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向混凝土模板以及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豎向混凝土模板以及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其包括:互相拼接的多片豎向混凝土模板,所述混凝土模板位于鋼筋網(wǎng)片的兩側,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架設于施工基礎面的下緣設置有朝向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外側的坡面,在所述坡面和所述施工基礎面形成的空間內(nèi)布設有用于封閉所述豎向模板和所述施工基礎面的固體填充物。固體填充物的存在可以避免混凝土從豎向模板和樓板的結合部漏出,這解決了傳統(tǒng)混凝土模板易漏漿的問題。
【專利說明】豎向混凝土模板以及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設備,尤其是一種豎向混凝土模板以及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建筑行業(yè)中,鋁合金模板因具有周轉次數(shù)多,模板變形少,回收價值高,低碳減排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在施工上一層結構時,通常將鋁合金模板的下緣搭設在已經(jīng)澆筑完成的混凝土樓板上方。但是在建筑樓面的混凝土施工中,樓面的找平通常由人工完成,因此樓面標高的誤差通常較大,造成樓面凹凸不平。如果鋁合金模板搭設在凹凸不平的混凝土樓板的上方,這會造成模板底部與支撐樓面存在縫隙,進而造成澆筑混凝土時墻柱根部漏漿,導致墻柱根部蜂窩、麻面、孔洞等質量缺陷。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豎向混凝土模板以及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該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可以避免混凝土墻體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模板的根部產(chǎn)生漏漿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包括一種豎向混凝土模板,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的下緣設置有朝向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外側的坡面。
[0005]本實用新型豎向混凝土模板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由鋁合金板以及鋁合金型材焊接而成。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包括一種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其包括:鋼筋網(wǎng)片和位于所述鋼筋網(wǎng)片兩側、架設于施工基礎面上的混凝土模板,所述混凝土模板包括有互相拼接的多片豎向混凝土模板,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通過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中設置有坡面的下緣架設于施工基礎面的上方,在所述坡面和所述施工基礎面形成的空間內(nèi)布設有用于封閉所述豎向模板和所述施工基礎面的固體填充物。
[0007]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固體填充物為水泥砂漿。
[0008]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鋼筋網(wǎng)片上焊接有定位鋼筋,所述定位鋼筋的長度和混凝土墻體的預設厚度相同,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的內(nèi)側頂撐于所述定位鋼筋的端部。
[0009]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進一步改進在于:位于所述鋼筋網(wǎng)片兩側的所述混凝土模板之間通過穿設的對拉螺栓拉結在一起。
[0010]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作為固體填充物的水泥砂漿可以避免混凝土從豎向模板和樓板的結合部漏出,這解決了傳統(tǒng)混凝土模板易漏漿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nèi)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與功效。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jié)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
[0013]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nèi)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diào)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chǎn)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nèi)。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diào)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nèi)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的側視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包括鋼筋網(wǎng)片22和位于鋼筋網(wǎng)片22兩側、架設于施工基礎面上的混凝土模板。所述混凝土模板包括有互相拼接的多片豎向混凝土模板10。豎向混凝土模板10由鋁合金板以及鋁合金型材焊接而成。在豎向混凝土模板10的下緣形成有坡面11,坡面11朝向豎向混凝土模板10的外側。豎向混凝土模板10通過坡面11的下緣搭設于作為施工基礎面的樓板20的上表面。由于樓板20的上表面通常凹凸不平,因此坡面11的下緣和施工基礎面在所述施工基礎面凹陷的地方會產(chǎn)生空隙,在混凝土墻體21的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會從該縫隙中漏出。本實用新型在坡面11和所述施工基礎面形成的空間內(nèi)設置有用于密封上述空隙的固體填充物12,固體填充物12可以從當混凝土從上述縫隙中漏出。在本實施例中固體填充物12的材質為水泥砂漿。
[0015]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的使用過程如下:首先,在下層樓板施工完成后在混凝土墻體的預設位置搭設鋼筋網(wǎng)片22。隨后在鋼筋網(wǎng)片22上焊接定位鋼筋23。定位鋼筋23的長度和混凝土墻體21的預設厚度相同。在定位鋼筋23焊接完成后將豎向混凝土模板10安裝至預設位置,豎向混凝土模板10的內(nèi)側抵靠于定位鋼筋23的端部。相對兩側的豎向混凝土模板10通過對拉螺栓24拉結在一起。在豎向模板10定位完成后使用水泥砂漿對其下緣的坡面11與施工基礎面形成的空間進行填充,待水泥砂漿凝固后即可對混凝土墻體進行澆筑。作為固體填充物12的水泥砂漿在混凝土墻體凝固后即可鑿除。
[0016]水泥砂漿的存在可以避免混凝土從豎向混凝土模板10和所述施工基礎面的結合部漏出,這解決了傳統(tǒng)混凝土模板易漏漿的問題。
[001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豎向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的下緣設置有朝向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外側的坡面。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向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由鋁合金板以及鋁合金型材焊接而成。
3.—種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鋼筋網(wǎng)片和位于所述鋼筋網(wǎng)片兩側、架設于施工基礎面上的混凝土模板,所述混凝土模板包括有互相拼接、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片豎向混凝土模板,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通過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中設置有坡面的下緣架設于施工基礎面的上方,在所述坡面和所述施工基礎面形成的空間內(nèi)布設有用于封閉所述豎向模板和所述施工基礎面的固體填充物。
4.一種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體填充物為水泥砂漿。
5.一種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網(wǎng)片上焊接有定位鋼筋,所述定位鋼筋的長度和混凝土墻體的預設厚度相同,所述豎向混凝土模板的內(nèi)側頂撐于所述定位鋼筋的端部。
6.一種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鋼筋網(wǎng)片兩側的所述混凝土模板之間通過穿設的對拉螺栓拉結在一起。
【文檔編號】E04G17/00GK204199676SQ201420568513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韋年達, 曾憲偉, 梁東景, 許活正, 唐浩銘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