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醫(yī)療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1、血管成形術(shù)球囊能夠應用于打開動脈壁中的鈣化病灶,是動脈狹窄血運重建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血管擴張時會導致血管壁的損傷,從而引發(fā)血栓形成和生長因子的釋放,這將導致再狹窄的產(chǎn)生或之后擴張血管的重新閉合。
2、目前,新出現(xiàn)的治療方式為自然血管支架,即帶光敏化合物或藥物的球囊擴張導管,與傳統(tǒng)藥物球囊不同的是,這種類別的球囊擴張導管的球囊部分可以散射可見光,使光敏化合物被激發(fā),從而誘導血管壁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快速結(jié)合,原位形成支架,實現(xiàn)血管的愈合與修復。但是在這種治療方案中,光敏化合物只能誘導血管壁中相鄰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交聯(lián),形成的原位支架纖維結(jié)構(gòu)疏松,影響血管成形術(shù)的效果。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zhí)峁┮环N將不相鄰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交聯(lián)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
2、本申請?zhí)峁┑挠糜谛纬稍谎苤Ъ艿妮d藥裝置,包括介入器械以及覆著于所述介入器械表面的藥物涂層;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包括光活性交聯(lián)劑和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所述光活性交聯(lián)劑與所述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的質(zhì)量比為0.5~2.5:1;
3、所述光活性交聯(lián)劑選自萘酰亞胺衍生物、玫瑰紅、核黃素磷酸鹽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為1000~20000,所包含的氨基酸基團對應酪氨酸、色氨酸、組氨酸、賴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中的至少一種。
4、以下還提供了若干可選方式,但并不作為對上述總體方案的額外限定,僅僅是進一步的增補或優(yōu)選,在沒有技術(shù)或邏輯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選方式可單獨針對上述總體方案進行組合,還可以是多個可選方式之間進行組合。
5、可選的,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還包括藥物試劑,所述藥物試劑為雷帕霉素、西羅莫司、依維莫司、佐他莫司、42-(二甲基亞膦酰)雷帕霉素、地磷莫司、比奧莫司、烏米莫司、他克莫司、紫杉醇、普羅他賽、多西他賽中的至少一種。
6、可選的,所述藥物試劑和所述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的質(zhì)量比為1~3.5:1。
7、可選的,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還包括載體,所述載體選自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聚山梨酯、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鎂、尿素、丁酰檸檬酸三正己酯、碘普羅胺、乙基纖維素、羥苯甲酯、羥苯乙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硬脂酸甘油酯、焦碳酸二乙酯、二硬脂?;字R掖及?聚乙二醇、膽固醇、磷脂、聚丙交酯、聚乙交酯、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聚原酸酯、聚酸酐、聚氨基酸、聚羥基丁酸、聚縮醛、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己內(nèi)酯、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聚亞烷基聚合物、聚碳酸烷基酯、明膠、膠原蛋白、海藻酸、甲殼素、殼聚糖、右旋糖酐、透明質(zhì)酸、蟲膠、果膠中的至少一種。
8、可選的,所述藥物試劑和所述載體的質(zhì)量比為0.5~2:1。
9、可選的,按照重量份,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包括:
10、
11、其中,所述氨基酸基團對應酪氨酸或賴氨酸;所述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為2000~8000。
12、可選的,按照重量份,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包括:
13、
14、其中,所述氨基酸基團對應酪氨酸或賴氨酸;所述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為4000。
15、可選的,按照重量份,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包括:
16、
17、可選的,所述介入器械包括球囊體,所述球囊體內(nèi)部固定有導光元件;或可供導光元件穿入,所述導光元件用于提供波長400~520nm的可見光。
18、本申請?zhí)峁┧鲚d藥裝置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9、提供介入器械,所述介入器械包括球囊體,所述球囊體具有適于介入輸送的收縮狀態(tài)以及相對的充漲狀態(tài);在充漲狀態(tài)下的球囊體表面噴涂第一藥液并進行干燥,得到預制品,所述第一藥液通過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光活性交聯(lián)劑以及第一分散劑配制而成;
20、在所述預制品的表面噴涂第二藥液并進行干燥,得到所述載藥裝置,所述第二藥液通過載體、藥物試劑以及第二分散劑配制而成。
21、可選的,所述第一分散劑和所述第二分散劑各自獨立的選自水、甲醇、乙醇、甲酸、乙酸、乙腈、異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環(huán)己烷、二氯甲烷、乙酸甲酯、乙酸丁酯、四氯化碳、丁酮、正己烷、正戊烷、正庚烷中的至少一種。
22、可選的,所述第一藥液噴涂量以所述光活性交聯(lián)劑計算為1~10μg/mm2;所述第二藥液噴涂量以所述藥物試劑計算為1~10μg/mm2。
23、可選的,第一分散劑為水,第一藥液噴涂量以所述光活性交聯(lián)劑計算為2~5μg/mm2;第二分散劑為正庚烷,所述第二藥液噴涂量以所述藥物試劑計算為2~5μg/mm2。
24、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申請公開的用于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加入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后,光激活后兩端的氨基酸殘基可與血管壁上不相鄰的蛋白發(fā)生交聯(lián),相當于在不相鄰的蛋白之間架起了“橋梁”,形成具有更致密纖維的自然血管支架,大大提高血管成形術(shù)的效果。
1.用于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介入器械以及覆著于所述介入器械表面的藥物涂層;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包括光活性交聯(lián)劑和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所述光活性交聯(lián)劑與所述氨基酸化的聚乙二醇的質(zhì)量比為0.5~2.5:1;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還包括藥物試劑,所述藥物試劑為雷帕霉素、西羅莫司、依維莫司、佐他莫司、42-(二甲基亞膦酰)雷帕霉素、地磷莫司、比奧莫司、烏米莫司、他克莫司、紫杉醇、普羅他賽、多西他賽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還包括載體,所述載體選自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聚山梨酯、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鎂、尿素、丁酰檸檬酸三正己酯、碘普羅胺、乙基纖維素、羥苯甲酯、羥苯乙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硬脂酸甘油酯、焦碳酸二乙酯、二硬脂?;字R掖及?聚乙二醇、膽固醇、磷脂、聚丙交酯、聚乙交酯、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聚原酸酯、聚酸酐、聚氨基酸、聚羥基丁酸、聚縮醛、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己內(nèi)酯、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聚亞烷基聚合物、聚碳酸烷基酯、明膠、膠原蛋白、海藻酸、甲殼素、殼聚糖、右旋糖酐、透明質(zhì)酸、蟲膠、果膠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藥物試劑和所述載體的質(zhì)量比為0.5~2:1。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包括: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包括: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所述藥物涂層的原料包括: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原位血管支架的載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器械包括球囊體,所述球囊體內(nèi)部固定有導光元件;或可供導光元件穿入,所述導光元件用于提供波長400~520nm的可見光。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7任一項所述的載藥裝置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載藥裝置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劑和所述第二分散劑各自獨立的選自水、甲醇、乙醇、甲酸、乙酸、乙腈、異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環(huán)己烷、二氯甲烷、乙酸甲酯、乙酸丁酯、四氯化碳、丁酮、正己烷、正戊烷、正庚烷中的至少一種;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載藥裝置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分散劑為水,第一藥液噴涂量以所述光活性交聯(lián)劑計算為2~5μg/mm2;第二分散劑為正庚烷,所述第二藥液噴涂量以所述藥物試劑計算為2~5μg/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