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針灸,具體為一種針灸輔具。
背景技術:
1、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指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刺入患者體內(nèi),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刺入點稱為人體腧穴,簡稱穴位,根據(jù)最新針灸學教材統(tǒng)計,人體共有三百六十一個正經(jīng)穴位,灸法是以預制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通常以艾草最為常用,故而稱為艾灸,另有隔藥灸、柳條灸、燈芯灸、桑枝灸等方法。
2、目前市場上用針具進行針法針灸時通常是醫(yī)護人員通過手動將把針具刺入患者體內(nèi),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扎針的疼痛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種疼痛是針已經(jīng)刺入體內(nèi)導致酸、麻、脹痛的針感,有針感則療效好,沒有針感則療效較差,所以有針感的疼痛只要在可忍受的范圍之內(nèi)即可,有利于病情的恢復,而第二種是穿透皮時會有疼痛,透皮的疼痛很難避免,一般的醫(yī)生會用最快速的方法把針扎入皮下以減少透皮時的疼痛,但是每個人的刺入速度難以一致,難以做到相對迅速,迅速插針時又難以精準把握深度和準確度,難以實現(xiàn)標準化,且練習成本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針灸輔具,解決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問題。
2、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針灸輔具,包括:支撐定位機構,所述支撐定位機構的內(nèi)部設置有提插捻轉機構,所述提插捻轉機構的底部設置有毫針固定機構,所述支撐定位機構遠離毫針固定機構一側的頂部設置有折疊式持握機構,所述支撐定位機構的內(nèi)部安裝有深度限位保險機構。
3、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定位機構包括主撐架、電源盒、防偏滑柱、底波紋防塵套和頂波紋防塵套,所述電源盒固定安裝在主撐架的內(nèi)部,且電源盒的內(nèi)部固定安裝有蓄電池,所述防偏滑柱固定插接在主撐架的內(nèi)部,所述底波紋防塵套和所述頂波紋防塵套均設置在主撐架的內(nèi)部,且頂波紋防塵套與主撐架固定連接。
4、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定位機構還包括壓貼座、弧邊、滑插槽、防偏插板、防偏槽和隔離墊,所述壓貼座一體式設置在主撐架的底部,且壓貼座與底波紋防塵套固定連接,所述弧邊分別一體式設置在壓貼座的兩側,所述滑插槽開設在壓貼座的一側,所述防偏插板滑動連接在滑插槽的內(nèi)部,且防偏插板為透明防偏插板,所述防偏槽開設在防偏插板的內(nèi)部,所述隔離墊固定貼合在壓貼座的下表面。
5、優(yōu)選的,所述提插捻轉機構包括提插升降塊、限位開關、第一滑筒、捻轉電機、捻轉座、同步支撐軸、同步半齒輪和中間波紋防塵套,所述第一滑筒固定插接在提插升降塊的內(nèi)部,所述提插升降塊通過第一滑筒滑動連接在防偏滑柱的表面,所述限位開關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兩個限位開關分別固定安裝在提插升降塊的頂部和底部,所述捻轉電機固定安裝在提插升降塊的頂部,所述捻轉座固定安裝在捻轉電機的輸出端,所述同步支撐軸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兩個同步支撐軸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捻轉座的內(nèi)壁,所述同步半齒輪分別固定套接在兩個同步支撐軸的兩端,且兩個同步支撐軸之間的同步半齒輪嚙合連接,所述中間波紋防塵套固定連接在提插升降塊的底部,且提插升降塊的頂部與頂波紋防塵套的底部固定連接。
6、優(yōu)選的,所述提插捻轉機構還包括從動輪、主動輪、提插電機、同步帶和側接塊,所述從動輪和所述主動輪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主撐架的內(nèi)壁,所述提插電機固定安裝在主撐架的表面,且提插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主動輪的輪軸固定連接,所述同步帶安裝在從動輪與主動輪之間,所述側接塊固定連接在同步帶與提插升降塊之間。
7、優(yōu)選的,所述毫針固定機構包括第一夾持臂、第一防滑墊、電磁鐵和定位銷,所述第一夾持臂固定套接在其中一個同步支撐軸的表面,且第一夾持臂的一側開設有第一夾持槽,所述第一防滑墊固定貼合在第一夾持槽的內(nèi)壁,所述電磁鐵固定安裝在第一夾持臂的內(nèi)部,所述定位銷固定插接在第一夾持臂的一側。
8、優(yōu)選的,所述毫針固定機構還包括第二夾持臂、第二防滑墊、銜鐵和定位插孔,所述第二夾持臂固定套接在另一個同步支撐軸的表面,且第二夾持臂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夾持槽,所述第二防滑墊固定貼合在第二夾持槽的內(nèi)壁,所述銜鐵固定安裝在第二夾持臂的內(nèi)部,且銜鐵與電磁鐵相對應,所述定位插孔貫穿開設在第二夾持臂的表面,且定位插孔與定位銷相對應,且第二夾持臂與第一夾持臂相對分布。
9、優(yōu)選的,所述折疊式持握機構包括持握把、防滑片、旋轉座、連接塊、彈片、卡位塊、定位蓋和卡位槽,所述持握把活動設置在主撐架頂端的一側,所述旋轉座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兩個旋轉座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主撐架的內(nèi)壁,且兩個旋轉座通過連接塊固定連接,所述持握把固定套接在兩個旋轉座的表面,所述防滑片固定貼合在持握把的兩側,所述彈片一體式設置在旋轉座的一側,所述卡位塊一體式設置在彈片的表面,所述定位蓋固定連接在主撐架的兩側,所述卡位槽開設在定位蓋的內(nèi)部,且卡位槽的內(nèi)壁與卡位塊的表面卡接。
10、優(yōu)選的,所述深度限位保險機構包括保險擋塊、第二滑筒、延伸支撐片、扭軸、手輪、轉筒、延伸塊、簧片和卡銷,所述第二滑筒固定插接在保險擋塊的內(nèi)部,所述保險擋塊通過第二滑筒滑動連接在防偏滑柱的表面,所述延伸支撐片固定連接在保險擋塊的兩側,所述扭軸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延伸支撐片的表面,所述手輪固定連接在扭軸的兩端,所述轉筒固定套接在扭軸的表面,所述延伸塊一體式設置在轉筒的表面,所述簧片一體式設置在延伸塊的表面,所述卡銷一體式設置在簧片的表面。
11、優(yōu)選的,所述深度限位保險機構還包括定位架、波紋防脫槽和鎖位槽,所述定位架固定連接在主撐架的內(nèi)部,所述波紋防脫槽開設在定位架的表面,所述鎖位槽開設在波紋防脫槽的內(nèi)壁,且波紋防脫槽的內(nèi)壁與延伸塊的表面滑動連接,且波紋防脫槽的窄距大于轉筒的外徑,且簧片通過卡銷與鎖位槽卡接。
12、與現(xiàn)有技術對比,本發(fā)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3、該針灸輔具,通過設置的支撐定位機構、提插捻轉機構、毫針固定機構、折疊式持握機構和深度限位保險機構,能夠通過提插電機提供快速的插針,方便在保證精度和深度的情況下迅速插針,方便實現(xiàn)標準化,降低了練習成本高。
14、該針灸輔具,通過設置的主撐架、電源盒、防偏滑柱、底波紋防塵套、頂波紋防塵套、壓貼座、弧邊、滑插槽、防偏插板、防偏槽和隔離墊,能夠在插針時通過防偏槽降低毫針的向三個方向的側偏,保障毫針插入時的穩(wěn)定性,并且方便在留針時將裝置與插在穴位上的毫針分離,同時方便拔插防偏插板消毒。
15、該針灸輔具,通過設置的提插升降塊、限位開關、第一滑筒、捻轉電機、捻轉座、同步支撐軸、同步半齒輪、中間波紋防塵套、從動輪、主動輪、提插電機、同步帶和側接塊,在使用時方便通過捻轉電機模仿捻轉動作,通過提插電機模仿插針動作迅速插針,同時能夠模仿提插動作。
16、該針灸輔具,通過設置的第一夾持臂、第一防滑墊、電磁鐵、定位銷、第二夾持臂、第二防滑墊、銜鐵和定位插孔,方便實現(xiàn)對毫針的固定,保障毫針留針時與裝置分離。
17、針灸輔具,通過設置的持握把、防滑片、旋轉座、連接塊、彈片、卡位塊、定位蓋和卡位槽,能夠在使用時調整持握把的角度,從而方便配合不同的持握手法以適應不同的身體位置。
18、針灸輔具,通過設置的保險擋塊、第二滑筒、延伸支撐片、扭軸、手輪、轉筒、延伸塊、簧片、卡銷、定位架、波紋防脫槽和鎖位槽,能夠在使用時通過調整保險擋塊的高度實現(xiàn)毫針深度的限位,避免毫針插入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