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滾珠絲杠,涉及一種滾珠絲杠副外循環(huán)組合插管式反向器組件。
背景技術:
1、滾珠絲杠副是一種常見的傳動裝置,用于旋轉運動與直線運動的相互轉換,或者用于定位。它由自帶螺旋滾道的絲桿和螺母、多個滾珠以及反向器組成。通過滾珠在絲桿螺旋滾道與螺母螺旋滾道之間的滾動,實現(xiàn)高效的傳動和定位。滾珠絲杠副具有精度高、承載能力大、摩擦小、效率高等特點,因此在機械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如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航空航天設備以及汽車等領域。
2、滾珠絲杠副中的反向器是實現(xiàn)滾珠在螺旋滾道中循環(huán)運動的裝置。其工作性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傳動質量?,F(xiàn)階段反向器存在噪音大、耐用性差、安裝和維護困難的問題,需要設計一種裝配簡便且平順性好的反向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滾珠絲杠副外循環(huán)組合插管式反向器組件,能夠降低反向器的裝配難度,減少滾珠換向時的沖擊和卡滯風險,避免單側滾道應力集中,提升整體承載能力和疲勞壽命,降低維護成本。
2、按照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滾珠絲杠副外循環(huán)組合插管式反向器組件,包括絲杠螺母,絲杠螺母的內孔螺紋配合連接絲杠,絲杠螺母設有回珠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珠滾道包括:
3、至少一條下半滾道,其螺旋設置于絲杠螺母圓周表面,下半滾道的兩端分別與絲杠螺母上設置的插管孔平滑連通;
4、反向器,與所述下半滾道數量一致,并與相應的下半滾道對應配合,反向器內壁構造的上半滾道與相應的下半滾道相配合,并與絲杠表面的螺旋滾道形成閉合的滾珠運動路線;
5、套筒,套設于所述絲杠螺母上,以對反向器形成徑向限位。
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反向器的兩端分別設有一體連接的圓柱狀插管,反向器與下半滾道對應配合后,插管的端面支撐于插管孔內壁設置的定位臺階上;
7、所述定位臺階設有一徑向延伸的缺口,以形成定位槽,插管外端面構造一體連接的滾珠引導結構,所述滾珠引導結構配合設置于定位槽中。
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滾珠引導結構的工作面呈圓弧狀。
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反向器的寬度方向兩側分別構造一體連接的防扭轉結構,所述防扭轉結構配合設置于下半滾道兩側分別設置的限位部上,以防止反向器發(fā)生扭轉變形。
10、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半滾道的曲線分為三段,其中中間段為橢圓弧,兩端為修正多項式過渡段,兩端的曲線關于中間段對稱;
11、兩端過渡段采用5次多項式(t∈[-1,-k]u[k,1]):
12、
13、其中r為回轉半徑與絲杠導程p相關:(η≈1.1~1.3為裕度系數),h為回珠槽最大高度,k控制橢圓段范圍比例,橢圓段長度le=2kr,γ為調節(jié)橫向多項式項,避免滾珠在入口/出口的橫向沖擊,β為調節(jié)縱向五次項,控制滾珠切入螺紋時的法向加速度;
14、中間橢圓弧段(t∈[-k,k]):
15、
16、其中λ∈(0,0.15)為橢圓修正系數,控制曲率過渡,隱含橢圓方程:
17、
18、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在于:1)上下滾道對接形成連續(xù)回珠路徑,減少滾珠換向時的沖擊和卡滯風險,滾珠引導結構輔助滾珠平順進入插管,避免運動軌跡偏移。2)分體式設計允許單獨拆卸或更換上半滾道,降低維護成本。3)上下滾道共同承擔滾珠壓力,避免單側滾道應力集中,提升整體承載能力和疲勞壽命。4)回珠曲線通過分段設計融合了多項式和正弦函數的優(yōu)勢,在動態(tài)性能和制造可行性之間取得平衡。
1.一種滾珠絲杠副外循環(huán)組合插管式反向器組件,包括絲杠螺母(1),絲杠螺母(1)的內孔螺紋配合連接絲杠(3),絲杠螺母(1)設有回珠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珠滾道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珠絲杠副外循環(huán)組合插管式反向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器(2)的兩端分別設有一體連接的圓柱狀插管(7),反向器(2)與下半滾道(9)對應配合后,插管(7)的端面支撐于插管孔(11)內壁設置的定位臺階(13)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珠絲杠副外循環(huán)組合插管式反向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珠引導結構(8)的工作面呈圓弧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珠絲杠副外循環(huán)組合插管式反向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器(2)的寬度方向兩側分別構造一體連接的防扭轉結構(6),所述防扭轉結構(6)配合設置于下半滾道(9)兩側分別設置的限位部(10)上,以防止反向器(2)發(fā)生扭轉變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珠絲杠副外循環(huán)組合插管式反向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滾道(5)的曲線分為三段,其中中間段為橢圓弧,兩端為修正多項式過渡段,兩端的曲線關于中間段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