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包括離合器和驅動器,離合器包括盒體、多個銷柱以及轉芯,轉芯中部開有供把手轉軸穿過的通孔,在銷柱一端的兩個側壁上開有矩形槽,在盒體的圓周壁上安裝有多個與銷柱匹配的支撐塊,支撐塊中部開有小孔,銷柱另一端貫穿小孔置于盒體內,在小孔內壁上設置有凸緣且所述凸緣內壁與矩形槽槽底接觸,在轉芯的外壁上開有多個與銷柱同軸的限位孔,彈簧A一端固定在所述凸緣的上端面,且彈簧A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槽一端內壁上,彈簧B一端固定在所述凸緣的下端面,且彈簧B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槽另一端內壁上。本實用新型能保證同時實現電子開鎖和機械開鎖,并且在處理機械應急時,操作簡單,方便實用。
【專利說明】
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鎖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
【背景技術】
[0002]現在的防盜鎖鎖體,分為全機械防盜鎖鎖體和電子智能防盜鎖鎖體。全機械防盜鎖因鎖門不方便越來越不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特點,已經逐步被電子防盜鎖代替;然而,原有的電子鎖體,一般厚度厚、寬度較寬,體積較大,不能滿足一些防盜門(特別是薄門)的安裝要求,同時對門的損傷較大;并且現有電子鎖在處理把手360°旋轉開啟門鎖的控制中,結構過于復雜,并且在處理機械鑰匙應急上沒有好的辦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在不改變原有鎖體及門孔的情況下,方便實現機械門鎖變?yōu)殡娮娱T鎖的替換。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5]—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包括離合器和驅動器,所述離合器包括圓形的盒體、多個銷柱以及固定在盒體中部的轉芯,所述轉芯中部開有供把手轉軸穿過的通孔,在所述銷柱一端的兩個側壁上開有矩形槽,在所述盒體的圓周壁上安裝有多個與銷柱匹配的第一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中部開有小孔,銷柱另一端貫穿小孔置于盒體內,且在小孔內壁上設置有凸緣且所述凸緣內壁與矩形槽槽底接觸,在所述轉芯的外壁上開有多個與銷柱同軸的限位孔;還包括設置在矩形槽內的彈簧A和彈簧B,所述彈簧A—端固定在所述凸緣的上端面,且彈簧A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槽一端內壁上,所述彈簧B—端固定在所述凸緣的下端面,且彈簧B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槽另一端內壁上;所述限位孔內壁包括依次連接的調整段、過渡段以及平直段,所述調整段內徑沿轉芯的徑向由外向內遞減,所述平直段為與銷柱等徑的柱狀圓面,所述過渡段為沿所述銷柱軸線突出的光滑曲面;所述離合器包括底座和彈片,所述底座內部被分隔成主動腔和被動腔,所述彈片為圓弧形,彈片底部安裝有支撐座,支撐座下端貫穿底座上壁置于被動腔內,被動腔內還設置有電機和螺桿,電機輸出端上安裝有小齒輪,螺桿下端部安裝有小齒輪配合的大齒輪,且支撐座下端開有第一盲孔,螺桿上端部滑動設置在第一盲孔內,在所述螺桿上安裝有與之螺紋配合的第二支撐塊,第二支撐塊上端兩側分別開有凹槽,支撐座下端面設置有與凹槽配合的突起,在所述主動腔內設置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上端面上開有第二盲孔,所述連接頭下端面設有上頂桿,且上頂桿貫穿主動腔的下腔體壁向外延伸,連接桿一端滑動設置在第二盲孔內,連接桿另一端貫穿主動腔的上腔體壁向外延伸,還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一端與連接桿上端面連接,連接板另一端與支撐座的側壁連接。
[0006]在電子鎖無法實現電子開鎖而采用機械鑰匙應急時,在機械鑰匙的正常的機械開啟的情況下,使得銷柱沿盒體的徑向朝其圓心做直線運動,即銷柱的端部直接與限位孔配合,使得盒體與轉芯一起轉動,而電子鎖體的把手則隨之轉動,同時在把手的轉動過程中,多個銷柱均為活動設置,即在盒體與轉芯同步轉動的過程中,多個銷柱依次與其所對應的限位孔配合,且完成配合后的銷柱在彈簧A的彈性回復作用力下重新回復到初始位置,以此往復,直至將鎖完全打開。而在使用電子開鎖時,并且關門狀態(tài)時鎖芯處于空旋轉狀態(tài),把手無法開啟門鎖,需要開門時通過電子信號傳輸到電子鎖體的驅動器的指令,此時多個銷柱與限位孔,實現帶盒體與把手變?yōu)橐粋€傳動的整體聯(lián)動,實現開門,把手在旋轉的過程中,多個銷柱輪替,實現不間斷的工作,直到完成開門動作。因此,本實用新型能保證同時實現電子開鎖和機械開鎖,并且在處理機械應急時,操作簡單,方便實用。其中,在機械開鎖或是電子開鎖的過程中,多個銷柱依次進行沿盒體徑向上的直線運動,當銷柱與限位孔接觸時彈簧A被壓縮,而彈簧B被拉伸,即于銷柱本體而言,彈簧B將其沿盒體徑向指向其圓心方向上的運動慣性在最大程度上減弱,使得銷柱端部在進入限位孔內后降低其對轉芯的沖擊力,而在銷柱與限位孔發(fā)生脫離時彈簧B回復形變,而彈簧A被拉伸,即避免銷柱上矩形槽的端部直接與凸緣下端面發(fā)生劇烈碰撞,同時快速將銷柱的運動狀態(tài)穩(wěn)定下來,使之保持其初始靜止狀態(tài),以方便門鎖的開閉。通過彈簧A和彈簧B的相互配合,在保證平穩(wěn)開閉鎖體的同時,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鎖體的使用壽命。而在銷柱與限位孔配合時容易出現銷柱端部與限位孔的上端面錯位,即使得銷柱向限位孔的移動受阻,而本實用新型中限位孔包括調整段、過渡段以及平直段,平直段的內徑與銷柱等徑,在銷柱的下移過程中其端部先與限位孔的調整段接觸,調整段的上端直徑大于銷柱的外徑,則銷柱能夠快速進入到調整段,隨著轉芯的移動,銷柱端面滑過光滑的過渡曲面后順利進入到平直段中,即實現銷柱與限位孔的快速對中,保證銷柱快速帶動轉芯移動以完成開鎖。
[0007]工作時驅動器直接與離合器配合,關門狀態(tài)時,離合器處于空轉旋轉狀態(tài),把手無法開啟門鎖,需要開門時,通過電子信號傳輸到與上頂桿末端連接的氣缸,氣缸的輸出端向外推出,使得主動腔中的連接頭帶動連接桿向上移動,同時連接板以及支撐座也隨連接桿一起向上移動,進而實現彈片在豎直方向朝上的位移,直至彈片與離合器的銷柱接觸,并將其頂入方孔,使得離合器與把手變?yōu)橐粋€傳動的整體聯(lián)動,以實現開鎖;而當電子線路或是氣缸損壞時,通過機械應急鑰匙,使得被動腔內的電機開始運行,電機旋轉,使得小齒輪與大齒輪開始旋轉配合,螺桿開始旋轉,而此時被動腔中的支撐座與第二支撐塊卡合在一起,并且支撐座同樣被連接板以及連接桿限制住而無法隨螺桿一并進行轉動,即第二支撐塊與螺桿之間進行相對移動,第二支撐塊、支撐座、彈片、連接板以及連接桿均開始向上移動,彈片推動銷柱上移,使得離合器與方孔的聯(lián)動,以實現開鎖。彈片選用圓弧形,可使離合器上相鄰的兩個銷柱在與方孔的接觸保持連續(xù)性,并且通過電子開鎖以及機械開鎖的方式,在帶來方便快捷的開鎖途徑的同時,提高鎖體的實用性能,并且把手在關門狀態(tài)時始終處于空轉狀態(tài),使得不法分子無法通過把手在戶外或是戶內進行開鎖,增強鎖體的安全性能。
[0008]所述限位孔的內徑大于所述銷柱的外徑。在銷柱與限位孔配合前,盒體與轉芯為兩個單獨的個體,銷柱與限位孔配合后,多個銷柱帶動相應的限位孔以及轉芯一起轉動,進而實現開鎖目的,而在銷柱帶動轉芯運動時,限位孔的孔徑大于銷柱的外徑,使得銷柱在限位孔內可預先進行一段距離的自由移動,直至銷柱外壁與限位孔內壁接觸,利用銷柱的運動慣性可快速帶動轉芯移動,避免銷柱在初始狀態(tài)下直接帶動轉芯而增大驅動器的工作負荷,即降低電子開鎖或是機械開鎖時的難度。
[0009]所述銷柱的個數為6個。作為優(yōu)選,將銷柱的個數設置為6個,且將其均勻分布在盒體的圓周壁上,在轉芯轉動時,銷柱與限位孔的接觸以及受力更加均勻,即增加門鎖在開啟或是關閉時的穩(wěn)定性,同時減小轉芯以及盒體之間的磨損。
[0010]所述彈簧A和彈簧B均為扭轉彈簧。作為優(yōu)選,選用扭轉彈簧,可使銷柱在盒體內不斷進行伸縮的過程中保證彈簧C的彈力以及彈性回復力的穩(wěn)定性,保證無論是機械開鎖還是電子開鎖過程中的平穩(wěn)進行,并且扭轉彈簧可承受不同方向作用力,在反復使用的情況下延長彈簧C等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0011]還包括彈簧C,所述彈簧C的一端與主動腔的上壁連接,彈簧C另一端與連接頭的上端面連接。無論是電子開鎖還是機械開始,連接桿的下端部始終會在主動腔內進行上下移動,因此連接桿的下端對第二盲孔會造成持續(xù)的沖擊,而與連接頭相連的上頂桿會將該作用應力傳輸至氣缸,進而造成氣缸性能的不穩(wěn)定,針對該問題,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彈簧C,即在上頂桿上移或是連接桿自動下移的過程中,彈簧C通過一定的彈性形變將連接桿下移產生的沖擊力所抵消,實現降低對驅動裝置的動力部件的沖擊,延長其使用壽命。
[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
[0013]1、本實用新型能保證同時實現電子開鎖和機械開鎖,并且在處理機械應急時,操作簡單,方便實用,且通過彈簧A和彈簧B的相互配合,在保證平穩(wěn)開閉鎖體的同時,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鎖體的使用壽命;
[0014]2、本實用新型利用銷柱的運動慣性可快速帶動轉芯移動,避免銷柱在初始狀態(tài)下直接帶動轉芯而增大驅動器的工作負荷,即降低電子開鎖或是機械開鎖時的難度;
[0015]3、本實用新型將銷柱的個數設置為6個,且將其均勻分布在盒體的圓周壁上,在轉芯轉動時,銷柱與限位孔的接觸以及受力更加均勻,即增加門鎖在開啟或是關閉時的穩(wěn)定性,同時減小轉芯以及盒體之間的磨損。
【附圖說明】
[0016]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8]圖2為離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圖2中A處的放大圖;
[0020]圖4為驅動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0022]1-盒體、2-第一支撐塊、3-彈簧A、4-矩形槽、5-銷柱、6-限位孔、61-調整段、62-過渡段、63-平直段、7-轉芯、8-通孔、9-彈簧B、10-殼體、11_離合器、12-驅動器、13-氣缸、14-底座、15-電機、16-第二支撐塊、17-螺桿、18-支撐座、19-連接板、20-連接桿、21-彈片、22-彈簧C、23-小齒輪、24-大齒輪、25-上頂桿、26-連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24]實施例1
[0025]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離合器11和驅動器12,所述離合器11包括圓形的盒體
1、多個銷柱5以及固定在盒體I中部的轉芯7,所述轉芯7中部開有供把手轉軸穿過的通孔8,在所述銷柱5—端的兩個側壁上開有矩形槽4,在所述盒體I的圓周壁上安裝有多個與銷柱5匹配的第一支撐塊2,所述第一支撐塊2中部開有小孔,銷柱5另一端貫穿小孔置于盒體I內,且在小孔內壁上設置有凸緣且所述凸緣內壁與矩形槽4槽底接觸,在所述轉芯7的外壁上開有多個與銷柱5同軸的限位孔6;還包括設置在矩形槽4內的彈簧A3和彈簧B9,所述彈簧A3—端固定在所述凸緣的上端面,且彈簧A3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槽4 一端內壁上,所述彈簧B9—端固定在所述凸緣的下端面,且彈簧B9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槽4另一端內壁上;所述限位孔6內壁包括依次連接的調整段61、過渡段62以及平直段63,所述調整段61內徑沿轉芯的徑向由外向內遞減,所述平直段63為與銷柱5等徑的柱狀圓面,所述過渡段62為沿所述銷柱5軸線突出的光滑曲面;所述驅動器12包括底座I和彈片21,所述底座I內部被分隔成主動腔和被動腔,所述彈片21為圓弧形,彈片21底部安裝有支撐座18,支撐座18下端貫穿底座I上壁置于被動腔內,被動腔內還設置有電機15和螺桿17,電機15輸出端上安裝有小齒輪23,螺桿17下端部安裝有小齒輪23配合的大齒輪24,且支撐座18下端開有第一盲孔,螺桿17上端部滑動設置在第一盲孔內,在所述螺桿17上安裝有與之螺紋配合的第二支撐塊16,第二支撐塊16上端兩側分別開有凹槽,支撐座18下端面設置有與凹槽配合的突起,在所述主動腔內設置有連接頭26,所述連接頭26上端面上開有第二盲孔,所述連接頭26下端面設有上頂桿25,且上頂桿25貫穿主動腔的下腔體壁向外延伸,連接桿19一端滑動設置在第二盲孔內,連接桿19另一端貫穿主動腔的上腔體壁向外延伸,還包括連接板19,所述連接板19 一端與連接桿19上端面連接,連接板19另一端與支撐座18的側壁連接。
[0026]在電子鎖無法實現電子開鎖而采用機械鑰匙應急時,在機械鑰匙的正常的機械開啟的情況下,使得銷柱5沿盒體I的徑向朝其圓心做直線運動,即銷柱5的端部直接與限位孔6配合,使得盒體I與轉芯7—起轉動,而電子鎖體的把手則隨之轉動,同時在把手的轉動過程中,多個銷柱5均為活動設置,即在盒體I與轉芯7同步轉動的過程中,多個銷柱5依次與其所對應的限位孔6配合,且完成配合后的銷柱5在彈簧A3的彈性回復作用力下重新回復到初始位置,以此往復,直至將鎖完全打開。而在使用電子開鎖時,并且關門狀態(tài)時鎖芯處于空旋轉狀態(tài),把手無法開啟門鎖,需要開門時通過電子信號傳輸到電子鎖體的驅動器12的指令,此時多個銷柱5與限位孔6,實現帶盒體I與把手變?yōu)橐粋€傳動的整體聯(lián)動,實現開門,把手在旋轉的過程中,多個銷柱5輪替,實現不間斷的工作,直到完成開門動作。因此,本實用新型能保證同時實現電子開鎖和機械開鎖,并且在處理機械應急時,操作簡單,方便實用。其中,在機械開鎖或是電子開鎖的過程中,多個銷柱5依次進行沿盒體I徑向上的直線運動,當銷柱5與限位孔接觸時彈簧A3被壓縮,而彈簧B9被拉伸,即于銷柱5本體而言,彈簧B9將其沿盒體I徑向指向其圓心方向上的運動慣性在最大程度上減弱,使得銷柱5端部在進入限位孔6內后降低其對轉芯7的沖擊力,而在銷柱5與限位孔6發(fā)生脫離時彈簧B9回復形變,而彈簧A3被拉伸,即避免銷柱5上矩形槽4的端部直接與凸緣下端面發(fā)生劇烈碰撞,同時快速將銷柱5的運動狀態(tài)穩(wěn)定下來,使之保持其初始靜止狀態(tài),以方便門鎖的開閉。通過彈簧A3和彈簧B9的相互配合,在保證平穩(wěn)開閉鎖體的同時,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鎖體的使用壽命。其中,在銷柱5與限位孔6配合時容易出現銷柱5端部與限位孔6的上端面錯位,即使得銷柱5向限位孔6的移動受阻,而本實施例中限位孔6包括調整段61、過渡段62以及平直段63,平直段63的內徑與銷柱5等徑,在銷柱5的下移過程中其端部先與限位孔6的調整段61接觸,調整段61的上端直徑大于銷柱5的外徑,則銷柱5能夠快速進入到調整段61,隨著轉芯7的移動,銷柱5端面滑過光滑的過渡曲面后順利進入到平直段63中,即實現銷柱5與限位孔6的快速對中,保證銷柱5快速帶動轉芯7移動以完成開鎖。
[0027]并且,在銷柱5與限位孔6配合前,盒體I與轉芯7為兩個單獨的個體,銷柱5與限位孔6配合后,多個銷柱5帶動相應的限位孔6以及轉芯7—起轉動,進而實現開鎖目的,而在銷柱5帶動轉芯7運動時,限位孔6的孔徑大于銷柱5的外徑,使得銷柱5在限位孔6內可預先進行一段距離的自由移動,直至銷柱5外壁與限位孔6內壁接觸,利用銷柱5的運動慣性可快速帶動轉芯7移動,避免銷柱5在初始狀態(tài)下直接帶動轉芯7而增大驅動器12的工作負荷,即降低電子開鎖或是機械開鎖時的難度。
[0028]工作時,離合器11與驅動器12均放置在殼體10內,驅動器12直接與電子鎖的離合器11配合,關門狀態(tài)時,離合器11處于空轉旋轉狀態(tài),把手無法開啟門鎖,需要開門時,通過電子信號傳輸到與上頂桿25末端連接的氣缸13,氣缸13的輸出端向外推出,使得主動腔中的連接頭26帶動連接桿19向上移動,同時連接板19以及支撐座18也隨連接桿19 一起向上移動,進而實現彈片21在豎直方向朝上的位移,直至彈片21與離合器11的銷柱5接觸,并將其頂入方孔,使得離合器11與把手變?yōu)橐粋€傳動的整體聯(lián)動,以實現開鎖;而當電子線路或是氣缸13損壞時,通過機械應急鑰匙,使得被動腔內的電機15開始運行,電機15旋轉,使得小齒輪23與大齒輪24開始旋轉配合,螺桿17開始旋轉,而此時被動腔中的支撐座18與第二支撐塊16卡合在一起,并且支撐座18同樣被連接板19以及連接桿19限制住而無法隨螺桿17—并進行轉動,即第二支撐塊16與螺桿17之間進行相對移動,第二支撐塊16、支撐座18、彈片21、連接板19以及連接桿19均開始向上移動,彈片21推動銷柱5上移,使得離合器11與方孔的聯(lián)動,以實現開鎖。
[0029]彈片21選用圓弧形,可使離合器11上相鄰的兩個銷柱5在與方孔的接觸保持連續(xù)性,并且通過電子開鎖以及機械開鎖的方式,在帶來方便快捷的開鎖途徑的同時,提高鎖體的實用性能,并且把手在關門狀態(tài)時始終處于空轉狀態(tài),使得不法分子無法通過把手在戶外或是戶內進行開鎖,增強鎖體的安全性能。
[0030]本實施例還包括彈簧C22,所述彈簧C22的一端與主動腔的上壁連接,彈簧C22另一端與連接頭26的上端面連接。無論是電子開鎖還是機械開始,連接桿19的下端部始終會在主動腔內進行上下移動,因此連接桿19的下端對第二盲孔會造成持續(xù)的沖擊,而與連接頭26相連的上頂桿25會將該作用應力傳輸至氣缸13,進而造成氣缸13性能的不穩(wěn)定,針對該問題,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彈簧C22,即在上頂桿25上移或是連接桿19自動下移的過程中,彈簧C22通過一定的彈性形變將連接桿19下移產生的沖擊力所抵消,實現降低對驅動裝置的動力部件的沖擊,延長其使用壽命。
[0031]作為優(yōu)選,將銷柱5的個數設置為6個,且將其均勻分布在盒體I的圓周壁上,在轉芯7轉動時,銷柱5與限位孔6的接觸以及受力更加均勻,即增加門鎖在開啟或是關閉時的穩(wěn)定性,同時減小轉芯7以及盒體I之間的磨損。
[0032]作為優(yōu)選,選用扭轉彈簧,可使銷柱5在盒體I內不斷進行伸縮的過程中保證彈簧C的彈力以及彈性回復力的穩(wěn)定性,保證無論是機械開鎖還是電子開鎖過程中的平穩(wěn)進行,并且扭轉彈簧可承受不同方向作用力,在反復使用的情況下延長彈簧C等零部件的使用壽命O
[0033]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包括離合器(11)和驅動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11)包括圓形的盒體(I)、多個銷柱(5)以及固定在盒體(I)中部的轉芯(7),所述轉芯(7)中部開有供把手轉軸穿過的通孔(8),在所述銷柱(5)—端的兩個側壁上開有矩形槽(4),在所述盒體(I)的圓周壁上安裝有多個與銷柱(5)匹配的第一支撐塊(2),所述第一支撐塊(2)中部開有小孔,銷柱(5)另一端貫穿小孔置于盒體(I)內,且在小孔內壁上設置有凸緣且所述凸緣內壁與矩形槽(4)槽底接觸,在所述轉芯(7 )的外壁上開有多個與銷柱(5 )同軸的限位孔(6);還包括設置在矩形槽(4)內的彈簧A(3)和彈簧B(9),所述彈簧A(3)—端固定在所述凸緣的上端面,且彈簧A(3)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槽(4) 一端內壁上,所述彈簧B(9)—端固定在所述凸緣的下端面,且彈簧B(9)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槽(4)另一端內壁上;所述限位孔(6)內壁包括依次連接的調整段(61)、過渡段(62)以及平直段(63),所述調整段(61)內徑沿轉芯的徑向由外向內遞減,所述平直段(63)為與銷柱(5)等徑的柱狀圓面,所述過渡段(62)為沿所述銷柱(5)軸線突出的光滑曲面;所述驅動器(12)包括底座(14)和彈片(21),所述底座(14)內部被分隔成主動腔和被動腔,所述彈片(21)為圓弧形,彈片(21)底部安裝有支撐座(18),支撐座(18)下端貫穿底座(14)上壁置于被動腔內,被動腔內還設置有電機(15)和螺桿(17),電機(15)輸出端上安裝有小齒輪(23),螺桿(17)下端部安裝有小齒輪(23)配合的大齒輪(24),且支撐座(18)下端開有第一盲孔,螺桿(17)上端部滑動設置在第一盲孔內,在所述螺桿(17)上安裝有與之螺紋配合的第二支撐塊(16),第二支撐塊(16)上端兩側分別開有凹槽,支撐座(18)下端面設置有與凹槽配合的突起,在所述主動腔內設置有連接頭(26),所述連接頭(26)上端面上開有第二盲孔,所述連接頭(26)下端面設有上頂桿(25),且上頂桿(25)貫穿主動腔的下腔體壁向外延伸,連接桿(20)—端滑動設置在第二盲孔內,連接桿(20)另一端貫穿主動腔的上腔體壁向外延伸,還包括連接板(19),所述連接板(19) 一端與連接桿(20 )上端面連接,連接板(19)另一端與支撐座(18)的側壁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6)的內徑大于所述銷柱(5)的外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銷柱(5)的個數為6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A(3)和彈簧B(9)均為扭轉彈簧。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鎖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簧C(22),所述彈簧C(22)的一端與主動腔的上壁連接,彈簧C(22)另一端與連接頭(26)的上端面連接。
【文檔編號】E05B15/00GK205476872SQ201620154043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日
【發(fā)明人】李奕廷
【申請人】成都普泰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