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有機合成,尤其涉及一種乙酰化花色苷單體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花青素作為一種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廣泛分布于植物界,賦予水果、花卉及其他植物繽紛艷麗的色彩。除了其顯色功能,花青素還具備顯著的抗氧化、抗炎、抗癌以及抗肥胖等生物活性,在食品、醫(yī)藥和化妝品等領域展現(xiàn)出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花青素在實際應用中面臨兩大主要障礙:一是生物利用度較低,二是在面臨不利環(huán)境條件時,如ph值變化、溫度變化、酶解作用、光照以及氧氣的存在,花青素的相對穩(wěn)定性表現(xiàn)欠佳。這嚴重限制了它在食品、藥品、化妝品等行業(yè)的廣泛應用。
2、花青素糖基?;饕柑擒丈系?oh被各種有機酸?;セ默F(xiàn)象。研究表明,花色苷通常因含有較多親水性羥基,親脂性較低,而?;軌蛴行г鰪娖溆H脂性。此外,酰化還可提升花青素在高溫環(huán)境下的穩(wěn)定性。目前,大部分?;ㄇ嗨赝ㄟ^天然來源提取或與有機酸酶促?;瘉砗铣?。盡管已有少數(shù)研究報道利用化學合成法,以花色苷本體為反應物合成?;ㄇ嗨?,如cruz等人從葡萄幼酒中分離得到錦葵素-3-o-葡萄糖苷(m3g),使其與硬脂酰氯在室溫下,以無水乙腈作為反應介質攪拌過夜,獲得m3g的脂肪酸衍生物;fei等人通過固相接枝法,將順丁烯二酸酐與藍莓花青素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在無溶劑條件下,置于50?℃烘箱內反應,得到酰化花色苷;wang等人同樣采用固相反應法,在聚四氟乙烯反應器中將天然藍莓花青素與不同脂肪酸置于50?℃下反應12小時,合成三種?;ㄉ?。但以苯乙酮(b環(huán))和鄰羥基苯甲醛(a環(huán))作為起始原料,進行?;ㄇ嗨氐幕瘜W全合成,至今仍鮮有報道。酰基化錦葵素-3-o-葡萄糖苷(m3g)和?;杠嚲账?3-o-葡萄糖苷(c3g)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且具有代表性的花色苷類物質。c3g廣泛分布于葡萄、藍莓、櫻桃等多種水果及花卉之中,呈現(xiàn)出從紅色到紫色的不同色澤。m3g在酰基轉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形成多種?;问剑珏\葵素-3-o-(6”-乙?;?葡萄糖苷,錦葵素-3-o-(6”-香豆?;?葡萄糖苷,錦葵素-3-o-(6”-咖啡?;?葡萄糖苷。過往研究顯示,m3g類是紅酒中的主要花色苷,其中錦葵素-3-o-(6”-乙酰基)-葡萄糖苷含量最為豐富。從結構上看,c3g和m3g的分子結構頗具代表性,二者均含有苯乙酮骨架,且在b環(huán)上存在不同取代基。c3g的b環(huán)結構相對簡單,僅含兩個羥基,這在?;揎棔r,有助于精確控制位點和化學環(huán)境。相比之下,m3g的b環(huán)上含有一個甲氧基和一個羥基,使其在?;^程中,表現(xiàn)出獨特的反應性和位點選擇性差異。這種結構上的不同,為探究乙?;又Σ煌ㄉ盏挠绊懱峁┝肆己闷鯔C。
3、過去的研究雖已借助1d和2d?nmr技術表征了糖苷上?;〈奈恢?,但僅依據(jù)1dnmr產(chǎn)生的化學位移來判斷?;稽c,未給出羰基碳與質子之間具體的耦合信息,存在一定局限性。盡管部分研究人員嘗試運用二維核磁共振(2d?nmr)技術,如異核多鍵相關譜(hmbc)和同核相關譜(cosy)來確定?;稽c,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些方法常難以在hmbc和cosy譜圖中觀測到明顯的耦合信號,導致?;稽c無法進一步明確。因此,迫切需要探尋一種合成途徑可控的乙?;ㄉ諉误w的合成方法。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乙?;ㄉ諉误w的制備方法,用于解決現(xiàn)有的合成路徑不可控、產(chǎn)率低的問題。
2、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乙?;ㄉ諉误w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步驟s1,將式(1)苯乙酮類似物、咪唑、三異丙基氯硅烷置于dmf中混合反應,得到式(2)中間體;
4、步驟s2,將式(2)中間體與碘單質在有機溶劑中混合反應,得到式(3)中間體;
5、步驟s3,將式(3)中間體與β-d-葡萄糖-2,3,4,6-四乙酸酯在有機溶劑中混合反應,得到式(4)中間體;
6、步驟s4,將式(4)中間體經(jīng)乙?;磻玫绞剑?)中間體;
7、步驟s5,在低溫條件下,通入酸性氣體,同時將式(5)中間體和2-羥基-4,6-二乙?;郊兹┯谌軇┲谢旌戏磻?,直至酸性氣體達到飽和后升溫反應,反應結束,依次經(jīng)過酸性有機溶劑稀釋、減壓蒸餾、分離純化,得到式(6)乙?;ㄉ諉误w;
8、。
9、進一步地,所述式(1)苯乙酮類似物為3,4-二羥基苯乙酮時,式(3)中間體與β-d-葡萄糖-2,3,4,6-四乙酸酯的摩爾質量比為1:1.5。
10、進一步地,式(1)苯乙酮類似物為4-羥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時,式(3)中間體與β-d-葡萄糖-2,3,4,6-四乙酸酯的摩爾質量比為1:2.5。
11、進一步地,步驟s5中,設定的低溫條件為-20?℃;隨后升溫至0?℃,并在0?℃保溫反應40~50?h。
12、進一步地,酸性氣體為鹽酸氣體、氟化氫中的一種。
13、進一步地,酸性有機溶劑為酸性甲醇。
14、進一步地,步驟s5中,采用液相色譜儀進行分離純化操作,色譜柱選用c18反相柱。
15、進一步地,分離純化的參數(shù)為:中壓分離色譜的流動相a為0.1?%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動相b為100?%的甲醇溶液,流速設置為30?ml/min,程序中的監(jiān)測波長為280?nm,檢測波長和收集波長為520?nm,儀器收集閾值為900?mau;流動相設置的梯度程序為:0~10?min,6%b;10~20?min,6~15%?b;20~50?min,15~35%?b;50~200?min,35~42%?b;200~215?min,42~44%b;215~225?min,44~81%?b;225~230,81~100%?b;230~260?min,100%?b;260~265?min,100~50%?b;265~275?min,50%?b;275~280?min,50~6%?b;280~285?min,6%?b。
16、本技術提供一種采用上述的制備方法得到的乙?;ㄉ諉误w,乙酰化花色苷單體包括?;\葵素-3-o-葡萄糖苷和酰基化矢車菊素-3-o-葡萄糖苷中的一種。
17、綜上所述,本技術提供一種乙?;ㄉ諉误w,首先采用式(1)苯乙酮類似物、咪唑和三異丙基氯硅烷合成式(2)中間體;再與β-d-葡萄糖-2,3,4,6-四乙酸酯與單質碘反應經(jīng)?;铣墒剑?)中間體;隨后在低溫、酸性氛圍條件下,特定摩爾質量比的式(5)中間體和2-羥基-4,6-二乙酰基苯甲醛反應后,經(jīng)酸性有機溶劑稀釋、減壓蒸餾、分離純化后得到乙?;ㄉ諉误w。本技術提供的制備方法可在葡萄糖苷2號位上進行乙?;ㄏ蛐揎椞岣咭阴;男?;并結合去堿化操作,保留大量的乙?;?,使其在后續(xù)的環(huán)化反應中,前期保留的大部分乙?;軌蝽樌撊?,進而高效地形成大量新的花色苷單體。這一過程不僅顯著提高了花色苷的合成率,還為合成?;ㄇ嗨亻_辟了一條可控的全新路徑,徹底解決了現(xiàn)有合成路徑不可控、產(chǎn)率低的行業(yè)難題。
18、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精準的乙酰化定向修飾和獨特的去堿化操作,從根本上提升了乙?;ㄉ諉误w的合成質量與效率,還簡化了制備流程,減少了不必要的步驟和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