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蔬菜保鮮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果蔬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是食品工業(yè)重要的加工原料。果品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特別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此外還以其特有的色、香、味給人們帶來豐富多彩的物質享受。隨著大棚蔬菜的快速發(fā)展,蔬菜的品種和產量不斷提升,對蔬菜保鮮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蔬菜保鮮方式主要以低溫儲藏為主,雖然低溫可以延長蔬菜的保鮮時間,但是低溫儲藏耗能大,成本高,增加了菜農的負擔,因此,研制天然環(huán)保保鮮劑,降低保鮮成本有利于蔬菜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及制備方法,采用丁香精油、花椒精油、大蒜精油和生姜精油組合的復合精油作為芯材,通過復合凝膠技術制得微膠囊保鮮劑,本發(fā)明天然、環(huán)保、無毒,有效的延長了蔬菜的保鮮時間,降低了成本。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包括芯材和包裹芯材的膠囊壁,膠囊壁原料包括麥芽糊精和阿拉伯樹膠;芯材為復合精油;
復合精油組分包括:丁香精油30-40%、花椒精油20-30%、大蒜精油20-30%、生姜精油10-20%。
優(yōu)選地,芯材和膠囊壁的重量比為7-9:1。
優(yōu)選地,芯材和膠囊壁的重量比為8:1。
優(yōu)選地,膠囊壁中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的重量比為1:4-6。
優(yōu)選地,膠囊壁中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的重量比為1:5。
優(yōu)選地,膠囊壁原料還包括乳化劑和固化劑。
優(yōu)選地,乳化劑包括司盤80和/或吐溫20。
優(yōu)選地,乳化劑包括司盤80和吐溫20。
優(yōu)選地,司盤80和吐溫20的重量比為1:2。
優(yōu)選地,乳化劑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4-8wt%。
優(yōu)選地,乳化劑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6wt%。
優(yōu)選地,固化劑為無水氯化鈣和/或轉谷氨酰胺酶。
優(yōu)選地,固化劑為無水氯化鈣。
優(yōu)選地,固化劑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15-25wt%。
優(yōu)選地,固化劑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20wt%。
優(yōu)選地,復合精油組分包括:丁香精油37.5%、花椒精油25%、大蒜精油25%、生姜精油12.5%;
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配比稱取阿拉伯樹膠粉,加入去離子水,加熱至50-60℃攪拌溶解,加入麥芽糊精,攪拌混合,冷卻后加入芯材、乳化劑乳化,加入固化劑,攪拌至油水平衡,靜置,冷凍干燥得到微膠囊蔬菜保鮮劑。
優(yōu)選地,攪拌溶解,1.5h-2.5h后加入麥芽糊精。
本發(fā)明中丁香精油、花椒精油、大蒜精油和生姜精油是從天然香辛料丁香、花椒、大蒜和生姜中提取獲得,可以采用水蒸氣蒸餾、溶劑提取、微波輔助提取、超聲波輔助、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的方法進行提取,本發(fā)明綜合考慮成本和提取效果,采用超聲波輔助法提取各種香辛料精油,具體操作如下:
將香辛料洗凈瀝干,用小型谷物粉碎機粉碎成適量粒度得到香辛料粉末,準確稱取香辛料粉末加入無水乙醇,無水乙醇與香辛料粉末的重量比為1:18-22,密封,超聲40-50min,離心,取上層清液,減壓蒸餾得到香辛料精油。
本發(fā)明中,丁香精油、花椒精油、大蒜精油和生姜精油均屬于天然香辛料精油,將香辛料天然防腐抗菌的有效成分濃縮提取取獲得復合精油,有效提高了抑菌保鮮效果,延長了蔬菜的保鮮時間;通過大量實驗,發(fā)現(xiàn)復合精油的保鮮效果比單方精油更好,并得到丁香精油、花椒精油、大蒜精油和生姜精油合理的配比,四種精油組分及含量、抑菌機理和抑菌種類不同,丁香精油中富含丁香酚,能使細胞膜中的蛋白質變性、與細胞膜中的磷脂反應破壞細胞膜的透性,有效抑制黑曲霉和擴展青霉孢子的萌發(fā);花椒麻素對立枯絲核菌、茄腐鐮孢霉、細交鏈孢霉等菌絲生長、分生孢子萌發(fā)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大蒜素能夠很快地滲透進入細胞膜半胱氨酸、谷胱氨酸等含巰基化合物結合,抑制了真菌的活性,使與酶相關的細胞代謝受到抑制,橘青霉、柑桔綠霉、蘋果青霉等致腐病菌均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姜精油對傷寒菌和霍亂菌等有殺菌作用,合理調配四種精油,從而增強了復合精油的抑菌、保鮮效果,大幅減少了蔬菜的腐爛程度、失重率,減少葉綠素、總糖、蛋白質、維生素C含量的減少和降低呼吸強度,過氧化酶活性保持相對較低,延長其的貨架壽命和保持其商品價值;本發(fā)明相比傳統(tǒng)保鮮方法,成本低,節(jié)能環(huán)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包括芯材和包裹芯材的膠囊壁,膠囊壁原料包括麥芽糊精和阿拉伯樹膠;芯材為復合精油;
復合精油組分包括:丁香精油40%、花椒精油30%、大蒜精油20%、生姜精油10%。
實施例2
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包括芯材和包裹芯材的膠囊壁,芯材和膠囊壁的重量比為7:1,膠囊壁原料包括麥芽糊精和阿拉伯樹膠,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的重量比為1:4;芯材為復合精油,復合精油組分包括:丁香精油30%、花椒精油30%、大蒜精油20%、生姜精油20%;
實施例3
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包括芯材和包裹芯材的膠囊壁,膠芯材和膠囊壁的重量比為9:1,膠囊壁原料包括麥芽糊精、阿拉伯樹膠、乳化劑和固化劑,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的重量比為1:6,乳化劑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4wt%,固化劑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15wt%;
芯材為復合精油,復合精油組分包括:丁香精油40%、花椒精油20%、大蒜精油30%、生姜精油10%。
實施例4
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包括芯材和包裹芯材的膠囊壁,膠芯材和膠囊壁的重量比為8:1,膠囊壁原料包括麥芽糊精、阿拉伯樹膠、司盤80和無水氯化鈣,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的重量比為1:5,司盤80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8wt%,無水氯化鈣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25wt%;
芯材為復合精油,復合精油組分包括:丁香精油37.5%、花椒精油25%、大蒜精油25%、生姜精油12.5%;
微膠囊蔬菜保鮮劑采用如下方法制得:按配比稱取阿拉伯樹膠粉,加入去離子水,加熱至50℃攪拌溶解,加入麥芽糊精,攪拌混合,冷卻后加入芯材、乳化劑乳化,加入固化劑,攪拌至油水平衡,靜置,冷凍干燥得到微膠囊蔬菜保鮮劑。
實施例5
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包括芯材和包裹芯材的膠囊壁,膠芯材和膠囊壁的重量比為8:1,膠囊壁原料包括麥芽糊精、阿拉伯樹膠、司盤80、吐溫20和轉谷氨酰胺酶,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的重量比為1:5,司盤80和吐溫20的重量比為1:2,司盤80和吐溫20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6wt%,轉谷氨酰胺酶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20wt%;
芯材為復合精油,復合精油組分包括:丁香精油37.5%、花椒精油25%、大蒜精油25%、生姜精油12.5%;
微膠囊蔬菜保鮮劑采用如下方法制得:按配比稱取阿拉伯樹膠粉,加入去離子水,置于60℃的水浴中,攪拌溶解,2.5h后加入麥芽糊精,攪拌至完全混合,冷卻后加入復合精油、司盤80和吐溫20乳化,加入轉谷氨酰胺酶,攪拌至油水平衡,靜置,冷凍干燥得到微膠囊蔬菜保鮮劑。
實施例6
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包括芯材和包裹芯材的膠囊壁,膠芯材和膠囊壁的重量比為8:1,膠囊壁原料包括麥芽糊精、阿拉伯樹膠、司盤80、吐溫20、無水氯化鈣和轉谷氨酰胺酶;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的重量比為1:5,司盤80和吐溫20的重量比為1:2,司盤80和吐溫20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6wt%,無水氯化鈣和轉谷氨酰胺酶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20wt%;
芯材為復合精油,復合精油組分包括:丁香精油37.5%、花椒精油25%、大蒜精油25%、生姜精油12.5%;
微膠囊蔬菜保鮮劑采用如下方法制得:按配比稱取阿拉伯樹膠粉,加入去離子水,置于55℃的水浴中,攪拌溶解,1.5h后加入麥芽糊精,攪拌至完全混合,冷卻后加入復合精油、司盤80和吐溫20乳化,加入轉谷氨酰胺酶,攪拌至油水平衡,靜置,冷凍干燥得到微膠囊蔬菜保鮮劑。
實施例7
一種微膠囊蔬菜保鮮劑,包括芯材和包裹芯材的膠囊壁,膠芯材和膠囊壁的重量比為8:1,膠囊壁原料包括麥芽糊精、阿拉伯樹膠、司盤80、吐溫20和無水氯化鈣;麥芽糊精和阿拉伯膠的重量比為1:5,司盤80和吐溫20的重量比為1:2,司盤80和吐溫20的重量比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6wt%,無水氯化鈣在膠囊壁中的含量為20wt%;
芯材為復合精油,復合精油組分包括:丁香精油37.5%、花椒精油25%、大蒜精油25%、生姜精油12.5%;
微膠囊蔬菜保鮮劑采用如下方法制得:按配比稱取阿拉伯樹膠粉,加入去離子水,置于55℃的水浴中,攪拌溶解,2h后加入麥芽糊精,攪拌至完全混合,冷卻后加入復合精油、司盤80和吐溫20乳化,加入轉谷氨酰胺酶,攪拌至油水平衡,靜置,冷凍干燥得到微膠囊蔬菜保鮮劑。
保鮮試驗:
將新鮮辣椒、番茄、大白菜放入含有實施例5-7制得的微膠囊蔬菜保鮮劑的泡沫箱中,每1kg蔬菜微膠囊蔬菜保鮮劑用量為1g,密封后常溫保存。
將市售的保鮮劑加水制得保鮮液,將新鮮辣椒、番茄、大白菜放在保鮮液中浸泡3min,保鮮劑用量與實施例相同,晾干后放入泡沫箱,密封常溫貯藏,作為對照組1;將新鮮辣椒、番茄、大白菜置于-5℃冷藏作為對照組2。
30天后檢測各組蔬菜的失重率和腐爛率,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腐爛率=腐爛果數(shù)/抽檢果數(shù)
失重率=貯后失水重/貯前重
從上表可以看出,相比市售的保鮮劑和低溫冷藏,復合精油對蔬菜的保鮮效果更加明顯,無論是失重率和腐爛率都低于市售的保鮮劑和低溫冷藏,可見,本發(fā)明大幅減少了蔬菜的腐爛、失水程度,延長蔬菜的貨架壽命和商品價值,環(huán)保節(jié)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