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乳制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層果凍酸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果凍是一種常見的零食食品,其通常主要由水、甜味劑、增稠劑和香精等原料調制而成,營養(yǎng)價值有待進一步提高。發(fā)酵型酸奶具有豐富的乳酸菌和菌群代謝物等有益成分,能夠調節(jié)人體腸道菌群,改善人體腸道生態(tài)平衡,具備健康屬性。因此,將果凍與發(fā)酵型酸奶有機結合,既保留發(fā)酵型酸奶的營養(yǎng)價值,又具備果凍的嚼感等特點,可為果凍類型的零食食品提供更多樣化、更具營養(yǎng)價值的選擇,具有良好的前景。
2、然而,現有技術中,受限于果凍和發(fā)酵型酸奶的不同制備工藝等因素,難以實現將果凍與發(fā)酵型酸奶有機結合,難以獲得果凍酸奶類產品。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分層果凍酸奶及其制備方法,可實現將果凍與發(fā)酵型酸奶有機結合,獲得分層果凍酸奶,有效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
2、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含有原料奶的基料、發(fā)酵劑和葡萄糖酸-δ-內酯混合后進行發(fā)酵,制得所述分層果凍酸奶;其中,基于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與所述葡萄糖酸-δ-內酯的質量之和,所述葡萄糖酸-δ-內酯的質量分數為0.4%~0.8%。
3、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原料奶包括生牛乳;和/或,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還含有甜味劑、增稠劑、稀奶油、乳化劑和乳清蛋白粉。
4、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基于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與所述葡萄糖酸-δ-內酯的質量之和,所述甜味劑的質量分數為5%~10%,所述增稠劑的質量分數為0.8%~2.0%,所述稀奶油的質量分數為0.5%~2%,所述乳化劑的質量分數為0.05%~0.15%,所述乳清蛋白粉的質量分數為0~0.5%;和/或,所述甜味劑包括白砂糖、葡萄糖、果葡糖漿、安賽蜜、三氯蔗糖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所述增稠劑包括淀粉、果膠、明膠、黃原膠、結冷膠、海藻酸鈉、瓊脂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所述乳化劑包括單,雙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5、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增稠劑包括第一增稠劑和第二增稠劑,所述第一增稠劑選自果膠、明膠、黃原膠、結冷膠、海藻酸鈉、瓊脂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第二增稠劑包括淀粉;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的制備過程包括:將所述原料奶預熱至65℃~75℃,向其中添加甜味劑、第一增稠劑、乳化劑、乳清蛋白粉和稀奶油,攪拌15min~20min;然后降溫至50℃~55℃,向其中添加第二增稠劑,攪拌10min~15min;然后依次進行均質、殺菌和冷卻,得到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
6、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均質的溫度為50℃~60℃,且所述均質在177bar~182bar的一級均質壓力和38bar~42bar的二級均質壓力的作用下進行;和/或,所述殺菌的溫度為90℃~125℃,所述殺菌的時間為1min~10min;和/或,所述冷卻的過程包括:將經所述殺菌后的混合物料冷卻至40℃~45℃,得到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
7、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將含有原料奶的基料、發(fā)酵劑和葡萄糖酸-δ-內酯混合后進行發(fā)酵的過程包括:將所述葡萄糖酸-δ-內酯溶解于水中,得到葡萄糖酸-δ-內酯水溶液;將含有原料奶的基料、發(fā)酵劑和所述葡萄糖酸-δ-內酯水溶液混合后進行所述發(fā)酵,制得所述果凍酸奶。
8、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發(fā)酵劑包括唾液鏈球菌嗜熱亞種、植物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鼠李糖乳桿菌、瑞士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唾液乳桿菌、格式乳桿菌、發(fā)酵乳桿菌中的一種或多種。
9、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和所述葡萄糖酸-δ-內酯的質量之和與所述發(fā)酵劑的質量之比為1000kg:(150-200dcu)。
10、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發(fā)酵的溫度為41℃~44℃;和/或,所述發(fā)酵的時間為4h~8h;和/或,所述發(fā)酵的終點酸度為70°t~80°t;所述制備方法還包括:發(fā)酵結束后,將發(fā)酵體系冷卻至2~6℃進行后熟,后熟的時間為10h~24h。
11、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分層果凍酸奶,其按照前述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制得。
12、本發(fā)明中,以原料奶、葡萄糖酸-δ-內酯和發(fā)酵劑等成分為主要原料,并控制葡萄糖酸-δ-內酯的用量(質量分數為0.4%~0.8%),通過發(fā)酵制得分層果凍酸奶,在保留酸奶營養(yǎng)價值及細膩口感等特點的同時,上層有果凍呈現(下層為酸奶),使得分層果凍酸奶兼具果凍的嚼感等特點。
13、由此,本發(fā)明可實現將果凍與酸奶有機結合,獲得分層果凍酸奶,既保留酸奶的營養(yǎng)價值和細膩口感等特點,又具備果凍的嚼感等特點,為果凍或酸奶類型的零食化產品提供更多樣化、更具營養(yǎng)價值的選擇。
14、此外,本發(fā)明還具有制備方法簡單、工藝步驟少、無雜菌污染、成本低等優(yōu)勢。
1.一種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含有原料奶的基料、發(fā)酵劑和葡萄糖酸-δ-內酯混合后進行發(fā)酵,制得所述分層果凍酸奶;其中,基于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與所述葡萄糖酸-δ-內酯的質量之和,所述葡萄糖酸-δ-內酯的質量分數為0.4%~0.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劑包括第一增稠劑和第二增稠劑,所述第一增稠劑選自果膠、明膠、黃原膠、結冷膠、海藻酸鈉、瓊脂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第二增稠劑包括淀粉;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的制備過程包括:將所述原料奶預熱至65℃~75℃,向其中添加甜味劑、第一增稠劑、乳化劑、乳清蛋白粉和稀奶油,攪拌15min~20min;然后降溫至50℃~55℃,向其中添加第二增稠劑,攪拌10min~15min;然后依次進行均質、殺菌和冷卻,得到所述含有原料奶的基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含有原料奶的基料、發(fā)酵劑和葡萄糖酸-δ-內酯混合后進行發(fā)酵的過程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酵劑包括唾液鏈球菌嗜熱亞種、植物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鼠李糖乳桿菌、瑞士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唾液乳桿菌、格式乳桿菌、發(fā)酵乳桿菌中的一種或多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10.一種分層果凍酸奶,其特征在于,其按照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分層果凍酸奶的制備方法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