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汽車零部件,具體涉及一種軟軸并行傳動電動撐桿。
背景技術:
1、目前汽車后備箱門或引擎蓋等部位一般為電動彈簧撐桿,利用電機帶動螺桿作為動力輸出,來達到撐桿往復運動的目的,進而實現(xiàn)汽車后備箱門或引擎蓋的升降和開閉功能。
2、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電動撐桿的安裝環(huán)境變得更加嚴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3、1.貫穿式尾燈的普及以及帶電動尾翼的車型不斷下沉使得電動撐桿的安裝空間越來越?。?/p>
4、2.電動撐桿的使用場景不再局限于尾門,引擎蓋、行李箱蓋、側開門等也已出現(xiàn)電動撐桿的使用場景,這些場景給予電動撐桿的安裝空間更加狹小。
5、如申請?zhí)枮閏n201820518975.7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電動撐桿,包括外套管,設于外套管端部的固定頭,以及設于外套管內(nèi)部的電機、減速器、阻尼器和螺桿驅(qū)動組件;減速器包括蝸輪和蝸桿,電機的動力輸出端連接蝸桿,用于驅(qū)動蝸輪轉動;螺桿驅(qū)動組件包括螺桿,螺桿連接蝸輪并與蝸輪聯(lián)動;電磁阻尼器包括阻尼外殼,阻尼外殼上設有若干第一軸向凸起,電機或減速箱上設有若干第一固定槽,軸向凸起插設第一固定槽中。
6、但該技術方案的驅(qū)動機構是同軸串連設置在撐桿主體的端部,使得電動撐桿整體長度較大,受汽車安裝空間限制,在相應部位布置安裝電動撐桿具有一定困難。
7、因此,需要一種長度較短但性能不減的電動撐桿來滿足以上使用環(huán)境。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驅(qū)動電機與螺桿的硬性傳動變?yōu)槿嵝詡鲃?,從而實現(xiàn)大幅減小電動撐桿的固定長度,提升電動撐桿的可安裝性。
2、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軟軸并行傳動電動撐桿,包括:
4、撐桿主體,所述撐桿主體具有螺桿、傳動管、導向套、彈簧以及齒輪組件,所述齒輪組件設置在撐桿主體靠近尾部的一端,導向套同軸套設在所述螺桿外周;
5、所述彈簧套設在導向套和傳動管的外周;
6、驅(qū)動電機;
7、軟軸,與所述撐桿主體并行設置,所述軟軸的一端與驅(qū)動電機相連接,軟軸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齒輪組件與螺桿相連接;
8、所述驅(qū)動電機驅(qū)使軟軸做徑向旋轉運動,軟軸通過齒輪組件將動力傳遞給所述螺桿,在所述螺桿轉動中,所述傳動管緊貼導向套內(nèi)壁軸向滑動,所述撐桿主體實現(xiàn)伸長或縮短。
9、進一步,所述齒輪組件包括中間齒輪、套接在螺桿外周的從動齒輪以及與軟軸端部連接的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分別與中間齒輪嚙合。
10、進一步,所述齒輪組件具有保護殼,所述保護殼的側部設置有導向套。
11、進一步,所述保護殼內(nèi)設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套接在螺桿的外周。
12、進一步,所述撐桿主體頭部和尾部分別設置有滑動接頭、固定接頭,所述滑動接頭與傳動管端部相連接,所述固定接頭與保護殼側部相連接。
13、進一步,所述驅(qū)動電機上設置有安裝座。
14、進一步,所述驅(qū)動電機上還連接有線束,所述線束上設置有固定卡件。
15、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電動撐桿對動力傳動方式進行了改進,將驅(qū)動電機與撐桿主體分離,兩者可安裝在汽車不同的部位,兩者通過軟軸進行連接,降低了撐桿主體的長度。由于驅(qū)動電機與撐桿主體是兩個完全獨立安裝的部件,其撐桿主體的體積也相對較小,在對本電動撐桿安裝時,其驅(qū)動電機、撐桿主體是安裝在汽車的不同的部位,這樣,受安裝空間的限制性較小,電動撐桿安裝的適用范圍更大;
17、長度降低的電動撐桿,其徑向強度得到大幅提升,耐用性增強。
1.一種軟軸并行傳動電動撐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軸并行傳動電動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組件包括中間齒輪、套接在螺桿外周的從動齒輪以及與軟軸端部連接的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分別與中間齒輪嚙合。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軟軸并行傳動電動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組件具有保護殼。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軟軸并行傳動電動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殼內(nèi)設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套接在螺桿的外周。
5.如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種軟軸并行傳動電動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撐桿主體頭部和尾部分別設置有滑動接頭、固定接頭,所述滑動接頭與傳動管端部相連接,所述固定接頭與保護殼側部相連接。
6.如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種軟軸并行傳動電動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驅(qū)動電機上設置有安裝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軟軸并行傳動電動撐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驅(qū)動電機上還連接有線束,所述線束上設置有固定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