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池管理,具體涉及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電池管理系統bms。
背景技術:
1、電池管理系統(bms)在各種電氣系統和應用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包括全電動汽車(fe)、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備用能量存儲系統、不間斷電源(ups)單元、電動自行車、電動踏板車以及便攜式和半便攜式裝備等。隨著電氣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電池管理集成電路bmic設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bmic設備是電池管理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它們負責管理電池組中的電芯。具體而言,bmic設備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執(zhí)行非常精確的電芯電壓測量,并將這些測量值盡快傳送到bms的微控制器mcu。這樣做可以保持所有電芯電壓盡可能接近,從而提高電池的整體性能。然而,隨著電動汽車中使用的電池組數量不斷增加,將來自所有電池組的測量值及時傳送到mcu可能成為一個挑戰(zhàn)。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開發(fā)支持微控制器mcu和bmic設備之間高速數據通訊的bmic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電池管理系統bms,能夠使mcu和bmic之間具備高速的數據通訊性能。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第一個技術方案為:
3、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包括一個的主bmic設備、n個的從bmic設備以及n個的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其中,n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
4、所述主bmic設備和一個從bmic設備之間通過一個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連接,每兩個從bmic設備之間通過一個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連接,以構成菊花鏈結構。
5、可選地,所述主bmic設備的spi接口和一個從bmic設備的spi接口之間通過一個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連接。
6、可選地,每兩個從bmic設備的spi接口之間通過一個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連接。
7、可選地,所述spi接口為差分信號的雙引腳spi通信接口。
8、可選地,每個從bmic設備均連接有一個電池組。
9、可選地,所述主bmic設備還與mcu模塊連接。
10、可選地,所述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為全雙工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
11、可選地,所述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為毫米波隔離通訊芯片。
1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第二個技術方案為:
13、電池管理系統bms,包括mcu模塊和上述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
14、所述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中的主bmic設備與所述mcu模塊連接。
15、可選地,所述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為電池組管理芯片。
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其bmic設備之間通過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進行通訊,能夠基于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所具備的最高10gbps的通訊速率,信號延遲在3ns以內,信號抖動控制在ps級別以及卓越的隔離耐壓能力的特性,在bmic設備之間實現高速數據通信,以此有效解決因數據傳輸速率緩慢而引發(fā)的電芯電壓傳遞不及時問題;從而顯著提升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的電池管理性能。
1.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的主bmic設備、n個的從bmic設備以及n個的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其中,n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其特征在于,所述主bmic設備的spi接口和一個從bmic設備的spi接口之間通過一個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其特征在于,每兩個從bmic設備的spi接口之間通過一個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連接。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其特征在于,所述spi接口為差分信號的雙引腳spi通信接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其特征在于,每個從bmic設備均連接有一個電池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其特征在于,所述主bmic設備還與mcu模塊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為全雙工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無線通訊模塊為毫米波隔離通訊芯片。
9.電池管理系統bms,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模塊和上述權利要求1至8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組管理集成電路bmic為電池組管理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