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化工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移動空調(diào)電機支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移動空調(diào)電機支架作為電機的附件在運行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定的振動,加上電機本身的振動,因此支架系統(tǒng)工作時收到的外部較大的激勵,其本身的剛度和結構合理性對自身的可靠性耐久性,以及系統(tǒng)的振動噪聲性能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具體性能檢測時,現(xiàn)有技術通常通過結構合理性增強其使用壽命,同時,電機支架由于電機發(fā)熱問題,會使支架材料加速老化,進而影響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因此,需要對電機支架材料進行進一步研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移動空調(diào)電機支架的加工方法。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移動空調(diào)電機支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聚丙烯60-65份、三元羧基氯醋樹脂18-24份、全氟辛基季胺碘化物4-8份、交聯(lián)單體含量低于23mol%的液晶彈性體2-6份、非線性聚膦腈高分子3-7份、茂金屬聚乙烯2-5份、氰脲酸鋅2-4份、稀土改性玻璃纖維4-6份、聚苯硫醚0.6-1.8份、抗氧劑1.2-3.5份、穩(wěn)定劑2.5-6份、潤滑劑1.5-3.5份;
(2)將聚丙烯、三元羧基氯醋樹脂、交聯(lián)單體含量低于23mol%的液晶彈性體、抗氧劑在85-90℃的條件下攪拌混合20-25分鐘,得到混料一,備用;
(3)將混料一升溫至130-135℃后加入茂金屬聚乙烯、非線性聚膦腈高分子、稀土改性玻璃纖維,用波長為8-15μm的遠紅外線照射5分鐘,攪拌反應10-15分鐘后,得到混料二,備用;
(4)將混料二降溫至75-80℃后,加入剩余原料,攪拌反應20-25分鐘后,升溫至90-95℃保溫1-1.5小時,得到混料三;
(5)將混料三加入注塑機中,設置注塑機的加熱段加熱溫度和注塑段工藝參數(shù),成型、出模。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非線性聚膦腈高分子為以發(fā)散發(fā)與收斂法在合成以環(huán)三膦腈為核的樹形高分子。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抗氧劑為酚類抗氧劑和硫類抗氧劑以重量比1-4:2混合得到;所述穩(wěn)定劑選用苯并三唑類光穩(wěn)定劑;所述潤滑劑為烷基咪唑四氟硼酸鹽離子液。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5)中注塑機加熱段的溫度為:第一段215-220℃、第二段220-225℃、第三段215-220℃、第四段210-215℃、第五段200-205℃;
所述注塑段成型工藝參數(shù)為:第一段采用68-75mpa的中壓、35-40m/s的低速注射,注射時間為1.5-2s、注射膠量至產(chǎn)品的70-75%;
第一段采用60-65mpa的中壓、23-26m/s的低速注射,注射時間為0.5-1s、注射膠量至產(chǎn)品的100%。
本發(fā)明相比現(xiàn)有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中制備的移動空調(diào)電機支架條件可控,成品率高,產(chǎn)品質量穩(wěn)定,相比現(xiàn)有技術除了保證強度高的條件下改善了在符合條件下受熱時的剛性,耐熱性較好,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生產(chǎn)效率高,外觀平整,用于移動空調(diào)支架使用壽命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移動空調(diào)電機支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聚丙烯60-65份、三元羧基氯醋樹脂18-24份、全氟辛基季胺碘化物4-8份、交聯(lián)單體含量低于23mol%的液晶彈性體2-6份、非線性聚膦腈高分子3-7份、茂金屬聚乙烯2-5份、氰脲酸鋅2-4份、稀土改性玻璃纖維4-6份、聚苯硫醚0.6-1.8份、抗氧劑1.2-3.5份、穩(wěn)定劑2.5-6份、潤滑劑1.5-3.5份;
(2)將聚丙烯、三元羧基氯醋樹脂、交聯(lián)單體含量低于23mol%的液晶彈性體、抗氧劑在85-90℃的條件下攪拌混合20-25分鐘,得到混料一,備用;
(3)將混料一升溫至130-135℃后加入茂金屬聚乙烯、非線性聚膦腈高分子、稀土改性玻璃纖維,用波長為8-15μm的遠紅外線照射5分鐘,攪拌反應10-15分鐘后,得到混料二,備用;
(4)將混料二降溫至75-80℃后,加入剩余原料,攪拌反應20-25分鐘后,升溫至90-95℃保溫1-1.5小時,得到混料三;
(5)將混料三加入注塑機中,設置注塑機的加熱段加熱溫度和注塑段工藝參數(shù),成型、出模。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非線性聚膦腈高分子為以發(fā)散發(fā)與收斂法在合成以環(huán)三膦腈為核的樹形高分子。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抗氧劑為酚類抗氧劑和硫類抗氧劑以重量比1-4:2混合得到;所述穩(wěn)定劑選用苯并三唑類光穩(wěn)定劑;所述潤滑劑為烷基咪唑四氟硼酸鹽離子液。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5)中注塑機加熱段的溫度為:第一段215-220℃、第二段220-225℃、第三段215-220℃、第四段210-215℃、第五段200-205℃;
所述注塑段成型工藝參數(shù)為:第一段采用68-75mpa的中壓、35-40m/s的低速注射,注射時間為1.5-2s、注射膠量至產(chǎn)品的70-75%;
第一段采用60-65mpa的中壓、23-26m/s的低速注射,注射時間為0.5-1s、注射膠量至產(chǎn)品的100%。
實施例2
其中,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聚丙烯60-65份、三元羧基氯醋樹脂18-24份、全氟辛基季胺碘化物4-8份、交聯(lián)單體含量低于23mol%的液晶彈性體2-6份、非線性聚膦腈高分子3-7份、茂金屬聚乙烯2-5份、氰脲酸鋅2-4份、稀土改性玻璃纖維4-6份、聚苯硫醚0.6-1.8份、抗氧劑1.2-3.5份、穩(wěn)定劑2.5-6份、潤滑劑1.5-3.5份,其余步驟與實施例1中相同。
實施例3
其中,重量份準備各原料:聚丙烯60-65份、三元羧基氯醋樹脂18-24份、全氟辛基季胺碘化物4-8份、交聯(lián)單體含量低于23mol%的液晶彈性體2-6份、非線性聚膦腈高分子3-7份、茂金屬聚乙烯2-5份、氰脲酸鋅2-4份、稀土改性玻璃纖維4-6份、聚苯硫醚0.6-1.8份、抗氧劑1.2-3.5份、穩(wěn)定劑2.5-6份、潤滑劑1.5-3.5份,其余步驟與實施例1中相同。
設置對照組1,將交聯(lián)單體含量低于23mol%的液晶彈性體替換為聚丙烯,其余內(nèi)容與實施例1中相同;設置對照組2,將稀土改性玻璃纖維替換為等量的玻璃纖維,其余內(nèi)容與實施例1中相同;設置對照組3,將非線性聚膦腈高分子替換為聚丙烯,其余內(nèi)容與實施例1中相同;設置對照組4,將實施例1中各原料準備好后,在轉速為950-1150轉/分鐘的攪拌機中混合10-15分鐘,導入雙螺桿擠出機,按常規(guī)方法制備得到;對以上各組制備的支架進行性能檢測,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
表1
表2
通過表1和表2中數(shù)據(jù)對比,本發(fā)明中原料為最佳配比,改變其中某幾項原料或者改變制備方法,都會影響支架的物理性能,本發(fā)明中支架外觀平整,耐老化性好,條件可控,易于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