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3d打印設備領域,主要涉及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裝置與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主流的3d打印成型技術有熔融沉積制造(fdm)技術、選擇性激光燒結(sla)技術、光固化成型(sla)技術與分層實體制造(lom)等,只有fdm是針對熱熔性材質的3d打印技術,該技術具有以下局限性:
(1)僅適用于絲狀材料,對于粉狀、顆粒狀熱熔性物料無法打印;
(2)載料平臺固定不動,打印頭在xyz方向進行三維移動,對于螺桿擠出式這種重量大的出料單元移動精度無法控制;
(3)擠出頭尺寸固定,無法更換;
(4)采用點式電加熱,溫度高達200℃以上,而且加熱溫度無法控制。
所以,對于中低熔點、顆粒狀或粉狀熱熔性物料,目前已公開的熱熔型3d打印機無法成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xiàn)顆粒狀或粉狀熱熔性物料(包括中低熔點熱熔型物料)連續(xù)穩(wěn)定的3d打印擠出成型,為該種物料提供全新的3d打印技術手段,利用本發(fā)明的裝置與工藝,顆粒狀與粉狀物料不用成絲工序即可直接作為3d打印的材料。
本發(fā)明涉及的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裝置包括支撐單元、出料單元、運動單元、載料平面。支撐單元包括主支架與支撐支架,主支架為整個裝置提供框架與支撐,支撐支架為出料單元與垂直運動單元的連接提供支撐。出料單元包括出料電機、加料漏斗、夾套進出水口、機筒、輸送螺桿、夾套、電加熱絲、擠出頭連接件、擠出頭。運動單元包括xy向直線驅動器與z向伺服電機、z向滾珠絲杠、z向導軌、連接板等,其中xy向直線驅動器內部均具有獨立的滾珠絲杠、導軌、伺服電機與聯(lián)軸器。
所述載料平面在x、y向移動,出料單元整體在z向移動,并通過連接板與運動單元固定;xyz三個方向的移動均通過滾珠絲杠精確控制移送位移,絲杠兩層各設置一條導軌從而使載料平面與出料單元的移動更加穩(wěn)定,防止振動,xyz三維運動穩(wěn)定精確。
所述輸送螺桿采用單螺桿,轉速1-13r/min可調,與載料平面垂直布置;機筒上部設置夾套控制物料輸送溫度,夾套上下對角位置設置換熱水進出口,電加熱絲用于加熱物料使其熔融出料,設置在緊挨擠出頭的上端,采用先控溫后加熱的換熱方式保證物料連續(xù)輸送以及控制出料黏度,同時防止原料過早熔融粘結輸送螺桿降低輸送力,根據實際物料情況確定通冷卻水或加熱水,根據實際物料的軟化溫度確定控溫水的流量。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裝置,出料絲材最小尺寸可達0.05mm,比目前主流的熱熔性3d打印的0.1mm要細,可更換不同口徑的擠出頭,出料直徑范圍0.05-0.5mm,出料速率可調,調節(jié)范圍0-5mm/s,適用物料范圍廣,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裝置,可作為擠出式3d打印系統(tǒng)的核心組件,完成預先設定任何復雜形狀制件的3d打印制造。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原料加入加料漏斗,給夾套通水控制機筒的溫度,根據不同原料的特性選擇熱水或者冷卻水,調節(jié)閥門開度控制夾套水溫度,調溫范圍0-90℃,電加熱絲通電加熱,調溫范圍90-200℃
步驟二:啟動出料電機的變頻器,設定輸送螺桿轉速,物料在機筒內軟化,在輸送螺桿的作用下填充、擠壓、推送,連續(xù)從擠出頭出料。
步驟三:根據3d成型物件形狀,利用repetier-host軟件編制算法,出料的同時程序控制載料平面在xy方向以及出料單元在z方向的有規(guī)律精確移動,實現(xiàn)不同形制件的3d疊層增材成型。
該工藝適用于粉狀或顆粒狀熱塑性原料的3d成型,由于夾套水與電加熱絲溫度可控可調節(jié),特別適用于熔點小于100℃的熱熔性物料的3d成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體現(xiàn)在:
(1)可實現(xiàn)粉狀與顆粒狀熱塑性物料的3d打印擠出成型;
(2)載料平臺在xy平面移動,出料單元整體在z向移動,載料平面與出料單元相互配合實現(xiàn)三維運動控制,對于螺桿擠出式出料單元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
(3)采用先控溫后加熱的機筒換熱方式,夾套控溫使物料達到軟化溫度,利于填充與輸送,采用電機熱從而使物料迅速熔融,縮短加熱段的長度,特別適用于中低熔點熱塑性物料的3d打印擠出成型。
(4)擠出頭可根據具體需求加工多套,可更換,可進行不同擠出頭尺寸的3d打印試驗。
附圖說明
圖1是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裝置主視圖。
圖2是適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裝置xy運動單元俯視圖。
1.主支架,2.支撐支架,3.出料電機,4.加料漏斗,5.夾套出水口,6.輸送螺桿,7.機筒,8.夾套,9.夾套進水口,10.電加熱絲,11.擠出頭連接件,12.擠出頭,13.載料平面,14.x向直線驅動器,15.y向直線驅動器,16.z向伺服電機,17.連接板,18.z向導軌,19.z向滾珠絲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述。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的一種垂直螺桿出料3d擠出成型裝置包括支撐單元、出料單元、運動單元、載料平面。支撐單元包括主支架與支撐支架,主支架為整個裝置提供框架與支撐,支撐支架為出料單元與垂直運動單元的連接提供支撐。出料單元包括出料電機、加料漏斗、夾套進出水口、機筒、輸送螺桿、夾套、電加熱絲、擠出頭連接件、擠出頭。運動單元包括xy向直線驅動器與z向伺服電機、z向滾珠絲杠、z向導軌、連接板等,其中xy向直線驅動器內部均具有獨立的滾珠絲杠、導軌、伺服電機與聯(lián)軸器。
所述載料平面在x、y向移動,出料單元整體在z向移動,并通過連接板與運動單元固定;xyz三個方向的移動均通過滾珠絲杠精確控制移送位移,絲杠兩層各設置一條導軌從而使載料平面與出料單元的移動更加穩(wěn)定,防止振動,xyz三維運動穩(wěn)定精確。
所述輸送螺桿采用單螺桿,轉速1-13r/min可調,與載料平面垂直布置;機筒上部設置夾套控制物料輸送溫度,夾套上下對角位置設置換熱水進出口,電加熱絲用于加熱物料使其熔融出料,設置在緊挨擠出頭的上端,采用先控溫后加熱的換熱方式保證物料連續(xù)輸送以及控制出料黏度,同時防止原料過早熔融粘結輸送螺桿降低輸送力,根據實際物料情況確定通冷卻水或加熱水,根據實際物料的軟化溫度確定控溫水的流量。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裝置,出料絲材最小尺寸可達0.05mm,比目前主流的熱熔性3d打印的0.1mm要細,可更換不同口徑的擠出頭,出料直徑范圍0.05-0.5mm,出料速率可調,調節(jié)范圍0-5mm/s,適用物料范圍廣。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裝置,可作為擠出式3d打印系統(tǒng)的核心組件,完成預先設定任何復雜形狀制件的3d打印制造。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原料加入加料漏斗,給夾套通水控制機筒的溫度,根據不同原料的特性選擇熱水或者冷卻水,調節(jié)閥門開度控制夾套水溫度,調溫范圍0-90℃,電加熱絲通電加熱,調溫范圍90-200℃
步驟二:啟動出料電機的變頻器,設定輸送螺桿轉速,物料在機筒內軟化,在輸送螺桿的作用下填充、擠壓、推送,連續(xù)從擠出頭出料。
步驟三:根據3d成型物件形狀,利用repetier-host軟件編制算法,出料的同時程序控制載料平面在xy方向以及出料單元在z方向的有規(guī)律精確移動,實現(xiàn)不同形制件的3d疊層增材成型。
該工藝適用于粉狀或顆粒狀熱塑性原料的3d成型,由于夾套水與電加熱絲溫度可控可調節(jié),特別適用于熔點小于100℃的熱熔性物料的3d成型。
下面結合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闡述本發(fā)明的作用過程。利用垂直螺桿出料型3d擠出成型裝置打印一個具有五角星內孔的藥柱,外觀尺寸φ30×30mm,內孔φ15mm。選擇eva粉料作為試驗物料,物料粒徑200μm,熔點67℃,軟化點小于40℃。在實際試驗過程中還包括模溫機、工控機、控制軟件與各類管線。將0.1mm口徑的擠出頭12通過擠出頭連接件11固定安裝在機筒7上,在控制軟件repetier-host中建立需打印制件三維模型,進行打印程序設置。夾套進水口9接模溫機出水口,夾套出水口5接模溫機進水口,控制模溫機閥門開度使溫度達到35℃。將eva放入加料漏斗4,啟動出料電機3,輸送螺桿6帶動物料向下輸送的同時物料軟化,物料經過電加熱絲10迅速融入。當開始出料時在控制軟件上點擊打印按鈕,開始打印流程,出料單元與載料平面13在工控機程序的控制下開始在xyz三個方向有規(guī)律的精確運動。
所得擠出eva型材呈細絲狀,利用游標卡尺測量直徑為0.102mm,與擠出頭尺寸相對偏差為2%;經過約30min的打印,具有五角星內孔的藥柱打印完成,經過測量,該藥柱實際尺寸為φ30.01×29.98mm,精度相對偏差最大為0.067%,藥柱符合設計的精度要求,打印操作結束。