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shù)涉及電子,尤其涉及一種車載音響及車輛。
背景技術(shù):
1、隨著車輛技術(shù)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車輛上通常會設置有車載音響,以改善車輛的使用體驗。但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存在發(fā)生碰撞的風險,而在面臨碰撞事故時,車載音響內(nèi)的電池可能會受到擠壓或撞擊,從而導致發(fā)生電池漏液或者起火等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技術(shù)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載音響及車輛,改善了車載音響的使用安全性,以至少部分的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技術(shù)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車載音響,包括:
3、音響本體,形成有容納腔,所述音響本體的至少部分適于設置在車輛的安裝空間內(nèi);
4、電池,位于所述容納腔內(nèi);
5、推動組件,至少部分所述推動組件與所述音響本體活動連接,所述推動組件用于推動所述音響本體移動,以使所述電池遠離所述安裝空間。
6、可選地,所述推動組件包括推動件,所述推動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納腔內(nèi),所述推動件與所述音響本體活動連接,以推動所述音響本體移動。
7、可選地,所述車輛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形成所述安裝空間,所述推動件用于與所述箱體相互作用,以帶動所述音響本體相對所述箱體移動。
8、可選地,所述音響本體上開設有通孔,所述推動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當所述推動件由所述第一位置活動至第二位置時,所述推動件至少部分通過所述通孔伸出于所述容納腔外,并與所述箱體相互作用,以帶動所述音響本體相對所述箱體移動。
9、可選地,所述推動件包括傳動部和推動部,所述傳動部位于所述電池的一側(cè),所述傳動部與所述音響本體活動連接,所述推動部與所述傳動部連接,當所述第二防護件由所述第一位置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傳動部帶動所述推動部至少部分通過所述通孔伸出于所述容納腔外,并與所述箱體相互作用。
10、可選地,所述傳動部的材質(zhì)包括金屬材質(zhì)。
11、可選地,所述箱體開設有開口,所述推動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當所述推動件由所述第一位置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推動件用于帶動所述音響本體相對所述箱體移動并部分伸出于所述開口。
12、可選地,所述第一驅(qū)動件包括第一齒輪,所述推動件上設置有第一齒條,所述第一驅(qū)動件與所述推動件通過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一齒條嚙合。
13、可選地,所述推動組件還包括第一驅(qū)動件,所述第一驅(qū)動件與所述音響本體連接,所述第一驅(qū)動件與所述推動件連接,所述第一驅(qū)動件用于驅(qū)動所述推動件活動,以帶動所述音響本體活動。
14、可選地,所述箱體的內(nèi)表面設置有第一滑軌,所述音響本體的外表面對應所述第一滑軌的位置設置有第二滑軌,所述第二滑軌用于與所述第一滑軌相配合,以使所述音響本體與所述箱體滑動連接。
15、可選地,所述車載音響還包括防護組件,所述防護組件位于所述容納腔內(nèi),所述防護組件用于設置在所述電池的至少一側(cè),以對所述電池進行防護。
16、可選地,所述防護組件包括第一防護件,所述第一防護件位于所述容納腔內(nèi),所述第一防護件位于所述電池的一側(cè),所述第一防護件與所述音響本體的側(cè)壁連接。
17、可選地,所述推動件與所述第一防護件滑動連接。
18、可選地,所述第一防護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推動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呈夾角。
19、可選地,所述推動件位于所述電池沿第三方向的一側(cè),所述第三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呈夾角。
20、可選地,所述防護組件還包括第二防護件,所述第二防護件位于所述容納腔內(nèi),所述第二防護件與所述第一防護件活動連接,以使所述第二防護件活動至所述電池的一側(cè)。
21、可選地,所述第二防護件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當所述第二防護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時,所述第二防護件與所述音響本體的其中一個側(cè)壁連接;當所述第二防護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時,所述第二防護件位于所述電池的一側(cè)并與所述音響本體的另一個側(cè)壁連接。
22、可選地,所述第二防護件連接的所述音響本體的側(cè)壁與所述第一防護件連接的所述音響本體的側(cè)壁不同。
23、可選地,所述第二防護件與所述第一防護件滑動或轉(zhuǎn)動連接。
24、可選地,所述第一防護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一防護件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三方向呈夾角。
25、可選地,所述第二防護件位于所述電池沿第二方向的一側(cè),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呈夾角。
26、可選地,所述防護組件還包括第二防護件,所述第二防護件位于所述電池的一側(cè),并與所述音響本體的相對兩個側(cè)壁連接。
27、可選地,所述第一防護件的材質(zhì)包括金屬材質(zhì);所述第二防護件的材質(zhì)包括金屬材質(zhì)。
28、可選地,所述車載音響還包括第二驅(qū)動件,所述第二驅(qū)動件與所述第二防護件連接,所述第二驅(qū)動件用于驅(qū)動所述第二防護件相對所述第一防護件活動,以使所述第二防護件活動至所述電池的一側(cè)。
29、可選的,所述第二驅(qū)動件包括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防護件設置有第二齒條,所述第二驅(qū)動件和所述第二防護件通過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二齒條嚙合。
30、根據(jù)本技術(shù)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設置有安裝空間,所述車輛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車載音響,所述車載音響的至少部分適于設置在所述車輛的安裝空間內(nèi)。
31、可選的,所述車輛設置有行李艙,所述行李艙形成所述安裝空間。
32、可選的,所述車輛還包括監(jiān)測模塊,所述監(jiān)測模塊與所述車載音響連接,所述監(jiān)測模塊用于監(jiān)測風險信號,并根據(jù)所述風險信號向所述車載音響輸送控制信號,所述車載音響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號,并根據(jù)所述控制信號控制所述車載音響中的推動組件推動所述音響本體移動,以使所述車載音響中的電池遠離所述車輛的安裝空間。
33、可選的,所述車載音響還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號,并根據(jù)所述控制信號控制所述車載音響中的防護組件至少部分相對所述音響本體活動,使所述防護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電池的至少一側(cè),以對所述車載音響中的電池進行防護。
34、根據(jù)本技術(shù)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設置有安裝空間,所述車輛包括:
35、車載音響,所述車載音響包括電池;
36、推動組件,用于推動所述車載音響移動,以使所述電池遠離所述安裝空間。
37、可選的,所述推動組件至少部分設置在所述安裝空間內(nèi)。
38、可選的,所述車輛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形成所述安裝空間,所述推動組件與所述箱體連接。
39、可選的,所述推動組件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用于推動所述車載音響移動,以使所述電池遠離所述安裝空間。
40、本技術(shù)實施例的車載音響中,通過在車載音響內(nèi)設置推動組件,當車載音響出現(xiàn)被撞擊或者被擠壓的風險時,推動組件用于推動音響本體移動,使音響本體內(nèi)的電池遠離車輛的安裝空間,以避免安裝空間的內(nèi)壁直接撞擊或擠壓音響本體,音響本體再撞擊或擠壓電池,從而使得能夠通過音響本體的自身移動來緩解撞擊或擠壓可能帶來的沖擊力,降低音響本體內(nèi)部電池發(fā)生漏液或者起火的風險,進而提高車載音響的使用安全性。
41、本技術(shù)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