的匹配電路組成,并且所述梁式引線二極管為梁式引線 二極管MA4E2039。所述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11和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 13均為MMIC (砷化鎵單片微波集成電路)低噪聲放大器;所述X頻段放大器5為場效應管放大器。并且,所述薩IC低噪聲放大器為芯片CHA2069, 所述場效應管放大器為場效應管FLK027WG。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
以及等效結(jié)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由射頻鏈路(1)、本振鏈路(2)以及提供二次電壓和遙測信號并響應遙控指令的二次電源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頻鏈路(1)所輸入的X頻段中頻輸入信號依次經(jīng)X頻段微帶隔離器一(4)、X頻段放大器(5)、溫補電調(diào)衰減器(6)和增益步進電調(diào)衰減器(7)后與本振鏈路(2)輸出的X頻段點頻本振信號通過二次諧波混頻器(8)進行混頻后輸出,二次諧波混頻器(8)所輸出信號依次經(jīng)微帶濾波器(9)、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11)、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13)、波導隔離器(14)和機械濾波器(16)后輸出Ka頻段射頻信號,所述溫補電調(diào)衰減器(6)與溫補衰減偏置電路(20)相接,所述增益步進電調(diào)衰減器(7)與步進衰減控制電路(21)相接。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本振鏈路(2)包括參考信號倍頻放大電路(15) 、 DR0振蕩電 路(18)、分別與參考信號倍頻放大電路(15)和DR0振蕩電路(l8)相 接的鎖相環(huán)電路(17)以及對DRO振蕩電路(18)所輸出本振信號進行放 大處理的本振放大器(19)。
3.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微帶濾波器(9 )和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11)之間以及 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11)和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13 )之間均接有Ka 頻段微帶隔離器
4.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諧波混頻器(8)由梁式引線二極管對管及所述梁式 引線二極管對管的匹配電路組成。
5. 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梁式引線二極管為梁式引線二極管MA4E2039。
6.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11)和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13 )均為薩IC低噪聲放大器;所述X頻段放大器(5)為場效應管放大器。
7. 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匿IC低噪聲放大器為芯片CHA2069。
8. 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場效應管放大器為場效應管FLK027WG。
9.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射頻鏈路(1)的射頻輸入接口為SMA-K型接口且其射頻 輸出接口為SMA-K型或SMA-K2. 9型接口;本振鏈路(2)的參考信號輸入 接口為SMA-K接口;所述二次電源與星上一次電源的接口為J36A-26ZJ接 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低功耗星用Ka頻段上變頻器,由射頻鏈路、本振鏈路及二次電源組成,射頻鏈路所輸入的X頻段中頻輸入信號依次經(jīng)X頻段微帶隔離器一、X頻段放大器、溫補電調(diào)衰減器和增益步進電調(diào)衰減器后與本振鏈路輸出的X頻段點頻本振信號通過二次諧波混頻器進行混頻后輸出,二次諧波混頻器所輸出信號依次經(jīng)微帶濾波器、第一級Ka頻段放大器、第二級Ka頻段放大器、波導隔離器和機械濾波器后輸出Ka頻段射頻信號,溫補電調(diào)衰減器與溫補衰減偏置電路相接,增益步進電調(diào)衰減器與步進衰減控制電路相接。本實用新型整機電路簡單且體積小,在保持性能指標的同時,能有效降低整機功耗,達到對現(xiàn)有Ka頻段上變頻器整機方案進行優(yōu)化的目的。
文檔編號H04B7/185GK201345652SQ200820222700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劉永峰, 孫樹風, 張睿奇, 彬 李, 梁軍利, 宇 辛, 鄭丕濤, 尚 馬 申請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〇四研究所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