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模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模具裝置。
背景技術:
1、相關技術中,有很多具有轉軸的產品,例如,汽車雜物箱的雜物箱內門具有轉軸,以使雜物箱內門能夠相對于儀表板轉動,為了便于安裝雜物箱內門,需要在靠近轉軸的位置弱化槽,以使轉軸更容易發(fā)生彈性形變,以降低雜物箱內門的安裝難度。
2、然而,在通過模具加工具有轉軸的產品時(例如加工汽車雜物箱的雜物箱內門時),由于轉軸的存在,模具脫模過程中,轉軸處會和模具產生摩擦力,由于弱化槽的存在,弱化槽處很容易產生撕裂,從而導致產品不良率增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模具裝置,該模具裝置有利于降低產品不良率。
2、根據(jù)本使用新型的模具裝置包括:第一驅動件和滑塊,所述第一驅動件與所述滑塊傳動連接且用于驅動所述滑塊沿第一方向運動,以使所述滑塊靠近或遠離待加工件,所述滑塊具有容納空間,所述容納空間貫穿所述滑塊;彈針組件、彈性件和第二驅動件,所述彈針組件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容納空間,所述彈性件設于所述容納空間,所述彈性件相對的兩端分別能夠與所述滑塊和所述彈針組件抵接,所述第二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彈針組件沿第二方向運動,以使所述彈針組件靠近所述待加工件運動并擠壓所述彈性件。
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模具裝置,通過設置能夠壓縮在彈針組件和滑塊之間的彈性件,可以通過彈性件驅動彈針組件遠離待加工件運動(開模過程),從而能夠減輕彈針組件與待加工件之間的摩擦力,能夠降低待加工件撕裂的概率,有利于降低產品不良率。
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彈針組件包括彈針本體和安裝座,所述彈針本體設于所述安裝座,所述第二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安裝座沿所述第二方向運動。
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滑塊具有朝向所述容納空間凸出的凸起,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能夠與所述凸起和所述安裝座抵接。
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彈性件套設于所述彈針本體。
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裝置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設于所述滑塊且位于所述安裝座遠離所述彈性件的一側,所述限位件用于與所述安裝座抵接以限位所述彈針組件。
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安裝座的正投影的部分與所述限位件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重疊。
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裝座具有缺口,所述限位件能夠與所述缺口的側壁抵接。
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驅動件包括:驅動本體和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與所述滑塊固連,所述驅動本體用于驅動所述連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運動。
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裝置還包括:鑲件,所述鑲件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容納空間且與所述滑塊固連,所述鑲件適于與所述待加工件接觸。
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具裝置還包括:鑲件,所述鑲件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容納空間且與彈針組件固連。
13、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針組件包括彈針本體和安裝座,所述彈針本體設于所述安裝座,所述第二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安裝座沿所述第二方向運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具有朝向所述容納空間凸出的凸起,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能夠與所述凸起和所述安裝座抵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套設于所述彈針本體。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設于所述滑塊且位于所述安裝座遠離所述彈性件的一側,所述限位件用于與所述安裝座抵接以限位所述彈針組件。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安裝座的正投影的部分與所述限位件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重疊。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具有缺口,所述限位件能夠與所述缺口的側壁抵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件包括:驅動本體和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與所述滑塊固連,所述驅動本體用于驅動所述連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運動。
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鑲件,所述鑲件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容納空間且與所述滑塊固連,所述鑲件適于與所述待加工件接觸。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鑲件,所述鑲件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容納空間且與彈針組件固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