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傳動效率高、可靠性強的變速裝置,包括輸入軸,輸入軸上設有第一齒輪,還包括二軸和三軸,二軸上設有二軸第四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的二軸第一齒輪、與二軸第一齒輪配合的第一同步器,二軸第一齒輪空套在二軸上,三軸上設有第一行星齒輪組;本實用新型的輸出齒輪設置在第一行星齒輪組的第一行星架上,二軸和三軸可通過第一行星齒輪組共同作用于輸出齒輪使得換擋時動力不中斷,可以在升擋或降擋時整個過程都是有齒輪剛性連接的,傳動效率高、可靠性強;通過二軸和三軸通過偏心齒輪進行調速,使二軸或三軸的轉速與空套在其上的齒輪轉速相近,便于同步器嚙合,偏心齒輪獨有的坡度感使換擋時舒服性也很好,沒有多余的摩擦損耗。
【專利說明】
變速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變速箱領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種變速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雙離合自動變速器(DCT)傳動效率高,但有對工藝要求高、可靠性差、不穩(wěn)定等缺點;液力自動變速器(AT)它可靠性強,但是結構復雜成本高而且傳動效率低,比較費油;無極變速器(CVT)雖然舒服性好,但對大扭矩輸出受限制,不適合激烈駕駛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傳動效率高、可靠性強的變速裝置。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變速裝置,包括輸入軸,輸入軸上設有第一齒輪,還包括二軸和三軸,
[0005]二軸上設有二軸第四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的二軸第一齒輪、與二軸第一齒輪配合的第一同步器,二軸第一齒輪空套在二軸上,
[0006]三軸上設有第一行星齒輪組、第二離合器、與第一齒輪嚙合的三軸第一齒輪、與三軸第一齒輪配合的第二同步器,三軸第一齒輪空套在三軸上,
[0007]第一行星齒輪組包括設置在三軸上的第一太陽輪、嚙合于第一太陽輪外周的第一行星輪、套住第一行星輪的第一齒圈,第一行星輪設于第一行星架上,第一行星架上的中部設有輸出齒輪,第一齒圈與二軸第四齒輪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傳動齒輪,第一齒圈空套在三軸上,第一齒圈與三軸通過第二離合器離合。
[0008]優(yōu)選的,輸入軸上設有第二齒輪,二軸上設有與第二齒輪嚙合的二軸第二齒輪,二軸第二齒輪空套在二軸上,二軸第二齒輪可與第一同步器配合;三軸上設有與第二齒輪嚙合的三軸第二齒輪,三軸第二齒輪空套在三軸上,三軸第二齒輪可與第二同步器配合。
[0009]優(yōu)選的,二軸上設有二軸偏心齒輪,三軸上設有三軸偏心齒輪和第一離合器,二軸偏心齒輪和三軸偏心齒輪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傳動偏心齒輪,三軸和三軸偏心齒輪通過第
1?? FH 1?? FH ο
[0010]優(yōu)選的,二軸上設有二軸偏心齒輪,三軸上設有三軸偏心齒輪和第一離合器,二軸偏心齒輪包括設置在二軸上的第三太陽輪、嚙合于第三太陽輪外周的第三內行星輪、與第三內行星輪嚙合的第三外行星輪、通過內齒嚙合第三外行星輪的第三齒圈,第三外行星輪設于第三行星架上;三軸偏心齒輪包括設置在三軸上的第四太陽輪、嚙合于第四太陽輪外周的第四行星輪、通過內齒嚙合第四行星輪的第四齒圈,第四行星輪設于第四行星架上,第四行星架和三軸通過第一離合器離合;第三齒圈與第四齒圈嚙合。
[0011 ]優(yōu)選的,輸入軸上設有第三齒輪,二軸上設有二軸第三齒輪、第三同步器,第三齒輪和二軸第三齒輪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倒車齒輪,二軸第三齒輪空套在二軸上,第三同步器與二軸第三齒輪配合。
[0012]優(yōu)選的,二軸第二齒輪、二軸第三齒輪、二軸偏心齒輪均設于二軸第一齒輪的一偵U,二軸第四齒輪設于二軸第一齒輪的另一側。
[0013]優(yōu)選的,輸入軸上設有第二行星齒輪組,第二行星齒輪組包括第二太陽輪、嚙合于第二太陽輪外周的第二行星輪、通過內齒嚙合第二行星輪的第二齒圈、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輪設于第二行星架上,第二行星架與輸入軸連接;還包括發(fā)電機,發(fā)電機包括設于第二齒圈上的發(fā)電機轉子、設于第二齒圈外側的發(fā)電機定子、設于第二齒圈和發(fā)電機定子之間的發(fā)電機離合器;還包括電動機,電動機包括設于第二行星架上的電動機轉子和設于電動機轉子外側的電動機定子。
[0014]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輸出齒輪設置在第一行星齒輪組的第一行星架上,二軸的第四齒輪通過傳動齒輪作用于第一行星齒輪組的第一齒圈、三軸作用于第一行星齒輪組的太陽輪,二軸和三軸可通過第一行星齒輪組共同作用于輸出齒輪使得換擋時動力不中斷,可以在升擋或降擋時整個過程都是有齒輪剛性連接的,傳動效率高、可靠性強;通過二軸和三軸通過偏心齒輪進行調速,使二軸或三軸的轉速與空套在其上的齒輪轉速相近,便于同步器嚙合,偏心齒輪獨有的坡度感使換擋時舒服性也很好,沒有多余的摩擦損耗。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第二行星齒輪組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二軸偏心齒輪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三軸偏心齒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2]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0023]輸入軸I;第一齒輪11 ;第二齒輪12;第三齒輪13; 二軸2; 二軸第一齒輪21; 二軸第二齒輪22; 二軸第三齒輪23; 二軸第四齒輪24;第一同步器25;第三同步器26; 二軸偏心齒輪27;第三太陽輪271;第三內行星輪272;第三外行星輪273;第三齒圈274;第三行星架275;三軸3;三軸第一齒輪31;三軸第二齒輪32;第二同步器33;三軸偏心齒輪34;第四太陽輪341;第四行星輪342;第四齒圈343;第四行星架344;第一離合器35;第二離合器36;傳動偏心齒輪41 ;傳動齒輪51 ;第一行星輪組6 ;第一齒圈61 ;第一太陽輪62 ;第一行星輪63 ;第一行星架64;輸出齒輪65;倒車齒輪71;第二行星輪組8;第二太陽輪81;第二行星輪82;第二齒圈83;發(fā)電機定子84;第二行星架85;電動機轉子851 ;電動機定子86;發(fā)電機離合器87;差速器9。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5]實施例1:
[0026]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變速裝置,包括輸入軸I,輸入軸I上設有第一齒輪11,還包括二軸2和三軸3,
[0027]二軸2上設有二軸第四齒輪24、與第一齒輪11嚙合的二軸第一齒輪21、與二軸第一齒輪21配合的第一同步器25,二軸第一齒輪21空套在二軸上,第一同步器25套入二軸第一齒輪21后可同步二軸2與二軸第一齒輪21的轉速,
[0028]三軸3上設有第一行星齒輪組6、第二離合器36、與第一齒輪11嚙合的三軸第一齒輪31、與三軸第一齒輪31配合的第二同步器33,三軸第一齒輪31空套在三軸3上,第一行星齒輪組6包括設置在三軸3上的第一太陽輪62、嚙合于第一太陽輪62外周的第一行星輪63、套住第一行星輪63的第一齒圈,第一行星輪63設于第一行星架64上,第一行星架64上的中部設有輸出齒輪65,輸出齒輪65嚙合有差速器9;第一齒圈61與二軸第四齒輪24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傳動齒輪51,第一齒圈61空套在三軸3上,第一齒圈61與三軸3通過第二離合器36離合,輸入軸I上設有第二齒輪12,二軸2上設有與第二齒輪12嚙合的二軸第二齒輪22,二軸第二齒輪22空套在二軸上,二軸第二齒輪22可與第一同步器25配合;三軸3上設有與第二齒輪12嚙合的三軸第二齒輪32,三軸第二齒輪32空套在三軸3上,三軸第二齒輪32可與第二同步器33配合;
[0029]二軸2上設有二軸偏心齒輪27,三軸3上設有三軸偏心齒輪34和第一離合器35,二軸偏心齒輪27包括設置在二軸2上的第三太陽輪271、嚙合于第三太陽輪271外周的第三內行星輪272、與第三內行星輪272嚙合的第三外行星輪273、通過內齒嚙合第三外行星輪273的第三齒圈274,第三外行星輪273設于第三行星架275上;三軸偏心齒輪34包括設置在三軸3上的第四太陽輪341、嚙合于第四太陽輪341外周的第四行星輪342、通過內齒嚙合第四行星輪342的第四齒圈343,第四行星輪342設于第四行星架343上,第四行星架343和三軸3通過第一離合器35離合;第三齒圈274與第四齒圈343嚙合;二軸2和三軸3之間可通過二軸偏心齒輪27和三軸偏心齒輪34相互進行加速或減速;
[0030]輸入軸I上設有第二行星齒輪組8,第二行星齒輪組8包括第二太陽輪81、嚙合于第二太陽輪81外周的第二行星輪82、通過內齒嚙合第二行星輪82的第二齒圈83、第二行星架85,第二行星輪82設于第二行星架84上,第二行星架84與輸入軸I連接;還包括發(fā)電機,發(fā)電機包括設于第二齒圈83上的發(fā)電機轉子、設于第二齒圈83外側的發(fā)電機定子84、設于第二齒圈83和發(fā)電機定子84之間的發(fā)電機離合器87;還包括電動機,電動機包括設于第二行星架85上的電動機轉子851和設于電動機轉子851外側的電動機定子86;發(fā)電機可發(fā)電;電動機可輔助驅動輸入軸I,實現(xiàn)輸入軸I的正反轉。
[0031 ] 第一離合器35松開,第二離合器36鎖緊,第一同步器25套上二軸第一齒輪21。動力傳遞依次為輸入軸1、第一齒輪11、二軸第一齒輪21、第一同步器25、二軸2、二軸第四齒輪24、傳動齒輪51、第一齒圈61、三軸3、第一行星輪63、第一行星架64、輸出齒輪65,輸出齒輪65將動力傳遞給差速器輸出動力。
[0032]第一離合器35松開,第二離合器36松開,第一同步器25套上二軸第一齒輪21,動力傳遞依次為輸入軸1、二軸第一齒輪21和三軸第一齒輪31、第一同步器25、二軸2,而后分成兩部分①二軸第四齒輪24、傳動齒輪51、第一齒圈61,②二軸偏心齒輪27、三軸偏心齒輪34。第一離合器35鎖緊,三軸偏心齒輪34將動力傳遞給三軸3,二軸偏心齒輪27和三軸偏心齒輪34的傳動可為三軸3提供不斷變化的轉速,當三軸3的轉速達到三軸第一齒輪31的轉速時,第一離合器35松開、第二同步器33套上三軸第一齒輪31,三軸3和三軸第一齒輪31實現(xiàn)同步傳動,此時動力傳遞為輸入軸1、第一齒輪11、三軸第一齒輪31、第二離合器33、三軸3、第一太陽輪62。第一齒圈61和太陽輪62共同作用于第一行星齒輪63,第一行星齒輪63依次作用于第一行星架64、輸出齒輪65輸出動力。
[0033]實施例2:
[0034]如圖6-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變速裝置,包括輸入軸I,輸入軸I上設有第一齒輪11,還包括二軸2和三軸3,
[0035]二軸2上設有二軸第四齒輪24、與第一齒輪11嚙合的二軸第一齒輪21、與二軸第一齒輪21配合的第一同步器25,二軸第一齒輪21空套在二軸上,第一同步器25套入二軸第一齒輪21后可同步二軸2與二軸第一齒輪21的轉速,
[0036]三軸3上設有第一行星齒輪組6、第二離合器36、與第一齒輪11嚙合的三軸第一齒輪31、與三軸第一齒輪31配合的第二同步器33,三軸第一齒輪31空套在三軸3上,第一行星齒輪組6包括設置在三軸3上的第一太陽輪62、嚙合于第一太陽輪62外周的第一行星輪63、套住第一行星輪63的第一齒圈,第一行星輪63設于第一行星架64上,第一行星架64上的中部設有輸出齒輪65,輸出齒輪65嚙合有差速器9;第一齒圈61與二軸第四齒輪24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傳動齒輪51,第一齒圈61空套在三軸3上,第一齒圈61與三軸3通過第二離合器36離合,輸入軸I上設有第二齒輪12,二軸2上設有與第二齒輪12嚙合的二軸第二齒輪22,二軸第二齒輪22空套在二軸上,二軸第二齒輪22可與第一同步器25配合;三軸3上設有與第二齒輪12嚙合的三軸第二齒輪32,三軸第二齒輪32空套在三軸3上,三軸第二齒輪32可與第二同步器33配合;
[0037]二軸2上設有二軸偏心齒輪27,三軸3上設有三軸偏心齒輪34和第一離合器35,二軸偏心齒輪27和三軸偏心齒輪34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傳動偏心齒輪41,三軸3和三軸偏心齒輪34通過第一離合器35離合,輸入軸I上設有第三齒輪13,二軸2上設有二軸第三齒輪23、第三同步器26,第三齒輪13和二軸第三齒輪23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倒車齒輪71,二軸第三齒輪23空套在二軸2上,齒輪空套在軸上為齒輪可旋轉套在軸上,第三同步器26與二軸第三齒輪23配合;二軸第二齒輪22、二軸第三齒輪23、二軸偏心齒輪27均設于二軸第一齒輪21的一側,二軸第四齒輪24設于二軸第一齒輪21的另一側,該布設結構使二軸2不會承受過大扭力。
[0038]第一離合器35松開,第二離合器36鎖緊,第一同步器25套上二軸第一齒輪21。動力傳遞依次為輸入軸1、第一齒輪11、二軸第一齒輪21、第一同步器25、二軸2、二軸第四齒輪24、傳動齒輪51、第一齒圈61、三軸3、第一行星輪63、第一行星架64、輸出齒輪65,輸出齒輪65將動力傳遞給差速器輸出動力。
[0039]第一離合器35松開,第二離合器36松開,第一同步器25套上二軸第一齒輪21,動力傳遞依次為輸入軸1、二軸第一齒輪21和三軸第一齒輪31、第一同步器25、二軸2,而后分成兩部分①二軸第四齒輪24、傳動齒輪51、第一齒圈61,②二軸偏心齒輪27、傳動偏心齒輪41、三軸偏心齒輪34。第一離合器35鎖緊,三軸偏心齒輪34將動力傳遞給三軸3,二軸偏心齒輪27通過傳動偏心齒輪41可為三軸偏心齒輪34提供不斷變化的轉速,當三軸3的轉速達到三軸第一齒輪的轉速時,第一離合器35松開,第二同步器33套上三軸第一齒輪31實現(xiàn)同步傳動,此時動力傳遞為三軸第一齒輪31、第二離合器33、三軸3、第一太陽輪62。第一齒圈61和太陽輪62共同作用于第一行星齒輪63,第一行星齒輪63依次作用于第一行星架64、輸出齒輪65輸出動力。
[0040]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實用實施的范圍,凡是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裝飾,皆應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變速裝置,包括輸入軸,輸入軸上設有第一齒輪,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二軸和三軸, 二軸上設有二軸第四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的二軸第一齒輪、與二軸第一齒輪配合的第一同步器,二軸第一齒輪空套在二軸上, 三軸上設有第一行星齒輪組、第二離合器、與第一齒輪嚙合的三軸第一齒輪、與三軸第一齒輪配合的第二同步器,三軸第一齒輪空套在三軸上, 第一行星齒輪組包括設置在三軸上的第一太陽輪、嚙合于第一太陽輪外周的第一行星輪、套住第一行星輪的第一齒圈,第一行星輪設于第一行星架上,第一行星架上的中部設有輸出齒輪,第一齒圈與二軸第四齒輪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傳動齒輪,第一齒圈空套在三軸上,第一齒圈與三軸通過第二離合器離合。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輸入軸上設有第二齒輪,二軸上設有與第二齒輪嚙合的二軸第二齒輪,二軸第二齒輪空套在二軸上,二軸第二齒輪可與第一同步器配合;三軸上設有與第二齒輪嚙合的三軸第二齒輪,三軸第二齒輪空套在三軸上,三軸第二齒輪可與第二同步器配合。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二軸上設有二軸偏心齒輪,三軸上設有三軸偏心齒輪和第一離合器,二軸偏心齒輪和三軸偏心齒輪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傳動偏心齒輪,三軸和三軸偏心齒輪通過第一離合器離合。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二軸上設有二軸偏心齒輪,三軸上設有三軸偏心齒輪和第一離合器,二軸偏心齒輪包括設置在二軸上的第三太陽輪、嚙合于第三太陽輪外周的第三內行星輪、與第三內行星輪嚙合的第三外行星輪、通過內齒嚙合第三外行星輪的第三齒圈,第三外行星輪設于第三行星架上;三軸偏心齒輪包括設置在三軸上的第四太陽輪、嚙合于第四太陽輪外周的第四行星輪、通過內齒嚙合第四行星輪的第四齒圈,第四行星輪設于第四行星架上,第四行星架和三軸通過第一離合器離合;第三齒圈與第四齒圈嚙合。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輸入軸上設有第三齒輪,二軸上設有二軸第三齒輪、第三同步器,第三齒輪和二軸第三齒輪之間設有嚙合兩者的倒車齒輪,二軸第三齒輪空套在二軸上,第三同步器與二軸第三齒輪配合。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二軸第二齒輪、二軸第三齒輪、二軸偏心齒輪均設于二軸第一齒輪的一側,二軸第四齒輪設于二軸第一齒輪的另一側。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輸入軸上設有第二行星齒輪組,第二行星齒輪組包括第二太陽輪、嚙合于第二太陽輪外周的第二行星輪、通過內齒嚙合第二行星輪的第二齒圈、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輪設于第二行星架上,第二行星架與輸入軸連接;還包括發(fā)電機,發(fā)電機包括設于第二齒圈上的發(fā)電機轉子、設于第二齒圈外側的發(fā)電機定子、設于第二齒圈和發(fā)電機定子之間的發(fā)電機離合器;還包括電動機,電動機包括設于第二行星架上的電動機轉子和設于電動機轉子外側的電動機定子。
【文檔編號】F16H57/023GK205715487SQ20162058993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7日
【發(fā)明人】葉雙偉
【申請人】葉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