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空調(diào)器,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室內(nèi)機和空調(diào)器。
背景技術:
1、在一些室內(nèi)機,為了便于安裝進液管、出氣管以及檢修會在中框的底部設置開口,以保證室內(nèi)機上墻后,便捷安裝進液管、出氣管和檢修,就需設置可拆卸的裝飾板安裝于中框的底部以保證室內(nèi)機的美觀和避免灰塵進入。
2、現(xiàn)有的裝飾板直接通過卡扣安裝于中框上,裝飾板拆裝效果不直觀,用戶感知弱,不能直觀發(fā)現(xiàn)裝飾板可拆。且在裝配后無法確認所有卡扣裝配到位,用戶體驗差,且在多次拆裝后卡扣容易出現(xiàn)磨損及變形,或直接斷裂,失去裝配效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解決的問題是現(xiàn)有的裝飾板直接通過卡扣安裝于中框上,裝飾板拆裝效果不直觀,用戶感知弱,不能直觀發(fā)現(xiàn)裝飾板可拆。且在裝配后無法確認所有卡扣裝配到位,用戶體驗差,并在多次拆裝后卡扣容易出現(xiàn)磨損及變形,或斷裂,失去裝配效果。
2、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室內(nèi)機和空調(diào)器,其通過在裝飾板上設置可移動的滑扣從而讓用戶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裝飾板可拆,且相對于卡扣連接不易損壞,安裝穩(wěn)定性更高。
3、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室內(nèi)機,該室內(nèi)機包括中框、裝飾板和滑扣;
4、所述裝飾板設置有鉤扣和安裝槽;
5、所述滑扣可移動地安裝于所述安裝槽;
6、所述中框設置有滑扣配合的抵接部以及與所述鉤扣配合的卡槽;
7、所述裝飾板安裝于所述中框,且所述鉤扣通過所述卡槽卡接于所述中框;
8、沿所述安裝槽的鎖止方向移動所述滑扣,所述滑扣可與所述抵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裝飾板的移動;
9、沿所述安裝槽的解鎖方向移動所述滑扣,所述滑扣可與所述抵接部脫離抵接,以讓所述裝飾板可相對所述中框移動,以使所述鉤扣脫離與所述卡槽卡接。
10、本技術通過在裝飾板上設置可移動的滑扣,來實現(xiàn)裝飾板與中框的固定,從而讓用戶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裝飾板可拆。且在裝飾板上設置鉤扣和滑扣相互配合的方式來進行裝飾板與中框的固定,在拆裝時只需要移動滑扣,就可解除固定,拆卸和安裝更加方便,且相對于卡扣連接不易損壞,安裝穩(wěn)定性更高。
11、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鉤扣包括凸設于所述裝飾板內(nèi)側(cè)的連接柱和連接于所述連接柱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向著所述安裝方向凸設;
12、在所述裝飾板安裝于所述中框時,沿所述安裝方向推動所述裝飾板所述卡接部可卡接于所述中框,并沿所述安裝槽的所述鎖止方向移動所述滑扣,所述滑扣與所述抵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裝飾板向著拆除方向移動;
13、在所述裝飾板由所述中框拆卸時,沿所述安裝槽的解鎖方向移動所述滑扣,可讓所述滑扣與所述抵接部脫離抵接,之后所述裝飾板可向著所述拆除方向移動以使所述卡接槽可與所述中框脫離卡接;
14、所述安裝方向與所述拆除方向相反。
15、本技術通過利用鉤扣的卡接部的延伸方向和滑扣的移動方向,從而在裝飾板安裝到位后,通過滑扣向著鎖止方向移動與中框的抵接部抵接,從而可以限制鉤扣的脫出。而在拆卸時,通過滑扣向著解鎖方向移動,從而可以滑扣與中框脫落抵接,使裝飾板可向著拆除方向移動,從讓鉤扣可以方便的于中框脫開,使得拆卸和安裝更加方便。
16、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安裝方向與所述鎖止方向垂直,所述鎖止方向和所述解鎖方向相反。
17、本實施將裝飾板的移動方向和滑扣的移動方向設置為垂直,這樣在滑扣卡接后使得中框和裝飾板的固定更加穩(wěn)定。
18、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抵接部為設置于所述中框的抵接塊,所述抵接塊的周緣設置有避讓槽;
19、在所述滑扣向著所述鎖止方向移動,且位于鎖止位置時,所述滑扣與所述抵接塊抵接可限制所述裝飾板向著所述拆除方向移動;
20、所述滑扣向著所述解鎖方向移動,且位于解鎖位置時,所述滑扣與所述避讓槽對應,可使所述裝飾板能向著所述拆除方向移動,以解除所述鉤扣與所述中框的卡接。
21、在申請通過將抵接部設置為抵接槽,便于中框的制作,而設置于抵接槽連通的避讓槽可以在裝飾板安裝和拆卸時避讓滑扣,以方便滑扣在解鎖方向解鎖位置時讓裝飾板的移動。
22、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滑扣包括本體和連接于所述本體的抵接柱,所述抵接柱的側(cè)壁凹設有第一限位槽;
23、所述抵接柱可移動地插接于所述安裝槽內(nèi),所述裝飾板形成所述安裝槽的側(cè)壁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且所述抵接柱的端部伸出所述裝飾板可在鎖止位置與所述抵接部抵接。
24、本技術設置第一限位槽可以避免滑扣由所述裝飾板脫落,使裝配更加方便。
25、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滑扣還包括與所述抵接柱間隔凸設于所述本體的導向柱,在所述鎖止方向上所述抵接柱位于所述導向柱的前側(cè),所述導向柱用于在解鎖位置時與所述安裝槽的端面抵接。
26、本實施例設置導向柱便于在滑扣移動時和安裝時導向,以讓滑扣可以方便的安裝在裝飾板的安裝內(nèi)。
27、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位于所述安裝槽的外周緣設置有防呆凸臺,所述本體的內(nèi)側(cè)設置有與所述防呆凸臺對應的防呆滑槽。
28、本技術設置防呆凸臺以及配合的防呆滑槽可以避免滑扣裝反的問題。
29、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安裝槽寬度方向相對的兩個側(cè)壁均向外凸設有弧形卡接部;
30、所述安裝槽長度方向的側(cè)壁,且位于所述弧形卡接部靠近所述鎖止位置的一側(cè)設置有第一限位凹槽;
31、所述安裝槽長度方向的側(cè)壁,且位于所述弧形卡接部靠近所述解鎖位置的一側(cè)設置有第二限位凹槽;
32、所述滑扣沿所述鎖止方向移動可越過所述弧形卡接部,以使所述滑扣移動至鎖止位置;
33、所述滑扣處于所述鎖止位置時,所述抵接柱與所述安裝槽靠近所述解鎖方向的端面抵接,且與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導向柱與所述弧形卡接部卡接;
34、所述滑扣沿所述解鎖方向移動可越過所述弧形卡接部,以使所述滑扣移動至解鎖位置;
35、在所述滑扣處于解鎖位置時,所述抵接柱和所述導向柱位于所述弧形卡接部的兩側(cè),且所述抵接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內(nèi),所述導向柱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內(nèi),且所述導向柱與所述安裝槽解鎖方向的一側(cè)的端面抵接。
36、本技術通過在安裝槽側(cè)壁向外凸設弧形卡接部其可對滑扣進行限位,避免滑扣自由移動,且可增加阻尼感,讓用戶可感受到解鎖或關鎖。并且圓弧具有導向作用可方向抵接柱和導向柱越過。其次,設置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凹槽,可以提升到位手桿感。
37、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卡接部與所述第一限位槽過盈配合。
38、在本實施例中,對弧形卡接部進行加厚處理,使其與第一限位槽過盈配合,這樣就會增加阻尼感,讓用戶感受到滑扣越過臨界點,且可避免滑扣自由移動。
39、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卡接部的外周緣形成有減薄槽。
40、本技術通過在弧形卡接部的外周緣設置減薄槽,從而可以讓弧形卡接部更容易形變和具有彈性。
41、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空調(diào)器,空調(diào)器包括室外機和上述任意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的室內(nèi)機,室內(nèi)機和室外機通過換熱管道連接。
42、本技術提供的空調(diào)器,其室內(nèi)機通過在裝飾板上設置可移動的滑扣,來實現(xiàn)裝飾板與中框的固定,從而讓用戶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裝飾板可拆。且在裝飾板上設置鉤扣和滑扣相互配合的方式來進行裝飾板與中框的固定,在拆裝時只需要移動滑扣,就可解除固定,拆卸和安裝更加方便,且相對于卡扣連接不易損壞,安裝穩(wěn)定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