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在提高漂浮在水上的電動汽車的穩(wěn)定性。電動汽車具備前輪、后輪、車室形成部、門部件、以及金屬制的框架??蚣軐η拜?、后輪、以及車室形成部進行支撐。前輪由電動機驅(qū)動。在將前輪、電動機、后輪、以及蓄電池投影于與電動汽車的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情況下,電動機配置于電動機的至少一部分與前輪重疊的位置。蓄電池配置于蓄電池的至少一部分與后輪重疊的位置。在輕載狀態(tài)和滿載狀態(tài)的各狀態(tài)下,電動汽車的重心比吃水線低,而且,在電動汽車的前后方向上,該電動汽車重心的位置配置于前輪與后輪之間。
【專利說明】
電動汽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動汽車。
【背景技術】
[0002]—直以來,提出有各種汽車。例如提出了進行陸地的行駛和水面的航行的汽車。作為與這種汽車相關的技術,例如提出了使用樹脂成形來形成車身的技術。
[0003]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I:中國實用新型公告第2933931號說明書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07]然而,對于漂浮在水上的電動汽車的穩(wěn)定性而言,實際情況是未進行充分的研究。
[0008]本發(fā)明的主要優(yōu)點是提高漂浮在水上的電動汽車的穩(wěn)定性。
[0009]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0010]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方案,作為以下的方案而能夠?qū)崿F(xiàn)。
[0011]方案I是一種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具備:
[0012]前輪;
[0013]電動機,其對上述前輪進行驅(qū)動;
[0014]蓄電池,其向上述電動機供給電力;
[0015]后輪;
[0016]車室形成部,其包括地板壁和周壁,該地板壁具有車室的地板面,該周壁與上述地板壁的周緣部連接,且從上述地板壁朝向上方側(cè)延伸,并沿上述地板壁的周緣部包圍上述地板壁;以及
[0017]金屬制的框架,其對上述前輪和上述后輪及上述車室形成部進行支撐,
[0018]其中,上述周壁形成用于上下車的開口中的至少下側(cè)的一部分即對象開口,
[0019]上述電動汽車還具備能夠?qū)ι鲜鰧ο箝_口進行開閉的門部件,
[0020]在將上述前輪、上述電動機、上述后輪、以及上述蓄電池投影于與上述電動汽車的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情況下,
[0021]上述電動機配置于上述電動機的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前輪重疊的位置,
[0022]上述蓄電池配置于上述蓄電池的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后輪重疊的位置,
[0023]在輕載狀態(tài)和滿載狀態(tài)的各狀態(tài)下,上述電動汽車的重心比吃水線低,而且,在上述電動汽車的前后方向上,上述電動汽車重心的位置配置于上述前輪與上述后輪之間。
[0024]根據(jù)該方案,電動汽車能夠通過由車室形成部和對由車室形成部形成的對象開口進行關閉的門部件得到的浮力而可漂浮在水上。并且,通過將作為電動汽車的組件中比較重的組件的電動機配置于前輪附近,將其它作為比較重的組件的蓄電池配置于后輪附近,從而使電動汽車的重心在輕載狀態(tài)和滿載狀態(tài)的各狀態(tài)下比吃水線低,而且在電動汽車的前后方向上能夠?qū)⒃撾妱悠囍匦牡奈恢门渲糜谇拜喤c后輪之間。其結(jié)果,能夠提高漂浮在水上的電動汽車的穩(wěn)定性,能夠防止電動汽車漂浮在水上時翻倒。
[0025]方案2根據(jù)方案I所述的電動汽車,
[0026]上述車室形成部和上述門部件由樹脂形成。
[0027]根據(jù)該方案,因為能夠使車室形成部和門部件容易地變輕,因此電動汽車能夠容易地漂浮在水上。其結(jié)果,能夠進一步提高漂浮在水上的電動汽車的穩(wěn)定性。
[0028]方案3根據(jù)方案I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
[0029]其中,上述前輪包括:輪胎;供上述輪胎裝配的車輪;以及形成朝向后方側(cè)的開口且形成從上述車輪的一方側(cè)至上述開口的流路的流路形成部,
[0030]其中,上述車輪包括螺旋槳狀的葉片,
[0031]在上述車輪在水中旋轉(zhuǎn)的情況下,上述流路形成部從上述開口朝向后方側(cè)排出由上述車輪從上述車輪的另一方側(cè)吸引并向上述一方側(cè)排出的水。
[0032]根據(jù)該方案,在電動汽車漂浮在水上的情況下,電動汽車通過對前輪進行驅(qū)動,能夠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移動。
[0033]方案4根據(jù)方案I?3任一項中所述的電動汽車,
[0034]還具備前照燈,
[0035]上述前照燈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上述滿載狀態(tài)下的吃水線高的位置。
[0036]根據(jù)該方案,在電動汽車漂浮在水上的情況下,前照燈能夠照亮電動汽車的前方。
【附圖說明】
[0037]圖1是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汽車100的立體圖。
[0038]圖2是電動汽車100的第一部分結(jié)構101的立體圖。
[0039]圖3是電動汽車100的第二部分結(jié)構102的立體圖。
[0040]圖4是車室形成部30和左右的門80L、80R的立體圖。
[0041]圖5是將電動汽車100的一部分組件投影于與左右方向DLR平行的方向后的投影圖。
[0042]圖6是包含左前輪21L的中心軸CL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3]A.實施例:
[0044]以下,基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動汽車100的立體圖。圖中表示出了六個方向DF、DB、DR、DL、DD、DU。前方向DF是電動汽車100的前進方向,后方向DB是前方向DF的相反方向。以下將與前方向DF平行的方向也稱為“前后方向DFB”。上方向DU是鉛垂上方向,下方向DD是鉛垂下方向。右方向DR是朝向前方向DF的情況的右方向,與前方向DF和上方向DU垂直。左方向DL是右方向DR的相反方向。以下將與右方向DR平行的方向也稱為“左右方向DLR”。另外,配置于左右的一對組件中、在配置于左側(cè)的組件的符號的末尾標注文字“L”,在配置于右側(cè)組件的符號的末尾標注文字“R”。
[0045]圖中示出了電動汽車100的外觀的示意形狀。另外,在圖中,作為電動汽車100的組件,示出了外板90、門80L、能夠滑動地支撐門80L的滑動機構89L、車輪21L、21R、22L、以及前照燈70L、70R。外板90包含配置于電動汽車100的前方向DF側(cè)的前罩92。在電動汽車100形成有用于上下車的門開口 120L。門80L能夠?qū)﹂T開口 120L進行開閉。在圖1中,門80L關閉了門開口 120L。
[0046]雖然省略了圖示,但在左前輪21L的右方向DR側(cè)配置有對左前輪21L進行驅(qū)動的左電動機。同樣,在右前輪21R的左方向DL配置有對右前輪21R進行驅(qū)動的右電動機。在后輪(例如,左后輪22L)未連接電動機。這樣,電動汽車100是前輪驅(qū)動車。電動汽車100還包括圖1未示出的框架和車室形成部(詳細內(nèi)容將于后文敘述)?;瑒訖C構89L固定于框架上。
[0047]圖2是電動汽車100的第一部分結(jié)構101的立體圖。第一部分結(jié)構101是從圖1的電動汽車100拆下包括外板90的外裝品和未圖示的內(nèi)裝品(例如座椅)后的剩下的結(jié)構。圖中,作為第一部分結(jié)構101的組件,示出了框架10、形成車室110的車室形成部30、左右的前輪21L、21R、左后輪22L、轉(zhuǎn)向裝置51、轉(zhuǎn)向盤52、以及左右的前懸架裝置55L、55R。在車室形成部30附加有影線。雖然省略了圖示,但在車室110配置有左右的前部座椅、和左右的后部座椅。
[0048]為了提高電動汽車100的剛性,框架10使用金屬(例如鐵、鋁等)形成。左前懸架裝置55L連接框架10和左前輪21L。右前懸架裝置55R連接框架10和右前輪21R。即,框架10經(jīng)由前懸架裝置55L、55R支撐前輪21L、21R。另外,在前輪21L、21R連接有轉(zhuǎn)向裝置51,在轉(zhuǎn)向裝置51連接轉(zhuǎn)向盤52。轉(zhuǎn)向裝置51能夠?qū)η拜?1L、21R的方向進行變更。使用者(駕駛員)通過對轉(zhuǎn)向盤52進行操作而能夠?qū)D(zhuǎn)向裝置51進行控制。
[0049]圖3是電動汽車100的第二部分結(jié)構102的立體圖。第二部分結(jié)構102是從圖2的第一部分結(jié)構101拆下車室形成部30后的剩余的結(jié)構。圖中,作為第二部分結(jié)構102的組件,除了圖2所示的組件以外,還示出了左右的后懸架裝置56L、56R、和右后輪22R。左后懸架裝置56L連接框架10和左后輪22L。右后懸架裝置56R連接框架10和右后輪22R。即,框架10經(jīng)由后懸架裝置56R、56L支撐后輪22L、22R。
[0050]如圖3所示,框架10作為形成電動汽車100的底盤的組件,包括:左右的中心導軌11L、11R;左右的縱梁12L、12R;以及前后的橫梁13F、13B。左右的中心導軌11L、11R是在前后方向DFB上延伸的部件。左右的縱梁12L、12R是在前后方向DFB上延伸的部件,其長度比中心導軌11L、I IR的長度短。左縱梁12L配置于左中心導軌11L的中央部分的左方向DL側(cè)。右縱梁12R配置于右中心導軌11R的中央部分的右方向DR側(cè)。前后的橫梁13F、13B從左縱梁12L在左右方向DLR上延伸至右縱梁12R,連接中心導軌11L、11R和縱梁12L、12R。車室形成部30(圖2)以載置于中心導軌11L、11R和縱梁12L、12R以及橫梁13F、13B上的狀態(tài)固定于框架10。
[0051 ]框架10還作為對電動汽車100(圖1)的外板90進行支撐的組件,包括:左右的前柱14L、14R;左右的中柱15L、15R;左右的后柱16L、16R;多個車頂桿17;以及多個前桿18。
[0052]多個前桿18形成固定于中心導軌11L、11R的前方向DF側(cè)的籠狀的前罩框架18x。前罩框架18x對覆蓋轉(zhuǎn)向裝置51和前懸架裝置55L、55R的前罩92(圖1)進行支撐。
[0053]前柱1禮、141?的下端和后柱161^、161?的下端連接于中心導軌111^、111?。中柱151^、151?的下端連接于縱梁121^、121?。多個車頂桿17連接柱1禮、141?、151^、151?、161^、161?的上端。這些部件1禮、141?、151^、151?、161^、161?、17對覆蓋車室110(圖2)的外板90(圖1)進行支撐。
[0054]此外,框架10除了包括上述部件以外,還包括其它各種部件。另外,作為連接框架10的多個部件的方法,能夠采用焊接、螺紋固定、使用連接件的連接等任意的方法。
[0055]圖4是車室形成部30、左右的門80L、80R的立體圖。圖中用虛線表示的開口120L、120R分別表示通過左右的門80L、80R來開閉的左右的門開口 120L、120R。左門開口 120L形成于左前柱14L(圖3)與左中柱15L之間。右門開口 120R形成于右前柱14R與右中柱15R之間。
[0056]右門80R包括內(nèi)側(cè)板81R、外側(cè)板82R、以及門玻璃83R。內(nèi)側(cè)板81R形成右門80R的內(nèi)側(cè)(即,車室110側(cè))的部分。外側(cè)板82R形成右門80R的外側(cè)的部分。這些板81R、82R形成右門80R的下方向DD側(cè)的一部分。門玻璃83R配置于板81R、82R的上方向DU側(cè)。
[0057]左門80L包括內(nèi)側(cè)板81L、外側(cè)板82L、以及門玻璃83L。這些部件81L、82L、83L的結(jié)構分別與右門80R的部件81R、82R、83R的結(jié)構相同。
[0058]車室形成部30包括地板壁31和周壁33。地板壁31是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板,具有車室110的地板面110f。周壁33由前壁32F、左壁32L、后壁32B、以及右壁32R構成。前壁32F、左壁32L、后壁32B、以及右壁32R以該順序相互連接。周壁33連接于地板壁31的周緣部,從地板壁31朝向上方向DU側(cè)延伸而包圍地板壁31。本實施例中,周壁33是遍及整個圓周地連接于地板壁31的周緣部。具體而言,前壁32F、左壁32L、后壁32B、以及右壁32R分別連接于地板壁31的前方向DF側(cè)的部分、左方向DL側(cè)的部分、后方向DB側(cè)的部分、以及右方向DR側(cè)的部分。
[0059]在地板壁31的右后部分,形成有朝向車室110側(cè)凹陷的凹部35R(以下也稱為“車輪外殼35R”)。車輪外殼35R是為了避免右后輪22R與車室形成部30干涉而設置的。在地板壁31的左后部分也形成有用于避免左后輪22L與車室形成部30干涉的車輪外殼35L。
[0060]在右壁32R,形成有從上端朝向下方向DD延伸的大致矩形的切口 32Rc。該切口 32Rc形成右門開口 120R的下側(cè)的一部分120Rp(以下稱為“對象開口 120Rp”)。通過右門80R的開閉,內(nèi)側(cè)板81R能夠?qū)υ搶ο箝_口 120Rp進行開閉。在切口32Rc的邊緣,固定有沿切口 32Rc的邊緣延伸的密封部件40R。在右門80R關閉右門開口 120R的情況下,密封部件40R遍及切口32Rc的邊緣的整體地對內(nèi)側(cè)板81R與右壁32R之間進行密封。
[0061]左壁32L也同樣。在左壁32L,形成有從上端朝向下方向DD延伸的大致矩形的切口32Lc。切口32Lc形成門開口 120L的下側(cè)的一部分即對象開口 120Lp。通過左門80L的開閉,內(nèi)側(cè)板81L能夠?qū)υ搶ο箝_口 120Lp進行開閉。在左門80L關閉門開口 120L的情況下,固定于切口 32Lc的邊緣的密封部件40L遍及切口 32Lc的邊緣的整體地對內(nèi)側(cè)板81L與左壁32L之間進行密封。
[0062]在關閉了兩個門80L、80R的狀態(tài)下,車室形成部30和內(nèi)側(cè)板81L、81R形成杯狀的部件。這種杯狀的部件能夠?qū)﹄妱悠?00賦予漂浮在水上的充分的浮力。此外,車室形成部30和內(nèi)側(cè)板81L、81R使用樹脂(例如碳纖維增強塑料)形成。由此,能夠使電動汽車100輕型化。另外,在車室形成部30形成有未圖示的各種貫通孔(例如,供與電氣安裝件連接的電纜通過的貫通孔)。為了抑制車室110浸水,這種貫通孔被密封(例如,填充有密封劑)。
[0063]圖5是將電動汽車100的一部分組件投影于與左右方向DLR平行的方向后的(換言之,從電動汽車100的左側(cè)朝向右側(cè)投影的)投影圖。圖中示出了外板90、車室形成部30、內(nèi)側(cè)板81L、81R、前部座椅61L、61R、后部座椅62L、62R、前輪21L、21R、后輪22L、22R、中心導軌111^、111?、前照燈701^、701?、蓄電池800、控制部810、以及電動機5001^、5001?。左電動機5001^與左前輪21L連接,右電動機500R與右前輪21R連接。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電動機500L、500R,使用總計額定輸出為15[KW]以下的電機。另外,電動機500L、500R構成內(nèi)車輪電機,該內(nèi)車輪電機配置于構成前輪21L、21R的車輪的內(nèi)側(cè)。車室形成部30的輪廓和內(nèi)側(cè)板81L、82R的輪廓用粗線表示。另外,在電動機500L、500R和蓄電池800附加有影線。此外,電動汽車100的結(jié)構為大致左右對稱。因此,在圖5中,以恰好重疊的方式表示左右配置的各種對組件。例如,在圖5中,左電動機500L的輪廓與右電動機500R的輪廓相同。
[0064]控制部810是使用由蓄電池800供給的電力來對電動機500U500R進行驅(qū)動的電路??刂撇?10例如包括計算機和逆變電路。作為計算機,例如能夠采用包括CPU、易失性存儲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儲器的公知的計算機。CPU通過執(zhí)行非易失性存儲器中保存的程序來對逆變電路進行控制。另外,CPU根據(jù)來自由使用者操作的未圖示的操作機構(例如加速踏板)的信號來對逆變電路進行控制。逆變電路在計算機的控制下將來自蓄電池800的電力供給至電動機500L、500R,由此來對電動機500L、500R進行控制。
[0065]前部座椅61L、61R配置于與門開口 120L、120R大致重疊的位置。后部座椅62L、62R配置于前部座椅61L、61R的后方向DB側(cè)。后部座椅62L、62R分別配置于車輪外殼35L、35R上。
[0066]蓄電池800配置于兩個車輪外殼35L、35R之間。這樣,蓄電池800配置于車室形成部30的內(nèi)部(S卩、車室110的內(nèi)部)??刂撇?10配置于前壁32F的前方向DF側(cè)(S卩、車室110的外部)。
[0067]蓄電池800和控制部810由未圖示的電纜連接。電纜通過設于車室形成部30的未圖示的貫通孔,從蓄電池800到達控制部810。在該貫通孔填充有防水用的密封劑。另外,控制部810和電動機500L、500R由未圖示的電纜連接。電動機500L、500R、蓄電池800、控制部810以及電纜均包含防水構造。
[0068]圖中示出基準高度900。該基準高度900表示由車室形成部30和內(nèi)側(cè)板81L、81R形成的杯狀的部件38的上方向DU側(cè)的端部中最低的部分的位置。在電動汽車100漂浮在水上的情況下,如果水面比基準高度900低,則水難以進入杯狀的部件38中(S卩、車室110),因此電動汽車100能夠長時間(例如一天)漂浮。例如在洪水等災害時,電動汽車100能夠漂浮在水上。
[0069]圖中還示出了第一吃水線901和第二吃水線902。第一吃水線901是輕載狀態(tài)的電動汽車100漂浮在水上的情況的吃水線。第二吃水線902是滿載狀態(tài)的電動汽車100漂浮在水上的情況的吃水線。在此,輕載狀態(tài)是指未裝載任何貨物和乘務員的狀態(tài)。即,第一吃水線901是與電動汽車100的自重(也稱為輕載重量)對應的吃水線。另外,滿載狀態(tài)是指裝載了最大裝載量的貨物和最大定員數(shù)的乘務員的狀態(tài)。最大裝載量和最大定員數(shù)根據(jù)電動汽車100而預先決定。另外,作為乘務員的體重,采用與最大定員數(shù)預先對應的基準體重(例如55kg)。這樣,滿載狀態(tài)下的電動汽車100的總重量(S卩、最大車輛重量)預先決定。第二吃水線902是與這樣的最大總重量對應的吃水線。
[0070]如圖示那樣,第一吃水線901位于比基準高度900靠下方。第二吃水線902盡管比第一吃水線901高、但位于比基準高度900靠下方。因此,電動汽車100在輕載狀態(tài)和滿載狀態(tài)的各狀態(tài)下都能夠漂浮在水上。
[0071]作為這樣使電動汽車100漂浮在水上的方法,能夠采用各種方法。例如,能夠采用使用輕的材料形成車室形成部30和內(nèi)側(cè)板81L、81R的方法。作為輕的材料,例如,能夠采用金屬和樹脂的至少一種。作為金屬,能夠采用金屬中比較輕的材料(例如,鋁)。作為樹脂,例如,能夠采用從碳纖維增強塑料、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工程塑料、雙環(huán)戊二烯、環(huán)氧樹脂中選擇的一種以上。通過采用這種輕的材料,電動汽車100能夠容易地漂浮在水上。另外,通過采用樹脂,能夠容易地制造車室形成部30和內(nèi)側(cè)板81L、81R。例如,能夠?qū)④囀倚纬刹?0整體作為一個部件來成形。但是,也可以通過連接多個部件來制造車室形成部30。另外,在車室形成部30與內(nèi)側(cè)板81L、81R之間,材料不同也可以。
[0072]圖中示出了重心911、912。第一重心911表示輕載狀態(tài)的電動汽車100的重心。第一重心911位于比第一吃水線901靠下方。另外,第二重心912表示滿載狀態(tài)的電動汽車100的重心。第二重心912盡管比第一重心911高、但是位于比第二吃水線902靠下方。這樣,如果重心位于比吃水線靠下方,則能夠減小電動汽車100翻倒的可能性。其結(jié)果,能夠提高漂浮在水上的電動汽車的穩(wěn)定性。
[0073]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重心低于吃水線,而將電動汽車100的組件中的作為比較重的組件的電動機500L、500R和蓄電池800配置于較低的位置。具體而言,在圖5的投影圖中,左電動機500L配置于左電動機500L整體與前輪21L、21R重疊的位置。同樣,右電動機500R也配置于右電動機500R整體與前輪21L、21R重疊的位置。另外,在圖5的投影圖中,蓄電池800配置于蓄電池800的一部分與后輪22L、22R重疊的位置。
[0074]另外,如圖5所示,重心911、912的前后方向0?8的位置在前輪211^、211?與后輪221^、22R之間。因此,能夠抑制漂浮在水上的電動汽車100向前或后傾斜。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將重心配置于前輪21U21R與后輪22U22R之間,電動機500U500R配置于前輪21L、21R的附近,蓄電池800配置于后輪22L、22R的附近(圖5)。
[0075]另外,如圖5所示,前照燈70U70R配置于比滿載狀態(tài)下的第二吃水線902高的位置。因此,在電動汽車100在水上航行的情況下,前照燈70L、70R能夠照亮電動汽車100的前方。為了在電動汽車100漂浮在水上的情況下前照燈70L、70R照亮電動汽車100的前方,前照燈70L、70R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滿載狀態(tài)的第二吃水線902高的位置即可。例如,前照燈70U70R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比滿載狀態(tài)下的第二吃水線902低的位置。另外,在電動汽車100在水上航行的情況下,即使不使用前照燈70L、70R也可以。該情況下,前照燈70L、70R整體也可以配置于比滿載狀態(tài)下的第二吃水線902低的位置。
[0076]圖6是包含左前輪21L的中心軸CL的剖視圖。該剖視圖表示與前后方向DFB和左右方向DLR平行的剖面。圖中除了左前輪21L以外,還示出了電動機500L、從電動機500L朝向左方向DL側(cè)突出的驅(qū)動軸510L、以及固定于驅(qū)動軸510L的左方向DL側(cè)的端部的輪轂520L。
[0077]左前輪21L包括:與輪轂520L連接的車輪300L;裝配于車輪300L的輪胎200L;對驅(qū)動軸510L進行支撐的支撐部410L;以及對車輪300L的右方向DR側(cè)的整體進行覆蓋的罩420L。罩420L與支撐部410L連接。另外,電動機500L固定于支撐部410L。驅(qū)動軸510L、輪轂520L、車輪300L以及輪胎200L能夠以共同的中心軸CL為中心進行旋轉(zhuǎn)。這樣,電動機500L的旋轉(zhuǎn)軸與車輪300L的旋轉(zhuǎn)軸一致。并且,雖然省略圖示,但支撐部410L與左前懸架裝置55L(圖2)連接。
[0078]罩420L在車輪300L的右方向DR側(cè)形成包圍支撐部410L的環(huán)狀空間430L。另外,在罩420L的后方向DB側(cè)形成有開口 480L。圖5示出了罩420L的輪廓和開口 480L。如圖示那樣,開口 480L朝向后方向DB側(cè)。
[0079]車輪300L包括:與輪轂520L連接的輪轂306L;供輪胎200L裝配的輪圈302L;以及對輪轂306L和輪圈302L進行連接的輪輻304L。輪輻304L形成螺旋槳狀的葉片。在車輪300L的至少一部分沉入水中的狀態(tài)下,且在車輪300L向與前進時相同的旋轉(zhuǎn)方向旋轉(zhuǎn)的情況下,輪輻304L從左方向DL側(cè)吸引水并向右方向DR側(cè)排出水。向右方向DR側(cè)排出的水通過空間430L而從開口 480L朝向后方向DB側(cè)排出。其結(jié)果,左前輪21L產(chǎn)生前進方向的推進力。根據(jù)以上所述,電動汽車100能夠以在水上浮出的狀態(tài)前進。此外,由罩420L形成的空間430L與從車輪300L的右方向DR側(cè)至開口 480L的水的流路對應。即、罩420L與形成流路430L的流路形成部對應。
[0080]在圖5的實施例中,左前輪21L整體配置于比輕載狀態(tài)下的第一吃水線901靠下方。因此,左前輪21L能夠與裝載量無關地產(chǎn)生較大的推進力。但是,左前輪21L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比第一吃水線901靠上方。另外,車輪21L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比第二吃水線902靠上方。
[0081]另外,轉(zhuǎn)向裝置51(圖1)能夠?qū)ψ笄拜?1L的方向進行變更。若左前輪21L的方向被變更,則來自開口 480L的水的突出方向也被變更。其結(jié)果,電動汽車100能夠以在水上浮出的狀態(tài)對行進方向進行變更。
[0082]右前輪21R的結(jié)構與左前輪21L的結(jié)構左右對稱。因此,右前輪21R與左前輪21L相同,能夠產(chǎn)生前進方向的推力,另外,能夠?qū)π羞M方向進行變更。根據(jù)以上所述,在電動汽車100漂浮在水上的情況下,電動汽車100通過對前輪21U21R進行驅(qū)動而能夠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移動。
[0083]C.變形例:
[0084](I)作為電動機500L、500R的配置,并不限于圖5所示的配置,能夠采用其它各種配置。例如,在圖5的投影圖中,左電動機500L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于前輪21L、21R外。一般地,在圖5的投影圖中,左電動機500L優(yōu)選配置于左電動機500L的至少一部分與前輪21L、21R的至少一個重疊的位置。對于右電動機500R的配置也同樣。在任何情況下,為了使重心變低,優(yōu)選電動機500L、500R整體配置于比前輪2IL、2 IR的至少一個的上方向DU側(cè)的端部低的位置。
[0085](2)作為蓄電池800的配置,并不限于圖5所示的配置,能夠采用其它各種配置。例如,在圖5的投影圖中,蓄電池800也可以構成為,蓄電池800整體與后輪22L、22R的至少一個重疊。一般地,在圖5的投影圖中,蓄電池800優(yōu)選配置于蓄電池800的至少一部分與后輪22L、22R的至少一個重疊的位置。在任何情況下,為了使重心變低,優(yōu)選蓄電池800整體配置于比后輪22L、22R的至少一個的上方向DU側(cè)的端部低的位置。另外,在配置多個蓄電池的情況下,既可以將全部蓄電池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與后輪重疊的位置,也可以將指定個數(shù)的蓄電池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與后輪重疊的位置,并且將剩余的蓄電池配置于其它的部位,以使電動汽車的重心位置在輕載狀態(tài)和滿載狀態(tài)的各狀態(tài)下都比吃水線低,而且在電動汽車的前后方向上,能夠?qū)⒃撾妱悠囍匦牡奈恢门渲糜谇拜喤c后輪之間的位置。
[0086](3)作為左前輪21L的結(jié)構,并不限于圖6所示的結(jié)構,能夠采用其它各種結(jié)構。例如,作為車輪300L,并不限于圖6中所說明的形狀的部件,能夠采用包括螺旋槳狀的葉片的其它各種部件。在此,作為螺旋槳狀的葉片的結(jié)構,能夠采用通過使水移動來將旋轉(zhuǎn)運動變換成推進力的各種結(jié)構。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中心軸CL為中心的包括螺旋狀的葉片的部件。另外,也可以采用在連接輪轂306L和輪圈302L的圓板上設置多個貫通孔,并且將從貫通孔的邊緣突出的葉片固定在圓板上而得到的部件。另外,也可以將罩420L配置于車輪300L的左方向DL側(cè)。該情況下,車輪300L構成為從右方向DR側(cè)(S卩、內(nèi)側(cè))吸引水,并從左方向DL(即、外側(cè))排出水。此外,也可以從車輪省略螺旋槳狀的葉片和罩420Lο該情況下,電動汽車100也能夠漂浮在水上。另外,電動機500L和車輪300L也可以經(jīng)由齒輪來連結(jié)。在任何情況下,為了提高電動汽車100的行駛穩(wěn)定性,作為右前輪21R的結(jié)構,優(yōu)選采用與左前輪21L的結(jié)構左右對稱的結(jié)構。
[0087](4)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密封部件40R也可以不固定于右壁32R而是固定于右門80R的內(nèi)側(cè)板81R。密封部件40L也同樣,也可以固定于左門80L的內(nèi)側(cè)板81L。
[0088](5)在車室形成部30和內(nèi)側(cè)板81L、81R能夠形成供電纜等各種部件通過的貫通孔。該情況下,優(yōu)選在位于比滿載狀態(tài)下的第二吃水線902靠下方的貫通孔設置用于抑制浸水的密封件。此外,作為這種密封件,能夠采用對貫通孔進行完全密封的密封件。也可以代替地采用允許少許浸水的密封件。例如,可采用實現(xiàn)滿載狀態(tài)下的電動汽車100不下沉而漂浮一天以上的程度的密封性的密封件。
[0089](6)作為電動汽車100的結(jié)構,并不限于圖1至圖5所示的結(jié)構,能夠采用其它各種結(jié)構。例如,作為門80L、80R的開閉機構,并不限于滑動機構,能夠采用鉸鏈機構、聯(lián)桿機構。在任何情況下,都優(yōu)選開閉機構固定于框架10。另外,門開口和門也可以僅設于電動汽車100的左方向DL側(cè)和右方向DR側(cè)的任一方。另外,也可以在電動汽車100的后方向DB側(cè)設有門開口和門。在任何情況下,都優(yōu)選車室形成部30將門開口中的至少滿載時的第二吃水線902以下的部分作為對象開口而形成,并且,門包含開閉對象開口的門部件(例如,圖4的內(nèi)側(cè)板81R)。另外,電動汽車100的組件中,作為框架10、車室形成部30、內(nèi)側(cè)板81L、81R及其以外的組件的材料,能夠采用任意的材料。例如,作為外板90的材料,也可以采用樹脂。
[0090]以上基于實施例、變化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說明,但上述的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是為了容易理解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對本發(fā)明進行限定。本發(fā)明能夠不脫離其主旨以及權利要求的范圍地進行變更、改良,并且本發(fā)明包含其等效物。
[0091]產(chǎn)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092]本發(fā)明適合用于在水上漂浮的電動汽車。
[0093]附圖標記說明
[0094]10框架IlL左中心導軌IlR右中心導軌12L左縱梁12R右縱梁13F、13B橫梁14L左前柱14R右前柱15L左中柱15R右中柱16L、16R后柱17車頂桿18前桿18x前罩框架21L左前輪21R右前輪22L左后輪22R右后輪30車室形成部31地板壁32B后壁32F前壁32L左壁32R右壁33周壁35L車輪外殼35R車輪外殼38杯狀的部件40L、40R密封部件51轉(zhuǎn)向裝置52轉(zhuǎn)向盤55L左前懸架裝置55R右前懸架裝置56L左后懸架裝置56R右后懸架裝置61U61R前部座椅62U62R后部座椅70U70R前照燈80L左門80R右門81L、81R內(nèi)側(cè)板82L、82R外側(cè)板83L、83R門玻璃89L滑動機構90外板92前罩100電動汽車101第一部分結(jié)構102第二部分結(jié)構110車室IlOf地板面120L左門開口 120R右門開口 120Lp、120Rp對象開口 200L輪胎300L車輪302L輪圈304L輪輻306L輪轂410L支撐部420L罩430L流路480L開口 500L左電動機500R右電動機5101^驅(qū)動軸5201^輪轂800蓄電池810控制部901第一吃水線902第二吃水線911第一重心912第二重心DF前方向DB后方向DU上方向DD下方向DL左方向DR右方向DFB前后方向DLR左右方向CL中心軸
【主權項】
1.一種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具備: 前輪; 電動機,其對上述前輪進行驅(qū)動; 蓄電池,其向上述電動機供給電力; 后輪; 車室形成部,其包括地板壁和周壁,該地板壁具有車室的地板面,該周壁與上述地板壁的周緣部連接,且從上述地板壁朝向上方側(cè)延伸,并沿上述地板壁的周緣部包圍上述地板壁;以及 金屬制的框架,其對上述前輪和上述后輪及上述車室形成部進行支撐, 上述周壁形成用于上下車的開口中的至少下側(cè)的一部分的對象開口, 上述電動汽車還具備能夠?qū)ι鲜鰧ο箝_口進行開閉的門部件, 在將上述前輪、上述電動機、上述后輪、以及上述蓄電池投影于與上述電動汽車的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情況下, 上述電動機配置于上述電動機的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前輪重疊的位置, 上述蓄電池配置于上述蓄電池的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后輪重疊的位置, 在輕載狀態(tài)和滿載狀態(tài)的各狀態(tài)下,上述電動汽車的重心比吃水線低,而且,在上述電動汽車的前后方向上,上述電動汽車重心的位置配置于上述前輪與上述后輪之間。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 上述車室形成部和上述門部件由樹脂形成。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輪包括:輪胎;供上述輪胎裝配的車輪;以及形成朝向后方側(cè)的開口且形成從上述車輪的一方側(cè)至上述開口的流路的流路形成部, 上述車輪包括螺旋槳狀的葉片, 在上述車輪在水中旋轉(zhuǎn)的情況下,上述流路形成部從上述開口朝向后方側(cè)排出由上述車輪從上述車輪的另一方側(cè)吸引并向上述一方側(cè)排出的水。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項中所述的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前照燈, 上述前照燈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上述滿載狀態(tài)下的吃水線高的位置。
【文檔編號】B60K1/00GK106029407SQ20148007541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4年2月17日
【發(fā)明人】鶴卷日出夫, 森田隆之, 泰道明和, 增本大悟, 澤出憲昭
【申請人】株式會社F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