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打一炮免费视频,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97视频久久久,日本japanese护士色高清,五月婷婷丁香,日韩精品一级无码毛片免费,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网红剧情演绎

鎖眼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56790閱讀:25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鎖眼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沿著縫制對象物的鈕孔形狀實施鎖眼縫的鎖眼縫紉機。
背景技術
以往,在縫制對象物上形成具有寬度狹小的直線狀孔部和與直線狀孔部一端連接的大致圓狀孔部的圓頭孔等鈕孔,同時在該鈕孔形成前或形成后沿著所述鈕孔的形狀,由鎖眼縫紉機來實施鎖眼線跡的縫紉。實施該鎖眼線跡縫紉的鎖眼縫紉機具有在承載著縫制對象物的狀態(tài)下、沿著所述縫制對象物的鈕孔形狀移動的送料臺;設置在縫紉機機框的機殼部上的針桿;設置在該針桿下端部的縫針;使所述針桿上下運動的針桿上下運動機構;每進行1針縫紉使縫針的落針點左右擺動1次的針擺機構;以及與該針擺對應地使設于底板部的彎針動作的彎針驅動機構。
并且,如日本專利特許公開2001年第321589號公報所示,該縫紉機還具有按壓所述送料臺上的縫制對象物的一對壓腳;以及通過下刀刃構件與上刀刃構件的互動將從鎖眼線跡伸出的縫線切斷的切線裝置。所述壓腳隔著由所述縫針形成鎖眼線跡的位置分別設置在一側和另一側,所述下刀刃構件設置在送料臺的所述一側。
一對壓腳相對于承載著縫制對象物的送料臺下降,在所述一側和所述另一側按壓縫制對象物。然后,通過送料裝置對所述送料臺施加沿著鈕孔切入形狀的送進驅動,同時與所述針桿上下運動機構使針桿產生的上下運動以及所述針擺機構產生的針擺動作相配合,所述彎針驅動機構使彎針產生動作,在縫制對象物上沿著鈕孔形成鎖眼線跡。這樣,當鎖眼線跡縫紉結束時,所述一對壓腳上升而從縫制對象物上離開,然后,通過設置在送料臺內部的切線裝置同時將底線和芯線切斷。
在該切線裝置中,切線時,在驅動缸體進入后,通過連桿曲柄及連接連桿使上刀刃構件(上切刀)與下刀刃構件(下切刀)幾乎同時地朝相互接近的方向轉動。通過該轉動,在所述鎖眼縫的縫制結束位置附近,上刀刃構件的刃部與下刀刃構件的刃部相遇,同時將從所述縫制結束位置伸出的底線和芯線切斷。
采用上述構成,承載在送料臺上的縫制對象物在完成形成鎖眼線跡動作之前被下降的壓腳按壓著。但是,在其后利用切線裝置進行切線動作時,壓腳為了避免與切線裝置發(fā)生干擾而上升進而從縫制對象物上離開,故切線時可能引起縫制對象物錯位。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可靠地防止切線時縫制對象物錯位的鎖眼縫紉機。
本發(fā)明的鎖眼縫紉機,包括在承載著縫制對象物的狀態(tài)下、沿著所述縫制對象物的鈕孔形狀移動的送料臺;隔著該送料臺上承載的所述縫制對象物上的鎖眼線跡形成位置分別設置在一側和另一側、按壓所述送料臺上的所述縫制對象物的一對壓腳;以及在所述送料臺的所述一側設置有下刀刃構件、通過該下刀刃構件與上刀刃構件的互動將從所述鎖眼線跡伸出的縫線切斷的切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料臺的所述一側設置有切線時可按壓所述送料臺上的所述縫制對象物的輔助壓腳。
采用本發(fā)明,由于切線時利用所述輔助壓腳按壓縫制對象物,因此可防止切線時縫制對象物錯位。通過將所述輔助壓腳設置在送料臺的一側,從而即使是在縫制對象物的端部形成鎖眼線跡的場合,切線時也能利用所述輔助壓腳可靠地按壓縫制對象物。當在縫制對象物的端部形成鎖眼線跡時,由于縫制對象物承載在送料臺的一側,故若將輔助壓腳設置在送料臺的另一側,則不能按壓縫制對象物。


圖1為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圓頭鎖眼縫紉機的外觀立體圖。
圖2為表示圓頭鎖眼縫紉機的控制系統(tǒng)構成的方框圖。
圖3為送料臺的俯視圖。
圖4為送料臺附近部分的右視圖。
圖5表示切線作動機構的詳細構造的俯視圖。
圖6為輔助壓腳、上刀刃構件及下刀刃構件的附近部分的放大俯視圖。
圖7為沿圖6的7-7線的縱剖視圖。
圖8為切線裝置進行切線動作時的、與圖5相當?shù)膱D。
圖9為表示控制裝置的控制內容的時間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

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本實施例是將本發(fā)明應用在例如在牛仔布(細斜紋布)等縫制對象物CL(加工布、參照圖7)上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參照圖6)的圓頭鎖眼縫紉機上的例子。
如圖1所示,圓頭鎖眼縫紉機1具有上方開放的大致呈矩形箱狀的機座2、嵌入狀地承載在該機座2內的底板部3、立設于該底板部3的后方部的柱部4、以及從該柱部4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機殼部5等,且該圓頭鎖眼縫紉機1承載固定在縫紉機臺板T上。
在縫紉機臺板T上設置有后述的作為驅動源的縫紉機電機110(參照圖2)、作為輸入機構的包含鍵操作部131的操作面板111、腳踏式的壓腳開關138、啟動開關112以及控制裝置116等。
在機殼部5的前端下部,可上下運動地設置具有縫針(未圖示)的針桿(未圖示)。雖省略了詳細圖示及說明,但通過將縫紉機電機110驅動的主軸旋轉傳遞給凸輪機構,所述針桿以規(guī)定幅度左右擺動同時進行上下驅動。此時,主軸每旋轉2圈,所述針桿在左側擺動位置和右側擺動位置上擺動1次,且所述縫針分別在各位置上刺穿縫制對象物CL。
在底板部3內,與所述針桿相對地設置具有兩根彎針(未圖示)的彎針座(未圖示)。該兩根彎針通過未圖示的凸輪機構,跟隨所述主軸的旋轉與所述針桿的上下運動連動地進行驅動。所述針桿和彎針座通過設置在底板部3內的由θ方向驅動電機119(參照圖2)及齒輪機構構成的轉動機構(未圖示)分別在水平面上繞垂直軸進行一體轉動。所述縫針及彎針構成了在承載在后述送料臺7上的縫制對象物CL上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的線跡形成機構。
在底板部3上,在所述彎針座后方側的位置上可裝卸地安裝著形成圓頭孔用的切刀(未圖示)。雖省略圖示,但在縫紉機的柱部4內設置有可轉動的錘子本體,在該錘子本體的前端部安裝著可裝卸的錘子。所述錘子本體通過設于柱部4內的由氣缸等構成的錘子驅動機構117(參照圖2)進行轉動,所述錘子從上方與所述切刀抵觸,由此在縫制對象物CL上形成圓頭孔。在圓頭鎖眼縫紉機中,所述線跡形成機構、所述切刀、所述錘子等是眾所周知的結構,故省略詳細的說明,若需要的話,可參照例如日本專利特許公開平成9年第225166號公報。
在底板部3的上面部設置有整體呈薄形的矩形箱狀的送料臺7。在底板部3內設置有通過X方向送料電機126(參照圖2)的驅動使該送料臺7在X方向(左右方向)上進行送料移動的X方向移動機構(未圖示)、以及通過Y方向送料電機127(參照圖2)的驅動使該送料臺7在Y方向(前后方向)上進行送料移動的Y方向移動機構(未圖示)。這些移動機構使承載著縫制對象物CL的送料臺7與縫制對象物CL一起進行送料移動。送料臺7、X方向移動機構和Y方向移動機構構成了輸送縫制對象物CL用的送料裝置128(參照圖2)。
在該送料臺7的上面,隔著由所述縫針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的位置而在一側(本實施例中是右側)和另一側(本實施例中是左側)分別設置有一對右側壓布板8、左側壓布板9。在右側壓布板8和左側壓布板9的上面中央部分別通過螺釘12(參照圖3、圖6等)固定著一對右側針板10、左側針板11。這些右側針板10、左側針板11例如能縫制長度差距約8mm的圓頭鎖眼線跡HN。例如預先準備了以下多種右側針板10、左側針板11能縫制14mm~22mm長度的圓頭鎖眼線跡HN的右側針板10、左側針板11;能縫制22mm~30mm長度的圓頭鎖眼線跡HN的右側針板10、左側針板11;能縫制34mm~42mm長度的圓頭鎖眼線跡HN的右側針板10、左側針板11等。
如圖3、圖4等所示,在送料臺7的上部,在所述一側和所述另一側設置有一對右側壓腳板手15、左側壓腳板手16。在這些右側壓腳板手15、左側壓腳板手16的前端部分別安裝著左右一對右側壓腳51、左側壓腳52,用于按壓保持送料臺7上的縫制對象物CL。右側壓腳51和左側壓腳52隔著線跡形成位置地在所述一側和所述另一側分別按壓縫制對象物CL。右側壓腳板手15和左側壓腳板手16在壓腳驅動機構150(參照圖2、圖3)的驅動下,控制右側壓腳51和左側壓腳52在上側的上升位置(退避位置)和下側的下降位置(按壓位置)之間進行切換。在右側壓腳51和左側壓腳52的下部設置有凹凸部(或粗糙面部)R1(參照圖7),用于增大與縫制對象物CL間的摩擦,以防止滑移。
并且,在送料臺7的上部,且在所述縫針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的位置的一側(設置右側壓腳板手15的一側)設置有輔助壓腳板手17。在該輔助壓腳板手17的前端部安裝著輔助壓腳18。該輔助壓腳18按壓縫制對象物CL的位置被設定在后述下刀刃構件22的附近。該輔助壓腳板手17在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參照圖2、圖3)的驅動下,控制輔助壓腳18在上側的上升位置(退避位置)和下側的下降位置(按壓位置)之間進行切換。
圖4表示上述壓腳驅動機構150及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的詳細結構,是送料臺7附近部分的右視圖。
如這些圖3、圖4所示,壓腳驅動機構150具有產生驅動力的壓腳用氣缸151;固定在該壓腳用氣缸151的桿部上的進退構件152;以及由配設在該進退構件152稍許上方的旋轉軸155旋轉自如地支承的連桿構件153。該連桿構件153的一端部153a通過銷154與進退構件152連接,另一端部153b上形成有大致球狀的球頭部153c。
壓腳驅動機構150還具有由設于送料臺7上面附近的旋轉軸157旋轉自如地支承的壓腳用連接臂156;以及前后方向可調整位置地安裝右側壓腳板手15或左側壓腳板手16用的安裝件158。壓腳用連接臂156側看大致呈弓狀,其一端部156a與所述球頭部153c連接,另一端部156b與所述安裝件158連接(為了避免圖示的復雜化,圖3中,將隔著線跡形成位置而設置在左右兩側的一對連桿構件153中的、右側連桿構件153的另一端部153b及球頭部153c的符號作了省略表示)。
當壓腳用氣缸151的桿部向后方移動時,連桿構件153通過進退構件152在圖4中繞逆時針方向旋轉,使球頭部153c下降。由此,壓腳用連接臂156繞逆時針方向旋轉,右側壓腳板手15或左側壓腳板手16下降,右側壓腳51或左側壓腳52按壓縫制對象物CL。該狀態(tài)下,當壓腳用氣缸151的桿部向前方移動時,連桿構件153通過進退構件152在圖4中繞順時針方向旋轉,使球頭部153c上升。由此,壓腳用連接臂156繞順時針方向旋轉,右側壓腳板手15或左側壓腳板手16上升,右側壓腳51或左側壓腳52從縫制對象物CL上離開。
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具有產生驅動力的輔助壓腳用氣缸161;固定在該輔助壓腳用氣缸161的桿部上的進退構件162;以及由配設在該進退構件162稍許上方的旋轉軸165旋轉自如地支承另一端部163b的連桿構件163。連桿構件163的一端部163a通過銷164與所述進退構件162連接,在連桿構件163的中間部設置有抵觸銷166。
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還具有由所述旋轉軸157旋轉自如地支承的輔助壓腳用連接臂167;以及前后方向可調整位置地安裝所述輔助壓腳板手17用的安裝件168。輔助壓腳用連接臂167呈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棒狀,配置成其下端部167a可與所述抵觸銷166抵觸,同時在上端部167b安裝著所述安裝件168。在設于輔助壓腳用連接臂167中間部的支架167c與送料臺7之間設置有拉伸螺旋彈簧169。利用該拉伸螺旋彈簧169對輔助壓腳用連接臂167施加順時針方向的力。
當輔助壓腳用氣缸161的桿部向后方移動時,連桿構件163通過進退構件162在圖4中繞逆時針方向旋轉。由此,所述抵觸銷166與輔助壓腳用連接臂167的下端部167a抵觸,輔助壓腳用連接臂167繞逆時針方向旋轉,使輔助壓腳板手17下降,輔助壓腳18下降到按壓縫制對象物CL的下降位置。該狀態(tài)下,當輔助壓腳用氣缸161的桿部向前方移動時,連桿構件163通過進退構件162在圖4中繞順時針方向旋轉。隨之,輔助壓腳用連接臂167利用拉伸螺旋彈簧169的施力繞順時針方向旋轉,輔助壓腳板手17上升,輔助壓腳18從縫制對象物CL上離開。
該輔助壓腳板手17上升時,輔助壓腳板手17的中間部17a(參照圖4)從下方與所述一側(本實施例中的右側)的右側壓腳板手15(或所述安裝件158)抵觸而進行卡扣。由此,輔助壓腳18位于不能再上升的上升位置。
如圖3所示,在送料臺7的內部,設置有將從圓頭鎖眼線跡HN伸出的縫線(底線和芯線)切斷的切線裝置20。該切線裝置20具有可轉動地設置在右側壓布板8上面的上刀刃構件21及下刀刃構件22、使這些構件產生切線動作的切線作動機構23、以及驅動該切線作動機構23的切線用氣缸24等。
切線用氣缸24沿左右方向配置在送料臺7內部的前端部。在其活塞桿24a的前端部固接著俯看大致呈U字狀的連接構件28。切線時,該切線用氣缸24由于接受來自未圖示的閥單元的壓縮空氣而朝進入方向(右方向)驅動活塞桿24a。在該連接構件28的后側設置所述切線作動機構23。圖5是表示該切線作動機構23的詳細結構的俯視圖,圖6是表示上刀刃構件21及下刀刃構件22的附近部分的放大俯視圖。圖7是沿圖6的7-7線的縱剖視圖。
如圖5、圖6等所示,在右側壓布板8的上面,在右側針板10的正前方設置有下刀刃構件22以及位于該下刀刃構件22上側的上刀刃構件21,這些構件可通過階梯螺釘26進行轉動。如圖6所示,在上刀刃構件21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刃部21a,同時固接著用于保持被切斷的底線及芯線的線保持件27。
如圖7所示,下刀刃構件22的上表面與送料臺7的承載縫制對象物CL的承載面形成為同一面,同時下刀刃構件22的前端部分位于右側壓腳51按壓縫制對象物CL的位置附近。由此,右側壓腳51將縫制對象物CL按壓在右側針板10及下刀刃構件22的上面。
本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右側針板10具有將下刀刃構件22的一部分上方覆蓋地進行延伸的延伸部10p。下刀刃構件22具有由所述延伸部10p覆蓋的臺階部22p。線跡形成時,該下刀刃構件22的臺階部22p以進入所述延伸部10p與右側壓布板8之間的形態(tài)被收容,在該通常的待機位置上,下刀刃構件22構成右側針板10的一部分。由此,能使后述線切斷位置盡可能地接近圓頭鎖眼線跡(概略性圖示)HN的縫制結束位置。在右側針板10的延伸部10p上設置有用于增大摩擦(防止滑移)的凹凸部(或粗糙面部)R2。輔助壓腳18在按壓縫制對象物CL時,將該縫制對象物CL夾持狀地按壓在與所述延伸部10p的凹凸部R2之間(參照圖7)。在左側針板11上也設置同樣的凹凸部R2,前述的左側壓腳52將縫制對象物CL夾持狀地按壓在與左側針板11的凹凸部R2之間。
下面對所述切線作動機構23作出說明。
在右側壓布板8的下面,彎曲狀的作動連桿30在其彎曲部通過螺釘31可轉動地予以支承。在該作動連桿30的前端部固接著向下方延伸的支軸32,在該支軸32上安裝著可旋轉的滾柱33。在該作動連桿30的正后方,上下貫穿右側壓布板8的驅動軸34可轉動地設置在該右側壓布板8上。在驅動軸34的下端部固接著彎曲狀的驅動連桿35的彎曲部。驅動連桿35通過驅動軸34可轉動地支承在右側壓布板8的下側。通過銷37連接作動連桿30的后端部與連接連桿36的右端部,通過銷38連接該連接連桿36的左端部與驅動連桿35的前端部。
在驅動軸34的上端部固接著俯看大致呈V字狀的作動連桿39的彎曲部。作動連桿39通過驅動軸34可轉動地支承在右側壓布板8的上側。通過銷41連接作動連桿39的臂部39a的前端部與連接連桿40的左端部。該連接連桿40的右端部通過銷42與以突出狀形成在下刀刃構件22上的下刀刃連接部22b連接。通過銷44連接作動連桿39的臂部39b的前端部與連接連桿43的前端部。該連接連桿43的后端部通過銷45與以突出狀形成在上刀刃構件21上的上刀刃連接部21b連接。
在右側壓布板8的下側,在驅動連桿35上固接著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狀構件(未圖示)的后端部。在該板狀構件的前端部和固接在右側壓布板8下表面的螺釘(未圖示)之間架設安裝著拉伸螺旋彈簧(未圖示)。利用該拉伸螺旋彈簧的拉伸力作用,作動連桿30與固接于右側壓布板8下表面的待機位置限制螺釘(未圖示)抵接,始終被向圖3所示的待機位置方向施力。
這樣,如圖5、圖6所示,通過由多個連桿(作動連桿30、驅動連桿35、連接連桿36、作動連桿39、連接連桿40、連接連桿43)構成的連桿機構,下刀刃構件22位于作為右側針板10的一部分發(fā)揮作用的所述待機位置,上刀刃構件21位于向左側針板11側大大打開的待機位置。在此狀態(tài)下驅動切線用氣缸24,連接構件28與活塞桿24a一起向進入方向移動,通過連接構件28使作動連桿30及驅動連桿35轉動,由此,上刀刃構件21和下刀刃構件22朝相反方向轉動。在該下刀刃構件22轉動途中,有時會出現(xiàn)作動連桿39的驅動軸34與連接連桿40的銷41及銷42大致位于一條直線上的情況。該場合,銷41在以驅動軸34為中心的圓弧上移動,因下刀刃構件22在其下刀刃連接部22b基本上未受到來自連接連桿40的轉動力,故下刀刃構件22的轉動基本上停止。但是,由于連接連桿43跟隨作動連桿39的轉動向前方移動,上刀刃構件21繼續(xù)受到順時針方向的轉動力,故上刀刃構件21繼續(xù)朝下刀刃構件22方向轉動。這樣,在下刀刃構件22基本上停止轉動的狀態(tài)下,僅依靠上刀刃構件21的轉動,使上刀刃構件21的刃部21a與下刀刃構件22的刃部22a相遇,將從圓頭鎖眼線跡HN的縫紉結束位置伸出的底線和芯線同時切斷(參照圖8)。該場合,線切斷位置處于轉動停止后的下刀刃構件22的刃部22a的位置。
在此狀態(tài)下,若反向地使切線用氣缸24的活塞桿24a向左方移動,則通過連桿構件28使作動連桿30及驅動連桿35轉動,上刀刃構件21和下刀刃構件22向與剛才相反的方向進行動作,下刀刃構件22返回到前述的作為右側針板10一部分發(fā)揮作用的待機位置,上刀刃構件21返回到向左側針板11側大大打開的待機位置。該場合,所述臺階部22p進入右側針板10的延伸部10p與右側壓布板8之間。這樣,當下刀刃構件22返回所述待機位置時,布屑和線頭等異物有可能進入所述延伸部10p與右側壓布板8之間。為此,本實施例中,作為將這些異物排出的排出部,在右側壓布板8中的臺階部22p進入的位置(與延伸部10p相向的部分)上設置有貫通孔8a。這樣,當下刀刃構件22返回待機位置時,右側針板10的延伸部10p下側的異物通過該臺階部22p向貫通孔8a推出,從而順利地排出。
參照圖2的方框圖說明本實施例的圓頭鎖眼縫紉機1的控制系統(tǒng)的構成。
控制裝置116是以微型計算機為主體構成的,內部具有CPU113、ROM114、RAM115、輸入接口(未圖示)、輸出接口(未圖示)等。
在所述輸入接口上連接著包含所述鍵操作部131的操作面板111、啟動開關112、壓腳開關138、檢測所述針桿的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的針位置檢測傳感器137等。
在所述輸出接口上連接著所述縫紉機電機110用的驅動器133、X方向送料電機126用的驅動器134、Y方向送料電機127用的驅動器135、θ方向驅動電機119用的驅動器136、切線用氣缸24、錘子驅動機構117、壓腳驅動機構150、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等。
在ROM114中存儲有圓頭鎖眼線跡HN的縫制數(shù)據(jù)、以及用于根據(jù)該縫制數(shù)據(jù)驅動控制X方向送料電機126及Y方向送料電機127從而驅動送料臺7的驅動控制程序等。在該ROM114中還存儲有用于切線時等根據(jù)需要驅動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的驅動控制程序。
在RAM115中,根據(jù)需要設置有緩沖存儲器和指示器等。
本實施例的特征之一在于,所述控制裝置116對壓腳驅動機構150、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及切線裝置20各自的動作時間相互關聯(lián)地進行控制。圖9是表示該控制內容的各種信號的時間圖,橫軸表示時間。
將縫制對象物CL承載在送料臺7的上面部上后按下啟動開關112,控制裝置116向壓腳驅動機構150的壓腳用氣缸151輸出驅動控制信號。通過該信號使右側壓腳51和左側壓腳52移動到下降位置,將縫制對象物CL按壓在隔著圓頭鎖眼線跡HN形成位置的左右兩側位置上(圖9中的T1時刻)。此時,右側壓腳51的一部分將縫制對象物CL按壓在下刀刃構件22的上面(參照圖6、圖7)??p制對象物CL承載在上刀刃構件21的上側,但因上刀刃構件21配置在待機位置上,故不會妨礙右側壓腳51對縫制對象物CL的按壓。幾乎與此同時,控制裝置116向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的輔助壓腳用氣缸161輸出驅動控制信號。通過該信號使輔助壓腳18移動到下降位置,將縫制對象物CL按壓在圓頭鎖眼線跡HN形成位置的右側位置上(T2時刻)。此時,如前所述,輔助壓腳18將縫制對象物CL按壓在右側針板10的延伸部10p的上面(參照圖6、圖7)。
然后,控制裝置116向X方向移動機構的X方向送料電機126及Y方向移動機構的Y方向送料電機127輸出驅動控制信號,使送料臺7移動到規(guī)定的縫制開始位置。與該驅動控制信號同時地,控制裝置116向縫紉機電機110輸出驅動控制信號,使針桿開始進行上下運動及左右擺動(T3時刻),例如,根據(jù)預先程序化的規(guī)定縫制數(shù)據(jù)開始進行縫制,使送料臺7沿著圓頭孔的形狀移動從而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
如上所述,縫制結束時,控制裝置116向X方向移動機構的X方向送料電機126及Y方向移動機構的Y方向送料電機127輸出驅動控制信號,使送料臺7停止移動。與該驅動控制信號同時地,控制裝置116向縫紉機電機110輸出驅動控制信號,使上述針桿的上下運動及左右擺動停止后(T4時刻),未圖示的面線切斷機構作動將面線切斷。然后,控制裝置116再次向X方向移動機構的X方向送料電機126及Y方向移動機構的Y方向送料電機127輸出驅動控制信號(T5時刻),使送料臺7移動到圓頭孔的形成位置(底線切斷位置)(T6時刻)。當該送料臺7的移動結束時,控制裝置116向錘子驅動機構117的氣缸輸出驅動控制信號,使所述錘子作動(T7時刻),在縫制對象物CL上形成圓頭孔(T8時刻)。
這樣,當縫制對象物CL上的圓頭孔形成(切布)結束時,控制裝置116向壓腳驅動機構150的壓腳用氣缸151輸出驅動控制信號,將右側壓腳51和左側壓腳52驅動到所述上升位置(T9時刻)。在該時刻,雖然右側壓腳51和左側壓腳52從縫制對象物CL上離開,但輔助壓腳18仍然在下降位置上維持著按壓縫制對象物CL的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控制裝置116向切線裝置20的切線用氣缸24輸出驅動控制信號,使上刀刃構件21及下刀刃構件22產生切線動作(T10時刻),將從圓頭鎖眼線跡HN伸出的底線和芯線切斷,結束1個圓頭鎖眼縫紉(T11時刻)。在進行該切線時,上刀刃構件21從待機位置轉動到切線位置,但由于右側壓腳51和左側壓腳52移動到了上升位置,故右側壓腳51和左側壓腳52不會妨礙上刀刃構件的轉動。
然后,控制裝置116再次向X方向移動機構的X方向送料電機126及Y方向移動機構的Y方向送料電機127輸出驅動控制信號(T12時刻),使送料臺7移動到原點(承載布的位置)。該送料臺7的移動結束時,控制裝置116向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的輔助壓腳用氣缸161輸出驅動控制信號,將輔助壓腳18驅動到所述上升位置(T13時刻)。在該時刻,圓頭鎖眼縫紉機1處于下一次縫制的準備結束狀態(tài)。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的圓頭鎖眼縫紉機1中,在承載在送料臺7上的縫制對象物CL上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之后,通過設置在送料臺7上的切線裝置20將從圓頭鎖眼線跡HN的縫制結束位置伸出的縫線切斷。進行該切線時,由于能利用另外設置的輔助壓腳18按壓縫制對象物CL,故可防止切線時縫制對象物CL錯位。特別是由于將輔助壓腳18設置在送料臺7的右側(一側),從而即使是在縫制對象物CL的端部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的場合,切線時也能通過輔助壓腳18可靠地將縫制對象物CL按壓住。當在縫制對象物CL的端部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時,因將縫制對象物CL承載在送料臺7的右側,故若將輔助壓腳18設置在送料臺7的左側,則不能按壓縫制對象物CL。
由于將輔助壓腳18設置在切線裝置20的下刀刃構件22的附近位置,在該附近位置按壓縫制對象物CL,因此,能更加可靠地防止切線時縫制對象物CL錯位。
在本實施例中,特別是由于輔助壓腳18是在與覆蓋下刀刃構件22地進行設置的右側針板10的延伸部10p之間夾持縫制對象物CL進行按壓的,因此,能更加可靠地防止切線時縫制對象物CL錯位。通過在所述延伸部10p上設置增大摩擦用的凹凸部R2,能進一步提高該錯位防止效果。該場合,由于下刀刃構件22的上表面不僅用于線切斷,還作為縫制對象物CL的承載面發(fā)揮作用,因此能使線切斷位置可靠地接近圓頭鎖眼線跡HN的線跡形成位置。這樣,在前述的縫制對象物CL的錯位防止效果的基礎上,還能抑制切斷后在縫制結束位置上的縫線留出長度偏差,能盡量縮短縫線留出長度。
本實施例中,線跡形成時也將所述輔助壓腳18驅動到下降位置,右側壓腳51和左側壓腳52一起按壓縫制對象物CL,由此能可靠地防止線跡形成時縫制對象物CL錯位,能在正確的位置上形成線跡。當在縫制對象物CL的端部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的場合,不能用左側壓腳52來按壓縫制對象物CL,而且,為了與上刀刃構件21的下表面滑動,而將下刀刃構件22的上表面形成為平坦狀,故容易發(fā)生滑移。但是,若采用本實施例,則在進行該線跡形成時,由于使用輔助壓腳18與右側壓腳51一起按壓縫制對象物CL,因此,即使是在縫制對象物CL的端部形成圓頭鎖眼線跡HN的場合,也能可靠地防止縫制對象物CL的錯位,能形成正確的圓頭鎖眼線跡HN。
通過所述輔助壓腳驅動機構160控制輔助壓腳18在上升位置和按壓縫制對象物CL的下降位置之間進行升降,因此,可根據(jù)需要按壓縫制對象物CL,能可靠地防止縫制對象物CL錯位。
由于在下刀刃構件22上形成臺階部22p,故能使該臺階部22p進入右側針板10的延伸部10p下方,不僅能確保上刀刃構件21和下刀刃構件22的圓滑的切線功能,而且可實現(xiàn)所述延伸部10p覆蓋下刀刃構件22的重合結構。
在右側壓布板8的與右側針板10的延伸部10p相向的部分上設置有異物排出用的貫通孔8a。由此,當下刀刃構件22返回到待機位置時,通過臺階部22p可將右側針板10的延伸部10p下側的異物向貫通孔8a推出而順利地排出。
下面說明上述實施例的變形例。
在線跡形成時由于不會發(fā)生縫制對象物CL錯位的問題,故不需使用輔助壓腳18進行按壓,可以僅在切線時使用輔助壓腳18進行按壓。
本實施例中,右側壓腳51的按壓位置是橫跨右側針板10與下刀刃構件22的結構,但也可將下刀刃構件22設置在偏離右側壓腳51的按壓位置的位置上。該場合,特別是因為右側壓腳51與左側壓腳52的按壓條件相同,故線跡形成時不需要使用輔助壓腳18來進行按壓。本發(fā)明也包含這一變形例。
本實施例中,下刀刃構件22具有由右側針板10的延伸部10p覆蓋的臺階部22p,切線時使下刀刃構件22與上刀刃構件21一起轉動,但也可采用不設置所述臺階部22p的變形例。作為該場合的一例,可以將下刀刃構件固定在針板上,僅使上刀刃構件轉動。
在縫制對象物CL上實施的鎖眼線跡并不限定于圓頭鎖眼線跡HN。例如,也可在縫制對象物CL上形成直線孔(平頭孔)作為鈕孔,并在該直線孔的周圍實施平頭鎖眼線跡縫紉。鎖眼線跡也可在鈕孔形成之前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鎖眼縫紉機,包括在承載著縫制對象物的狀態(tài)下、沿著所述縫制對象物的鈕孔形狀移動的送料臺;隔著該送料臺上承載的所述縫制對象物上的鎖眼線跡形成位置分別設置在一側和另一側、按壓所述送料臺上的所述縫制對象物的一對壓腳;以及在所述送料臺的所述一側設置有下刀刃構件、通過該下刀刃構件與上刀刃構件的互動將從所述鎖眼線跡伸出的縫線切斷的切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料臺的所述一側設置有輔助壓腳,該輔助壓腳在切線時可按壓所述送料臺上的所述縫制對象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線裝置的所述下刀刃構件的上表面與所述送料臺的承載縫制對象物的承載面形成為同一面,所述一對壓腳的一側構成為,在線跡形成時將所述縫制對象物按壓在所述下刀刃構件的上面,在所述切線裝置進行切線時從所述縫制對象物上離開,所述切線裝置的所述下刀刃構件構成為,切線時在所述一對壓腳的一側從所述縫制對象物上離開后與所述上刀刃構件互動,將從所述鎖眼線跡伸出的縫線切斷。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具有對所述輔助壓腳在上升位置與按壓所述縫制對象物的下降位置之間進行升降控制的輔助壓腳驅動機構。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鎖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具有對所述輔助壓腳在上升位置與按壓所述縫制對象物的下降位置之間進行升降控制的輔助壓腳驅動機構。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鎖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壓腳驅動機構在線跡形成時使所述輔助壓腳向所述下降位置下降。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鎖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壓腳驅動機構在線跡形成時使所述輔助壓腳向所述下降位置下降。
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鎖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壓腳設置在所述切線裝置的所述下刀刃構件的附近位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鎖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料臺的上面具有分別設置在所述一側和所述另一側的一對壓布板、以及分別設置在該一對壓布板上面的一對針板,該一對針板中,所述一側的針板具有將所述下刀刃構件的一部分上方覆蓋地進行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輔助壓腳設置成,在與所述針板的延伸部之間夾持所述縫制對象物地進行按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鎖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刃構件具有由所述針板的延伸部覆蓋的臺階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鎖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壓布板的與所述針板的延伸部相向的部分上設置有排出異物用的排出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圓頭鎖眼縫紉機(1),包括在承載著縫制對象物(CL)的狀態(tài)下、沿著縫制對象物(CL)的圓頭孔形狀移動的送料臺(7);以及隔著圓頭鎖眼線跡(HN)的形成位置分別設置在右側(一側)和左側(另一側)、按壓送料臺(7)上的縫制對象物(CL)的一對右側壓腳(51)、左側壓腳(52)。該圓頭鎖眼縫紉機(1)還包括在送料臺(7)的右側設置有下刀刃構件(22)、通過該下刀刃構件(22)與上刀刃構件(21)的互動將從圓頭鎖眼線跡(HN)伸出的縫線切斷的切線裝置(20);以及在送料臺(7)的右側、切線時可按壓送料臺(7)上的所述縫制對象物(CL)的輔助壓腳(18)。
文檔編號D05B35/00GK1924138SQ20061010861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清水靖宏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